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录 | 大年将至

 枚庸 2022-01-27

◆ 枚庸

俗话说,过了小年就是年。

小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南方的大多数地区是腊月廿四,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端,意味着人们为准备年货等忙碌起来。这天的主要任务,是民间扫尘、祭灶的日子。

“扫尘”好理解,就是打扫卫生,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大家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而关于“祭灶”,还引出个典故,也不知道具体的来源。

传说灶王爷原为民间一个叫张生的人,娶妻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前妻郭丁香家,因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他能回心转意,还没真正坏到底,而因死在锅底,就把他封为了灶王。每到小年,灶王爷都要上天面见玉皇大帝,禀报一家善恶,除夕夜再返回灶底,奉旨赏善惩恶、赐福降灾。

所以家家要打扫干净、供上灶糖,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从此有了小年“祭灶”的说法。其实,主要是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小年时节也便有了“辞旧迎新小年忙,送走灶王迎吉祥”之说。

昨天,正是传统的小年,我却似乎没有过年的感觉。老妈上周五回小城之前,把南昌房子的卫生提前搞了遍,而如今的集成灶,更不知道如何祭灶王。

关键是,越是临近春节,仿佛工作任务越是繁杂琐碎,没有尽头,手头的事处理完一件又接着来一件。不仅没有时间为准备年货而忙,连正常下班有时都成了奢望。

即便这样,我想也不能没了生活的仪式感,特别是小年这个极具传统意义的日子。所以哪怕昨天晚上七点四十到家,我也坚持要多弄几个菜来表示一下。

小年夜的晚餐,自然要有大菜,无疑猪蹄算是,刚好两种做法,一半黄豆烧,一半清水炖。腊味当然也不能少,冬笋板鸭、大蒜香肠最为常见。夫人心念几天的胡萝卜炒肉,肯定得安排上。今年春节不回小城,颇具客家风味的黄元米果,更是浓浓乡味的体现,以解思乡之愁。

这顿操作下来已是晚上九点二十,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年“夜”饭。夫人说,这算是饿着肚子过年了。我莞尔一笑,还是独自倒上二两小酒,开心地自酌起来。

说实话,这已是我第三年在南昌过年了。留在城市的春节,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年味。不过今天父母带着女儿返昌,家人们能在一起,团团圆圆就是最好的年。

小年已过,我想他们会开始为我们这个小家的年,开始忙碌起来了,“每天都是年”的气氛应该将会慢慢浓烈。至少我每天回到家,会是五口人齐齐整整、热热闹闹。

没几天就是大年,不知道还在夫人肚子里的二宝,会耐住寂寞来年做个“玉虎”,还是急着出来今年当个“金牛”,让我们一家六口过大年呢?

不管怎样,大年将至,提前祝大家新春吉祥、幸福安康,虎年顺意、虎虎生威!

写于2022年1月27日  辛丑年腊月廿五


END

【关注此文的人还在读】

故事 | 我的白罂粟

记录 | 平安健康,是新年唯一的愿望

记录 | 2021,再见!

随感 | 落雪有痕

随感 | 在雾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