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语录 做心理培训许多年,有一个感悟,多数国人最擅长的就是洗脑与被洗脑,但不擅长思考。选择智慧的光芒吧! 关于儿童怪癖动作可能形成的几种原因,还要再增加一个。这个原因和孩子的神经心理发育或者某些疾病可能是有关系的。 所以这一讲我们重点要教会父母们、儿童教育工作者们、心理咨询师们去判断、辨别这些不同怪癖动作背后成因的差异性。 诱因的区分 有一些怪癖动作更多的和心理因素有关,而另外一些怪癖动作可能就代表着更严重的生理疾病的、神经发育的可能诱因,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这些区分方法。 第一大类,在儿童常见的怪癖动作里面,最常见的咬手指,几乎所有小孩在发育过程中多多少少都有; 还有摸生殖器;还有喜欢摸乳房;或者喜欢抱着洋娃娃;还有挖鼻孔;或者是拽头发;上述的行为其实更多和心理成因有关系。 第二大类,儿童抽动症所带来的一些怪癖动作。 抽动症的怪癖动作也是比较好鉴别的,最常见的就比如说眨眼睛,是脸部经常做一些怪动作; 还有声音抽动,经常发出“嗯”或者咽口水类似这样的动作;还有一些抽动是不停地摇晃自己头部的某些部位。 ![]() 关于抽动症,它提示家长注意的是,儿童的确是在神经系统里面有一些异常的放电现象。 一般来说抽动症也不会引起太严重的后果,而且由于多数孩子都会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大脑的完善慢慢就消失了; 但确实有少数孩子这个症状会维持到成年。 所以关于第二大类,家长们可以进行一部分的干预,在我们的音乐治疗课程里面关于具体的干预方法会有一些讲解。 第一大类更多的和心理成因有关系,家长不用过多的去关注,关键是不要太多的、过于仔细的产生焦虑。 ![]() 可能要关注的动作 第三大类可能提示我们,孩子有某些严重的神经系统的,或者说是某种疾病的早期症状,这些就值得家长们给特别的关注。 一些特别的怪癖动作,比如说有的孩子喜欢用头去撞身体,或者是撞墙。 还有的孩子会有一些手部或者是脚部的多余动作,你会发现他有固定的模式、有固定的习惯。 比如说有的小孩儿走走路就喜欢把脚踮两下;有的小孩儿是有手部的多余动作,总是用手在做着某一种反复的行为。 ![]() 如果你观察到孩子的这些动作没有加重,主要是一些刻板的、反复的、强迫的、仪式化的这些动作,我们就可以把它归为第三个大类。 第三大类就是孩子出现了刻板行为、仪式行为、强迫行为,这一类行为会提示我们,儿童可能有某一种发育障碍的疾病。 可能是多动症,可能是阿斯伯格,还有可能是强迫症。 关于第三大类,主要就是观察这个动作有没有逐渐变得更加严重;或者说这个动作是不是在不停变化;如果没有变化,我们就把它叫做刻板的。 ![]() 重点注意的症状 第四大类,其实孩子可能有更严重的一些神经发育的障碍,或者某一种疾病的早期症状。 有些孩子可能会总是想去举起某个东西,他很努力、很费劲地用手去抓取某个东西,但是他却抓不住。 还有的小孩儿,他不停地觉得要挠痒痒,但又没有固定的位置。 你会发现他的动作很古怪,但并不是反复的,没有规律性。这些都提示着孩子可能某一些器官出现了异常。 可能是癫痫的早期症状,还有可能提示儿童的大脑里面有某一些压迫神经的现象,可能是提示有肿瘤或者类似这样的东西。 但凡发现孩子的身体、四肢的肌肉出现过度用力或者无力、或者无效动作的时候,就要注意可能有上述的原因。 所以第四大类是特别需要家长们早发现,早去到医院去做筛查。 ![]() 要提醒的例外类型 根据四个不同集合里面提到的信息,家长们判断儿童的怪癖动作严不严重,或者需不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干预。 不能够简单的把所有儿童怪癖动作都当做是不用管,18岁之后就没有了,很多问题不是那么简单。 有些问题我们可以放宽心一些,有些问题又需要家长们早关注、早发现、早筛查。 千万不要把儿童发生各种怪癖动作都统一认为是原生家庭的关系问题了,父母给孩子的爱又不够了。 ![]() 比如说有的小孩儿会不停地抠自己的鼻子,但他和前面某一类由心理成因产生的抠鼻子还不太一样。 我曾经在很早的时候,遇到过一个16岁的精神病患者。 他父母告诉我,他首次发病时的主要怪癖动作就是很喜欢不停地抠鼻子。 因为他总觉得里面有东西,实际上这是一种幻觉的早期症状。 还有一些精神病的早期症状,比如说头疼,他的父母知道了孩子有严重精神病之后,又要了个孩子。 第二个孩子在七八岁的时候都是正常的,没什么问题。 到了十多岁的时候,就跟第一个孩子发病年龄几乎是一致的那个时间也得了精神病。 所以大家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说遗传是稳定的,对应会产生某些影响的。 ![]() 多角度多层次看问题 所以对于各种各样的儿童怪癖动作,大家要分类去筛查,分类去诊断,不要把儿童的怪癖动作都简单的看做一个成因。 最常见就是简单的看作都是因为没有安全感;或是全部因为父母关系出了问题;或者父母不够爱他; 还有一类把所有的怪癖动作都看作是孩子有某一种神经发育的障碍,要进行药物干预。 ![]() 因为心理学里面的东西,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都要用多范式学科去思考。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算是怪癖动作,但是儿童在发育中会出现的一些常见情况。 比如说有的孩子会污言秽语,就是喜欢说脏话;还有一类是孩子说话总是混沌,说不清楚。 ![]() 多动症与自闭症的筛查 对于常见的像多动症的筛查,临床也有一些方法。 比如说我们会让儿童闭上眼睛,用点手指的方式看他能不能够有效地控制不同手指; 还有就是闭上眼睛用不同的指头去触碰自己的鼻尖; 还有是金鸡独立,用手指头夹上黄豆,看他能不能够控制得住。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筛查方法也比较简单的,最常见的就是看他能不能产生伴随的注意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共同注意。 比如说在他的面前指出某个东西,他不会跟随着你的注意力; 还有当母亲带着孩子到某个场合,母亲如果转身走了,有时候孩子不跟随; 这都说明他缺乏某一种注意力的能力,都属于注意力缺陷的这个范畴。 如果儿童的很多动作频繁发生,比如说肌肉控制无力,会用头去撞什么东西,或者用手不停的打头。 ![]() 不太严重的筛查结果 有的小孩儿可能在比如画画写字过程中,用手拿笔这些精细动作,他做不了,他只能做一些大的、粗的动作。 这些可能代表着发育迟缓一些,倒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可以持续观察。 有些人处理精细动作能力始终都不太高,甚至到了成年之后都不太高,这都是有可能的。 还有的小孩儿,让他去按照某一种命令指令去做出某些身体的控制行为,你会发现他做不到。 这同样提示可能大脑在某个地方的发育有一点小问题。 ![]() 比如说让他去单独闭上左眼睛或者单独闭上右眼睛,看他能不能做到。 当然这些问题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即使有的人一辈子都做不到,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所以儿童各种各样的筛查,儿童早期的发育障碍的筛查,包括怪癖动作筛查,大家不要把它统一的看做一种现象。 一定要掌握更全、更丰富的筛查诊断的技术和方法,这对于无论心理工作者、儿童教育工作者、家长们都是需要学习的内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