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因为我们如此普通,所以才要更加努力

 巨风视界 2022-01-27

上周二去参加了一个“新时代、新媒体、新势能”2017新媒体影响力团泊峰会高峰论坛及盟主论坛。像我这样一个以写字为生的人,参加这样的会议,感慨万千也算是正常的心态。

01

在高峰论坛上演讲的自媒体CEO们,基本都是80后,90后和70都属于个别现象。那些年轻的CEO们在演讲中不是说“我们要努力工作,我们要敬业奉献”,而是“我们要这么玩儿”,“我们怎样玩得更好”。真正应了创办新精英生涯规划的古典所说的那句话:“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努力地玩”。

把工作当作游戏快乐地去玩,工作起来动力十足,整个过程也会十分开心,这是工作的一种比较好的境界吧!

还是在台上演讲的人,感慨“一年到头埋头挣钱,才挣了四千万,也没什么意思”,当时我心里万马奔腾,差点儿就喊出声:“让我埋头挣那四千万,我保证不嫌没意思”。

在这个论坛上,有一位演讲者引用了贾乃亮回应出轨事件的一句话:“我也是个普通人”,并强调说“贾乃亮都称自己是个普通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是啊!正因为我们如此普通,所以才要更加努力!

会议从上午九点开到晚上七点四十五分,中午休息一个小时,演讲轮流进行。每一个守在现场或者从外地匆匆起来的演讲者在台上都神采奕奕,对自己所做的公众号解读起来都充满了爱和激情。

“比你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这句话我亲身体验了一回。

那个有千万粉丝的咪蒙演讲时,会场里不仅坐满了人,后面和两个门口都站满了人。别的不说了,就说这位10万+大师介绍一个写作公式吧:“1篇文章=50个选题+4级采访+5H互动式写作+100选题+5000人投票+10000字数据分析报告。”

这是一个不普通但又多么努力的人,我再不羡慕人家几乎篇篇10万+。不疯魔不成活,咪蒙有多拼,我就不介绍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百度一篇文章——咪蒙:一年公号,600万粉丝、十几斤体重和漫天口水。我只写一句话:“咪蒙可以一动不动的写12个小时”。

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一定就会成为职场高端的人。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不理解“极致”的程度在哪里,多少人会做两张报表就自为了不起,多少人连个通知都写不通顺却报怨怀才不遇,多少人讲不清楚职责范围内工作的前因后果却埋怨世道不公。

02

我参加的是第二天的自媒体论坛,我在单位负责着一个公众号,自己也辛苦写着一个个人号,也算是自媒体一族,但我的自媒体经常面临着“断炊”的危险。例如,这个周末回了趟老家去探望父母,回到天津时已经是晚上六点,再做做必要的家务,就想松口气娱乐一下,追追剧,看看公众号文章啥的。

如果不是参加了那个论坛,如果不是最近有很多停止更新后就再也没有更新的公众号,我可能也不会坚持写完这篇周五时已经写到一半的文章。

自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借口,又太容易找到。比如今天,我可以休息,明天再更,但我在明明知道下一周工作量巨大的情况下,放弃今晚更新,就是为自己的懒惰和放弃找一个借口,再找第二个借口,一再地原谅自己,然后更新一直延迟到下周。

《欢乐满人间》是美国的一部老电影,在十几年前我偶然看到,对一段台词印象很深。大意是:“每一份必须完成的工作中都蕴藏着许多乐趣。一旦找到其中的乐趣,你就会发现,工作其实就是个游戏。”

工作—找到乐趣—工作—游戏,我们只所以累,就是因为没有发现工作中的乐趣,只是把工作当作谋生的工具。如果我们不喜欢工作,工作同样不会喜欢我们。我们不喜欢工作,只是会产生牢骚抱怨等负面情绪;工作不喜欢我们,却会出各种难题难为我们。

作为还处在靠工作谋生阶段的人们,喜欢工作,努力工作,是不二选择。然后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发展成自己的爱好,虽然还是做不成咪蒙那样的的大咖,但是我相信,一定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实际上,我一直认为,做一个努力工作的普通人,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实际上,虽然都是普通人,努力和不努力,差别还是很大的。

实际上,正因为我们如此普通,努力才格外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