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女儿的新年信2015

 纪老师工作室 2022-01-27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给儿子和女儿分别写过很多封信。他用写信的方式来引导、鼓励和启发孩子。在读到这些书信的时候,我很受震撼。难以想象,孩子在收到自己父亲来信时产生的巨大惊喜;难以想象,孩子在读这些信时受到的心灵触动;难以想象,孩子在多年后想到这些信时涌溢出的无限甜美。 

    我的一位学生家长、朋友和兄长,或许他并没有阅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但是他却做出了和伟大的教育家相同的一件事:给女儿写信。

    在读过这封信之后,相信您也会与纪老师一样,深深地感动于这深沉的父爱和睿智的引领吧?! 


孩子:

    新年好!新年新气象,我们眼看着你一年年长大长高,而已经步入中年的我们正一年年变老,真是既高兴又有些伤感(当然高兴远大于伤感)。我们高兴的是:我们心爱的女儿已经出落成美丽、大方、善良、知书达理,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大姑娘了。高兴之余,爸爸妈妈决定以新年信的方式与你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交流。这是第一次,如果你欣然接受的话,我们当然十分愿意进行第二次……第N次……。我们想通过这种稍显正式的方式表达我们对你的爱,更希望对你的成长有些帮助和启发。

    先说几句题外话。其实我一直在反思爸爸妈妈对你教育上的一些失误。虽然你已经非常优秀了(当然这些优秀主要是你自己努力获得的),但如果在你小时候我们更懂得如何做父母,如何与你更好沟通,如何激发你的兴趣和爱好,也许你会学习得更轻松,有自己持续且浓郁的兴趣和爱好,对人生对自己有更多更深入的独到理解和看法。一方面我有误区,认为你爷爷奶奶养育我们兄妹4人时,我们似乎没怎么感受到他们是如何教育我们的,只是感受到爷爷奶奶更多的是身教而非言传在默默影响着我们(当然,身教远大于言传,这是对的)。但回过头一想,假如在我的学生时代(包括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以及后来的工作经历中,如果一直有1个或多个精神导师(mentor)指引我前进的方向,纠正我些许的跑偏,是不是我的学习、工作效率会更高,我的成就感会更大?幸福指数更高?从这个意义上讲,爸爸妈妈希望能成为你的中学时代(甚至大学时代)的精神导师。我们知道这个要求非常高,需要得到你的认同,我们会努力去做好,一直陪伴着你的成长。

    言归正传。作为人生导师,首先要定位的是人生的发展方向。也许你现在还没有对远期目标进行规划和思考,也没有非常清晰的理想和目标。没关系,爸爸妈妈高中毕业时也只是一门心思想考上大学,走出那个闭塞的小县城。不过,如果有可能,建议你做一些这方面的思考,如果有什么想法,我们非常乐意听听你内心的想法。如果没有远期目标的话,最好有中期,至少要有短期的目标。一般定义中期是3-5年,短期1-2年。我想强调的是,人生目标绝不仅仅是考上什么高中、大学,从事什么工作(当然这也占很重要部分),它的范围很广泛,有很多维度。比如:生命维度(身体健康,最最重要),家人与家庭(第二重要),财务与事业(收入(又分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支出、投资等),心智维度(智商、情商、财商、逆商等等)、社会维度(职业、公民、社交等),精神维度(道德、宗教、信念、价值观)。当然,你现在还是初中生,暂时还没涉及一些维度。但以下维度:锻炼健康的体魄(生命维度)、良好的学习成绩(智商),如何正确面对暂时的挫折(逆商),如何培养自己乐观积极的阳光心态,如何保持正能量(信念、价值观),这些都是你要考虑如何在成长过程中更加精进的。毕竟你在这些方面已经表现很优异了,爸爸妈妈很欣慰。既然你有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当然希望你更加进步,尤其在健康体魄、逆商、信念等方面有更精进的表现。

