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门总诀简要——注释

 竹根岭一号 2022-01-29

医门总诀简要——注释

[原文]

这医学、最难精,欲业此道恒用心,医尤督帅无二样,病如盗寇不差争,脏腑经络即地道;诊似探马药为兵,嗟尔观书若观海,临病茫茫不知津,今将秘诀一言吐,是病由来有三因,有六淫,有七情,内伤外感万病成,更有不内不外因,酒色饥饱劳役生,病变百端难明状。在此三因细查根,查得病根因何起,暴贏痼死病回春,不分标本一例治,杀人冥冥罪非轻,且如五脏各有主,出病情由说君听;

[释义]

作者认为:要从事医学者、不论中医学或是现代西医学,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是要活到老学到老,一心一意,不断的加强学,深入理解,做到精益求精。医生尤如行军打仗的元帅一样,病邪(病毒、细菌,各种微生物,侵袭人体),犹如侵略者,强盗、草寇,一模一样,可使人体发生疾病;这些疾病我们必须清除这些细菌、病毒,微生物等对机体的损害;医治疾病犹如在战场上与敌人对垒交锋。是你死我活的战斗;所以行军布阵、打仗先要侦查敌情,熟悉地理环境。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血脉,三焦,犹如“地道、山川、河流”,医生诊断,以四诊八刚,辩证后才能用药,对症治疗,用药如用兵!如果诊断准确无误,就能药到病除。如果习医者,不熟读医书,没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在临床诊断时不知所措,诊断不明确;难以达到疗效。所以医者必须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临阵不乱,胸有成竹。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诊治疾病时,是不会有什么效果;而且以致误人性命。历代医书很多,所以观书好象看大海一样;必须有糸统,有步骤。有计划地学习。逐一理解,逐步提高医学知识。作为医生首先要了解致病的因素;发病原因作详细了解;要熟人体解剖学;中医的脏象学说;经络学说,阴阳五行学说;五方地理环境等详细了解;对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人们的生活习惯必须有深入分析;必须要掌握这方面知识。今天就把致致病的因素说出来:告诉大家。学习医者必须牢记!致辞病因素不外三个方面:

一是:外来因素:自然界的气候所致,“风、寒、暑、湿、燥、火(热)”气候反常,而致人体发生疾病。称为:外因。

二是:内在因素:是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失调、不平衡所致而发生疾病;称为:内因。

三是:不内不外因素,也不是同人的情志变化内在因素而发生疾病的;是有因自然灾,天灾人祸;地质灾害;生活习惯不良;饮酒过度、饥饿、战乱、饮食过饱、性生活过频繁、劳累过度,各种烈性传染病所致的因素。但人体因为这些发生疾病是千变万化的,错综复杂的,没有统一的症状,有的没有明显的症状,临床表现是不一样的,所以医生必须。

详细了解病史,详细作各种体格检查,通过望闻问切,结合现代西医学的各项检查及体格检查,作出正确的诊断,分清轻重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如果不诊断明确,对症治疗,就产生误治,失治,甚至危及生命。犹如杀人一样,犯忌下了弥天大罪。下面介绍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说出来请大家仔仔细细地参考。

[原文]

心藏神、其养血;七窍三毛皆虚说;惟有一糸通肾肝,一糸通肺应汗舌,血汗神舌病治心、虚则用补实用泻、黄连栀桔清心火;当归生地养心血;茯神枣仁神不安、金樱韭子梦遗泄、五味白芍收心气,志肉菖蒲开郁结,朱砂赭石重镇神,红花丹皮能破血。

[释义]

一、心脏的生理功能:心脏属火;在时为夏;其色赤,在卦为离。方位为南方。主血液循环系统,主精神神志;所以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古人有的认为心有七窍三毛,这是没有的,是虚构的;是可能抄写错误的。惟有一系(一血管指主动脉血管通肝、肾脏以供大(体)循环,另一支是通肺(指肺动脉,肺循环,在肺进行体交换)。

