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启示录458:君子改过人仰之

 新用户17779036 2022-01-27

导读
孔子的弟子子贡,为什么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改掉之后,人们会更加敬仰他? 为什么小人的过错不容易被看见和修正呢?为什么说君子会因过得福,而小人会因过得禍?为什么说怨天尤人和自欺欺人会矮化人格?
 绿
今天我们一起来精读《论语》子张篇的第21章。这一章仍然是子贡先生的语录。
0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告诉我们,一个君子所犯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
他犯错的时候,他有过的时候,人人都看得到。一旦他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人们也都更加地敬仰他,仰视他。
02
读了子贡先生的这段语录,我们首先要做一个追问。为什么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呢?为什么小人之过,就不是日月之食呢?
读了十多本书,我认为钱穆先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精彩。钱先生说:
君子有过,本出无心,亦不加文饰,故人皆见之。或说:以君子之德位,为瞻望所集,故苟有过,不得掩。
钱穆先生告诉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人们会认为君子的过错像日食和月食,第一种原因是,一个人格很好的君子,虽然他自己也会有过错,但他犯错并非刻意,并非恶意,往往是无心之过。
而且君子有了过错,是不会像小人那样去掩饰的,所以人人都能够看得到。这种无心之过,反而更能体现一个君子的坦荡。
孔子的另一位弟子,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一个小人犯了错误,他可能是明知故犯,可能是恶意而为,所以会千方百计地加以掩饰,会文过饰非,甚至,恶劣的还会栽赃给别人。
也就是说,君子有过不藏,不掩饰,所以如日月之食,人皆见之。而小人之过,必掩、必藏反而不容易被发现。
03
钱穆先生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的意思是说:那些品行很高,地位很高的君子,平时就被大家所关注。
用咱们今天的话讲: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因为这些人名气大,地位高,大家天天都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所以他们的一言一行,多数人都能够看得很清楚。
所以,有了过错,根本就没有办法掩盖和躲藏,大家也都能够看得到。
而那些普通的小人物,平时就少有人关注,或者他平时就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或者大家都已经不把他当盘菜了,不会关心他,留心他了。
04
另外,我们还应该想到一个问题,子贡先生称“君子之过,为日月之食”,还应该说明:
君子有错能改,不贰过,能够恢复他们人格的光明。虽然这个错误如日食和月食,光辉被挡住了,但是很快能够恢复原有的光明。
而小人有了过之后不仅不改,还要掩饰,自己本来就缺少光明,当然就谈不上是日食和月食。因为你先天就不是日,不是月。
如果有了错误再去掩饰,那就更没有可能恢复它原有的光明了,基本上就等于一黑到底了。
05
咱们读完了这一章《论语》,如果能够仔细地去咀嚼一下子贡先生的话,还会发现一个问题:
君子往往能够因过得福,而小人则容易因过得祸。为什么这么说?
君子的过错,本质上往往是君子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的良机。因为一个真正的君子,他的智慧和勇气是超出普通人的,他们能够看到所有的过错都有另外一面:
本质上都是上苍换了一种方式,来关心和启发自己,所以能够借助对过错的反省和行为的修正,来进一步地提升自己。
而小人则看不透这一层,他就更做不到修正自我,在自欺欺人的路上一路狂奔,越跑越远,越陷越深。最后就会为自己的一生攒下一个大的祸患。
06
也就是说,过错对于一个真正的君子而言,是一个绊脚石,但同时更是他们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他们能够借助对过错的反省和改过的行动,让自己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受到众人的敬仰。
而小人则会在被绊倒后愈发地自欺欺人,在怨天和尤人的过程当中,让自己的人格愈发地矮化。
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君子是智勇双全的,他们既不自欺,也不欺人。而小人则是智勇两缺的,所以只能在自欺和欺人的过程当中,枉活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