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新高考:一项最现实的现实

 收心斋主人 2022-01-27
从紧锣密鼓的高考冲刺节奏中脱离之后,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同时也是作为湖北第一届新高考考生,开始思考“新高考”与“双减”双重新形势下的高中教育问题

两个月前,在燕园中就曾写过《中国高中教育之我见》与《新高考:“迷墙”与“围城”》,但尚未经过实践与经验的检验,且教授们毕竟也对新高考不甚熟悉,故而许多内容与思想难以“落到地上”。经历本次宣讲活动,同恩施高中的师生与各位家长朋友建立了联系,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于是我决定写下这篇文章

究竟如何突围新高考,怎样应对新形势下的难题,这类问题困扰着许多师生以及家长,曾有许多专家尝试过作出回答,我也想从自己作为一名历史类新高考考生的经历与经验出发,谈谈我的见解与思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想要突围新高考,首先必须明确新高考的本质从现状来看,新高考的主体仍在于一个“考”字,教育的成果与质量多半集中于“考”的成绩这样较为客观精确的指标上;素养提升与全面人格当然也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目的,但相对缥缈,难以指数化,短期内在评价体系中影响不会太大。但这种情况的本质并不是像某些学者与媒体认为的那样:新高考模式同过去别无二致,仍是一种纯粹的应试教育模式。

我想说的是,就目前来看,新高考模式是应试教育的惯性同素质教育的兴起碰撞下产生的中间形态,新高考模式下不应该存在纯粹应试模式,实际上也并不存在纯粹应试模式,应试能力的提升与素养提升在新高考模式这条大道下是并行不悖的。新高考的理想状态是将应试教育同素质教育从共存妥协转变为相互促进,这一目标也正是中国万千学子与教育工作者共同的祈愿。当然,目前来说,我们只能说在新高考模式下决不能放弃素养的提升,若将素养提升拔高到太高的位置也是不切实际的,毕竟高考无论对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是一个最现实的现实。所以我主张依然以提高应试能力为主线,以素养提升为辅。

看到上述主张,有的同学可能担心“素养提升”太抽象或太繁琐,会不会占用了锻炼应试能力的时间,反倒得不偿失。对此我想说,应试能力与素养提升,一主一辅并无先后之序,在新高考模式下是可以同时进行且应当同时进行的。相信许多同学已经发现,新高考模式下,仅仅课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做题与考试的需要,有时需要从一些课外资料与课外书上汲取“养分”

其实这就是新高考模式带来的一大重要转变:面对多样化的题型与丰富的题材与来源,想要提高应试能力,就要多读多记,多读多记之中,正包含着素养的提升。我自幼跟外公学史学诗,也好读书,到高中后也是热爱读各类书,《中华诗词》《世界历史》《中国国家历史》等都让我受益匪浅,成为我学习之路上的重要助力。

其实做题也是同理,我的恩师覃山权老师就教过我们一个小窍门:许多题目都可以作为补充资料,有时课本上没见过、老师也没讲过的知识,题目中会出现,你做题,其实不光是做题,也是在认知与记忆,这样做题就成为一个知识扩充的绝佳门道。这一经验绝不限于文史类科目,其实放在数学、物理上也能够发挥作用。

总而言之,要从自发到自觉,自觉地将锻炼应试能力同提升个人素养结合起来。

其次,突围新高考的关键是什么呢,我想说,是“思考”。

在过去的应试模式中,“思考”是绕远路,但我想说的是:“绕远路就是最短的捷径。”这是从某部漫画中学来的一句话,我认为放在现在新高考的形势下非常合适。许多学生追求成绩的快速提高,通过大量做题的“题海战术”来培养一种做题的机械性记忆,但这种“题海战术”在我看来只会越来越落后。做题,当然是必须的,但应当是精练好题,让自己充分思考与把握题目,起先做一个题摸透一个题,最后慢慢发展到做一个题摸透一类题

什么是思考?思考就是:每道好题都要让它“蜡炬成灰泪始干”,把一道好题完全消化胜过重复而不加思考地做几十道题。“思考”从短期的投入与产出来看不甚划算,但一步步积累下来的结果却是出乎人意料的。“思考”不止是我们的主观对策,也是新高考对我们的客观要求。考试的题目设置与题型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已经慢慢稳定,但题目中内容如文本、描述等依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在考试时的思考量并不会因你对题型的熟悉而减少。

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把思考放在平时,通过日常的思考的量的积累达到质的突破。在这一层面上讲,思考是对题海战术的创新与突破。“题海战术”的底层逻辑是:我做很多题,就能保持很好的手感,也很可能在考题里遇到熟悉的甚至做过的。不经思考的题海战术,只能带来一种虚假的心安理得,让你以为你懂了,让你以为你努力过了,让你觉得自己没问题于是怨天尤人。“因为你做过,所以错了只是粗心大意,其实你已经懂了”的这种想法曾经祸害了许多人

