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启示录106:给个县长都不干

 新用户17779036 2022-01-27

导读:

明明家里很穷,可是送上门来的县长位子不仅不要,而且还要逃离。孔子的学生闵子骞难道疯了吗?他为什么能入选二十四孝?对我们有何启发?

想收听音频文件,请点击上面的绿圈圈

我们今天的人很推崇成功学,甚至有很多大学教授在课堂上就把升官和发财,作为读书的终极目标。

古代的人也喜欢升官,也喜欢发财,但是就是有的人给官不要,而且还想逃跑。这个记录在《论语》的雍也篇里,我们来看一下: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01

谁来给闵子骞送官儿呢?季氏!鲁国的权臣。给个什么官呢?费县的县长,不小了。

大家要了解一个背景,闵子骞出生是非常贫寒的,他是《二十四孝》当中第三孝:鞭打芦花的主人公。

大家有的人可能听说过这个故事,小的时候是继母带他,继母给自己亲生的孩子用棉花做棉袄,给他的棉袄里面放的是芦花,他的爸爸知道之后非常生气。想要休掉他的继母。

闵子骞求自己的爸爸,不要休掉自己的继母。有一句非常让人动容的话: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

说有继母在,可能最多我一个人挨冻。如果继母不在了,我们弟兄三个都要挨冻,所以呢,闵子骞的这种孝心感动了继母,所以这成为《二十四孝》一个典型的案例。

02

拜孔子为老师,也没有那么多钱交学费,家境很贫寒,但是这个时候有人来给送官做,送官就有俸禄了,就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了。

但是这位同学,坚决推辞,而且还讲了一句: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说你要再来找我,我就逃到汶水那边去。

是闵子骞不喜欢升官,不喜欢发财吗?他不需要钱吗?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背景就是“季氏”这两个字。

“季氏”是孔子非常反对的,他们作为鲁国的权臣以下犯上,被孔子认为是非常不合礼的,非常不道德的。

所以闵子骞并不是不想升官,也不是不想发财,而是不想去发不义之财,不想去为那些不道的人去服务。

03

闵子骞作为孔子门下一个优秀的学霸,我们当然可以认为,他很好地领会了孔子思想的核心:义利合一。我取了这个利,我必须尽这个义。

第二个我所有的待人接物,我做的事情,必须符合大道的法则。就如《论语》里面的另一句话,孔子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从这一点来看,闵子骞就是君子。

我们今天想升官想发财,没错。但是在升官发财的道路上,千万不要踩到天理的红线,因为天道求衡,有一天老天也会回过头来跟我们算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