汗为心之液;舌为心之苗;肺主皮毛,汗液排泄;心经起于胸中,上膈出肺糸,出缺盆、循臂走向上肢后方,循小指出小指端交手太阳小肠经。如果血液系统出现了毛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高胆固醇、口舌生疮,口舌发炎,溃疡,心肌缺血,动脉动斑块;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塞、心肌炎,心包脓肿等,血液循环系统的疾病,其发病原因是心功能或器质上发生病变。所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血,贫血之类应当增加营养;随症治之,高血压,高血粘,则通管化瘀,促进血液循环。如果用中药类;可选择黄连,栀子桔梗类清心经之火热;当归生地养血凉血之品,茯神木,炒枣仁治疗心神不安,失眠,心悸、胸闷,有安神镇静之功效,金樱子,韭子治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引起的梦遗滑精,治疗尿蛋白多,心气涣散,表现心悸,心惊,阵发性心动过速,心肌劳损,用五味子白芍以收敛心气,这类药物可治心力衰,远志、葛蒲散郁开结,治疗痰迷心窍,芳香开窍,朱砂代赭石有镇静安神,二物色红入血,治心神不宁而致的失眠多梦。心悸,心惊等,红花丹皮有破血,活血化瘀之力,现代医药丹红(丹参红花等制剂)注射液治疗心肌梗塞,心绞痛。总之血液糸统疾病以心脏为主,统称心脑血管疾病。

二、心脏病理表现:病机:诸痛痒疮属心火,诸热昏喑躁谵狂,暴注下迫呕酸苦,应皆彻痛血家殃。两眼角咀属心经,冠心病可见大眼角红肿,充血。

1、心气虚:证见胸闷气短、气上不来,活动加剧,休息一下缓解,面色不准,唇周呈现青色,现代西医学心电检查:见于电压低,心肌供血不足;ST段改变降低,这是心肌缺氧,西药可用丹参滴丸,腺苷Q12。中药以“养心汤、柏子养心汤(丸)”加减治疗,——疗程可减轻症状。

2、心血虚:证见面色不华,活动汗出;四肢末端发凉,胸闷气短,大便粘滞,不爽;部份患者者合并地中海贫血;活动加重有胸前痛感。牵引到背部,或左手关节不适;并左手小指及无名指不适;语言难以表达,心电图右见T波倒置,ST下移,T波倒置,或如山峰状。出现缺血性、劳累型心绞痛。养心汤,胸痛瓜萎薤白汤加减。当归、川芎,生地、红枣,贫血者纠正贫血,补充铁质。

3、心阳虚:心血瘀阻;心阳虚型,血液粘度增高,面色红赤,唇赤紫,舌下青筋,三高出现,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粘,可能有高尿酸血症,心电图提示:房室1.2,Ⅲ度阻滞,胸痛者,有心梗塞,与心电图参照;冠脉造影可确诊;冠脉出现狭窄;治以活血化瘀为主;丹参,红花,田七等。降脂为主。有见于心动过缓。

4、心阴虚:证见:潮热,头部流汗,五心烦躁,心悸失眠,大便干燥,口干舌燥;见于糖尿病者;重者或有口舌生疮,舌炎,或舌溃疡;胸闷、胸痛,情绪不稳;两颧潮红,唇周青色,唇口干裂。心动过速。小便黄色,或淋漓;尿频繁,治疗以养阴镇静,宁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失眠,枣仁汤。

治疗心脏心经的方药:火郁发之,柏子养心汤、妙香散、天王补心丹、养心汤、瓜萎薤白汤、桂枝新加汤、血府逐瘀汤加减;心动过缓,麻辛附子汤、桂附地黄汤、六味地黄汤等;心动过速,养心汤;舌炎,舌溃疡,宜黄连栀桔汤、导赤散、莲子清心饮;心血虚,当归地黄汤:心烦失眠,酸枣仁汤;心悸怔忡,归脾汤。心肾不交所致梦遗滑精,固精丸,金樱子汤治疗;心气涣散,心悸频发,早搏,或有房室传导阻滞,人参五味子汤,炙甘草汤;心肌炎:心包炎;心色脓肿,(痰迷心包)莲子清心饮,加:清热解,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痰迷心窍,远志菖蒲汤等。

