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始经启示录011:幸运之中容易藏有不幸

 新用户17779036 2022-01-27
导读
关尹子为什么把不能领悟“无我”智慧的我们比作水里的游鱼?为什么说世上所有的幸运中都藏有不幸的种子?为什么非常多的成功者都死于身边那些伪装的特别好的苍蝇?我们普通人的心里,为什么不是贪婪,就是恐惧?佛陀对此又有什么告诫?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我们今天一起来精读《关尹子》的宇篇第十章。
关尹子曰:重云蔽天,江湖黯然,游鱼茫然,忽望波明食动,幸赐于天,即而就之,渔钓毙焉。不知我无我而逐道者亦然。
01
我们还是先用家常话翻译一下。
关尹子说:又浓又重的乌云,完全遮住了天空,江面、湖面变得一片昏暗,在水中游来游去的鱼儿一片茫然,不知所措。
突然看见水波一动,波光中有食物在晃动,鱼儿感觉很庆幸,认为这是上天给自己的恩赐,赶紧游上前去吞食。结果呢,被钓到渔夫的鱼钩上,丢掉了性命。
其实,那些并不真正了解自己,也不能够领悟无我本质,而去追逐大道的人,也和不明真相而死于鱼钩的鱼儿是一样一样的。
02
这一段的经文,非常的生动,而且特别形象。
其实我们可以把关尹子描绘的被乌云遮住的天空,看成是我们自己的心空。那天上又浓又重的乌云,可以看成是我们人的欲望和妄想。
儒、释、道三家的圣人都特别强调一件事,明心见性。
为什么一定要明心见性呢?那就是因为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本自具足、智慧空灵的本心,被后天无穷无尽的欲望给遮住了。
我们绝大多数人,活的就像黑暗中茫然游动的小鱼一样,没有方向感,处在种种的迷惑和烦恼之中。
乌云不除掉,不吹走,阳光是照不下来的。同样的原理,我们内心的欲望没有停歇,妄念没有止住,咱们的心空就不会多云转晴。
我们的本心,也就是内在的那个太阳,是不会显现的,就达不到王阳明讲的“我心光明”的那个境界。
03
这样的话,我们就容易理解,不管是儒释道哪一家,只要是修行,不管有多少法门,哪怕像佛家讲的八万四千法门,万法最后要归宗。
所谓“宗”就是根本,根本就是修、止、定、静。就是《大学》开篇讲的方法和境界,止,就是止住自己的妄想,止住自己的欲望,让自己的内心安定下来,回归极致的宁静状态。
那个时候咱们的本心,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发出光芒。我们自己才真正了解自己,沉睡的那个自己的本性才会苏醒。
所以,真的想在修行上有一点点的领悟和成果,那千万要随时随地管控自己的欲望和妄想。
04
那么我们读了这一章的经文,还可以领会一件事情,那就是幸运和烦恼是相伴相生的。
天底下所有的不幸,往往都有一个最华丽、最漂亮的包装盒。就像不丹的一位高僧讲的一句话一样:所有的快乐都是尚未发育成熟的痛苦。
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振聋发聩,实在是太智慧了。几十年的人生阅历,读了无字天书,发现这句话就是人间光怪陆离的各种事情的高度浓缩和归纳。
我们可以看生活当中有一些人,他们在痛苦中、在迷茫中,能够发奋图强,就像那黑暗中游来游去的鱼儿一样。
因为一个机会,他们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是飞黄腾达。就像经文中关尹子讲的,波光中出现的食物一样。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会发现,他确实得到了好运,可是当时看的好运,也为他日后的不幸埋下了种子。
用戏文中的话是:才见他起高楼,才见他宴宾客,才见他楼塌了。
那个富贵虽然得到了,但是不长久。其实那个富贵不就是关尹子讲的波光中的鱼饵吗?那个鱼饵当中不是埋藏着一个钩子吗?
05
我们读一读社会这本大书,就会有这样一个感受,一个人发达了,就如同一块肉一样,一定会招来苍蝇。
当了大官,出了大名,发了大财的人身边,一定会招来一大批别有用心的人,就像一群苍蝇一样。
但问题是,苍蝇还好发现,你可以拿苍蝇牌子拍它,可以赶它。而成功者身边的这些苍蝇长得可漂亮了,很有迷惑性。
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这个鉴别能力的。就如同关尹子讲的渔夫一样,他们隐藏的特别好,所以,最后一定会成为别人的猎物。
06
活了50年,观察身边的人,深刻的解剖自己,就会发现人的内心都有两个怪兽,一个叫恐惧,一个叫贪婪。
这两个怪兽折腾的人永远不得安生,两个人轮流值班,你把一个打趴下,另外一个立刻就变得活跃。
当你不恐惧的时候,人就会变得贪婪。当贪婪、贪心被制住的时候,人又会开始恐惧。
那为什么人会贪婪和恐惧呢?关尹子的这段话里边给了我们答案,“我执”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只要内心有了我的概念,有了我的意识,有了我的执着,就相当于有了对立和分别,有了对立就一定有争斗,有了争斗,就一定会产生得失、输赢、荣辱。
人越在乎,烦恼就会越跟着来,就会变得越多,甚至像滚雪球一样的越滚越大。
07
《金刚经》我读了接近2000遍了,佛陀反复的在告诫我们,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也就是,不要太在乎自己,不要把自己跟别人、跟万物对立起来。而且佛陀告诫我们: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我们和万物是同根同源的,区别只是表面的,是暂时的。
如果人能够放下我执,好的时候知道里面有坏,坏的时候知道会变好。得失荣辱是一体两面的,你要一个,就必须同时也接受另外一个。
这样的话,面对随时在变的环境,就不会那么困惑,就不会那么在乎,也就不会一遍又一遍的做自我折磨。
从而能够实现那些修行者们倡导的,先看破,再放下,然后获得心灵上的大自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