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念理性,可促家和

 木言禾四毛 2022-01-27

最近,《今日头条》经常推送江西台的《金牌调解》栏目,连续观看一些短片,大多是婆媳不和、姑嫂矛盾、兄弟反目、赡养老人争执、夫妻一方出轨、重男轻女陋习、家庭财产纷争、离婚子女纠葛等家庭矛盾。归结起来都应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慈母多败儿”“施恩图报”“知恩不报”等,说穿了又脱不开“利益“二字,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栏目也从侧面折射出一连串新的社会问题。

财产纷争出现新的趋势。这是许多家庭矛盾的根源。而且,越是财产体量大的家庭,发生争执几率越大。特别是在房价高企城市,因为房产继承问题十之七八的子女不睦。总的趋势,人们对遗产的争夺愈演愈烈,继承纠纷不断升温。

养儿防老成了新难题。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上有4名以上老人,下有2~3名子女,既要攒钱养家,又要照顾老人,还要成就子女学业,在购房、看病、上学、养育、养老等多重压力和矛盾交织下,老人成为被索取对象,又成了拖累、末位、看孩的代名词,在成就子女出国留学、入城高就、纸醉金迷生活的同时,形单影只老人成几何级数增加,养老已经成为家庭矛盾多发点。

父母占有欲更趋强烈。多数独生子女家庭,其父母付出不比多子女家庭少,也因此更加把子女当作私有财产。他是我的孩子,他的一切都是我的,我想骂就骂,想打就打,他的东西都是我的东西,他对我没有秘密可言,他的小家必须我说了算。出现部分父母财经大权独揽、没有边界介入、擅闯私密“领地”等观念与行为冲突。

离婚率还在攀升。对老一辈来说,离婚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但是,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把离婚看得很淡。资料显示,我国的离婚率已经连续17年上升。在那些离婚的人中,绝大多数是年轻人。离婚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离婚引发的家庭矛盾和社会问题基本是相近的。

丁克族、剩*族、少子族成为普遍现象。丁克族、剩女剩男族、少子族的人员在增加,与传统家庭父母期望和要求差距明显,导致家庭矛盾、社会问题增加。

透过这些现象,更想说,每个人都应当适应社会发展,主动改变传统观念,理性处理生活问题。主要有:

一是财产观。作为父母,应尽可能向子女依法、公平、公正分配财产,强调男女平等。若想向困难子女、儿子倾斜,应当充分协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能解决的应当寻求法律帮助。作为子女,在18岁后就应当有自食其力思想,不依赖父母,不埋怨父母,给一分存十分感恩之心。结婚之后应当追求财经自立、自由,对父母馈赠自己心怀感恩,对父母馈赠他人心存“老人高兴”就好之情。

二是赡养观。在少子化的今天,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被现实基本击碎。养老院价格不菲,一般家庭难以承受,且传出许多非议,使老人望而却步。随着社会发展,国家正在改善养老问题,但是,难以完全满足各家要求。所以,作为子女应当强化赡养老人是应尽义务意识,不论多么困难,都要从伦理道德角度尽孝道,从法律角度尽义务。作为老人应当体谅子女的压力,力所能及地减轻子女负担,更不做过度伸手、克剥甲子女补贴乙子女等行为。

三是教育观。家庭是子女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都知道教育的重要,都为此不惜代价。但是,教育观念和行为极端的不在少数。首先,把子女当作私有财产,生养子女是社会责任,子女不是个人的财产,应当学会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其次,做过分专制家长。这些家长虽然培养出一个特别顺从、不很添乱子的孩子,但是,这种孩子缺乏活力,就像是提线木偶一样,生活在父母操纵之下,丝毫不敢反抗,因为一反抗就会遭到毒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得性无助。再是,过度溺爱子女。爱子女人之常情,过度的爱就是溺爱。这种爱以孩子为中心,父母包办一切,困在身边不放,结果子女社会活动能力、遇事耐挫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包容他人能力、无私奉献能力极度弱化,培养了一批啃老族、宅家族、自我中心族等,使得家庭闹心,子女烦心,反而增加了社会负担。真爱子女,就要力避上述教育观。

四是婚姻观。若问什么是正确的婚姻观,恐大部分年轻人会讲得准确到位,都会以爱情为基础。然而,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生见一真爱奇矣!尤其是经得住外在东西考验的爱情少到可怜。外在包括金钱、容貌、地位等。所以,理性的婚姻观:一是互相对眼,有相同价值观;二是双方自愿,能够自食其力;三是不要彩礼,也不向父母提出结婚条件,自力成家;四是婚前婚后财产明晰,如同好朋友明算账一样;五是尊重双方老人,愿意尽赡养老人义务;六是愿意尽生养子女的社会责任;七是相互尊重,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珍惜缘份,不说绝情话,不做极端事;八是大事讲原则,小事不计较,遇到问题积极沟通;九是对亲人友善,在亲人遇到困难时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十是有爱屋及乌精神,尊重彼此爱好,亲待彼此亲朋好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