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启示录325:学者最该为谁学

 新用户17779036 2022-01-27
导读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者们都怎么解释?为什么说《大学》开篇就是这句话最好地解释和发挥?为何说为己是格物致知,是诚意正心,是修身,而为人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学界商界和政界为什么会有很多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中国教育该如何反思?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论语》的宪问篇里,还有一则比较短,但是很多学者理解差别很大的话。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01
按照今天的语言习惯,从字面上理解,感觉好像古人的境界比较低,做学问完全是为了自己,而现在的人做学问,反而是为了别人。
但,这和孔子时代的表述,是有差距的,是不对的。
朱熹先生在《论语集解》中引用了程子的话:为己,欲得之于已也,为人,欲见之于人也
程子的话是说,为己,就是想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智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练好内功。而为人呢,就是要获得别人的认可,能够把自己的才能施展和发挥出来。
朱熹先生继续引用程子的话: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物,其终至于丧己。
也就是说,古代的学者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提升自己,最终呢,反而做成了大事,有了大的成就,获得了大的认可。
而现在这些学者,一门心思只想着怎么去在人前炫耀,怎么去获得别人的认同,而忽视自我修养的功夫,最后反而把自己搞得迷失了,甚至一事无成。
本质意思是说,古代的学者是为了提升自我而学,今天的学者是为了向他人表现,炫耀而学。
02
当然,刚才讲的是现在对这句话理解的主流意见,也有不同的说法。
有学者说,孔子这句话本身没有褒贬,他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在孔子以前的时代,能够读书的都是贵族的子弟,他们可以不劳而获,只要学好本领,能够接班,能够获得世袭的官位,就可以有机会治国安邦。
而到了孔子生存那个年代,春秋时代,有相当多的读书人是士人。他们其中的一些人连土地都没有,更不要谈世袭的官位,所以必须要把学问做好,来为当时的执政者、为贵族服务,从而来赚钱养家和发挥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
03
大学者钱穆在他的《论语新解》一书中说:
孔子所谓为己,殆指德行之科言。为人,指言语、政事、文学之科言。孔子非不主张学以为人,惟必有为己之本,乃可以达于为人之效。
钱先生的意思是说,孔子讲的为己,关键指的是德行科。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品德修养。
而为人,指的是那些可以拿出来用,为别人服务,为别人工作的学问和才华,比如说口才啊!行政管理啊!写作能力啊!
孔子并不是不主张学以为人,但是强调为己是根本。你只有把自己的内在修炼好了,才能够更好为别人服务,才能够有更多的、更大的世俗成就。
钱穆先生还说: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利己达是为己,立人立达是为人。孔门不薄为人之学,惟必以为己之学树其本;未有不能为己而能为人者。
还是刚才咱们讲的那个意思,钱穆先生认为孔子的意思是,为己是根本,内圣是根本,自己内在的智慧,人格的修养能力的提升是根本。而为人服务,为人所认可是末。有了这个本,才会有那个末。
04
关于这句话,有那么多的意思理解,而且又不完全一样,哪一个是孔子真正的原意呢?我是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下判断的。
但是,我们确实应该好好联系儒家其他圣人的思想,以及我们今天的社会现实,来揣摩一下这句话的最本质的意思。
我们还是先学习南怀瑾先生“以经解经”。这句话出自《论语》,那么我们再来看儒家的四书之首,《大学》当中曾子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大学》开篇就告诉我们,一个人这一生要想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人,要先从格物开始,然后是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大家看这几条,本质上是不是都是为己,本质上都是自我的提升。
后面的三条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本质上是不是为人?是不是自己才华,能力的外用,获得别人的认同,能够获得世俗的成就。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为己”理解为,本质上是修养和提升自己,也就是修身。“为人”是取得别人的认可,发挥才能,获得社会成就。
所以钱穆先生的解读,我认为更符合儒家圣人们的核心思想。
05
读了这则《论语》,我们应该想到,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外在的世俗的成就,应该和他内在的智慧修养能力相匹配。也就是《中庸》书中讲的一个境界诚于中形于外”。
在先后上,应该是先有强大的自我,再有比较大的世俗成就。
可问题就在于,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条,都做不到表里如一,往往都是私欲战胜了天理,昧掉了良知。
人们都只想着怎么去多多的获取世俗的成就,而不愿意多付出些努力去提升自我,能够让自己和想要的社会认同之间相匹配,于是就出现了一大群表里不一的伪君子。
我们看一看今天的学界、商界、政界,就会发现,太多的人都是只想着疯狂地向上生长,而不肯向下扎根。
我们今天这个时代,跟孔子那个时代相比,只能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2016年3月份精读这则《论语》,我写了一段心得:
我们今天的教育,已经忘记了学习者的终极目的,是内心的平静和幸福,极力地在外在上猛下功夫,只教我们如何不惜一切代价去追逐世俗的成功,却没有告诉学习者,为什么很多成功者真的很不快乐,为什么奋斗会变成从痛苦到痛苦?没有告诉如何在逆境中找到快乐。
这是一方面。
一个有智慧的学者,首先是为了取悦自己,能够让自己内心安静欣喜。而今天的学者,更多的是为了向人显摆和卖弄,从别人的赞美声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甚至把学习完全当成了谋取金钱、权力和名声的手段,基本放弃了内心修养的提升和自我的承认、自我的肯定,最后只能带来自我的迷失。
不是说追求世俗的成就不重要,它有个大前提,就是我们的世俗成就,外在的成就,不能大过自己内在智慧和修养,以及我们的能力。否则的话,就是无本之木根不深,一阵风就刮倒了。
06
还是在2016年,读另外一本《论语》,也是读这则,我又写了一段心得,因为这句话对我触动非常大。
天地之间有一个最最根本而更古不变的道理和法则,君子会穷其一生探究之、亲近之、力行之。
而小人则一生纠缠于个人的好恶之中,陷于人我得失的漩涡中,不能自拔,心灵不得解脱。心灵的解脱和人格的升华,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悟得到的,因此只能被世俗牵着鼻子走。
君子身处俗世,而心是通透和自由的。君子的内在是有一套自我评价系统的,而小人则完全将评价自己的权利,拱手让给了别人。
也就是说,一个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他首先是自我认同,方向清晰,而不是盲从于社会的舆论和流行的价值取向。
07
那讲到这里,我们就应该反思一下今天的中国教育,有多少人考大学报志愿的时候,是顺从自己的天性?是顺从自己的爱好?
有多少家长逼着自己的孩子,去追逐最热门的、最风光的、最好就业的、最能赚钱的专业,而没有考虑孩子他喜不喜欢,他做这件事情快不快乐。
如果一个人喜欢自己学的专业,而且是发自肺腑的,他的学习就不痛苦,而且他更容易比别人学得好.
未来到了社会上反而更有可能发挥出来才华,创造出更大的成就。不管是物质的回报还是精神的认同,都可能超出普通人。
我们最好多扪心自问,而不是拿着手机去刷,现在什么最流行,像一个盲从的羔羊。
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要先了解好自己究竟喜欢什么,究竟擅长什么,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简单的成为一个别人的复制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