    回顾我们这个小家庭的2014年,如果要用一个字高度概括的话,那就是“优”,恩,就是你的小名。你妈妈工作表现优异,我在投资和工作方面也非常好,你就更不用说了,各方面表现优异。你作为我们家庭的重要组成人员,通过你的努力,无论在学习成绩上(几次大考,你排名班级第一,年级排名也是前6和前15之间,很稳定。期中考试海淀区排名80名左右,这确实超出我们的预期,优优你真棒),还是体育,思想认知深度等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当然,我们也非常清楚地看到,你为了获得上述成绩,你一直在刻苦努力。周末基本上不出去玩了,喜爱的钢琴也暂时束之高阁了,甚至连语文课外阅读也基本上放弃了(对这点,我保留我的不认同,后面我再详细说明),每天晚上10:30才睡觉,早上6:10就起床,周末还得参加语文数学物理补习班,基本上没有喘息的机会。你知道吗?你小时候经常一个人在房间里玩各种毛绒玩具,经常一呆就是半小时1小时的,我多么希望你现在还有这样的时间和心情。

    展望已经到来的2015年,如果也用一个字概括的话,我希望还是你的名字“优”。爸爸妈妈当然会在工作上、投资上继续努力,争取优异的表现。你呢?关键词:中考!是你的人生第一次大考,我们当然希望你以优异的成绩迈过2015。如果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一一展开的话,也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1)   德:希望你更加关心国内外大事小情,保持对时事的敏感度。除了了解主流媒体的观点,我也希望你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不一定非常正确,但保持这种好的思维习惯,可以培养你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记得我读初中时,养成每晚看电视《新闻联播》,并用专门笔记本记录国内外大事的习惯,持续了好几年,这对我高中学习政治有很好的帮助。(当然,现在想来,我更多的只是记录,思考不够多,也不深入,你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另外,爸爸妈妈希望你不要分心,过多地关心一些没必要在你现在这个年龄段关心的情感话题。情感这东西,太早了不好,太晚了也不好,顺其自然最好。(当然,我们只是担心和善意提醒,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当然最好了)。

(2)   体:体育有中考作为压力,相信你不会掉以轻心。我想说的是,希望你借此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记得清华大学有句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一般大学毕业22岁,也就是说要健康工作到72岁以上。其实如果72岁还很健康的话,那基本上继续80岁,90岁就很自然了。

(3)   美:我想说的不是你们的课程“美术”。我跟你妈在美术方面基本上算是零分。我想说的是:希望你有一颗发现美、感受美的心。用阳光心态去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并升华之。记得前不久,我接你回家路上,你接了妈妈的电话,就问我“为什么接电话的时候手机黑屏,拿开后自动就恢复了?”我当时一愣,因为我压根不知道手机有这功能。然后在等红灯时,我们就做实验,我打给你,然后观察,确实如此。不过当时,我们以为是手机有光感应器,一旦耳朵或其他物体遮住光感应器后,手机就黑屏。(作用嘛:为了省电以及防止误操作)。后来回到家,我们一起上网查资料,发现并非光感应器在控制,而是距离感应器在控制,我们还一起做实验确认了。你后来还找来家里所有手机,观察距离感应器的不同。通过这件小事,我非常欣慰,你有一颗好奇心,有一颗善于发现问题,发现美的心,有喜欢思考、分析和总结的思维习惯,这非常棒!必须为你点赞!也希望你继续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它们的美。

(4)   劳:你在学校的劳动,我相信做得非常好,因为你是一个热爱集体荣誉的好学生。不过,你的家庭劳动,是你的弱项。当然,主要责任在我跟你妈,在你的不同年龄段,我们忽视了培养你的家务劳动能力。其实家务劳动是锻炼动手能力非常好的一种方式。虽然整体而言,女生动手能力比男生要弱些。但如果你的动手能力在女生里面保持领先的话,不也非常好吗?至少,我希望你能做好自己的事:比如打扫、整理自己房间,洗自己的内衣等等。记住一点:不要拖沓!越拖沓,这件事情给你带来的负能量越大(因为你老是惦记着它)。等你中考结束,让你妈系统地教你如何做饭以及做其他家务。

