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运六气治则治法浅析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1-29

导读:五运六气是以甲子年四时主客变化为特色,用以阐释自然、生命与疾病时空规律的中医经典理论,其治则治法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可从不同角度提炼概括,故依据五运六气理论框架进行制析。岁运有太过、不足、平气之纪,以岁远而同病异治,若郁抑过甚发为五郁,当待旺时而达之发之。六气有主客之到,以六气主客定虚实,倡顺应主气以保正气,视客气胜复以祛那气。生展铃印着自然对个体集赋的影响,按生展禀赋以因人制宜,又有初生铃印说、胎孕铃印说等具体方法,还可揭日展而择时施治,据大运气格局而围通修订,据地城分野而因地制宜。

图片

五运六气理论是以阴阳、五行、干支等为纲目,以甲子年四时主客变化为特色,用以阐释自然、生命与疾病时空规律的中医经典理论,出自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明·《医学入门》誉其为“医之门径”,《医学穷源集》誉其为“审证之捷法”,具体指导并承载中医的天人相应、三因制宜、治病求属、以平为期等。治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法则、准则,《素问·移精变气论》称“治之大则”,拟为匠人之规矩和绳墨,用以指导具体治法的实施[2]。治则治法是中医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可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常见如预防为主、治病求本、辨证论治、扶正祛邪、正治反治、调整阴阳、谨守病机、标本缓急、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三因制宜等,以五运六气理论指导治则治法探讨,亦可概括如治病求属、治从标本、亢害承制、药食补泻、平调阴阳、三因制宜、正治反治等[3]。本文重点讨论五运六气理论指导的具体治疗原则,依据五运六气理论框架进行剖析,以期增强五运六气临床指导的实用性和实操性。

图片

以岁运而同病异治

岁运有太过、不足、平气之纪的不同,阳干主太过,阴干主不足,其藏府盛衰、常见病症随之而变化,因此同一疾病在不同岁运发病时病变特性常有不同,治当同病异治,总体遵循《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论:“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足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依岁运太过、不足而制定相应治法,不宜固守因循。

如甲已化土,逢六甲年为土运太过,“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素问·气交变大论》),治当运脾补肾,逢六已年则土运不及;“岁土不及,风乃大行”,治当健脾疏肝,余者同此类推,太过当抑本藏,不及当益本藏,兼顾子母藏、对冲藏,平气宜轻剂平调。《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详述60年的岁运及其疾病表现,并列各岁运药食气味之所宜。

郁抑天气过甚则发为五郁,郁极则暴而发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还论述了五郁的治则:“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清·吴谦《医宗金鉴》、马印麟《瘟疫发源》等主张木郁之病为清敛,伤在脾胃、在血分、在表者当疏其经,在里者当疏其藏,治宜以辛散之、疏之,以甘调之、缓之,以苦涌之、平之,使木气条达舒畅。火郁之病为寒束,伤在阴,治宜辛温发之,以辛甘扬之,以辛凉解之,以辛苦散之,使火气发扬解散。金郁之病为火困,伤在气分,或解其表,或破其气,或通其便,治宜辛宣之、疏之、润之,以苦泄之、降之、清之,使燥气宣通疏畅。水郁之病为湿瘀,伤在阳分,反克脾胃,治宜辛苦逐之、导之,以辛淡渗之、通之,使水气流通不蓄,如养气以化水治在肺,实土以制水治在脾,壮火以胜水治在命门,自强以帅水治在肾,分水可泄水治在膀胱。土郁之病为湿被风阻,伤在胸腹,治宜外者汗之,内者攻之,上者吐之,下者利之,使土气不致疆阻,此外五部之发各有其时。火郁待三气火时而发,土郁待四气土时而发,金郁待五气金时而发,各待旺时而发。水郁不待终气水时,每发于二气、三气少阴、少阳二火之时,见阳而退。木郁发无定时、善行数变,其气无常。五郁之治还当选择适宜时间以提高疗效。

以六气主客定虚实

2.1 顺应主气保正气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主气所司分别为春、初夏、盛夏、长夏、秋、冬六季,主气应乎正气、藏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肝木旺于春、心火旺于夏、肺金旺于秋、肾水旺于冬,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以和平顺畅为要,平和、周正则无疾病,不平则病。

