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老狼给你讲藏在《论语》中的故事(37~39)

 昵称535749 2012-08-31

第八章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一章有两种断句的方式,一是如上,杨伯峻先生采取这种断法。

还有一种断句方式是这样的: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南怀瑾先生采用了后面的这种断法。

解读这一章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君子不重是什么意思。

2,威做何解。

3,无友不如己者是什么意思。

1、

重,杨伯峻先生认为是庄重的意思,所以他这样翻译这一句: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

单纯从古文翻译的角度也许没有什么错误,谁也说不出什么来。但这庄重究竟是一副什么样子?该怎么才能做到?成天板着脸么?是君子就要天天板着脸么?

这些问题不但困惑着我们,也困惑着在我们之前的人。

南怀瑾先生就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说那些那些老头子们也要谈笑的,大家都是饮食男女,谈一点人间的是非是很正常的,看见年轻人进来就赶紧板起脸来,这是庄重吗?这是虚伪!假道学。

所以,南怀瑾先生认为这个“重”字应当做自重解,君子应当有自尊心,要有自信心。

按照南先生的解释也有些不通的地方。

孔子在这里既然说是“君子”不重则不威了,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里的“不重”就是指君子而言。

君子在论语中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本身是执政者,另一种具备一定个人修养与能力,具备做执政者资格的人,一个人既然有了这样的水平,就不存在有没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问题了。

朱熹认为重是厚重。

我认为朱熹的这种解释最贴近本章的内涵。

作为一个君子,只有能做到厚重,别人才不会轻易地去跟你有些狎昵的动作。

威理解成威严是不对的,拒人于千里之外是孔子所反对的,如果用今天的话讲,威应该是威而不严。

我们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来看君子不重则不威的意义。

我们身边的朋友升职成了领导,如果他仍然像以前那样跟大家嘻嘻哈哈,把这些习惯带到工作中去,那么,很可能大家工作的时候就不那么上心了,气氛过于放松,也会影响工作效率。

但是,他如果板起脸来,硬是要拿出一副领导的态势来,大家也很难接受,总觉得这人太装。

究竟该怎么样好?这就是朱熹说的厚重,工作的时候平平和和,既不死板着脸,脸上一点笑模样也没有,也不随便什么玩笑都开。

作为领导来讲,都希望大家在工作的时候,能严肃认真,对待工作有敬畏的心态,在私下里能,大家又能像兄弟一样,不那么拘谨。

这种心理很正常,许多人都有,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不能去要求自己的同事,自己的下属,而是要从自身做起(君子求诸己嘛)。

对大家该关心的时候关心,该严格要求的时候严格要求,一切按制度来,既不假公济私,也不假私济公。

这种分寸的拿捏非常难,却是人们应该有的追求,孔子称之为中庸之道。

孔子自己就能做到这一点,所以《论语》上说孔子“温而历,威而不猛”。

前辈风范,真是心向往之而身不能至,只能努力地去向他靠拢了。

要做到孔子说的“重”,要有很高的为人修养,不但要诚,用诚心对待周围的人,用诚心对待工作,还要真。

就像孔子在曾经说的,要“爱人”,给大家创造好的工作环境,不能总板着脸,让大家看着不舒服,还要有原则。

只有这样,才符合孔子“君子不重则不威”的思想。

2、

现在对“学则不固”的解读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其含义差别比较大。

一种是承接前面“不重则不威”的意思,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如何“重”,在学习上也不会那么扎实。

这比较好理解,一个性格厚重的人,做事向来专注认真。

另外一种解释将“学则不固”与“不重则不威”拆开来讲,“不重则不威”表达一个观点,“学则不固”表达一个观点。

这样,学则不固的意思就变成了这样:君子如果肯学习,就不会固执己见。

这也非常讲得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懂得越多,越能包容不同的意见,而且孔子在下面还专门有一章,讲君子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不同的意见。

尽管如此,我还是倾向于第一种解读的方式,因为从语感上,我感觉第一种似乎更合适一些,上下句之间有承接关系。

如果从意义上分析,这两种解读都符合当时的文化习惯,也符合孔子的一贯主张,那种解释都可以。

主忠信,“忠”和“信”前面都讲过了,不再重复,作为君子个人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词在《论语》中会经常出现。

3、

对于“君子无友不如己者”现在存在着争论,杨伯峻先生这样翻译这一句: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从翻译的角度来讲,这没有什么错,但是翻译出来的意思不能不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这圣人咋这么功利?