(5)   智:这个放在最后,显然想花更大篇幅跟你交流。整体而言,我很满意你目前的学习状态和成绩。不过,我还是想从3个方面跟你交流一下。

    第一方面: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的统一性。比如:语文科目。我一直说过,语文是最重要的科目,绝非仅仅为了中考高考,因为学习语文是一辈子的事。语文好,写作文笔好,表达能力强,对今后的工作生活大有裨益。那么问题来了,语文是“慢工出细活”,基本上你现在的语文成绩是你小学大量阅读打的基础。如果你现在忽视了课外经典阅读,那么你高考语文甚至以后的语文就会变成无源之水。即使只是为了高考语文,你现在也不能中断经典文学的阅读、摘录和模仿。如果上了高中再重新捡回来,也许就晚了。另外,也许高中学习更紧张呢?我一直跟你说过:尽量给自己留有一定余地。(包括提醒你提前给饭卡充值)。在语文学习这方面,保证持续的阅读量就是为你的语文留提升的余地。一定要记住:很多事情要有提前量,不能事到临头再拜佛。这件事情的另一面解读就是:你现在的大量阅读,也许对你的中考语文成绩帮助不大,但你也要坚持。因为不是什么事情都是立马兑现的。而其他科目,比如数理化,只要勤奋做题和看书,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考试分数。(关于你对数学的困惑,我在后面再谈)。其实不只是语文学习,以后你肯定会认识到,当你离开学校,在现实生活中,付出和结果之间并非那么立竿见影。比如:锻炼身体、读书写作、或者投资,创业,甚至谈恋爱或者为了实现你的梦想而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梦想依旧只是梦想。当我们遇到的很多事情不再像在学校做题和考试之间的正相关联系那么紧密的时候,很多人的付出都是浅尝辄止的。而最可贵的努力,是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依然能付出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热情去做那些无法立即获得回报的事情,最终的结果也许没达到你最初设想的成功标准,但足以让你出类拔萃。

    第二方面,我想谈谈学习信念。看着“信念”这个词有些虚。我想结合你的数学学习谈信念。整体而言,你的学习成绩比较均衡,没有瘸腿,这正是你的优势。当然,数学稍弱。这很正常,任何学生都有强项和弱门,我们只要保持强项的同时,尽量不要让弱门拉后腿即可。其实初中以来你的数学成绩一直在稳步提升,我很欣慰。当然,你也有不甘心,觉得自己明明在数学上花的时间最多,为什么每次大考那两道压轴题的第3小问就做不出来。你似乎有些沮丧,甚至会怀疑自己:如果在数学上不花费这么多精力的话,也许总分会更高?这就涉及到“信念”了!如果数学是你的拦路虎的话,你是绕过去呢?还是直接上去打倒在地? 我猜想:你表面上肯定想打翻在地,但内心深处,你是否有畏难情绪?每次碰到不会做的题,老师讲了以后(或者我给你讲以后),你是否特别兴奋? 内心是否有这样的想法:哈哈,我终于碰到不会做的题了,我一定要彻彻底底整明白,在错题本上仔细分析总结错题原因和改进思路,并举一反三。这就是信念,战胜难题的必胜信念!坦率地讲,我觉得你在信念方面还有所欠缺。所以,我希望你不要考虑我更喜欢物理英语课,不太喜欢数学课这样牵强的理由给自己找退路。很显然,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最主要的两门就是语文和数学,你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必须直面并战胜它们。再重复第一方面我阐述的观点:如果你在数学学习上能付出N年如一日的专注和热情,一定会让你出类拔萃。

    第三方面:我想谈谈学习效率。6月22号左右中考,还有不到半年时间。时间对海淀区1万多初三学生都是公平的,一天24小时,刨去吃饭睡觉往返学校时间,基本上可真正用于学习的就是在学校的一天8节课和晚上在家的3小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就有学问和差别了。借用你们初二物理的效率概念,如何做更多的“有用功”呢?其实很简单:每节40分钟学校课堂能否做到全神贯注,紧跟老师思路35分钟以上?(根据科学调查统计:基本上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精力聚焦维持时间越长。而很多成绩差的学生,一节课连坚持5分钟都难以做到)。在家里做作业的时候,能否心无旁骛(消除手机短信等把时间碎片化行为的影响)?归根结底一句话:该学习的时候全神贯注的学,该玩的时候敞开了玩。学习的效率和玩的效率都达到理想值,这就是好的状态,也是我希望你达到的状态。

    啰嗦了以上这么多,有些语言也没有经过严密组织,可能有些词不达意,不过主要观点应该比较清晰了:希望我们的女儿,在2015年通过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不骄不躁,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顺利通过中考考上你心目中的目标高中。

                         永远爱你的爸爸妈妈

    2015年1月2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