[原文]

肺藏魄,专主气,其养皮毛外候鼻,形如华盖百脉朝,又司声音君须记,惟有阴病(指下部之疾,如前阴,后阴,生殖器等)不能伤,其余百病多患及,七情忧思六淫寒,咳嗽喘满鼻多涕,肺痿肺痈吐臭脓,恶寒恶风及呃逆,是病皆由肺所生,补宜参芪忌归地,黄芩桑皮泻肺火,五味柯子敛肺气,青陈只桔开胸膈,辛麻姜葱通寒闭,二冬二白补兼清,三子三仁滑而利,旋复冬花治咳丹,百蔻白果医吼秘,肺烂吐脓白芨补,肺胀痰塞巴霜急。

[释义]

一、肺脏的生理功能:肺属金,在时为秋;其色白;在卦为乾;方位为西方;其藏魄;肺居膈上,胸腔内,比喻为帝王的华盖:犹如百官朝觐,肺主皮毛,主司声音,肺气通于鼻,鼻和则知香臭,其液为涕,其声为商;主胸中大气,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所谓小循环,进行吐故纳新,吸入新鲜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等,肺通调水道,散布津液。

肺与大肠为表里,肺病可引起大便不调。肺经之脉,出于胸中,出膈入亢桑;循手臂前缘,下肘过鱼际终于大母指大商穴交手阳明大肠经;其他脏病变均可以影响到肺部病变,惟有下阴之病不会影响。

二、肺的病理表现:躁气贲郁痿肺金,喘咳痰血气逆生,诸涩枯洇干力劲,破结皮肤肩背疼.诸气贵郁痿癖燥属于肺的病变。形寒饮冷则伤肺。

如因气候变化发生感冒,首先经上呼吸道感染开始,经口鼻而入,尤其过敏性疾病,是吸入过敏性物质,花粉,尘埃等。首先表现:是上呼吸道感染:鼻塞、鼻涕、咽喉痛、咳嗽,重者伴气喘。恶寒、怕风发热,膈肌痉挛,发生呃逆。肺结核(称:肺劳),咯大量血;肺痈:则肺脓疡;大量咳嗽吐脓痰,并伴有腥臭味,哮喘、慢支、肺气肿、肺心病、肺炎、丛膈淋巴结、尘肺、矽肺、肺纤维化、肺癌等;这些表现有不同程度不同的发热、怕风,气急,胸腹胀满,水肿。分内伤外感;外因是“风、寒、燥、热”所致。内伤七情,忧虑过度,烟酒过度,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所发生的。

1、肺气虚:干咳,呈现出阵发性咳嗽;久咳嗽不愈,咽部不适,轻度气喘;X片显示:双肺纹理增粗,或紊乱。右寸脉沉细;以瓜贝二陈汤,加:太子参,服下12小时,咳嗽,减轻。

2、肺燥:干咳嗽无痰;声嘶,痰中代血,口唇干裂,大便秘,小便黄,咽千口燥;脉浮弦数,舌白苔少津。以:益胃汤、沙参麦冬汤。秋燥,补肺阿胶汤。秋天感冒凉燥,桑杏汤。

3、肺阴虚:(如肺结核病),五心发热,口舌干燥;潮热盗汗,体倦,乏力,纳食不隹,便干,舌红少苔,有如镜面,脉细数。以:贝母二冬膏、沙参麦冬汤。

4、肺痈(肺脓肿):发热,胸痛,咳吐脓血痰;口中自觉一股脓腥味,拍片可确诊;实检:白细胞高、淋巴细胞高。西药:以抗生素为主,中药:千金苇茎汤。

5、肺瘞:(现代西医学,称“矽肺、尘肺、肺纤维化,肺癌”等);表现为干咳,痰少或无,活动气喘。养阴润肺为主,兼滋脾肾。沙参麦冬五味子汤。

6、肺劳:(现代西医学,称: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乏力、盗汗、纳差、消瘦、贫血、干咳、阵发性咳嗽。

