我的一位戏友林学琪师傅的原公公是荣春社的朱荣升老先生。朱老在几个剧团演过小生行当,退休前在河北艺校教书。他很想得到一份荣春社全部学生的名单。(注:中国戏曲学院老生教师贾劲松称他师爷爷) 我曾经查过《京剧谈往录续编》(北京出版社)。尚长春撰文“尚小云与鸣春社”中,有荣春社两科学生名单。朱老看后,觉得不甚完整。现在我将此名单抄录如下,请掌握这方面资料的方家老师纠正和补充。
“荣”字 徐荣奎(文武老生,原在唐山京剧团)、吴荣森(老生,原在哈尔滨戏曲学校)、马荣祥(老生,现在美国洛杉矶)、张荣善(老生,现在天津市戏曲学校)、王荣良(文武老生兼红净,现在唐山艺校)、王荣增(老生,现在北京中国戏曲学院)、李荣岩(老生,后改琴师,现在北京京剧院)、李荣友(老生)、李荣崑(老生,现在太原市京剧团)、朱荣升(老生,本人说是小生,现在河北省艺术学校)、田荣贵(老生,原在德州市京剧团)、陶荣耀(文武老生)、冯荣焕(武花脸,现在天津市京剧团)、杨荣宸、罗荣亭(老生,原在北京市京剧院)、徐荣明(老生,现在北京中国评剧院)、冯荣宽(武花脸,现在香港)、刘荣秀、何荣连(武花脸,现在吉林省戏曲学校)、黄荣俊(小生,后改老生,现在天津市京剧团)、李荣安(文武小生,现在宁夏京剧团)、马荣利(现在台湾)、耿荣鉴(老生,老旦,原在沈阳京剧团)、耿荣光(小生,原在邯郸东风剧团)、张荣志(老生,原在牡丹江京剧团)、张荣山(现在张家口京剧团)、孙荣秀、杨荣楼(文武花脸,现在北京市戏曲学校)、顾荣长(摔打花脸,原在陕西省京剧团)、孙荣蕙(青衣花衫,现在天津市京剧团)、郭荣珍(青衣,现在赤峰京剧团)、马荣彩(旦角)、崔荣英(花旦,小旦,现在北京市戏曲学校)、祁荣雯(青衣,后改小生,现在中国戏曲学院)、谢荣珊(青衣,现在锦州市京剧团)、陈荣兰(青衣,现在内蒙古市京剧团)、张荣胜(老生,现在内蒙古市京剧团)、刘荣仪(武生)、田荣琴(旦角)、尚荣芳(花旦,小旦,现在杭州市京剧团)、田荣芬(花衫,刀马,现在北京市戏曲学校)、张荣林(老生,老旦)、梁荣甫(老旦,现在南阳豫剧团)、罗荣舫(老旦,现在北京市京剧院)、
钱荣顺(老旦,后改武生、花脸,现在北京市戏曲学校)、景荣庆(铜锤、架子花脸,现在中国京剧院)、赵荣欣(铜锤、架子花脸,现在中国戏曲学院)、唐荣昌(花脸,现在北京市京剧院)、罗荣贵(铜锤、架子花脸,现在北京京剧院)、赵荣鹏(铜锤、架子花脸,原在中国戏曲学院)、李荣威(花脸,现在天津市京剧团)、赵荣樵(老旦,现在湖南省京剧团)、夏荣庭(铜锤、架子花脸,现在甘肃省京剧团)、安荣泰、杨荣年(花脸,现在兰州市京剧团)、侯荣湘(小生,现在北京市京剧团)、时荣章(文丑、彩旦,原在石家庄京剧团)、鈕荣亮(文丑、彩旦,现在北京京剧院)、方荣慈(文丑,现在中国京剧院)、汪荣汉(文丑,现在中国戏曲学院)、肖荣萱、郭荣相(文丑,现在河北省艺术学校)、黄荣寿(小花脸,现在山东省京剧院)、李荣元(小花脸,原在北京戏曲学校)、亨荣通(武二花脸,原在北京京剧院)、赵荣来(武二花脸,现在台湾)、张荣玉(武二花脸)、赵荣棠、郭荣江(文花脸,现在南京市戏曲学校)、赵荣鸣(花脸,后改评剧,现在沈阳评剧院)、赵荣佑、杨荣斌(老生,现在内蒙古市京剧团)、肖荣凤(旦角,现在天津市京剧团)、郭荣清、王荣佩(现在山西临汾地区文联)、王荣林(现在天津市京剧二团)、徐荣生(老生现在新乡京剧团)、李荣泉(花脸)、马荣长、张荣茂、张荣意、张荣兴、计荣珍(旦角,现在陕西省歌舞剧院)、吴荣斌、孙荣宝、孙荣登、何荣庆、刘荣邦(旦角)、周荣宝(老生,北京京剧院)、祁荣凤、张荣义、王荣玖(武二花脸,