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秀石疏林图》赏

 “是的,他的笔势、笔意、笔气,将书法那么丰富的笔应用到画上去,使得画就更耐看。胡老师你说说这些用笔具体美在哪里?”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
 “用笔无外乎这么几点:一个是姿态,比如他这个飞白姿态非常之美,他把有限的笔墨把它变成了无限的变化,这一点很不容易,但是他做到了,确确实实使有限的墨色变成了无限的变化,很不错,这是一;二,它又形成了对比,比如木,这些树木,树木他用篆书的写法来画,和飞白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篆书它的用笔是圆浑,圆浑的力度很强的,所以显得跟它形成了一个这种浑圆的用笔和这种侧锋,用笔变化。那形成的鲜明对比。 另外更高的是什么,他用竹子来调节,他用竹子这种千变万化,因为永字八法千变万化,点横撇捺的写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它的竹子仰、俯、阴、阳,都错落有致,你看,它变成了一副非常和谐的音乐,但我觉得它不是交响乐,是一个优美的民乐。给你感觉到看这幅画真的十分的舒服,舒服在哪里,两个字,和谐。既有对比,又非常和谐。另外因为他用书法用笔,入画了,所以他又增加了一点,为什么,宋元以后,宋朝还不行,很少人题字。题字也就从苏东坡他们开始题,但题的也不很多,元以后题得越来越厉害。到了明代的时候简直是有时候那字比那个画还多,为什么,因为字和画之间融合融洽。
作品局部图 因为画是用书法的用笔,字就甭说了,本身就是书法用笔,搁在一起非常的和谐。原来老怕字破坏画,所以你看宋以前的画,要不然无款,要不然藏款,藏不定藏在什么地方。天津艺术博物馆有一副张择端的小画,画得非常精致,在砖缝里边写上他的名,不能在这个明处写。所以宋以后我就觉得,艺术家大胆的把字作为画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写意画,增添了不止是几分的精彩,应该是增加了十分精彩。”
 “确实是,书法的用笔呢,八法里面也很丰富,如果画的用笔也依照这个方法去画,他们摆在一起就非常协调,而且有呼应。画个叶子,有勒笔、有提、有啄,各种各样的笔法组合在一起,像您刚才说的,组成一曲很优美的乐曲,而且节奏感又好,它的起伏变化也丰富,就是旋律很好,每个音节有它的特色,每一个下笔,它的起行收、转折都有它的一个讲究,这样整个画面就会特别耐看。像石头的那种质感,它用这种枯笔浓淡对比,它的质感就会显示出来。树的那里用中锋用笔,它的刚劲、挺拔就体现出来了。所以这个画,他们把笔势运用到画上面,确实感觉到更加能打动我们,更加耐看。” “是的,他的笔势之美,还要有强大的力量使你折服。感觉这个笔势,有的画是排山倒海,用笔;有的感觉就在那里低声吟唱,所以从笔变成了书法入画的这种笔势之美,绝对是增添了若干个点的精彩。”
“是的,这个需要我们对这些笔法有更深体会之后,慢慢去玩味里面笔法的美,而且越看越耐看,越看越好看,有些更能发现它更深层次的美。今天我们的寻美就到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