7、哮喘:原因很多,一般以吸入性为常见,因肺司呼吸,以过敏性多见,空气污染,化学污染,人们生活习惯改变;进食的食品,有太多有过敏物质,病从口入,如非典时期一样。现在大部份哮喘者,来自于过敏气体与物质。

8、咳嗽:是肺部一种保护性反应活动,当肺部进入不干净的气体,或者有食物掉落气管内,因气管或肺部组织有炎症时,分泌物增多,产生咳嗽排出这些物质(痰)等。总之中医观念是整体观念与辩证施治。分清寒热虚实,与致病因素。才能有的放矢。

9、附过敏咳嗽:(古人,谓:顿咳)西医学,称:阵发性咳嗽,有专论文章,以早晚咳嗽剧烈,连续咳嗽数十声嘶、咯出一点稠痰才止,咳嗽时伴胸腹痛,或小便失禁,本人以“旋复代赭石汤”加减,特效,服后10小时减轻。

三、治疗肺的方药:治疗:金郁折之。肺宜清虚,嫌滞塞;如肺虚,用补气药,太子、人参、黄芪;忌:当归、生地,厚味滞塞之品;黄芩、桑白皮,以泻肺火;五味、柯子,以敛肺气;青皮、陈皮、枳壳,桔梗,有开胸利肺气作用,细辛、麻黄、生姜、(干姜),治疗风寒、痰涎壅盛,天冬、麦冬,百合、白前,有补肺阴兼清宣清润作用。三子养亲汤(苏子、莱菔子、白芥子),杏仁、李仁、火麻仁,有润肺下气平喘滑肠之功,旋复花、款冬花,是治疗久咳不己的特效药。白豆蔻、白果,治疗吼喘(哮喘)的秘方,空洞性结核,应大量以“白芨”主,白芨,生肌补肺,如果肺气壅实痰涎壅盛的哮喘,可用“巴豆霜”有疗效,可以急救。

方济:小青龙汤、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泻白散、白芨汤、瓜贝二陈汤、苓桂术甘汤、肾气丸、贝母二冬膏、蛤蚧定喘散、苇茎汤、意苡散、三物白散(巴豆霜)等,随症治之。

[原文]

脾藏意、其养肌,外候口唇四肢依,周身营血皆脾统,宣化水谷百骸肌,实病胀满虚吐泻,温补凉攻各随宜,硝黄攻剂参术补。知母连膏泻火奇,神曲消酒麦消谷,肉积三楂不可离(山楂可消除血中脂肪);虚成泄泻珍四米,实为肿喘重五皮,只实厚朴堪消胀,益智螵蛸固尿遗,姜蔻丁香皆止呕,二活升麻散寒提。

[释义]

