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气功-武功

 汇宗拳功 2022-01-27

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练功不练气,功夫不长进;

练气不知气,锻炼沒意义。

武术中武功的神秘部分就在“气”上,许多动作的特效性似乎源于气,是“气功”如丹田之气的作用。

中国古人的高度智慧和文明体现在高度的心悟和简化抽象能力上:

比如,先后天八卦至简的八个卦象抽象出最复杂的宇宙对立统一及和谐统一模型;

比如孙子6111字的兵法,影响了世界也影响了久远以来的军事史,直至如今的现代战争和许多行业还在不断沿用和遵循其法则。
老子用5000多字囊括“大道”体系;

比如修身,富国,强兵的《阴符经》正文也仅300多字。

260字的《心经》引进翻译似乎多增多减一字都不能;


诗、文、语言都力图用最少的字概括最多、最丰富、最优美的内容。

“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
有学者认为:还可以省略两字成——落霞孤鹜齐飞,长天秋水一色,也不影响意境。

这就是中华民族对事物高度抽象简约的习惯和能力,也是智慧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字也同样代表了中国先人对宇宙世界的高度抽象认知。

任何事物的状态和本质似乎都可用“气”来表达——天气、地气、人气
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远取诸身,近取诸物”,发现了每个个别事物都蕴含宇宙全息性的规律。于是就给予抽象归纳进而扩展延伸“以类万物”。

“气”也是这么个概念由此而来。
古代有关"气"的概念大概有以下几种涵义,看完以下片段对神秘之气,也就了解差不多!那么对练功就很有禆益。

大自然直观的气
云气、雾气、烟气、呼吸气等自然现象。


最早甲骨文的气就三划,“三生万物”说明万物生成和“气”不无关联。

气化生万物。宇宙(万物)运动的根本属性就是“气”。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易传》·咸·彖传)
气原始混沌,固含阴阳,两种对立要素不断变化,或动静、合分,纠缠;或虚实,浮沉、屈伸。
通常武功技也就以上总结的这几个词句!

从物候中抽象出来的气
六气:阴、阳、风、雨、晦、明。同人的身心状态直接相关。

状态的气——冲气
阴阳互冲调和的状态。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42章》
冲气即阴阳相互作用和谐之气,是宇宙万物的生长发育之模式,阴阳对立,统一于“冲和”,万物当然也包括人在内,符合对立统一,“冲和”的规律。


植物竞空冲和螺旋生长


人的意识产生的无形影响力的气
由意念、意志所产生、含有支配特性的气。

如孟子的“浩然之气”。
令人推崇的骨气,气节,正气;使人惊悚的威猛之气、“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之气等。
说明意念、意志力展现的精神力量可以形成气场,其信息可以充斥天地间,在人时空中得以长久存在和传播。

人体的精微物质的气
指精气。如《易传》、《管子》等皆将气规定为精或精气。
中医里气的运用范围最广,最详尽:元气、宗气、真气等。尤其这三气同人的身体状态关系最密切。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肾间产生。比如通常人围绕腹腰部练功就是练元气。

宗气即胸中之气,为肺部呼吸之气和脾胃之气,会聚在膻中穴部位,所谓中丹田部位。

真气是经脉之气,即为营卫之真气。由先天元气(炁)与后天水谷等之精气结合而化生,能够在经络中被传输、转运、输布的能量,真气是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原动力。

以上中医所讲的人身之气,也有笼统称为万物一太极的“混元气”。

所以,练混元太极拳当名符其实,以能练到元气、宗气、真气为准。

武功的气
内气、内力、外气等。
气的形态可以显性有形也可以隐性无形,可聚可散可动可静,变化无穷都是“气”的体现。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北宋 张载)


综上,高度抽象的“气”具有多义性。

同时可以看出,气在不同的范畴有不同的具体的内容!在具体说事时,必须要有具体的内容!

中国古人的高度智慧和文明还体现在高度的心悟和细化的能力上:
高度抽象与高度细化也是阴阳的对立的统一。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事莫于细,谋莫于密”


凡能成就,必在细化和细节的把握上到某一层级!

