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启示录251:真君子无忧无惧

 新用户17779036 2022-01-27
导读
司马牛问怎样算君子,孔子给了他简单的哪四个字?对于司马牛的怀疑,孔子又追加了怎样的回答?和小人比,君子为什么能做到坦荡荡?孔子讲的君子境界和佛道两家的什么境界相同?
《论语》的颜渊篇里,司马牛问了关于仁的问题之后,还有一则是他向孔子请教君子问题的记录。
01
司马牛问君子。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司马牛同学问孔老师,什么样的人才能算做君子呢?怎么样才可以成为一个君子呢?
孔老师的回答是,一个真正的君子,既不担心也不害怕,心里非常坦荡和平静。
司马牛一下子不能理解,不能完全接受老师的答案,反问道:难道不忧虑不害怕,这样的人就能算成君子了吗?
孔子继续点拨司马牛,一个人内在反省问心无愧,他有什么可以担心的?有什么可以害怕的呢?
02
读了这则《论语》,让我立刻想到孔子的另外两句名言,意思是相通的。第一,据记载,在《论语》的述而篇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为什么会坦荡?为什么会心安?小人为什么心思永远不定?永远不得安宁?其实,孔子给司马牛的回答里面,就可以得出结论。
《论语》的子罕篇里,还有一句孔子的名言,很多老板们、学者们喜欢把这句话,写成书法挂在墙上: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君子他是有大智慧的,所以他不会困惑,他能够看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他能够透过现象看透本质。
一个仁爱他人的人,不会去跟别人争夺,不会去贪取不当的利益,所以他没有什么好忧愁和顾虑的。
而一个君子,他一定是有勇气承担责任的,有勇气面对困难的,所以他就不像一般人那样瞻前顾后,心理上有什么恐惧。
其实普通人的心里,往往一直都处在不安之中,不是在悔恨过去,就是在憧憬未来或者担心未来.
一刻都不消停,一会儿都不会安宁,根本就没有办法让自己全身心的融入与当下,内在这颗心也没有能力回归真正意义上的平静。
而一个有智慧、有勇气、有仁爱之心的真君子,因为他智慧通达,能够看问题透彻全面,私心又少,又能够慈爱他人,得失心就不重。
又敢于承担责任,有勇气接受现实,因此很少会懊悔过去,也很少担心未来。他们更容易,更能够专注于当下的人和事。
03
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司马牛为什么会怀疑孔子的答案呢?
一方面,这和他的性格有关。咱们前面讲过,司马牛这个人嘴特别快,话特别多,性子特别燥。
另外一个原因是跟他的家族有关,司马牛有个哥哥叫桓魋。历史上记载,桓魋有宠于宋景公,而为害于公。也就是司马牛的哥哥桓魋,很受宋景公的宠信,结果呢,他反而去害宋景公。
阴谋破裂之后,很有可能不仅仅自己身败名裂,还会连累到整个家族,连累到司马牛,所以司马牛这个时候他内心肯定是有忧有惧的,甚至可能有千分忧万分惧。
而且每次老师给出答案之后,司马牛的反应和颜回、冉耕这些高材生都不一样,他先表示怀疑,说明他的反应能力和领悟能力,确实没有颜渊和冉耕他们要高。
04
另外,我们还要继续追问一下,为什么君子就能够做到不优不惧呢?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2016年3月8号,我精读这段《论语》,写了一段心得,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君子无时无刻不自省,把自己的起心动念和一言一行,交给自己内在的良知去做审核。故其做事,无论成败,皆可无愧于心,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悔恨和畏惧的了。
同时一个君子必然知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任何事情最终的成败,一半是靠个人努力,另外一半要靠上天的帮忙
而肯不肯出手相帮,那是老天爷的事,自己的担心害怕一点作用都不会起,反而会耽误了本该自己完成的人为的那部分。
索性上天的事情完全交给上天,自己则全身心投入于当下应当做的事情,于是就会不悔恨过去,也不会担心未来,心能够定于当下,平静而淡然。
其实我们应该感谢司马牛,他问了孔子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而孔子又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有启发意义的回答。
孔子说:内省不疚。其实就是内在的良知发动,所作所为不昧天良,能够遵天理循大道,这不就是咱们老百姓今天常讲的“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吗?
我们可以再引申一步,再去思考一下,孔子说的这种状态不忧不惧,何尝不是老子讲的“致虚极,守静笃”呢?和佛家追求的禅定不也是一回事儿吗?
孔子讲的不忧不惧,跟《金刚经》上所提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不是应该差不多呢?是一种心理状态呢?
05
这段《论语》对我的启发很大,在2016年3月8号,专门还为这则《论语》写了一段打油诗。
君子心坦荡,自然少忧惧
我为我当为,成败随他去。
一半天主宰,一半人努力
孔子游列国,处处去受气。
佛祖在人间,也有不如意
回头看今天,得失算个屁。
生死能看开,何谈
无住亦无着,谁把我咋地?
其实这一段东北的顺口溜,就是想说明一个事。圣人在世的时候,他也做不到万事如意,但是圣人之所以是圣人,他能够平心静气的接受所有的不如意。
而且我们今天看起来很大的事儿,等过个三年、两年,过个十年八载,回头再看的时候,觉得不过如此,甚至可能早已经忘地一干二净。
再一次地说明,不管是佛家、道家还是儒家,终究修的是这颗心,能够让自己的心量变大,面对生活当中的一切事情能看开,能看淡。
但是,如果没有彻底领悟大道,看明白天理的法则,光靠嘴上说说是很难实现的,只能一天一天地修理自己。
用佛家的话讲:理可顿悟,事须渐除。道理可以一下子明白,但是想真正做到,那得一步一步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