总体而言,春为肝旺之时,升发、宣散当令,宜辛散、宣导,使肝木得舒。夏为心旺之时,长养、温热当令,宜平抑心火、温养肾水。秋为肺旺之时,收敛、清肃当令,宜益阴固阳。冬为肾旺之时,寒冷、闭藏当令,宜温热、固藏。再予细分,四时正气于孟月当令虽行,而略有不足;仲月当令正旺,却有太过克伐之虞;季月当令欲退而复衰象;季月末十八日,为脾气当令。当令之初或本气尚有不足时,选择顺应时令本藏之气的饮食、药物,食入五味以养五脏,“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又如春食五辛之品以助升发,立春日少食生菜迎新,进浆粥以导和气等。当令之盛或本气业已充沛时,避免选择补充本藏之气的饮食物,或选择有助于本藏气所克伐之脏的饮食物,以减少克伐太过造成不良影响。如春不可食诸肝,夏不可食诸心,秋不可食诸肺,冬不可食诸肾,季月勿食脾,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等。

四时各依主气,视当令藏气的盛衰而补虚泻实,以助藏气平和中正,而疾病依藏气虚实而起,留意主气,顺应四时正令之,可调和脏腑阴阳,规避虚虚、实实之弊。《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强调“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热无犯热,寒无犯寒,时必顺之"。治疗用药时,寒冷季节要禁用或慎用寒凉药物,炎热季节要禁用或慎用温热药物,违反则“寒热内贼,其病益甚”(《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2.2 以客气胜复祛邪气

客气、岁半之前司天主之,岁半之后在泉主之,六气分治,“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素问·至真要大论》),寒湿相遘,燥热相临,风火相值,各随地支变化而分主一年六季,又有淫胜、复气、升降失常、迁正退位失常等特殊情况。客气应于邪气,对气候、病候的影响较大,故常区分客气情况以药食调治,以助祛除邪气。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讨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气司天之年气候、物候、病候及药食所宜。太阳寒水司天之岁,“岁宜苦以燥之温之";阳明燥金司天之岁,“岁宜以咸以苦以辛”;少阳相火司天之岁,“岁宜咸辛宜酸”;太阴湿土司天之岁,“岁宜以苦燥之温之”;少阴君火司天之岁,“岁宜咸以软之,甚则以苦泄之";厥阴风木司天之岁,“岁宜以辛调上,以咸调下”。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司天之气,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少阳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苦酸,其谷苍丹,太阴在泉,燥毒不生,其味咸,其气热,其治甘咸。”《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根据六气胜复的气候物候病候决定用药。

至于六气胜复、升降失和、不迁正、不退位等特殊情况,还应具体分析、灵活变化,总体遵循“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

图片

以生辰禀赋因人制宜

生辰钤印着五运六气对个体禀赋的影响,反映着机体藏府的偏盛偏衰信息,对判断个体禀赋差异、实现治疗与保健的因人制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依据五运六气医理推演生辰襄赋特点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初生钤印说和胎孕钤印说等。

初生钤印说认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在胎儿娩出、张口呼吸的一瞬变生成人,此时间所隐含的五运六气特征印记于初生儿身体,成为终生伴随的禀赋特征,表现为脏腑功能的盛衰倾向。如辛年出生者,水运不及,肾水不足,好发肾、膀胱病症;壬年出生者,木运太过,厥阴肝木之气有余,好发脾、肺病症;丁年出生者,木运不足,厥阴肝木之气不足,好发肝、胆病症。如刘完素所著《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马宗素所著《伤寒钤法》、熊宗立所著《新增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所载,均以某年生人推演可能在某年某日得病,或推演脏腑病位、病势预后等,田合禄先生较早对此进行了理论阐释与临床观,胎孕钤印说认为,在胎儿孕育中所经历的天地五运六气变化过程,经由母体感受后影响胎儿,禀赋由此钤印运气特征,在人生过程中表现出发病倾向和时间规律。如较早报道的汪德云胎儿病理内脏定位律,认为儿童后天所患疾病与其胎儿期所感受的岁运自然环境存在因果关系,受岁运自然特征影响,造成胚胎在内脏分化发育中的不平衡倾向,以胎儿期所在年份进行推算,跨年度者取各年实际时间比率较大者,病理定位在实质内脏器官。又如刘玉芝等分析300例肝火上炎型眩晕病人出生时相的运气特征,其出生时相年干以丁壬为多,属岁运风木之年;年支以寅、申、巳、亥为多,司天、在泉分别为风木、相火为多,主气以风木、相火、燥金为多,客气以风木、相火、君火为多,初步证明出生时相的运气特征与疾病主型的相关性,因人制宜确定具体治法取得满意疗效。

