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始经启示录053:圣人无迹无言无为亦无形

 新用户17779036 2022-01-27
导读
关尹子为什么说,不能够通过圣人的言行、才能和容貌来体道悟道?老子有什么样相同的表述?大道为何无法给予和教授?佛陀说法49年,最后为什么说自己无法可说?为什么说迷恋圣人不如修炼自我?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我们今天一起来精读《关尹子》极篇的第六章,先读经文。
关尹子曰:勿以行观圣人,道无迹;勿以言观圣人,道无言;勿以能观圣人,道无为;勿以貌观圣人,道无形。
01
关尹子告诉我们说:
不要指望通过观察圣人的行为,来认知和领悟大道,因为大道本身是没有任何行为痕迹的。
也不要通过圣人的言语,读圣人的文字来领悟大道,因为大道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说清楚和写明白的。
不要指望通过圣人表现出来的超出众人的才能,来观察和认识大道,因为大道本身是清净无为,没有任何主观作为的。
更不要指望通过观察圣人的外貌特征,来认知和领悟大道,因为大道本身是无形无相的。
02
这段文字,关尹子用了完全相同的句式,告诉了我们大道的四无特征,也就是没有行为痕迹,没有语言文字,没有主观作为,没有外貌形象。
如果大道是四无的,那当然不能简单地通过有形、有相、有言、有为的方式去体认和领悟了。
要不然,关尹子的老师,伟大的老子,也不会在《道德经》的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更不会说大道“惚兮恍兮,恍兮惚兮”,也不会说大道“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不管是老子,还是他的弟子关尹子,都在反复地告诫我们,大道这种无形的神秘的、强大的、公正的存在,只能靠我们心灵去领悟。用今天的话讲,只能心领神会。
圣人们所有的言行和教化,都只是帮我们指引方向,教给我们方法而已,都不是大道本身,我们千万千万不能搞错掉。
大道不是有形的东西,可以给别人,也不是知识,可以教别人。大道只能靠自我去修行,领悟。
03
而且,我们读懂了关尹子这段话,就会发现他讲的居然和佛陀的告诫一模一样。
佛陀他老人家讲经说法49年,可是结果却被他自己否掉了,他老人家最后赖账,说自己无法可说。
在《金刚经》当中,佛陀还告诫我们: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虽然佛陀在世的时候,给我们讲了很多经,说了很多法,但是他告诉我们,他讲的经,说的法,就像过河的竹筏子,过了河之后,要把竹筏子扔掉,你不能背着竹筏子走。
他讲的经,说的法,都是在帮我们指方向,教方法。我们要按照他指我们的方向,交给我们的方法去修行自我,才能够也像他老人家一样体道悟道。
而且佛陀还有更严厉的告诫,也写在《金刚经》当中: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如果单凭一个人外貌形象,长得像佛,你就认为他是佛,是开悟者。或者说,我们总是迷恋寺庙当中佛陀庄严的形象,我们每天去拜佛求佛,那永远也成不了佛,没办法开悟。
因为佛陀告诉你,也告诉我,那是走了邪门歪道,不是正路,不能见如来。其实就是不能够体道悟道,不能够领悟那个最本质的存在。
04
佛家和道家的智者都反复地告诫我们,要离一切相,都告诫我们要去掉自己内在的分别心。
只有减少了分别心,甚至彻底泯灭掉了分别心和取舍心,一个人才有可能体道和悟道。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迷信权威,把佛陀、老子、耶稣、默罕默德这些圣人当成神,去迷信崇拜,而不是去修行自我,不去调整自己的内心,一味地向外去寻找,那这辈子也别想体道悟道。
所以读到这里,聊到这里,我写了32个字跟大家分享,同时也是告诫自己:
尊重圣贤,重视经典。
修行自我,向内求索。
泯灭分别,弱化取舍。
功夫到家,质变成佛。
佛并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神,而是内心清净,能够体道、悟道的人。
佛是觉者,而要想成为觉者能够感知、领悟这个世界上最最神秘,最最本质的那个力量,那个存在,我们得闭上眼睛。
不能再向外去看,向外去求,应该去洗心,让自己心里边的分别、取舍、私欲、妄想,一天比一天少。
持续的修行自我,有一天就会从量变到质变,我们也会领悟到佛陀、老子、关尹子,这些圣人领悟到的那个大道和如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