原在河北京剧团)、王荣坡(文武老生)、穆荣童(现在广州京剧团)、计荣龙(文花脸)、虞荣升(老生、老旦)、张荣培(老生,现在河北艺术学校)、联荣泉、钱荣安、于荣卿、李荣华(大小花脸,后改服装,现在北京京剧院·)、燕荣飞(武花脸)、胡荣寿、李荣邦(文武老生,现在北京市戏曲学校)、沈荣华(武生)、张荣兰(旦角)、梁荣凯、荣才、荣湧、张荣良、孙荣厚、岳荣芬(武旦,现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松荣茂(丑角)、傅荣喜(旦角,后改搞服装,现在陕西省京剧院)、 贾荣华(现在北京京剧院)、鄂荣广(二路武生,现在北京市戏曲学校)、常荣峰(旦角)、李荣刚(花脸,后改小花脸,现在北京京剧院)、张荣年、李荣强、曹荣亭(老生)、张荣仪(青衣)、田荣秋、罗荣汉、罗荣连、张荣麟、高荣玲、任荣信(小花脸)、郭荣海、何荣岩、于荣德、陶荣萱、王荣宝(现在天津市京剧团)、关荣启、何荣庆、何荣远、韩荣衡、李荣臣、王荣光、汪荣喜、刘荣宜、杨荣山、贾荣凯、苏荣舫、慈荣亮(老生,现在北京京剧院二团)、吴荣光、胡荣平、黎荣辉、霍荣化(现在福建京剧团)、关荣甫(老旦,现在台湾)、魏荣元(老生,后改花脸,现在中国评剧院) “春”字: 尚长春(武生,现在中国戏曲学院)、王福春(武生,架子花脸,现在上海戏曲学校)、周仲春(小生,现在北京京剧院)、赵和春(文武老生,原在北京戏曲学校)、耿玉春(武生,现在山西省京剧团)、孙瑞春(武生,现在上海京剧院)、贾寿春(花脸、后转小花脸兼红净,现在长春吉剧团)、刘雪春(武生,现在广东京剧院)、王斌春(武生、花脸,现在中国戏曲学院)、陆锦春(武花脸,现在台湾)、李学春、王嘉春(武旦、后改小生,现在青海话剧院)、陆鹤春(武花脸,现在郑州京剧团)、李甫春(老生,现在中国戏曲学院)、祁树春(武生)、陈茂春(铜锤、架子花脸,现在河北省艺校)、蔡松春(花脸,现在台湾)、李益春(武花脸,现在中国京剧院)、阎广春(武生,现在西安豫剧团)、董鹤春(花脸,现在江西省京剧团)、茹木春(小花脸,现在中国京剧院)、陶龙春(小花脸,现在山东省戏曲学校)、王永春(武小花脸,现在台湾)、薛跃春(武小花脸,现在石家庄地区京剧团)、耿雨春(武小生,现在辽宁省艺术学校)、耿斌春(武小花脸)、李增春(武小花脸)、王禄春(武二花脸,原在山西晋剧院)、李芳春(三路武生,现在青海京剧团)、王胜春、徐庆春(武二花脸,现在美国洛杉矶)、沈桂春(二路武生)、张世春(武二花脸,现在台湾)、任万春(小花脸,现在广西京剧团)、李德春(武二花脸)、李启春(武二花脸)、朱月春(武二花脸)、张树春、张祥春、阎联春、马富春(武生,现在赤峰京剧团)、杨建春(二路武生,现在中国京剧院)、刘承春(武小花脸)、殷富春(武小花脸,现在中国杂技团)、岳文春(武旦,现在乌鲁木齐京剧团)、刘起春、李宝春、高林春、李明春、杨振春、张桂春(现在宁夏京剧团)、计华春、李廷春、黄鸣春、赵来春(花脸)、杨生春、李湘春、关伯春、张兴春、胡厚春(文小花脸)、肖吉春、李菊春、肖同春、霍义春、乔仁春、计智春、肖凤春、韩树春(武生,现在河南省京剧团)、荣光春、任喜春(现在唐山艺术学校)
