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始经启示录030:一物即含天地之理

 新用户17779036 2022-01-27
导读
关尹子说锅碗瓢盆都能自建天地,这该怎么理解?关尹子为什么说乌龟壳、蓍草杆儿、破瓦片和带纹理的石头都能用来占卜吉凶?为什么说“一物一天地,天地亦一物”?东西方智者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方式有什么本质区别?人们为什么喜欢喜鹊,而怕猫头鹰?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今天开始,我们一起精读《关尹子》的《柱》篇,也就是第二篇。
第一篇《宇》篇重点讲道,《柱》篇关尹子自己的注解是:建天地也。这个柱就是支撑和形成的意思。关尹子想通过这一章告诉我们,天地万物是怎么形成的。
01
《柱》篇的第一章经文比较长,而且呢不太容易说清楚,我们分几次来讲解和发挥,先来看第一段。
关尹子曰:若碗若盂,若瓶若壶,若瓮若盎,皆能建天地。兆龟数蓍,破瓦文石,皆能告吉凶。是知天地万物成理,一物包焉,物物皆包之,各不相借。
关尹子告诉我们,比如说一个饭碗,或者是一个盆子;再比如说一个瓶子或者一个水壶,还比如说一个坛子,或者一个罐子,都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天地。
烤灼过的龟甲上面的裂纹,一定数量的蓍草杆儿,破碎的瓦片和有纹理的石头,都能拿来预测事情的吉凶。
从这些现象,我们就能看出天地万物的规律,也都包含在随便哪一个具体的事物之中,而且一切事物之中也都包含着天地之道。
宇宙的规律谁也不用从别的地方去借去求了。
02
我们读完这一段的经文,应该先领会一句话:一物一天地,天地亦一物。
道家的高人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乃至天地间的每一个东西,甚至一个很小很小的东西,都是一个小宇宙,都是一个小天地。
我们可以通过深度去了解一个东西的本质规律,了解整个宇宙最最本质的规律,了解了一个东西,就了解了整个宇宙。
咱们中国的《周易》和中医都是这种天人合一,天物合一的思维。
一个人就是一个天地,而通过对天地的观察了解,反过来也能帮助我们认识自我的生命。
03
把关尹子的思想和西方的思想做对比,我们就会发现:
中国的智者从来不把人和天地万物分隔来看,从来不敢把自己封为大自然的主人,而是把天地万物都看成一个整体。
这和西方的那些学科细分细分再细分的方法正好相反。
一个好的中医绝对不会分各种科室,不能说这个中医是看骨科的,那个中医是看耳鼻喉科的,没这个说法。如果有这个说法,那就已经不是正儿八经的中医了。
04
我们把这段经文读完了,就应该明白,中国的儒道两家,以及印度传进来的佛教,三家的智者们都反复告诫我们一句话,就四个字:吾性自足。这就是在提醒我们:
宇宙万物最最本质的规律,我们自己的生命内在完全都有。我们与天地以及其他万物有着一模一样完全相同的内在,有着共同的源头和一样的归宿。
如果我们能够深刻地洞察了自我,认识了真正的自我,也就等于洞察和认知了宇宙万物。
西方的智者们喜欢向外求,通过研究外物,研究自然,研究各种具体的事物来认知自我和世界。中国的智者们更善于内观自我,来认知自我和世界。
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我们千万千万不要随便地认为哪一个绝对好,哪个不好。两种方式都有它的价值,最智慧的方式就是都能够去了解,都能够应用。
05
关尹子说,通过烧裂的乌龟壳,通过河南某个地方的一种植物叫蓍草,拿出50根蓍草杆,用古人的方法可以起卦,占断事情的吉凶。
甚至用破瓦片,带纹理的石头也能够做占卜,也能够算卦,都能够告诉我们事态发展的吉凶。
这实际上在提醒我们一个问题,万物之间有一股无形的力量,使彼此在独立的、有形的外在之内,有着相连接的、相融通的实质。
人和人之间看起来彼此是独立的,人和万物之间看起来是独立的,但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把我们彼此完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就跟人体上手、脚看起来是独立的,内在又是连接在一起,通过神经,通过血管,只不过是我们通过外在看不到而已。
06
关尹子举了四种占卜、预测的方式,实际上就算不懂周易,不会算卦,不会断卦,咱们普通的老百姓也都会有这种感觉,那就是预兆。
中国老百姓最常讲: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如果有一只猫头鹰飞到家里来,中国人都会害怕,知道有可能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还有咱们中国人出门办事,听见了喜鹊叫,心里就会很高兴。为什么?喜鹊喜鹊肯定是来报喜,早报喜晚报财。
按理说,喜鹊叫跟你今天办的事有啥关系?喜鹊跟你有啥关系?但是生活的经验经过几千年的积累,我们就有了这样的共识。
我记得上《易经》课的时候,老师常讲一句话:万物之间暗中都是手勾着手的。此处有变化,彼处就有感应
其实这和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应,应该是一回事儿。不知道跟现在科学家研究的量子物理,是不是本质相同的,这个我说不清楚。
07
而且很多《易经》的高手,根本不用铜钱去摇卦,也没有那么复杂的起卦方式,甚至完全可以根据外应来断吉凶。
比如说请问卦的人现场写个字,比如说看周围发生了什么,比如说看他今天穿了什么衣服,比如说看他的脸色,比如说这时候来了一个什么小动物,这一切都会成为他们判断吉凶的依据。
在这方面,最高的高手应该算北宋的邵康节,他创立了梅花易数。
这种预测方式更加灵活,而且高手用的也非常准确。问事的时候甚至可以随便报个数字,就能够判断出吉凶。
我们讲这些不是想让大家去问卜问卦,而是要让咱们知道万物之间独立性是外在的,是暂时的,关联性、整体性是内在的、永恒的。
08
我们读这段经文很容易被一句文字给搞懵,那就是为什么盆子碗儿、水瓶茶壶和罐子也能够见天地呢?
元代的高道牛道淳在他的《文始真经注》当中,关于这个问题,有一段说明文字,我觉得讲得很好。
碗盂瓶壶瓮盎六者,皆所用之器也,器之为物者,外实而内虚也,实者属阴,虚者属阳,阳属天,阴属地,故建立妙用,物物可以取法也。故云若碗若盂,若鉼若壶,若瓮若盎,皆能建天地。
这是中国古代《易经》的思维,《易经》最强调就是一阴一阳。
不管任何器物,它都有实在的,比如说杯子,玻璃杯的玻璃就是实在的,就相当于这个地球是实在的。按照关尹子的说法属阴。
这个玻璃里面的空间可以装水的,是虚的,是空的,看起来是没有任何东西的,和天空很像。
看起来也没什么东西,但是能够装任何东西。一会儿是阴,一会儿晴,一会儿是多云。这个玻璃杯可以装水,可以装酒,可以装茶。
按照关尹子的说法这属阳,虚。实的是属阴。这跟天地本质是相同的。
不是说拿一个杯子,拿一个碗就只能把天地建起来,而是杯子碗它的本质原理和天地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我们千万不要被文字给骗了,不能望文生义。
读完这段经文,最好能慢慢地的理解:天地是我,我是天地,天人合一。
真喜欢
就点亮右下角在看
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