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思想概括和组成分析

 背后国文 2020-07-28

当我们刚刚接触《论语》时,认为它是一条条语录,语言朴素、道理浅显,但执行起来却很不易,于是就敬而远之。然而当我们逐渐深入,慢慢走进《论语》的世界,却发现不一样的天地。《论语》有它的“一以贯之”的中心思想,它全面、系统地从各个方面来阐述这一思想,劝人为善,劝人成为君子,成为圣人,并提供了整体的学习和实践方法。

《论语》的中心思想是仁,仁即人,指人与人适当的关系。适当了就符合仁道,不适当就不是仁道。仁道也即人道,人道,做人的道理,上至执政者,下至平民百姓。执政者有做执政者的道理,平民有做平民的道理,虽然他们的理想、境界、目标不一样,但他们都遵循一条原则,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的方法。“仁者,善行之大名也。”(《论语注疏》)做到了仁者,就合了仁道。怎样合仁道?孔子在《论语》娓娓道来。

                                                        诗书礼乐

第一是合礼乐制度,“君子体仁,必能行礼乐。”(《论语注疏》)我们从《论语》中选取几章来说明。

在《八佾篇第三·一七》,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意思是说,子贡想要废除告朔之礼所供的活羊。孔子说:“赐啊,你不舍得那只羊,我不舍得那种礼。”子贡的想法就是社会上很多普通人共同的观点,认为礼不再重要,不必完全拘泥于礼的俗囿。但孔子不认可,他认为礼不可废,一旦礼坏乐崩,国将不国,人与人就没有“仁”可谈了。

在《子罕篇第九·三》,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意思是,孔子说:“大夫的礼帽以麻织成,这是礼制的规定;现在大家都戴以丝织成的,这样比较节省人力,所以我赞同大家的做法。臣见君时,先在堂下磕头,升堂后再磕头,这是礼制的规定;现在大家只是升堂后再磕头,这样显得不太恭顺。所以,虽然与大家的做法不合,我还是赞同要先在堂下磕头。”

孔子不是死脑筋,他乐于变通,无适无莫,“无可无不可”,既然有些礼在时代变迁过程中没有损害礼的本质,只是形式、表面有了变化,无关紧要。但有些礼是万万不能变的,比如“拜礼”。

礼和乐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篇第一·一二》)有子说:“礼在应用的时候,以形成和谐最为可贵。古代帝王的治国作风,就以这一点最为完美,无论小事大事都要依循礼的规定。遇到有些地方行不通时,如果只知为了和谐而求和谐,没有以礼来节制的话,恐怕还是成不了事的。”“乐主和”,乐的篇章在《论语》里有不少,如“三月不知肉味”,“尽善尽美”的“韶乐”等。

礼乐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它的本质是希望人们通过礼乐来达到仁。在《八佾篇第三·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思是,孔子说:“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礼做什么呢?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乐做什么呢?”可以反过来说,没有了礼,没有了乐,当然也无所谓仁了。

再说诗书,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引用和谈及《诗经》,目的是什么?就是培养人真诚的情感。他用一句话概括《诗经》为“思无邪”,就是告诉弟子们,《诗经》的每一篇章无不出于真情,做到朴实、真诚是做人的第一要素。

说话艺术

第二教人怎样“言”。有人不禁嗤之以鼻了,说话谁不会,还要人教!当然不是人人都能说话,都会说话。说话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论语》里有很多能说会道的人,如冉有,如子贡,现实中谁有他们的口才,然而他们还是经常被孔子批评。一个被骂“朽木不可雕也”,一个被骂“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让孔子来告诉我们,怎么“言”。

在《里仁篇第四·二四》,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孔子说:“作为君子,就要努力在言语上谨慎迟钝,而在行动上敏捷有效。”说话要谨慎可以说是人人的共识了,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为什么言语要谨慎?因为它符合仁的标准。

