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人新型过年仪式感图鉴

 昵称535749 2022-01-28

2G冲浪词条·6小时前


谁说我们没有仪式感?只是换了种方式而已。

当人们打招呼从“你吃了吗”变成“今年回家吗”的时候,就意味着,快过年了。

临近春节,总会听到“过年越来越没意思”的声音,幼时对美食的期盼、穿新衣的郑重、放鞭炮的喜悦、看春晚的热闹......似乎都不再那么必不可少,人们以此作为“年味儿”变淡的依据,一边怀念一边痛惜。

年味儿真的变淡了吗?

其实不然,这代人过年的仪式感,只是换了个方式而已。

春节社交

以前VS现在

回家过年

拼单过年

春节将至,有人已踏上回家的旅途,但有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年,或不想回家过年:疫情反复、工作特殊、买不到票、逃避催婚催生......

虽然不回家,但仪式感不能少,“拼单过年”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三五好友聚一起,置办年货样样齐全,出租房里摆上一桌,春晚做BGM,过年气氛十分到位。

以前VS现在

走亲访友

视频拜年

走亲访友,拜年问候,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环节。家可以不回,年不能不拜。与七大姑八大姨远隔千里,原地过年的“原年人”,创造了视频拜年的新方式,并在前两年的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体现,今年可以继续沿用。

毕竟视频拜年有个好处:被亲戚的问题刁难时,伪装静止画面,就说网卡了。

以前VS现在

七天一套

七天七套

新年新面貌,过年见人穿新衣也是仪式感的一种。不同的是,以前七天一套新衣,现在一天一套搭配。

就是说,过年穿搭也开始卷了,并有蔓延的倾向,全身上下都要换新:换新发型、化伪素颜妆、做美甲、种睫毛......

也有人过年不买新衣服,并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衣柜已经放不下了。

以前VS现在

被问1个问题:成绩

被问10个问题:……

过年走亲戚,免不了寒暄。小时候总是被问“期末考试考了第几”,让走亲戚这件事给我们留下了心理阴影。我们不明白,除了学习成绩就不能聊点儿别的?

长大之后再走亲戚,面对弟弟妹妹侄女外甥,才发现,久不回家的你对他们一无所知,除了问问学习成绩,也聊不了别的。“几岁了?上几年级了?在哪儿上学?平时成绩怎么样?期末考试考了第几?”所谓成长,就是变成自己讨厌的人。

虽然扳回一局,但还有与时俱进的拷问等着你,“考了第几”被“有对象了没”“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做什么工作的”“能挣多少钱”等残酷连环问所取代。你可以永远相信亲戚对于反复提问这件事的执着。

期盼暴富

以前VS现在

春晚等赵本山出场

春晚等每一波红包

以前看春晚,我们等冯巩那句亲切的“我想死你们啦”,等本山大叔的小品,等李谷一唱《难忘今宵》。

但是,2019年春晚舞台不再有冯巩的身影,2011年赵本山完成了他在春晚最后一个小品《同桌的你》。以本山大叔为代表的老一辈演员的退出,仿佛也带走了春晚最具仪式感的部分。

近年春晚屡遭吐槽,网络段子比节目本身有趣,然而,我们还是会在除夕夜准时收看春晚,除了当背景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抢红包。

春晚发红包的传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2015年,微信支付首次在春晚上发红包,互动总量达到惊人的110亿次。人们仍对那一年的“摇一摇”记忆深刻。

2016年,支付宝以2.69亿元拿下春晚合作,并开启了“集五福”活动;2017年仍旧是支付宝,还推出了AR红包;此后这些平台在春晚砸下的红包越来越多:2018年淘宝6亿,2019年百度9亿,2020年快手10亿,2021年抖音12亿,再到今年京东15亿。

本着不要白不要的朴素发财心理,全国人民依旧对春晚充满了期待。于是,看春晚的仪式感变成了:积极抢红包,上微博吐槽,以及等李谷一唱《难忘今宵》。

以前VS现在

贴福字

集五福

以春晚为源头的“集五福”活动似乎成了一种新年俗,贴福字仿佛也是为了能扫福字而存在。

“集五福”行为甚至已蔓延到各大APP,集生肖、集卡片、集年味......名目繁多,层出不穷。

集了这么多年,即使知道动辄20亿的金额看起来高,最后可能还分不到一块钱,但还是乐此不疲地参与,求的就是那一份期盼发财的仪式感。

今年,“敬业福”依然还是最难集的卡,打工人依然感受到了嘲讽:得多敬业才能集到敬业福啊?!

