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启示录010:我们的心为什么会不安

 新用户17779036 2022-01-27
导读
曾子说“静而后能安”。我们要问为什么人的心总是不安呢?我们心里有哪两只无形的怪兽呢?为什么说没有办法完全靠外在的力量让自己真正心安呢?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文档根据讲课录音整理,略有修改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那么这个“安”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我们先别谈。
就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能让这个念头止住,就几乎比登天还难了,是需要持续不断地累加、累加再累加。

01
什么叫功夫?不下功夫就不会有功夫。
我不敢骗人,个人确确实实体会到这种定的状态,但那也就只是瞎猫撞死老鼠,只有那么几回,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是自己观呼吸观了二十年之后才出现的,今天我再也找不着那种很美妙的境界。
为什么?因为我尝过之后,内心开始有渴求了,就是心不干净了。所以我想老天爷是跟我搞先尝后买,后面的功夫会更长,会更难。
回到“静而后能安”,安心这两个字说起来很难,但是今天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心都很难得到安宁。用最流行的一个词讲,就是我们都空前的焦虑。
打个比喻说,我们每个人的心念就像锅里面煎的牛排,煎煎这面,翻过来再煎煎那面,最后煎的焦黄。

02
那人心为什么会不安呢?人心不安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的心为什么就不能止住?为什么不能定下来呢?
其实,我们内在有两个怪兽,就跟日本的动画片里一样,一个怪兽叫贪婪,另外一个怪兽叫恐惧。
我们想得到一个东西,得不到会痛,我们会绞尽脑汁想办法去得到它,而一旦得到它之后又害怕失去,生活在恐惧当中。
我想争取去努力实现一个目标,但是在实现这个目标当中,有很多困难有很多挑战,很有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
人总是这样做,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信的话,自己静下来观察观察自己的心念是不是这个样子?
因为内在有这两个怪兽,所以我们普通人始终心是不安的,甚至在睡觉的时候还在妄想。我们始终生活在分别中、索取中、厌烦中、悔恨中。用老百姓的话讲: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
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叫:心在当下。请大家拿自己做做实验,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看自己,自己能有多长时间做到心在当下。
我们普通人绝大多数时候,不是在留恋过去就是在憧憬未来,不是在悔恨过去就是在担心未来。
我们总是在担心、悔恨、憧憬、渴望的过程当中,让一个又一个当下,一个又一个的今天从指缝当中流走,所以我们人总是缺少一种安全感。
因为内在有两只怪兽,因为我们的心有渴望,有欲望,所以我们会焦虑。

03
假如我们能够通过训练,让自己的心变得调服,能够听自己的话,我让它停在哪里它就停在哪里。或者我可以看住它,不让它乱跑,这个时候我们就达到定的状态进入到静的境界。
一旦心定了,一旦人内在变得安静了,心自然这种焦虑感就消失了。
当穷的时候,我们觉得我们有了钱之后我们会幸福,很多人玩了命地赚钱,结果赚了钱,发现自己更不安宁。
有的人觉得我官当大之后,我才会有成就感,我才会有安全感,我的心才会定下来,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升到了高位,更没有安全感,更加焦虑,这告诉我们什么?
人内在的安定,人心的平和,不能够依赖外在的力量。
有句话说:心病还得心药治,我们必须得用自己内在冷静的那个“知”性,来管控好自己那个活跃的念头.
一但它不那么跳跃了,一但它不那么活跃了,一但它可以安静下来了,我们的心不就安了吗 ?不就达到了佛祖说的“心无挂碍,无有恐怖”吗?

04
我们为什么心不安呢?是因为我们心里有恐怖嘛。我们担心,我们为什么会担心?因为我们有牵挂。当心不再有任何牵挂,心就安了。
只要心真的能定下来,真的能够静下来,我们就会进入一种状态,所有的焦虑感会荡然无存,我们不再分别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
我们不再去贪求,我们也不再会恐惧,我们不会去悔恨过去,也不再担心未来,是一种极致的平静,是生命的一种莫大的享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