“长”字: 尚长麟(青衣、花旦、花衫,原在山东艺校)、尚长龙(老生,原在建设兵团)、李长瑞(武生,现在哈尔滨市京剧团)、李长禄(现在山西梆子剧团)、马长增(花脸,现在阜新京剧团)、张长奎、白长清、张长福(小花脸,现在郑州市京剧团)、刘长海(小花脸,现在北京市戏曲学校)、王长山(武生,现在唐山艺术学校)、白长勤(花脸)、耿长鸣(武小花脸,现在中国戏曲学院)、程长松(武二花脸,现在北京京剧院)、程长柱(现在安徽黄梅戏学校)、石长英(老生,现在中国京剧院)、韩长生(旦角,后改小生,现在北京市戏曲学校)、马长礼(老生,现在北京京剧院)、韩长秋(刀马旦,现在郑州市京剧团)、关长励(老生,现在浙江省艺术学校)、张长保(武二花脸,原在中国戏曲学院)、徐长章(老生,现在北京京剧院)、赵长喜、关长明(花脸现在北京京剧院)、景长升(武生、花脸,现在沈阳京剧院)、李长为(武生,现在内蒙古京剧团)、于长志(武生,现在山东省戏曲学校)、刘长贵(小花脸,现在北京市戏曲学校)、王长泉、曹长宝(老生,现在宁夏京剧团)、张长清(现在北京京剧院)、张长侯(现在北京京剧院)、李长印(三路武生)、于长树、陆长通(二路武生,现名陆建荣,现在中国戏曲学院)、王长保、于长海(原在云南京剧团)、鲍长影(现在郑州市京剧团)、肖长义(现在台湾)、聂长海。
“喜”字: 李喜鸿(老生,后改花衫,现在北京戏曲学校)、杨喜忠、刘喜泉(老旦)、吴喜玉(老生,现在衡水京剧团)、罗喜禄(老生,现在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罗喜钧(武小花脸,现在中国京剧院)、刘喜久、姚喜元、叶喜琴(花旦、小旦,现在杭州京剧团)曹喜芬(青衣、花旦)、关喜连(花旦、小旦,现在保定老调剧团)、孟喜平(老生,后改花脸,现在济南京剧团)、赵喜文(花脸,原在北京京剧院)、马喜仁、徐喜成(花脸,原在北京京剧院)、于喜林(武生、后改花脸,原在哈尔滨京剧团)、田喜秀(小花脸,现在北京市戏曲学校)、王喜全、贯喜琴(现名贯涌,老生、后改旦角,现在中国戏曲学院)、田喜奎、张喜兴、甄喜福(原在西宁京剧院)、谭喜寿(老生,现在北京京剧院)、慈喜善(老生,现在北京京剧院)、雷喜岩、高喜铭(现在甘肃艺术学校)、迟喜鹏(现在西安新华书店)、管喜成(花脸,现在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管喜屏(现在吉林省京剧院)、吴喜康(现在北京京剧院)、高喜寿(现在宁夏京剧团)、陈喜增(老生改琴师,现在北京风雷京剧团)、陈喜良(现在乌鲁木齐京剧团)、韩喜秋、索喜元、孟喜生(花脸)、张喜斌(现在北京京剧院)、李喜章(老生,现在台湾)、陈喜贤(现在宁夏京剧团)、杨喜清(现在首都剧场)、韦喜利、李喜芬、言喜善(老生)、祁喜奎(现在天津市京剧团)、单喜瑞(现在沈阳京剧院)。
搭班学艺的学生: 刘连润(花脸,现在营口市戏曲学校)、谭韵寿(小花脸,现在中国京剧院)、雷世新(原在中国评剧院)、郭廷瑞(现在青海京剧团)、栗承廉(旦角)、裴永(荣?)绪(武旦,现在北京戏曲学校)、、沈志广(老生)、张元志(老生)、杨建宗、汪玉安、白春培、傅金龙(旦角)、傅鑫培、谷春才、吴德才、王文起、鲍长斌、刘玉寛、舒少斌、张立山(花脸)、陈廉、徐立达(现在包头京剧团)、王魁、穆承童(现在赤峰京剧团)。
本文写于1986年左右。 荣春社的师生,不管他们是小演员,还是大教授,都对中国近代京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网友提供的信息,今天健在的有:李甫春、罗荣贵、汪荣汉、方荣慈、唐荣昌、张荣增(石家庄)、孙瑞春(上海)、王永春(台湾)、贯喜勤(琴)(贯湧)、罗喜钧(君?)。 我知道的还有朱荣升、管喜成、陈喜增(改名陈庆增,附在杨洁票房演奏照片)、马长礼(都在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