《孙子兵法》将计胜法则,从五个方面细化为:“道,天,地,将,法”,对为将的要求归于:“智,信,仁,勇,严”。这样就可保证战争胜利,这也成为军事的宗典。
当然更进一步,用思维导图还可细分更多层级。

现代管理学强调“细节决定成败”
我们可将细节归述为:
何人,何事,何地,何时,何种方式,做到何种程度。能照此做去没有不成功!

在当今精细化的最典型例子是在芯片技术上,已经可以将一个单位的电晶体蚀刻在2nm、3nm、7nm的处理器蚀刻尺寸上。(1mm=1000000nm)。不久前,IBM 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 2 纳米制程的芯片。每平方毫米面积上的晶体管数量平均3.3 亿个,在指甲大小的芯片中,可以容纳500 亿个晶体管。


这就是精细思想的威力!


中国传统文化不缺思想和智慧,而在于在执行中有意无意对文化的片面理解。
人们忽视高度抽象思维的同时必须高度精细化的文化统一性(阴阳对立统一),如果单向沿袭了抽象思维的习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技术的精细和进步。

凡未知的或不能表达和说不清楚的都归于“气”,让人云里雾里,使人止于“气”不再追寻。比如人生不顺时不究具体原因就归因于运气和风水,练功或武术技击动作不到位,都归于玄秘的丹田之气的问题,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这就必要进一步对“气”作现代语言的细化转述。

气——能量、信息、微波。


爱因斯坦质能公式揭示了物质和能量的互换规律。世界所有的物质存在都是能量的存在。

这样很多事情就可以讲明白!
大自然的各种现象本质上都是能量的运行,人体内在的气血运行,外在的肢体运动也都是能量的运动,精神层面的意识活动,也是大脑物质所产生的能量的反映。

除能量之外,“气”还可以同现代的“信息”词汇挂上钩。信息论创始人香农定义信息:“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这定义似乎不完善,因为不定性的东西也是信息!

控制论的维纳认为:“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

中国古代气的负阴抱阳概念包含了更全面的信息概念。

本人理解:气的信息性是事物客观内在“全幾”的反映,隐藏极细极微特性。



古代“息”字,代表鼻的气息,也带细微的含义,然而,中国文化中和信息含义最相近的当数“幾”字。幾是细絲般,极细微的事物征象,借用孙子句:“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


老子说:“水幾于道”。能将水的各种细微的征象揭示出来就是“道”。
孙子将水隐藏的“”的几个征象:“避高趋下;因地制流;无常形”,运用在兵法上就是“避实击虚;因敌制胜;兵无常势”。将事物的“幾”性具化就是“道之用”的方法!

所以“气”包含了世界三要素内容:物质,能量和信息。

“气是流动着的世界三元素'信息、能量与物质’的混合统一体。”
“气是以微波的形式存在的”。

—— 广州中医研究所研究员 钟伟川在 《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中讲得十分到位。

这个气的信息,能量,物质性,以微波形式存在的表述,对于客观事物深入的研究,有非常实用的意义。

宇宙万物都以各种波的形态传递能量和信息。
于是乎我们的周围无不充斥着各种波、能量和信息。自从有人类以来,人就存在于天地人一统的波能量状态中。


天之元气——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波
银河系超高频辐射波
日月光波 引力波


(微波:300兆赫兹—300吉赫兹,波长1毫米~1米间)
20世纪60年代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来自138亿年前,银河系以外大宇宙黑洞爆炸时最古老的微波能量。中心波长为7.35厘米,辐射温度为3k,中心频率为4080兆赫段的具有不随时空变化,均匀且强度全方向的能量波。

其最重要特征是具有黑体辐射谱:
0.3厘米-75厘米的波段,在地面上可直接测到;
大于100厘米的射电波段,本银河系的超高频辐射捷足先登,掩盖河外来客,不被直接测到;
在小于0.3厘米波段,被本地球大气辐射干扰,也不能被测到。

鉴于以上能量波的特性,决定了练功很重要的形态依据:

得大地能量波时,躺,趴类功法较合宜;


得最古元气能量疏通经脉的,则蹲、坐或盘且能够拉伸到肌肉,保持低于75厘米左右为佳。


站立举臂(或倒立)高于100厘米时,可接获本银河系和外银河系的能量。


《汇宗拳功》分别在站,座,蹲,趴,盘,倒不同高度,用七式功法对筋、骨、皮的锻炼就基于以上天、地、人三元气波频能量的特征而设定。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天地。”天之元气从有人类以来就与人共存,无时不刻,无所不在充斥于我们的空间影响着我们的肌体。

