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启示录143: 为何要以德报怨

 新用户17779036 2022-01-27
导读:
为什么出家人都喜欢自称“贫道”或者“贫僧”呢?为什么今天有很多中国人穷得只剩下钱了呢?大小多少这四个字到底有何玄机呢?老子为啥要告诉我们以德报怨呢?为什么智者不仅能原谅伤害自己的人,甚至还会同情伤害自己的人呢?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道德经》第63章老子告诉了我们“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之后,又给了我们八个字的告诫:大小多少,抱怨以德
这句话虽然只有八个字,但是不能轻易放过去。
第一个原因是“大小多少”这四个字,不同的人解读完全不同,有好多种说法。
第二个“报怨以德”这四个字,跟我们平时正常人的观念是有区别的,我们要好好地理解和参悟一下。

01.
先来看大小多少。我看了不同人对《道德经》的解读,这四个字的说法是非常的丰富,应该是有N种解释。
有人说大和小,多和少是相对的,都不绝对。
还有人说大和小,多和少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大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变成小,多到一定数量就会重新变回少。
第三种说法是,大和小,多和少是一体的,是统一的。我们应该用平等心去对待大和小,多和少。
因为大有大的好,小有小的好,多有多的好,少有少的好。
第四种解释是,大和小,多和少吃之间是互为因果的。
为什么会有大呢?是因为曾经有个小,小发展之后变成了大,少发展之后变成了多,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彼此之间是因果关系。
第五种说法是一个得道的圣人,他不会贪大,他是以大为小,以多为少的。
这个也好理解,因为所有的修行者,他们都千方百计地去减少自己的欲望,跟我们普通人的追求是相反的。
还有的人说欲大反小,欲多反少。
你本来想要多一点,结果你得到的很少。有一个人他想得到的少一点,不追求那么多,结果他最后得到的最多。
有的人不想当大官,不想有那么高的位置,结果最后反而他得到了那个高的位置。那些一门心思想当大官的人,最后反而没有成功。

02.
其实,这些说法都各有它的道理,本质都没有离开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我们可以更智慧地看待大小和多少。大和小,多和少肯定是相对的,肯定是一体的,肯定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虽然我们普通人都喜欢高大上,都喜欢做富人,做富翁,想多赚点钱,但是现实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富人,最后穷的只剩下钱。
可能他经济上是富翁,但他精神上、思想上、智慧上非常的贫穷。一个亿万身家的人,可能还不如一个一个月挣几千块钱的人过的快乐。
另外,那些有修行的人特别喜欢称自己是贫僧、贫道,他们可能口袋里没有钱,维持寺庙和道观的运行都要靠去化缘。
但是他们除了金钱之外,似乎拥有一切。他们是精神上、智慧上的富翁。
而且老子在《道德经》当中就早就告诉了我们: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想要大,想要多,那是普通人的想法。是由欲望在掌控自己的待人接物。而修行者为道日损,他们喜欢做减法,把自己的欲望降低到最低。
尤其是佛家总是告诉我们要布施,要忍辱,要持戒。其实本质就是让我们摆脱欲望的控制,减少自己对外在的人事物的执着心。

03.
人在年轻的时候,雄心万丈,有大抱负,想做大事情,想赚大钱,当大官,出大名,这很正常。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们会明白一个问题,官大责任也大,钱多烦恼也多,官大风险变大,钱多祸患增多。
利和弊是共生的,是一体的。想要得到的多,必须付出的多;想要成就大,必须承担大的压力,付出大的代价。
所以我们的老祖宗很智慧,提到了一个“中”的概念,就是任何事情它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守中是最重要的,也是这个世界上最最困难的事情。
过度的追逐高大上,很容易让自己的身心不得安宁。
所以对于一个企业的当家人而言,与其疯狂的去追逐做500强,不如把握好进攻和防守的分寸,让企业平平安安,顺顺当当地长命百岁,甚至能够做到500年。
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是绝对不敢贪多求大的。应该是以少为多,以小为大。圣人们自我的要求极少,但是最后上苍给他们的回报最大。
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有三怕。一怕赚大钱,二怕当大官,三怕出大名。
因为这三大能给人带来一定的快感,但是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那个代价和痛苦是我不能接受的。
只想要乐,不想要苦;只想要大的成就,不想有大的代价。天底下根本就没有这种事,因为这不符合天道求衡的法则。

04.
我们再来看一下,老子他为什么要告诫我们报怨以德呢?同样也是圣人,孔子就告诉我们要以直报怨呢?
我们难道真的要像耶稣讲的那样,别人打我们左脸,我们把右脸再让给他打吗?
年轻的时候,人是绝对很难理解这四个字的。生活是最好的教育,很多事情不能只看当时,要把它拉长了看。
快到50岁,才真正理解了老子和耶稣的告诫有多么重要,有多么智慧。
2016年6月12号精读这段《道德经》写下了一段心得,跟各位分享一下:
怨人是苦海。普通人的情绪均是感性的条件反射,完全的刺激反应模式,在情发之时根本不记后果。
所以人很容易在言语和行为方面失当,让别人无法接受,激起更加强烈的反应,进入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将彼此的关系打成死结。
怨人者怨的是别人,可伤害的却是自己。
如果做不到以德报怨,那就先以直报怨好了。每一次伤害都有一个可知和不可知的原因,都不会无缘无故发生。
人来人世间都是讨债和还债的,既然人家来讨还他就是了,如果想不通,不肯心平气和地了了业债,再生嗔恨,再去造业,便会利滚利,越滚越大,直到有一天清算时痛苦不可名状。
别人伤害了我们,我们恨之入骨,但是恨的这种情绪会让我们的身心受伤。所以,现在人经常讲: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受伤害之后,生气、发狠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否则的话就是帮助对方伤害自己,消耗自己内在的正能量。
一个真正的看透了这个世间运行规律的人,领悟了天理和大道的人,当看到一个人的可恨之时,一定同时看到这个人的可怜之处。
现在大家常讲“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实反过来也可以啊,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当一个人的胸怀足够大的时候,智慧足够多的时候,他不仅恨不起来那个人,很有可能会同情他、可怜他,他之所以可恨,是因为他的智慧不够。

05.
另外儒释道三家都是相信因果的,这世界上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有前因,都有后果。
孔子告诉我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碰到问题的时候,先自己检讨一下。
既然是有因有果,发生了就面对它和接受它,如果怨恨一直放在心里,一直怀揣着仇恨,自己的伤痕会一天比一天严重。
等于在自己的伤口上每天撒盐,对方伤害自己的程度还没有自我伤害的程度大。
更关键的是,一个真正领悟了天理大道的人,智慧足够的人,他知道自己根本不需要处心积虑地去报复。
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是自己做错了,自己是咎由自取。如果对方有问题,老天爷早一天晚一天会找他清算,老天爷会去帮你算账的。
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不愿意进入那个恶性循环,冤冤相报何时了,小怨变成大怨,大怨变成大恨,甚至转化成不共戴天的仇恨,延续到一代甚至几代。
所以佛家的《金刚经》上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还告诫我们应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如果真的智慧到了,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值得自己去争的任何东西。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去争的这个人和你一起争的那个人,以及你们一起争的这个东西,不管是名、利还是权,最后都注定要消失。这就是佛家讲的无常。
如果领悟了无常,人心就会变得开阔,碰到事儿就容易放下。放下了之后,人的心才会自在。
其实,以德报怨根本不是为了对方,而是为了自己心的平静和自在,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理解,才能做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