所以,大家开始为这一章打补丁。

朱熹说: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他的意思说交朋友是为了在道德上帮助自己,对自己有所裨益,不如自己的人只能在道德上拖累自己。

这种讲法貌似有理,年轻人交了一个朋友,成天教唆他去偷盗抢劫,早晚走向犯罪的道路。

但是,都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么朋友从哪来呢?你不跟不如你的交朋友,比你强的人又不愿跟你交朋友,朋友这俩字,就该从字典里抹去了。

李泽厚先生则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应该看到朋友的长处,别人总有比自己强的地方。这样,“无友不如己者”就成了一种劝勉之辞。

这种解释实在是勉强。

钱穆先生就认为孔子的这句话的本意就是让大家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样翻译当然没错,不知道按照这种理解,钱先生是赞成孔子这句话呢,还是不赞成呢?

钱逊(钱穆之子)认为像他父亲那样解读肯定不行,说不过去,从整本《论语》看,还找不出如此直白、逻辑简单的错误,而且从那个时代的历史中,找不到类似的观点可以作证。

但是像一些人完全将这句话翻转过来讲,认为孔子是教育大家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总认为别人不如自己,又实在说不过去,有点太不象话,所以为了折中,他这样认为:不如自己,就是不类自己的意思,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4、

“无友不如己者”究竟是什么意思,孔子的弟子们之间也有分歧,这种分歧当是孔子死后的事情,大家各自传业,开始对孔子的一些观点有了不同的解读,又没法找先生请教。

《论语》子张篇有如下一章: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

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从子张与子夏弟子的问答中,我们可以知道,所谓“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在当时的意思与“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的含义是一样的。

显然,子夏传授给弟子们的这种思想源自孔子“无友不如己者”,而且子夏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我们现在有些人的理解完全一样。

但是,子张并不认可这种说法,他说:抱歉,你们听到的跟我曾经听到的不一样,作为一个君子要能尊重贤人容纳大众,对于那些做得好的我们要向人家学习,对于那些能力不足的,我们不能歧视他们。如果我是一名大贤(像孔子一样),什么样的人都能容纳;如果我自己做得也很差,人们将排斥我,我哪里还能去排斥别人呢?

孔子众位比较著名的弟子中,子张并不算特别有成就,所以子游才说“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子张篇)

但是子张对于交友的论述,却是高于子夏的。

《孟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逢蒙跟后羿学射,把后羿的全部本来都学到手了,感觉天下只有后羿一个人可以超过自己,所以把后羿杀了。

孟子评论这件事情说:这件事情啊,后羿自己也有错。

孟子的弟子公明仪听了有些不服气:后羿似乎应该没错吧?

孟子说:咋会没有哩?轻一点罢了。当年郑国让濯孺子带兵入侵卫国,卫国派庾公之斯(人名)追击濯孺子。濯孺子说:完了,今天我的疾病发作了,拿不得弓箭,要死了。追我的人是谁?驭手说:庾公之斯。濯孺子一听高兴了,说:我们没事了,捡了一条命。驭手不解,说:庾公之斯是卫国的神箭手,你却说我没没事了,啥意思?濯孺子说:庾公之斯的箭术是跟尹公之他学的,尹公之他的箭术是跟我学的。尹公之他是一个端直的人,他选择的朋友一定是端直的人(原文: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人也)。

庾公之斯追上了濯孺子,问道:先生你咋不拿弓啊?

濯孺子说:今天我旧病发了,拿不得弓。

庾公之斯说:我的弓箭是跟尹公之他学的,尹公之他又是跟您学的,我不忍用您传授下来的箭术伤害您。但是,我是为国家而来,不敢废弃我的职责。

说完,庾公之斯抽出弓箭,在车轮上磕掉箭头,向濯孺子连发四箭,回车走了。

从孟子讲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友在古代的含义与今天朋友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如果说朋是同类相比的话,指志向相同,那么友还包括彼此在道德上的认同感,是比朋更进一层的关系,今天朋友的概念是在古代朋和友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孔子一直教授弟子们努力学习,争取做合格的执政者,而礼乐制度对于执政者的要求又非常高,所以“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就是要跟那些跟自己有一样道德追求的人做朋友。