一、脾的生理功能:脾藏意与志;脾属土,在时为长夏;在卦象为坤;脾统血,营养四肢各关节(百骸)。

脾主运化,宣化水谷;散布精气,脾气通于口,主四肢;脾主肌肉。思虚过度则伤脾。现代西医学认为,脾脏属于造血的一部份;足太阴脾经,由腹经大腿内侧前缘过膝关节下前三阴交经踝关节入足大趾毛际丛止于足大趾端大敦穴交足阳明胃经。有关消化系统,及各种营养不良等与脾的功能失调有关。凡饮食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恶心呕吐,有饮食过饱,过饱则伤脾;实则泻之、攻之,虚则补之,辩清“寒、热、虚、实”;或通便、消食导滞,或温中散寒;或补中益气,或苦寒泻下,各随其症而治之。大黄、芒硝,主攻积通便泻下;脾虚弱致腹胀,用“人参、白术”之温补脾胃,脾胃有热,知母、黄连、生石膏,泻火有奇效,饮酒伤脾,用“神曲,麦芽”消谷食引起消化不良。因油腻性伤脾,“山楂”是不可少的,山楂,可降低血脂及胆固醇,脾虚腹泻用“四米散”,水肿腹胀,喘腹泻便溏等,治以五皮饮,“枳实、厚朴”为消胀顺气要药,“益志、桑螵蛸”有固涩缩泉的作用,治尿频繁、尿床;生姜、干姜、红蔻、丁香,温胃健脾,治疗脾虚胃寒而致的呕吐;羌活、独活、升麻,除脾经寒湿。这脾经概括性药物治疗,归经选用。

二、脾脏脾经的病理表现:病机:诸湿肿满属脾土,霍乱积余痞闭疼,食少体重肢不举,腹满肠呜餮泄类。饮食劳倦则伤脾。脾的功能失调有下方面的表现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宜健脾渗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

脾虚水肿证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宜温脾利水消肿,方选“实脾饮”加减。

脾虚出血证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宜健脾益气摄血,方选“归脾汤”加减。

1、脾气虚证见:思虑过度伤脾;腹胀虚痞满,便溏;乏力,面黄肌瘦。食欲不振。或肌肉瘦削。现代西医学肌营养不良,肌萎缩,重症肌无力等症,治以“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加减。

2、脾虚湿困:以春末夏秋季时节,四肢沉重,大便粘滞,便溏,或失眠。纳差。食不香。头脑昏沉,理中汤或附子理中汤,椒梅理中汤或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

3、脾胃虚弱:腹胀,便溏;青筋,消化不良,面色皖白,体倦乏力,精神不振。腹满面隐痛,嗳气泛酸。治以:四君汤。

4、饮食伤脾;腹胀。痞满,泛酸。噎膈酸味。大便臭腐败;食谷不化。腹胸噢哝。现代称消化不良;枳术丸,或承气汤。

5、脾肾虚损:体倦乏力,劳则加剧,面色黎黑腹胀水肿或面浮肿,腰膝酸软,阳痿,有伴前列腺炎等;治疗温补脾肾,桂附地黄汤,加减。或:缩泉散。

6、脾不统血:表现为牙龈出血。女人朋经量过多,尤其是女性宫能性出血;皮下瘀肿,或消化道,鼻出等。或大便出血,如肝病出现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等。黄土汤,治远血,赤豆当归散,治近血,胶艾汤,治宫血。

7、脾胃伏火:口唇红肿,溃烂;牙床红肿,伴咽喉肿痛,风眼烂眩;泻黄散,加减。

脾脏、脾经常用方药:补中益气汤、妙香散、泻黄散、承气汤、枳术丸、理中汤、黄土汤、赤豆当归散、竹叶玉女煎、白虎汤、竹叶汤等。

[原文]

肝藏魂,其养筋,外候两目与下阴,腹痛转筋眼目赤,爪枯肋痛治肝经,木喜条达恶屈曲,泻用酸收补散辛,当归川芎地黄补,栀子芍药胆草清,吴萸肉桂木香暖,防风柴胡薄荷升,杭菊龙牡平肝阳,五味白芍养肝阴。

[释义]