人与天地共存,存在即合理。人与能量波处于冲和状态,于是乎,人体机能不需要,当然也不能感觉这种能量的存在。

人的身高和四肢尺寸在发育定型后与能量波在长度和面积上的冲和达到恒定的极值。
人的身体尺寸缩短,意味着天元气能量输入的减少,而防止尺寸缩短的有效办法是“撑筋拔骨”,“筋长一寸,寿增十年”。

有资料称:在 0.3厘米~75厘米波段中,不同频率的波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2~3万兆赫的微波频率会由人体皮肤吸收;
4080兆赫微波频率可以由中医所说的“伏行于分肉间”的十二经脉吸收并起疏通作用。
1000~3000兆赫频率由联络十二经脉的相对表层的十五络脉吸收,对应的是络脉;
1000兆赫以下微波频率由深部组织吸收;


所以古老的宇宙背景辐射能量波正是我们所要认识的天之元气。
    


卫星拍摄的微波背景辐射天之元气双极现象

高速穿过宇宙与太极阴阳图惊人相似






另一种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日月光波和引力波,由这两波引起的四季,二十四节气交替等,最具明显的生物效应,同人生命的生、老、病、死密切相关。

植物在阳关下产生光合作用,动物皮肤在阳光下维生素D发生转换,红外线热效应,紫外线消毒,引力引起潮汐变化也影响人体生理潮汐的变化等等。

那么,我们如何从天之元气中获得能量?

其实,老祖宗几千年前就已经给出了方法。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这才是完整的真正的气功体系!

什么是天地?

《黄帝内经》·灵枢 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

什么是提挈?

“提挈天地”的“提”,根据早期的篆文“提”就是手表现出扶持的形状往 “天”的方向运动(注意天是圆弧状,除地之外的各个方向)。“挈”是手悬提着牢牢抓住的意思往地方向运动。
这就很有意思,很像太极的起势和各种桩功的动作。任何的功法动作以及武术中在空间的各种运动的动作都可归于提挈!都可归于以腰为天地分界线的承载!

尤其心意六合拳的核心精髓“恨天无把,恨地无环”!假如古拳先辈参透了天机,提挈在武功中的含义就变得简单,无非就是从各个角度从地往上提拔,从各个角度把天往下拉拽。所有的武功动作都可以归结为提挈!

古代的“天地”还有什么内涵呢?先看  天字古文字是大字上面加了一个穹顶弯的笔画代表无尽苍穹,到金文以至篆文时期  天字演变改成一横,但是延续了无尽苍穹的含义,代表了超过银河系的无垠的宇宙星空。

而“大”是“人”的象形笔画,这人不是一般的人而是伸出两手变成“大”字,人的手脚职能明确分工后,众所周知,手的灵巧性胜过其它任何器官。手的职能偏向于与天人沟通,“大”是“提天”的人,是顶天立地的人。
地:左边“土”,指地面;右边“也”,指母性生殖。地的本意就是孕育出万物的本源。人生于天地间哪能不与天地息息相关。但是会“提挈”的“大”这种人才有可能“是其道生”。

人与天地息息相关的介质在于能量,波,信息。
以上从形意上解决了练功的肢体动作的取向。

常态下,人自然站立手下垂时的肢体表面接受的天之元气波为某一相对固定值,而当伸出两手两腿,尤其肌肉极力拉伸拉长时,能量波其承载的能量和信息必然大于收缩状态,就象收音机的天线拉长,接收的信号变好。

“宇宙在乎手,万法生乎身”。(阴符经)
“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当全神贯注于一体时,量子态结果被确定,其能量波与肌体能量波合一。


“伏行于分肉间”的十二经脉顺行于肌肉长度方向,由于拉伸,其4080兆赫的天之元气自然进入经脉与经脉内的能量会合就疏通了“气血”,所以拉伸会感到很快发热。拉伸(抻筋拔骨)是锻炼的主运动。

古代将导引,砭石,针,灸,汤药,中医五种治疗法列为首位是暗合了天机。

对于表皮和络脉的天元气则由肺部呼吸和体呼吸的办法获取(呼吸精气)。因为按中医理论,“肺脏系统主管皮毛”。

所以当深呼吸尤其能体呼吸时,2万~3万兆赫兹的能量波直接由体表皮肤吸收。又比如摩擦揉皮肤等等的动作可以提高皮肤接收能量波的敏感性;

此外,横膈膜深呼吸除了吸进氧气,还可以将1000~3000兆赫的能量波从空气介质中吸入。

关于呼吸的秘密,从古至今,世界上不乏许多专著,不想着墨太多,其实只要保持极细微,极绵长的呼、吸、闭法即可!