“思考”的情况则是:我深刻理解过很多题,理解能力因此而提高,于是不仅能迁移,也能理解全新的。一言以蔽之,就是“以不变应万变”,靠的是扎实的经验与深入的摸索的结合,从单纯的经验依赖中脱离,把考试从死记硬背转变为一场“思维的战争”。举个例子来说:袁世凯当皇帝,就是典型的经验依赖,孙逸仙求民主,才是真正动了脑筋的。思考的方式有多种,除了先前所说的“精练好题”之外,还有写试卷总结、写书评、写诗评等等,关键还是要让自己沉下心来,进入思考的状态。

思考是必须戒骄戒躁的,且要持续,切忌一次考差,便又沉进低效刷题的泥潭中。在这一点上,相信不少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体悟,我也就不多赘言。

当我谈到“思考”的时候,我想也必须谈到“补课”这个话题。

补课,是摆在中国万千家长与孩子面前的难题——补还是不补?去哪里补?补多久?即使是在“双减”的当下,中国家庭的补课热情只增不减。在北京的几个月里,我观察了补课市场的状况,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名校在校生作为私教参与补课占市场比例正在持续上升。这一现象的出现,我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造就的:

一、“双减”政策的推行导致过去占据主导的“机构-中介-家庭”模式受到沉重打击;

二、“名校光环”的意味越发强化,家长对这些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的学生产生了经验依赖;

三、家庭的个性化需求与私密化需求。

在校生和机构老师孰优孰劣,我并不想在这里下定论,我讲如上内容只是为了说明:补课是一种买方导向的服务,即使是“双减”之下,需求仍不会消失

先从家长层面分析,在购买服务的家庭之中,学生的意志常常受到家长的干预。一个难言的现实是:许多家长并不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他们只是从自己的一腔热情出发,为学生花大价钱请家教或报补习班。所以在家长让孩子补课前,我想家长需要把决定权交给学生,不要因为孩子成绩一时不好就自作主张为孩子报补习班。

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许多学生对自己的状况还不够了解就决定补课,因为一门科目短期落后了就补课,因为暂时成绩不理想就补课,或者单纯是因为大家都补课而去补课,这些都是很不理智的。

首先,我想请每一位同学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自己有没有给自己自主调整的时间?到底是基础有问题还是方法有问题?补课真的能帮助自己达到思维的提升吗?在这几个问题上,我想很多尚未开始补课与已经开始的同学都还是不清楚的。

在我看来,有用的补课只能是补基础或者竞赛培优。恩高的绝大多数同学基础没有问题,也没有参加竞赛,参加补课是为了所谓的“巩固基础”,这正是我极力反对的。“巩固基础”应当是自己思考并领悟的过程,但补课很大程度是让老师带着走,从这种层面上讲,补课反映了许多学生在思考上懒惰,把自己的悟性束之高阁。

有这样一种反驳的声音是:高中要为了考试而准备,老师们都是考试的专家,我跟着他们走不是比我自己闷头探索更好吗?我想说的是:老师不能代替你上大学,你也不能把老师设置为自己的上限,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总而言之,补课应当理性,不要拍脑门决策,开始补课后也不要进入一种“托管”的模式。
接着想谈一谈新高考模式下与“双减”形势下都十分重要的“阅读”这一话题。

我自己并不会做出类似于“高中生必读50本书”之类的图表,一是因为在我看来对于高中学生来讲,除了课本和宪法之外,很少有书能配得上“非读不可”,二是因为我自己酷爱马尔克斯,却不敢也不能让他的作品上榜。当然这些只是玩笑话,我对高中生阅读的建议是带着思考与明确的目的来读,少读那些缺乏营养的美文,不要读玄幻小说与言情小说,尝试读点学术专著,如阎步克老师的中国史专著或高毅老师的欧洲史专著。

我自己读书速度是比较快的,所以读书读得又多又杂,高中三年下来,马尔克斯的作品除了《苦妓回忆录》都读完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了八遍,但对考试都没什么用。比较有用的还是学术专著,比如钱穆的几本小册子与马克垚老师和高毅老师的《世界文明史》。但学术专著毕竟比较难啃,如果自觉读书不够快的话还是选读,记忆一下重点,领悟精要即可。




阅读在何时进行呢,我认为主要靠自己抽时间,尤其是假期,许多同学抱怨时间不够,只是因为你玩手机或者看电视时间太长了而已,刷着抖音和小红书还美其名曰在“了解社会与世界”,其实你没有你说的那么累,你的时间也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少。读书自“诚心正意”始,请各位同学深以为戒,从麻木的娱乐中抽身。罗伯特·达恩顿讲过一个很有趣的观点:“书籍已死”,这是错误的,全世界书籍的出版量与印刷量每年都在增加,其实是“思考已死”,愿意思考的人越来越少,自然读书的人也越来越少

抖音和小红书不仅不能增添知识,反而是荼毒思想,若真想增长见识,还是要钻进书本里去。也请各位家长带头做个榜样,并监督好自己的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与学风。

最后想祝愿恩高的各位同学,高三年级的同学再创辉煌,高二年级的同学再接再厉,高一年级的同学迅速进步,祝愿恩高越来越好。

本期作者:北京大学高洪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