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抱怨的时候,实际的情况是已经别无选择

 巨风视界 2022-01-27

早晨上班的时候,听到小区里打扫卫生的两位保洁阿姨在聊天,抱怨过年只放年初一一天假,抱怨每天上八小时班才能拿几千块钱,抱怨孩子不听话老人不省心,把生活的里里外外前前后后都怨了一遍。

这样的情景太常见了,几乎是一种聊天的标配内容。每次听到有人抱怨工作量大、分配不公等话语时,我就选择沉默。以我知天命的年龄显然已经不适合抱怨了。

抱怨是一种自然情绪,不同之处是有的人克制,有的是随意流露。遇到同样的困难,习惯抱怨的人先在客观上找理由,没有抱怨习惯的人则是积极想办法解决。

温水煮青蛙的状态是最容易产生抱怨的温床。温度虽然不一定适合,但是自己的感觉是舒适的,一天天重复着无聊的生活方式,却又缺少跳那么一下的勇气。有时候,其实就需要往前走一步,或者两步,又或者再多几步,生活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不能确定跳出“温水状态”后会面临什么样的状态,只能原地徘徊着,不甘心时只能用抱怨来排解心里的无奈又不想主动改变现实的情绪。

每次听到抱怨声,都能感觉到抱怨者实际上是在向这个世界求助,而且是一种最无效的求助方式。

我有时候想,生而为人,我们甚至没有抱怨的资格。

就拿我本人所在的新闻宣传工作来说吧,写出好的新闻作品是本职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应当应分的事情。写不出好的新闻作品被领导和同事批评,在和尚的位置上却敲不响钟,有什么抱怨的理由吗?没有。

家里人就更没有可以抱怨的理由了。都是亲人,虽然由于走过的路不同,经历的事情不同,努力的程度不同,成年之后对事情对世界有着不同的看法,即使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不同,亲人两个字已经告诉我们相亲相爱才是唯一正途。再说了,世界上有两个三观完全相同的人吗?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过。

一份工作干十几年、几十年后,就会产生一种困境:受制于环境,但是潜意识里又不想改变自己,所有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就会用抱怨这种方式来表达。本文开头所讲到的那两位保洁阿姨,用自己的劳动来解决一家人的生存,是努力生活的人,也是值得尊敬的人。她们也许不知道那是抱怨,只是相互之间一种情绪的宣泄,本着对彼此的信任进行的一种倾诉方式。但这是一种越聊越泄气的倾诉方式,不如彼此激励,彼此劝解,两个人的精神状态会展现出积极的一面。

抱怨会使人交不到有能量有上进心的朋友。我本来压力已经够大心里已经够烦了,你还来添堵,算了,一别两宽,各自安好吧。朋友之间的氛围很重要,彼此激励相互赋能时会有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觉,心理上会感觉很亲近;在一起时聊的都是负面内容,说的都是抱怨的话,有时候双方是真心感受,有时候也可能是一方应付另一方,彼此从心理上也会看不起,心理上会感觉很疏远,行为上也会越走越远。

在一个不变的环境里,抱怨比较多的人可能是低估了别人的能力或者工作量,认为自己优于环境,但却没有得到环境相对应的承认。所以,当生存还是一种必须的状态,想改变却又没有勇气时,不要抱怨,先一步一步让自己强大起来。从抱怨到不抱怨,是精神逐步强壮的过程。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就能感受到世间的万般变化,就能把不愉快在心里消化,展现出来的就是积极的能量场。

同样的状态,同样的环境,抱怨和不抱怨,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

如果除了依赖平台生存,不能做出别的选择,那么就尊重自己目前的状态,并致力于让自己做得更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