佛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呼— 吸 —间”就是道之所在!仅这一句就已道尽千年炼气之奥秘!


对于1000兆赫以下能被深部组织吸收的外元气,如骨骼增强则用敲击振动法使之得到强化。

宇航员从空间站回来对骨骼钙流失也有采用振动敲击的办法恢复。
这个轻敲细捶的练骨法,从年轻时练起到老对骨密度增强很有好处。保起守来都叫“不传之秘”!

对于日,月光波,引力波对人体的影响,就在于采取依天就时的练功法。

依天就时练功是天人合一养生大法

人生存于时空中每天受天地日月星辰外部环境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而生命体开合适应天地宇宙运行的节律也是毫无疑问的。我们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经脉开合规律,生物钟节律进行练功自然事半功倍,这也才是天人合一的准确内涵。

首先是节气,从人体解剖学得知,颈椎骨七块,胸椎骨十二块、腰椎骨五块,合起来共二十四块,它正好和二十四节气相对应。正体现了“人为小宇宙、天地为大宇宙”的观点。每一块脊椎骨都对应着一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交接的那些时段,就是地天交泰的时间段,大自然恒且定,暗送无常,天地中的万物,它们各自的能量信息流也都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发生多种奇妙变化。不能适应变化就是不能“过节气”。

在节气交接之时日我们以身、神、意的能量波感受大自然的能量信息变化,就是一种练功法。这时候意注天外宇宙之气入脊骨,可使身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功力上长快。


每逢节气也可根据身体状态选择以上提供的重要穴位艾灸养生,叫气交灸。

一天之中十二时辰十二经也有开合,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脾、巳胃、午心、未小肠、申膀胱、酉肾、戍包络、亥三焦。
当令时辰当令经为开为旺,在各个时辰当旺经脉调整、养生、凡练功是顺时顺势的,男女任督上女子注重任脉的调养,男子重在督脉的调养。

汉·魏伯阳《参同契》说,子时气到尾闾,丑寅在腰间,卯辰巳在脊膂,午在泥丸,未申酉在胸膈,戍亥又归于腹中。

这是很科学的,把人体的气血运行和天地的运行对应起来。背部为阳从尾闾开始,子时一阳生时如《易经》所强调,“潜龙勿用”,所以一定要在睡梦中,而午时一阴生时要养阴,最好,午时午休。

卯时练动功吸取天之元气,酉之时可练静功吸取地之元气。子午卯酉为练功时间。


地之元气——
地磁波和舒曼波


地磁波对人类的生存有直接重要的关系,由于人是静止于地球表面,感受不到地球转动的磁场效应,但是地磁场的不同地方变化速度会对人体器官产生影响,比如个体高矮,某种疾患等,许多人新到一个地方水土不服,跟地磁场变化的速度有关。

如果人体经常顺地球南北方向做些抖动功法可使人体细胞有序化。就像放在纸张上的铁粉在磁铁边抖动可以使磁粉有序化实验一样。人体的抖动功法可以较有效的得地气。民间有“十练不如一抖”的说法,暗合天机。

以前乡村里,被打昏的狗,只要放在地上 “伏地气”,一会儿就能活过来。人每天赤脚走动半小时到一小时,许多上下经络不通,阴阳不和的毛病都能得到调整。我们选居住地都懂得选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最好山环水抱的风水宝地。这都是为了得地气。大地母亲孕育万物,只有敬爱有加,将身心融入其中,才能得地气。
这里着重介绍的是同练功有关的地之元气舒曼波。


                                       

舒曼波是由全球所有的闪电、放电激发的电磁波, 不断地在距地表大约100公里的高空边界中震荡徘徊,循环不已。其中有一些波段,会像武术发震荡劲一样,产生互相共振,产生出一种大气层中的循环“心跳”。
舒曼波是一种脉动低频韵律波,其范围在6~50赫兹,可穿透任何物质,包括地面上的人在内,平时不会有感觉,有些人在打雷闪电时会感到头脑特别活跃。

