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数人选择的活法最安全,但未必最幸福

 树洞书社 2022-01-27


比如这个大爷说到:有一件事我经常做,就是尝试新的事物,我不喜欢随大流。

            ---关注我的公众号都是有智慧的人


我们知道世界万事万物都在遵循它的生存法则,就连没有生命的星球也要遵行它的宇宙法则按规定的轨道运行,何况有生命的物体。

人能够活着是因为人类遵守基本社会法则,人的基因天性就有恻隐之心,慈让之心,羞恶之心。比如父母关爱孩子,尊老爱幼,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类似基本的人文关怀不只是呈现在人当中,在动物界也遵守。
(不信,你去看看动物世界)


只有人人遵守社会法则,弱者才能存活,强者引路,整个人类文明在这种基因环境中存活。如果没有这三心,就会受到这三种基因人的攻击,这不只是排异己,更是为了让优良的基因活下来。

这是人类文明底层的社会法则,但对于建立在底层社会法则之上就是人类的活法选择上。


有些人出身非常好,生下来就是含着金钥匙的,教育上的是最好的,身边都是一些贵族家庭,一毕业就进入大企业当经理或者自家企业的接班人。这种人毕竟少数,我们就不多探讨。

重点来探讨一下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活法,我先分享一个亲身体验的故事。

我去表姐家窜门,约定了下午去逛逛步行街,看看闹市区的菜场,我们一行三人兴致勃勃的动身出发。我们先来到步行街,看到周末依然萧条的经济以及不多的走人,看到羊肉串和年货打不起半点想吃的欲望,不断往前走。

来到人比较多的农贸街,年货香味飘逸,摆摊的人特别多,卖着特色当地小吃,开始感觉有点年味了。别忽视我们看到的都只是一种内心产生的表象感觉,人人努力赚钱,人人为了想而购买。


我不知道你是否有其它的想法?
更高级一点的想法?


这个世界是人与人交换的世界,每个人都在用自己有的去换自己没有的,即使自己不需要也想换来试试,这种被欲望驱使往前走的大多数人。

那些物欲不强,甚至没有欲望的人就像我走在这种大街上,索然无味,甚至有点惊恐和悲哀,就像看到血肉馒头一样想避而远之。

这种逛街散步还不如呆在家里看看喜欢的书,写点对大家有帮助的心得。

也许见的足够多加上见解够深,所以就不容易被外界所迷惑,就不容易引起贪真痴,也就能保持理性。

这也就是我标题提到的“最多人的选择活法最安全,但不一定最幸福”。因为人人都在这个市场环境生活,人人都在售卖自己的产品,只是东西各种各样而已。

既然大家都遵守市场的交易法则,也就有一个相对的公平和安全性,也就有更多的人进来谋生,这个市场也就越大。但不是进来就会很好,也不是进来就能赚很多金钱,或者说是幸福。

只可惜大多数人不知道其它世界的生存条例,只能在这个世界遵守法则而活着。如果你的知识足够多你可以去当教育家,科学家,或者专家,他们的活法圈子里也有规则,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这也是为什么父母想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原因,因为越优秀的学校,你接触的活法也就越多,选择生活的机会也就越多。


当然所有的法则都是建立在最基本的社会法则之上,否则一切法则都是不成立的妄法。就像牛顿三定律,这是基本定理,如果你忽略这三定律直接进入新设定的规则,其法则规定都是不可靠的空中楼阁,会被现实打会原型。

看的够深才能想的更远!


最后的话:

关于活法
其实很多人已经经历过多种活法,但大部分都只局限于外在物质条件的变化,经历过不同,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一旦回归到原来的环境就会瞬间立马被环境同化,这种活法是最低级的,同时也是大多数人最具有适应的安全活法。

比较高级的活法是拓展了新的赚钱能力或者说增加了一项新的兴趣爱好而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但更高级的活法是心境不为外物变化,以前是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境,现在是不管什么环境,心境依然平和喜悦慈悲,这是非常高级的上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这和王阳明先生说的“心无外物”境界雷同。
也和名家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类似!

作为尘世普通人,我们可以在第二层次努力,比如开创自己的第二来钱方式:

●原来普通人也能靠写文章赚钱

●原来商业不止需要技术,还需要运营、产品思维、懂用户营销

●原来赚钱不是看我付出多少,而是看提供服务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原来钱不是追来的,而是人家心甘情愿送来的,只是因为你解决了他的问题而已

……

但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情况:
想学习,不知道学什么

想赚钱,不知道什么事情能赚钱

想改变,不知道该往何处变

所以他们呆在自己的舒适圈,虽然这样安全,但无法真正成长,活出生命的真实意义。

如果不跳出自己的圈子,接触更多的人,我们就永远不知道真实世界是什么样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