以此而论,孔子与颜回等人的关系都是属于友的范畴。

友的这种用法一直到汉末还在应用。郭泰是汉末士林领袖,善于识人。他周游天下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个人,名叫茅容。

当时一群人在树下避雨,大家都是怎么舒服怎么坐,什么姿势都有,唯独茅容整襟危坐,郭泰见了感觉非常诧异,请求到茅容家借宿。

吃饭的时候,茅容杀了一只鸡,郭泰以为有鸡吃了,谁知道茅容把鸡分成两半,一半给母亲吃,一半留起来准备下顿给母亲吃。

郭泰深为叹服,说:你真了不起啊,可以做我之友了。

站起身,对着茅容深深一揖,劝他跟自己学习。

后茅容在道德学业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安贫乐道,隐而不仕。

《论语》的颜渊篇记载了子贡对于交友的一句话:子贡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文,朱熹笼统地认为是学问;钱穆先生认为是礼乐文章;杨伯峻先生直接翻译成文章;南怀瑾先生认为文包括文化思想,至于具体指什么,没有讲。

我认为钱穆先生的观点贴近愿意,文就是指一切与礼乐制度有关的东西,也是是孔子及其弟子一生都在研究学习的东西。子贡认为,要想做一个君子,就必须经常与朋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讨论,也只有朋友才能在这方面有益于自己。

当然,子贡所谓的友与学而篇第一章中的朋是不同的,是比朋更进一层的关系。

《论语》中有几章谈到该一个人如何处理与朋友的关系,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朋友,看来这方面是当时人们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对于个人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子贡的观点来看“无友不如己者”,可以清晰地看到,钱逊先生的意见是比较恰当的。

5、

“过则勿惮改”(也有人断句成:过,则勿惮改)这句话的翻译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君子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

但这句话的翻译带来了两个问题:1、为什么单独对君子提出来这样的要求?莫非小人的错误不需要改吗?2、“勿惮改”的“惮”是害怕的意思,改正错误还有什么可怕的?

在《论语》里,君子多指执政者,或者想成为执政者的人,或者已经具备了执政者资格的人,而带有君子的谈话,多指作为执政者应该达到的一种标准。

执政者就是古代的政府,他们的错误都涉及到国计民生,不但会影响自己,会影响治下所有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改正起来当然比较麻烦。一个政策错了,不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而且自己承担的时候,要可能受到人们的责难,在这种情况下,改正起来自然会有畏难情绪。

既然君子是执政者,有权有势,不改又如何?

礼乐制度的核心是仁政,要求执政者通过布德行惠,给治下的老百姓带来安定祥和的生活来获得人们的拥戴,从而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过而不改不但违背了这种宗旨,也会遭到人们的反对,时间久了,错事累积多了,就会被民众所抛弃。

关于这一点,子贡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篇)

子贡的这句话非常有名,现在的人经常引用。不过,许多人可能没有想到,为什么君子的错误才会像日月之食一样?小人的错误难道大家看不到吗?

因为君子是执政者,作为执政者的错误影响的面非常广,你错了,当然大家马上感知得到,一个政策对不对,对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不是立竿见影可见的事情么?

普通人的错误只会在小范围内被感知,对社会影响不大。

许多人把“更也,人皆仰之”的“仰”理解成仰慕的意思,意思是君子如果改正了错误,大家都很仰慕他,很尊敬他,觉得他了不起。

这种观点是受君子道德化的影响,偏离了君子是执政者这一含义造成的,想当然地认为,既然是君子嘛,当然要仰慕一下了。

我认为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如果这种理解能成立的话,难道君子们某非都是有特权的阶级?天生的可以犯错误?犯错误是正常的,改正错误就要被仰视一下?

如果真这样,这些君子倒成了现在某些官员的代言人了,不贪都能做为一项政绩来总结。

实际上,日食、月食在古代属于凶兆,一旦出了日食月食执政者都非常紧张,要赶紧从各方面反思自己,是不是做了背离制度的事情了,惹得上天动怒,降下这等征兆来警示自己。

作为普通人也非常讨厌日食、月食,他们会采用类似后世民间敲锣打鼓一类的做法,赶紧希望日食消去。

如果明白这一点,就会懂得子贡这番话的意思是:君子之过,就像日食月食(多么可怕啊)一样。他们错了,大家都看得到;他们更正自己的错误,则是大家都盼望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