一、肝的生理功能:肝属木,其色青,在时为春,在卦为震,方位东方。肝藏血,肝主筋,肝开窍于目,厥阴之脉绕舌本,络阴器。肝主情志,现代西医学:肝脏人体的化工厂,造血、解毒,转化都是肝脏的功能。足厥阴肝经起于中极下腹循大腿后内直下行,过委中、承山入足底中心,终于中趾交足少阳胆经,肝肾同源,水能生木,如果肝功能失调,引起一糸列病变;小腹疼痛、腿脚转筋,眼目赤肿,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瓜甲干枯(高血脂、高血粘、微循环障碍所致)、肋痛、或情志不遂,现代西医学的内分泌失调,以肝经为治;宜疏肝理气散郁,木喜条达恶抑郁(屈曲)。肝实者酸以泻之,肝虚者辛以补之,“当归、川芎、生地、陈皮、生姜”之类辛以补之;栀子、二芍、龙胆草,清泻肝火;吴茱萸、肉桂、木香,以暖肝理气,防风、柴胡、薄荷,升散疏风,肝阳上亢(高血压)杭菊花、龙骨、牡蛎,以平肝阳。五味、白芍,以柔肝养肝阴。这是肝经用药的概括性。

二、肝的病理表现:病机:诸风掉眩属肝木,诸暴强直风所因,诸痛软泪难转侧,里急筋缩两肋疼。怒恚气逆伤肝经。

肝为风木之脏,当肝病发作时通常与外风互为因果,临床上出现往来寒热,胸肋苦满,心烦欲呕,默默不欲饮食,此为中医少阳证群,也称为半表半里症,乃足少阳胆经循行于两肋之故。肝为木脏,木能生火,肝气郁既久,则必生热化火,形成肝火.上炎,证见头眩目赤,舌黄,便结等症。肝病日久不愈,肝木克土日深,脾土虚衰,由气虚转为阳虚,则脾阳虚损,导致肾阳虚衰,形成脾肾阳虚,此时患者证见水肿泛滥,一行肢及腹部肿胀,即现代西医学,所谓:肝性水肿和肝性腹水。

肝以条达为顺,如果一旦因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引起肝气郁结则肝气横逆犯胃,临床上叫做肝胃不和或肝木克土,此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证候。肝气郁结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口苦、咽干、肝区疼痛、急躁易怒,脉弦等,——旦形成肝气横逆犯胃,即肝木克土后则在上述肝。

1、肝气郁结:肝气郁结还可由气滞发展到血密,中医称为气滞血瘀,此对患者肝脾肿大,两肋疼痛显著,以右肋疼病更为重。临床表现主要有口苦、咽干、肝区疼痛、急躁易怒,脉弦等,一旦形成肝气横逆犯胃,即肝木克土后则在上述肝气郁结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出现颜面萎黄,食欲不振,体乏无力,院腹胀满等。

2、肝郁气滞:因情志不调,肝郁则横犯脾胃,呕吐泛酸;胸闷肋胀,嗳气频繁,四肢酸软;失眠多梦,诸气贲郁,则郁病生焉;郁则郁结不通;现代西医学的癔病、抑郁证,多虑症,妇人的乳腺增生;肝囊肿。肾囊肿,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张仲景,云: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脏燥:有如神灵所作。甘麦红枣汤,主之。

3、肝经湿热:小便黄,口苦口干,腹胀、腹泻,见于急性肝炎胆炎,分阴黄;指慢性肝炎,乙肝,肝硬化,肝腹水,阳黄,指急性肝炎,肝功等均高。

4、肝阴虚:肝郁时久,导致阴虚内热;胁肋胀满,多梦,口苦咽干,手心发热,两肋胀痛,失眠或睡眠不好,情绪不稳,急燥易怒,脉细数或弦细数,舌红少苔或中有裂纹。五味、芍药,养肝柔肝。