《子路篇第十三·二七》,子曰:“刚、毅、木、讷,近仁。”意思是,孔子说:“刚强、果决、朴实、口拙,这样,就接近人生正途了。”孔子也说:“仁者其言也讱。”(《论语·颜渊3》)意思是,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3》)

孔子在这方面为世代人作出了表率,在《乡党篇第十·一》,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意思是,孔子在乡里之间,温和而恭顺的样子,像是不太会说话的人。他在宗庙里,朝廷上,说话明白流畅,同时很有分寸。

孔子不是不会说话,但他有时时候给人的印象是“似不能言者”。

为人处事

第三是教人怎样“行”,孔子的观点是“恭、宽、信、敏、惠”,他在《论语》中多次论述。在《学而篇第一·一四》,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思是,孔子说:“一个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住不求安适,办事勤快而说话谨慎,主动向志行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在《里仁篇第四·二四》,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孔子说:“作为君子,就要努力在言语上谨慎迟钝,而在行动上敏捷有效。”

行是人们在现实中最重要的实践活动,“行”不适当,就无从谈“仁”了。里仁篇第四·七(73)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意思是,孔子说:“人们所犯的过错,各由其本身的性格类别而来。因此,察看一个人的过错,就知道他的人生正途何在。”一个人如果有仁心仁德,则可以做到“无大过”,或“有过则改”。

行仁难,在《雍也篇第六·二八》,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意思是,子贡说:“如果有人普遍照顾百姓又能确实济助众人,这样如何呢?可以称得上行仁吗?”孔子说:“这样何止于行仁,一定要说的话,已经算是成圣了!连尧舜都会觉得难以做到啊!所谓行仁,就是在自己想要安稳立足时,也帮助别人安稳立足,在自己想要进展通达时,也帮助别人进展通达。能够从自己的情况来设想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是行仁的方法了。”行仁的人在努力修行的同时,时刻想着他人,时刻影响和帮助他人。

行仁又不难,在《述而篇第七·二九》,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孔子说:“行仁离我很远吗?只要我愿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只要有志行仁,时时刻刻,到处是机会。

所以我们在平常为人自处事时,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在《子路篇第十三·一九》,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意思是,樊迟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平时态度庄重,工作认真负责,与人交往真诚。即使到了偏远的落后地区,也不能没有这几种德行。”

在行仁时,孔子告诫我们有不能触碰的底线和原则,在《颜渊篇第十二·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意思是,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就是人生正途。不论任何时候,只要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天下人都会肯定你是走在人生正途上。走上人生正途是完全靠自己的,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希望指点一些具体做法。”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颜渊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也要努力做到这些话。”

对错善恶

第四是学会甄别,认识君子和小人,仁者和不仁者。

君子和小人区别太多,如“君子怀德”而“小人怀土”,“君子求诸己”而“小人求诸人”,志向和追求完全相反,在此不一一论述。

从礼的方面讲,“克己复礼”为仁,“不以礼节之”“不可行”;从“言”的方面讲,“巧言令色”是不仁,而“刚、毅、木、讷”则“近仁”;从“行”的方面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仁,“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为仁,反之则不仁;从坚持的方面讲,“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而他人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持之以恒

第五是内心始终不渝对仁的坚持,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把仁当作忠贞不渝的信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永不违逆。

在《里仁篇第四·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孔子说:“富有与尊贵,是每一个人都想要的;如果不依正当的途径加于君子身上,他是不会接受的。贫穷与卑微,是每一个人都讨厌的;如果不依正当的途径加于君子身上,他是不会逃避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人生正途,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君子不会有片刻的时间脱离人生正途,在匆忙急迫时坚持如此,在危险困顿时也坚持如此。”

在人生路上,无一刻放松,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始终与仁相伴。在《述而篇第七·一六》,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意思是,孔子说:“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时专心研究《易经》,以后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

只有坚持不懈,只有忠贞不渝,最后才能“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