舒曼波也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一样充斥于地球上任意地方。其测量值除个别局地及电离层不均匀等影响外,在高处和低处相差都不大。
通常人体器官的共振频率为3~17赫范围,取中间值
7.5左右;其中头部固有频率为8~12赫;内脏4~6赫。
所以舒曼波的频率和我们静心修持时脑电波频率很相近。
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鉴于天地元气的波长和频率承载的能量和信息和我们人身经络的关系,就决定了锻炼(练功,练武)的模式和方向。

要能静,较好的体态是保持坐、盘、趴,躺,使高度低于米波长度内。



易无思也 无为也 寂然不动 感而遂通天下






静是形式,静的本质是调频,将意识波调谐至8~12赫固有频率,使之脑电波频率与舒曼波相近。所谓练心练神即为修地之元气舒曼波。

舒曼波更深层的意义是由于整个环绕地球的电离层的作用,使得思维可以传播,比如“说曹操曹操到”的现象,许多目前不能解释的特异现象都可能是舒曼波作用的结果。
世界上心脑数位化研究所(Heartmath institute)的一些科学家进行了一些研究,也同样指出,当众人都处在一种静心的谐频的时候,舒曼波会产生反应。换句话说,经由我们的意念与行为的谐振,就足以改变地球的磁层。
这种“一体性”似乎也同样适用于宇宙星系间。也就是说人类的意识可以同样改变世界!

因此“善念,善持念”提高意识的能量层次很重要。“同气相求、同声相应”。
推动众人修持产生意识谐振是通向身体康健、高功力、事业发达的不二法门。


人体肌肉力传递是气血液力系统的作用过程

人体70%左右是血液和组织液构成。
大家看到挖掘机,吊车液压系统,液力很大都习以为常。人的气血系统不也就是气液系统?其实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很多来源于仿生,人体自身的生物系统就是很好的仿生源,只不过高度文明的生活,使得本体机能得到退化,武功技模仿野生动物的先天机能就是同个道理。
18世纪前长达1500年的生理学界明确指出:

“肌肉运动源自液体和气体,每次肌肉收缩的背后都是液体和气体的灌注。”
“意识的基础是肆意流动的动物精神。动物精神以液体形式从大脑通过神经系统流向四肢,这就是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

直至后来生物电学说的发展,认为肌肉的运动是生物电作用结果。其实这并不矛盾,神经意识电流控制肌肉的运动,伴随着呼吸,一定量的血液和能量输注肌肉。电气液系统工作原理就是肌肉工作的原理。中国古代就一个“气血”涵盖一切。

伴随着呼吸,气血在神经调控下的运动就是气功。 呼吸时胸腔横膈肌运动,用意调节各个关节处的肌肉群调节挤压血液流量形成关节腔,使之充盈增大和缩小。尤其在肩胯肘膝关节处,就像王芗斋所说:“武术就肩胯那点事”。当阴阳肌等力后气血充满肌体,形成头、手、脚、身,分部劲力质体。抗击打等功力现象明显。



破除些武功的玄秘!
“肌肉若一”态其实质是神经系统通过肌肉系统调节血和液的流量形成特定骨骼架构的过程。
人体的肌肉的功用是储存糖原,起完成肢体动作和保护内脏和骨骼作用,而承载力量的是骨骼形成的结构状态,骨骼用来承载力量,关节肌腱和韧带起调节长度、固定结构的受力角度的作用。

骨骼的轴向承载最大的力,身力最大承载力也是沿脊柱的轴向,比如挑担子,头顶重物等。

因此,格斗时的受力尽量保持在肢体骨的轴向。而在身位直立状态下,对方垂直用力于肢体时就要通过手脚身各关节的节节贯串的消减和改变角度受力方向最终归重力于大地。

所以格斗的主运动模式是依靠地力的承载和挂重。是身体重力的“提挈”。

  把“气”所依存的能量信息问题说透,是为了破除玄秘,理清对“气”认识的模糊,解决养生、练气,练功、的方向,根据天地人气的运行规律,将自身的元气、宗气、真气充实,使天地人气的阴阳冲和,向“道生”迈出第一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