以前VS现在

红包拉锯战

红包争夺战

犹记得小时候拜年,亲戚要给红包,你妈不让要,对方非要给,妈妈非不要......来来回 回总要推拒八九十个回合。亲戚赢了,心满意足离开的是你,愁怎么回礼的是你妈;你妈赢了,亲戚趁你妈不在再偷偷塞给你。

移动支付发达后,大家都开始送线上红包,标配精致的红包封面,凭手速和人品获得。大家终于抛下矜持,在群里抢得不亦乐乎。“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但是红包可以”,仿佛这是离一夜暴富梦想最近的时刻。

以前VS现在

饺子包硬币

换个新头像

过年吃饺子,饺子包硬币,是流传已久的风俗。据中国人民大学张鸣教授的讲述,饺子本身就寓意发财:两年的交界点,更岁交子之际,饺子=交子;同时这食物长得很像元宝。往饺子里包钱,谁吃到,谁来年就能发财。

寓意是好的,但这一习俗也受到了质疑。硬币作为流通的货币,包在饺子里是否干净卫生?要是不小心咬到,硌了牙怎么办?不小心咽下去,岂不是更危险?

求财,不一定非要饺子里包硬币。近年的流行趋势是换头像,比如锦鲤、杨超越、今年最新款金钱豹(指路→金钱豹头像)。其实我们知道换了不一定发财,但对待玄学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

吃很重要

以前VS现在

亲自下厨

点个外卖

过年最温馨的时刻,是除夕夜全家围坐在一起吃一桌荤素都有冷热搭配、卖相好看味道不错的年夜饭。原材料提前一周准备,年三十煎炒烹炸从早忙到晚,仪式感倒是十足,就是辛苦。

而这代人对于做饭这件事,要么是“我会做菜但是不想切”的懒人,要么厨艺不佳只会炸厨房。于是线上预订,外卖直达,省时省力。

今年年夜饭的新流行是“预制菜”,那些难处理的、搞不定的菜品,直接买成品或半成品,届时只需加热或简单烹饪就可食用。

以前VS现在

花生瓜子糖果

车厘子砂糖橘

过年走亲访友唠嗑,花生瓜子糖果是标配。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车厘子进入过年零嘴儿清单,是格外好吃,价格昂贵,还是颜色喜庆?

而今年,砂糖橘也由原来的可有可无,成为过年C位水果,#没有一袋砂糖橘能过夜#、#过年 砂糖橘# 先后冲上热搜。

砂糖橘虽好吃,但吃多了,里面含有的类胡萝卜素会让你“变黄”,高含糖量容易“上火”变胖——“每逢佳节胖三斤”,砂糖橘功不可没。

娱乐升级

以前VS现在

扑克麻将

组团开黑

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总要有娱乐活动打发时间,北方打扑克,南方打麻将,最为常见。大人输了交钱、罚喝酒,小孩儿输了被罚脑门贴条、表演节目。

而网络时代,娱乐活动也纷纷转投线上。一句“一起开黑吗”就能结束所有的尬聊。再不熟悉的亲戚,进了峡谷就是一家。

以前VS现在

放鞭炮

电子炮

“爆竹声声一岁除”,除夕夜十二点的鞭炮声,是农历新年到来的标志。

但是随着“禁燃令”实施,童年放鞭炮的乐趣成为历史,电子鞭炮应运而生。声音逼真,光效动感,没有硝烟气味,还能重复使用,足够环保。

只是,放鞭炮是一群人,放电子炮的,可能只有自己。

写在最后

年味儿,或者说过年的仪式感,其实是挺虚无缥缈的概念。如果问你“什么最能代表年味儿”,人们就会把这种模糊的印象具体化,年夜饭、贴对联、大扫除……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年味儿。

仪式感,就是为我们本来平淡的生活赋予意义;过年的仪式感,则是让本来普通的七天值得回忆。

人们总是觉得还是小时候过年有年味儿,穿上新衣服、吃到好吃的、拿到压岁钱,整个新年便能兴高采烈。但是生活在变好,从前觉得有意义的那些仪式感成为日常,人们在长大,庆祝春节的方式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也许多年之后,现在过年的仪式感,也会成为怀念。

参考资料

[1]63亿春晚红包大战:抖音、快手厮杀,谁将“胜者为王”.公众号娱乐独角兽.2021-02-01

[2]过年要在饺子里包硬币 这个习俗竟起源于她.中国青年网.2017-01-2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冲浪词条”(ID:chonglangcitiao),作者:四月,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