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滹沱河

 东方欲晓10 2022-01-27

 滹沱河——中国北方河流的悲剧典型


滹沱河源头——孤山水库,虽然几十年来湿地面积锐减,但仍保留了一小块,正逢白天鹅、黑雁迁徙至此歇脚,时值三月末,远处山脉仍有积雪。近年来全国湿地面积锐减,这种景象在北方更显珍贵。


山西代县的铁矿开采,尾矿砂就堆在滹沱河床上,流经的河水被染成铁灰色。该地多非法开采矿业,尾矿库密集。


山西盂县,横跨在河流上的小水电站密集。将河流切割成段。


滹沱河流经定襄盆地。地势低洼,河床水位抬高,土壤盐碱化严重。

石家庄附近的滹沱河,河流断流多年,挖沙形成一个一个沙坑,雨后便是这种辽阔的“沙山湖泊”。


廊坊市大城县南赵扶镇,距离滹沱河很近的一处田间渗坑,面积巨大。由工业废水偷排形成。2017年4月两江向环保部门举报后,环保部督办解决该坑污染问题。目前地方政府已招标企业治理。


位于滹沱河下游的石家庄深泽县耿庄村,多年将日化生产污水直排滹沱河。2016年5月两江在该地调查时,拍摄到的高浓度河道污水。

滹沱河——中国北方河流的悲剧典型

滹沱河全长587公里,是海河三大支流之一,是华北地区重要河流,以及河北平原的缔造者之一。其发源于山西忻州繁峙县,流经山西、河北和天津,被称为河北省省会石家庄的“母亲河”。2017年3月下旬,我们从海河入海口,沿河道上溯至滹沱河发源地——山西忻州繁峙县孤山水库。历时8天。

综观该河1960年代以来的命运,又是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可以说,它是一条集中国河流各种病患于一身的典型河流。从上游至下游,该河分别遭遇了湿地退化、小水电密集、采砂严重、开矿污染、水库截留、断流、取水过多、废水污染……虽然今天华北地区严重缺水,但时光倒退两百年,却是另一番景象。

明清时期,滹沱河河床宽阔,在石家庄以东地区,雨季水量大时,河中船舶多达500只,水面可见天鹅、鱼鹰。如今,这些在当地人看来,已是不可想象的画面。滹沱河的近三分之一流经石家庄、衡水地区,这里河段已基本断流,除了一些采砂深坑还可存少许水,其余河道皆干旱如西北沙漠。

曾经是石家庄阻挡北方沙尘屏障的滹沱河,目前不仅没有成障碍,反而成为城市沙尘污染的重要源头,沙尘量占石家庄城区总悬浮颗粒物的29%。

比这种沧海桑田之巨变更让人心惊者,是高浓度污水直排河道。河道已经干涸,所以河里流淌的基本都是污水。由于河床多砂性土,污水经年累月下渗,对土壤和地下水已造成深重污染。据央视2014年报道,以及当地许多村民口述,现在春耕,从深约100米灌溉井抽上来的水,经常是黑色或者鲜红色,要放好一阵子,才会变成成透明的水色。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1958年,国家投资在该河上游修建了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由于水库建成,石津干渠开通,。一方面水库的水可以直接调往天津。另一方面,在河北省境内,20世纪70年代之后,黄壁庄水库以下成为干河滩,只有特大丰水年,水库弃水时,河道才会有水。

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治洪。明清时期滹沱河即以“水性骄悍,土疏善崩,壅决不常”而著称,善淤、善徙、善冲,泥沙多。历史上河流多次改道,尤以中下游地区不断决溢改道,水旱灾害频发。

滹沱河上游两岸山壁陡峭,河流侵蚀土层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加上雨量季节分配不均,这种“骄悍”的特性,使得人力治水无法实现。李鸿章曾上奏“滹沱河迁既无定,修亦徒劳” 。但当时人们也意识到,这是一条利害参半的河流——

洪水携带的泥沙在下游两岸平原淤积,带来肥沃的土壤,又被誉为“送麦河”。光绪年间束鹿县志称,“然泛滥可灌溉,积涝可水利,淤沙可肥田,一害一利,相反相生,操之在人。”对古人来说,面对河灾,顺势而为,既是朴素的谋生策略,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直到1958年两座水库开始修建,“人定胜天”的价值观,彻底改变了这条河流,以及其流域人们的生活面貌。下游断流、沦为排污渠,已如前所述。在上游,同样经历着湿地退化、耕地占据河道、工农业污水污染河道等问题。

从地理特性来看,滹沱河本身具有很强的画面故事感——自源头以下,流经四种典型地貌类型:山间盆地、山地、丘陵、平原。

如今在上游地区的部分河段,有着丰富的人力与河流交互的故事性画面——

高山峡谷之间还能见到河流奔淌的景象,同时这些河段上,亦可见密集的小水电站、采砂场;

河流在宽阔的河床上蜿蜒前行,衬着长满青草、芦苇的河滩,以及一些农民栽种的杨树、柳树,景色很美,看起来像稀树草原,但这些河滩地,很多也已经被开垦为耕地,这也是加剧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

自原平市至代县,滹沱河已呈现典型湿地景观,多见黑鹳、灰鹳、白鹭、黄爪隼、野鸭等禽类,源头的孤山水库,有大群迁徙至此歇脚的白天鹅、大雁。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开垦耕地、开矿,滹源湿地遭到严重破坏。尽管如今就滹沱河来看,上游湿地环境比下游好很多,但较之40年前,已经退化严重;

代县、繁峙县有铁矿,山体因开矿破碎面多,尾矿库密集,不少公司直接将尾矿砂堆在河床上,致使流过的河水呈现浑浊的铁灰色;
……

据石家庄地方志,滹沱河曾经“雨季水势一望无际,旱季沙洲浅滩罗织,沿河渡口轻舟横渡,上下游则风帆相济。时至民国,河中船舶500有余,往来于正定高家营、深泽乘马等码头……河内鱼虾鳖蟹成群,水面天鹅鱼鹰游弋,两岸飞禽走兽栖息,河滨之地绿草繁茂,间杂牛羊……”

这种画面在下游地区已经永远消失,而且当地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积重难返。如果保护及时,上游湿地或许还得以幸存。我们希望通过展示滹沱河的命运,让更多人关注河流生态健康。第一,从人类自身健康考虑,应当严格控制向河道排放污水浓度,减轻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负重。第二,从生活环境的美化、保护生态多样性来看,也应尽可能地减少向河流的无限索取,保护好滹沱河仅存的一点湿地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