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医在线|如何应对“不死的癌症”——类风湿关节炎?

 茂林之家 2022-01-27

随着三九严寒天气的到来,多地进入冷冻模式,健康人都冻得瑟瑟发抖,更别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了,因为寒冷天气对于这类患者来说更是考验。类风湿关节炎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真有这么可怕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可怕的真面目。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NCRC-DID)近日发布《中国类风湿关节炎发展报告2020》,报告显示,据初步估计,我国目前约有500万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只有45岁,因其慢性、高致残性,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根据该报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平均在2年以上,错过了该病发病6个月至1年的最佳治疗时间窗,这导致我国除了患者人数多以外,还呈现延误诊治多、重症患者多、出现合并症者多的特点。如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需要家庭医生们大力普及该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民众的认识度。

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什么病?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累及周围性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病变为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胀痛及功能下降。病变呈发作与缓解交替进行,当炎症破坏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缓慢,临床症状和体征为双侧对称性关节受累,具体如下:

1.关节疼痛  早期即有关节局部痛感,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尤其是在活动期,并伴有触痛及压痛,这是最早出现、也是患者最敏感的体征。

2.晨僵  受累关节僵硬,尤其在晨起开始活动时最为明显,但活动一段时间后,将会逐渐有所改善。晨僵持续时间和炎症程度呈正比,作为该病活动性指标之一。

3.关节肿胀  受累关节周围软组织弥漫性肿胀呈梭形如梭状指,且表面温度略高于正常关节。

4.关节畸形  后期病例一般均出现掌指关节屈曲及尺偏畸形;如发生在足趾,则呈现爪状趾畸形外观。

5.功能障碍  关节疼痛和结构破坏均可引起关节活动障碍。

6.类风湿结节  是该病的特异皮肤表现, 30%~40%的患者可出现皮下结节,类风湿结节出现提示病情活动,此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

7.类风湿血管炎  是关节外损害的基础,典型的病理改变为坏死性血管炎,主要累及病变组织的动脉,可出现在患者的任意组织和器官。如周围神经病变、肺间质病变、胸膜炎、心包炎、肾脏病变。

8.其他  部分患者可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0%~40%患者可出现干燥综合征、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等。

2

患上类风湿关节炎,如何正确科学规范治疗?

治疗RA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抗风湿药和糖皮质激素。

1.非甾体抗炎药   可减轻关节肿痛,是改善关节炎症状的常用药,但不能控制病情,需与抗风湿药同服。

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此外还有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等。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使用前应询问有无溃疡病史,有溃疡病者禁用;使用时应指导患者在饭后或睡前服用;使用后应观察有无严重的胃肠道反应、精神神经症状及出血倾向等,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应通知医师并立即停药。一般不宜同服两种 NSAID。

2.抗风湿药  本类药除能改善关节症状外,还能阻止关节的破坏,因此需早期应用来控制RA活动性,一般常需至少两种药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常用的有甲氨蝶呤、雷公藤、金盐制剂青霉胺、环磷酰胺、环素等。这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肝损害、胃肠道反应、脱发、骨髓抑制、性腺毒性、出血性膀胱炎等,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处理。

3.糖皮质激素  抗炎作用强,能快速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本控制疾病,停药后症状易复发。长期用药可造成停药困难,易出现不良反应,所以仅适用于关节炎明显或急性发作者及有关节外症状者。

3

疼痛如何护理?

1.了解关节疼痛的部位、程度、关节活动情况,注意有无关节外症状,如胸痛、心前区疼痛、腹痛、头痛、发热、呼吸困难等。

2.按医嘱使用抗炎止疼药物。

3.卧床休息,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使用床上支架避免盖被压迫患肢,对受损关节正确使用夹板,局部可用理疗如热敷、热水浴、红外线、超短波等,以减轻疼痛。

4.晨僵患者早晨起床后可行热水浴,或用热水浸泡僵硬的关节,然后活动关节, 夜间睡眠戴弹力手套保暖。

4

关节功能障碍如何护理?

1.急性期:指导患者保持关节功能位,以防止关节畸形,膝下可放一小枕,使关节处于伸展位,足底放足板,防止足下垂。

2.缓解期:指导患者坚持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废用。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必要时家人协助患者行走,根据需要提供适当的辅助工具,如手杖、扶车等。指导患者在坐、立、行或卧位时保持正确的体位或姿势。

肢体锻炼由被动到主动,活动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限,指导患者每天定时做全身和局部相结合的主动活动,如转颈、挺胸、肢体屈伸、散步、手部抓握、提举等活动,也可配合按摩、理疗等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肌肉,避免肌肉萎缩、关节僵直。

5

如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1.让患者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如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程和治疗与护理方案。让患者自己遵医嘱服药,教育患者进餐时用药以减轻胃部不适。了解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不要随便停药、换药、调整药量,如复发及时就医,定期复查。

2.避免诱因,如感染、寒冷、潮湿、过度劳累等,注意保暖。

3.加强锻炼,强调休息与治疗性锻炼的重要性,每天坚持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护关节功能,促进关节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废用。

4.保护关节

(1)指导患者避免畸形位,如拧干时用压挤的方法而非拧绞、平卧时膝下勿垫枕。

(2)指导患者用最强健的关节完成任务,如从椅子上站起来时,用手掌支撑而非手指支撑,用两臂而非手指提洗衣篮等。

(3)将力量分布在众多关节,而不只是对少数关节施压,如拖动物体而非抬着物体,尽量将包靠近身体等。

(4)经常改换姿势,如不要长时间拿着书或手握方向盘而不休息,避免过长时间握铅笔或用刀削蔬菜。

(5)避免重复运动,包括避免长时间进行编织工作,用真空吸尘器打扫房间时,中间应休息一会儿等。

(6)改变做事的方式,减少对关节的压力,如避免干重活。尽可能取立位而非坐位。

5.保持乐观情绪,对于关节畸形致残患者,鼓励生活自理,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及活动,实现自我价值。

6.其他,如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治疗,如果RA急性发作时应立即重返医院进行治疗。

患上类风湿关节炎,如果不良好控制病情,软骨和骨受到侵蚀将会致关节破坏畸形。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程10~15年和大于15年的致残率分别为48.1%和61.3%。另外,多项研究也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会增加,所以,类风湿关节炎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家庭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该病的宣传教育,力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规范治疗,使患者早期达标、平稳控制,防止病情恶化,这样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致残率,保留其工作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