生辰禀赋的五运六气推演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证据加以细化,其临证的因人制宜治法已得到初步肯定。以岁运而论,辛年之人(公元纪年末位数1),肾水(太阳寒水)之气不足,好发肾、膀胱病症;壬年之人(2),肝木(厥阴风木)之气有余,好发脾、肺病症;癸年之人(3),心火(少阴君火)之气不足,好发心肾、三焦病症;甲年之人(4),脾土(太阴湿土)之气有余,好发肝、肾病症;乙年之人(5),肺金(阳明燥金)之气不足,好发肺、大肠病症;丙年之人(6),肾水(太阳寒水)之气有余,好发心、脾病症;丁年之人(7),肝木(厥阴风木)之气不足,好发肝、胆病症;戊年之人(8),心火(少阴君火)之气有余,好发肺、肾、心病症;己年之人(9),脾土(太阴湿土)之气不足,好发脾、胃病症;庚年之人(0),肺金(阳明燥金)之气有余,好发心、肝病症。以客气六步、司天在泉等推演的生辰禀赋在发病倾向上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可以在诊疗时重点观察相关的病症表现,有助于病位、证候类型的确定,多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生辰禀赋特征为主体信息,后天运气推演的气候变化为客体信息,主客加临则更能细致地推导疾病的愈、甚、持、起等病情变化规律,对把握最佳施治时间以补虚泻实、预知疾病变化趋势,以养护预防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如水运不及年多见肾虚肿胀、哮喘、小儿发育迟缓等症,而逢水运不及之年对原有肾虚病症的病人及时滋补,可延缓病势进展;木运太过年多见小儿急躁哭闹、胃肠食积等症,逢其时可及早扶脾疏肝以防病变。

此外,还可根据日辰的五行五藏生克关系,结合疾病愈、甚、持、起的病情变化规律推断病位,推断疾病的死生之期和问甚之时,依据病藏虚实与运气胜复等规律以把握最佳施治时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阻遏疾病的传变。如肝虚证施以补法,虚则补其母,于肾藏旺时为壬癸日亥子时施治最佳;肝实证治以泻法,实则泻其子,施治于“受气于其所生”之心火,于心藏旺时为丙丁日巳午时施治最佳;或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行实脾之法,火能生土,施治于丙丁日巳午时,以遏其传变。或者根据大司天或大运气格局推演长周期的气候、藏象、病候变化规律,临证治疗时适当考虑,以修订或强调相应的治疗原则。或者根据以地域高下温凉的不同,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治疗原则。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西北地区气候偏于寒凉,肌表易被寒邪束闭,阳气不得发散,郁结在里,易形成表寒里热的病变,治宜辛温发散解表、苦寒清热清里;“东南之气,收而温之”,东南地区气候温热,阳气偏盛,肌表发泄太甚,汗出过多,加之贪凉饮冷,易形成表虚里寒的病变,治宜收敛固涩、固表止汗、温中祛寒。明·徐亦穉《运气商》还主张将司天、在泉、四间气作为地域分野的运气变化推演方法:“如子午年北政少阴君火司天,位于穷霄之上,左之间气为太阴湿土,位于西南;右之间气为厥阴风木,位于东南。本岁阳明燥金之气在泉,位于地脉之下,则亦有左之间气为太阳寒水,位于东北;右之间气为少阳相火,位于西北。今聊试举一鴈而推之,如本年厥阴风水居东南,下应两浙八闽,故其地多有风雨漫淫之害,此明属间气为祟也。”使《素问·异法方宜论》等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得以进一步充实。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