5、肝脾虚:又称肝脾不和;由于忧郁过度,致使燥烦,情绪暴躁,腹胀腹痛,大便不调;口苦口干,懊哝,痞闷。

且疏肝理脾胃为主。患者出现巩膜及全身黄染,这是因为肝木克土日重,脾阳亏损,中焦湿滞,与其同时肝郁生热,湿热蕴结于里则发为黄疸,当然在生成黄疸的二要素“热”与“湿”之间存在着孰多孰少的问题。如果热重于湿则为阳黄,证见病来甚速,黄色鲜明,大便秘结,伴舌苔黄厚腻,脉滑数及发热等症状;湿重于热则为阴黄,证见病情缓慢,黄色晦暗,伴腹胀,便溏,舌胖淡、苔薄白,脉弦紧等症状。肝病日久,正气耗竭,部分病可由谵语、昏迷而导致死亡,此即西医所谓:肝昏迷,或:肝性脑病者。

6、肝肾虚:肝肾同源;正气亏耗,则外邪乘虚而入,风火相煽,热入心包可致此证;肝肾阴虚,虚火过旺,火扰神明也致此证;气虚不能统血,火旺迫血妄行,热入血分也致此证。

由于肝火过旺,致肾水亏竭,临床出现肝肾阴虚的证候,此时患者可伴有骨蒸潮热,五心烦热,二便不调,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腰膝软弱,阳瘙,口苦,性情急燥,两肋不适,或如针刺;或因慢性肝病,肝硬变,肝病、糖尿病、肾病合并;肝或肾均不正常。治疗宜滋补肝肾,补肾软肝,柔肝为主,随证治之。

治疗肝经,方药:逍遥散、柴胡疏肝汤、四逆散、丹栀逍遥散、茵陈蒿汤、栀子黄柏汤、大定风珠、小定风珠、羚角钩藤汤、甘麦红枣汤、茵陈五苓散。

[原文]

肾藏精、其主骨,外候两耳与双足,腰疼膝软目眩花,遗精带浊小便速,(尿频、尿急、前列腺病、乳糜尿等),肾多虚证无实证,泻即为祸补为福,黄柏知母清阴火,桂附狗肾壮阳物,杜仲故纸治腰疼,槠实构杞兼明目,山药涩精枣皮收,牛膝导引兔丝固,凉补龟板地用生,温补鹿茸地蒸熟,囊湿脚肿泽苓攻,便结尿清,勿(不要)多服。

[释义]

一、肾脏的生理功能:肾为水脏,为生命之根,主藏精气,藏元阴与元阳,来至先天父母遗传;其色黑,主骨,主生殖;在卦为坎,方位为北方;在时为冬季;肾是人体的垃圾处理厂;排出体内代谢产物、毒素。其外候双足;开窍于耳。眼的瞳子属肾。其症见腰疼膝软眼昏花,或眼雾不明,视力模糊,遗精、滑精,尿频繁,尿急,乳糜尿,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这一系列是肾虚的表现。所以肾多虚证没有实证;肾炎水肿,是肾的排毒功能减退;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尿毒症,肾性高血压等都肾虚所至。如果医生采取攻伐,使肾愈虚,造成更大的损害,肾病一般以补法为上;保护肾单位及肾实质。黄柏、知母,有滋阴降火。肾虚阴火可用“肉桂、附子”回阳,温通经络,加上“狗肾,鹿茸”等为强壮滋补,治疗阳痿,阴痿。腰痛“杜仲、破故纸”是不可少,楮实、枸杞,能明目,增加视力清晰。如果是滑精,遗精,滑肠等以“山药、山茱萸(枣皮)”酸以收敛。涩精因脱。下焦有湿热,脚肿,用“牛膝”将水湿导入水便排泄,菟丝子,固精涩精,血热凉补,用“生地、生龟版”。温补壮阳,用“鹿茸、熟地”;如果阳囊潮湿,双脚水肿,用“泽泻、猪苓,茯苓”,以增强利水除湿之功,如大便干结,便秘,小便清利,就不要多服这类利尿药,以免损伤肾脏。

二、肾脏的病理表现:病机:诸寒收引属肾水,吐下腥秽彻清寒,厥逆禁锢骨节痛,徵瘕痿病腹急坚。

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肾虚的症状:肾阳虚的表现: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呜”等。现代科学证明,当人发生肾虚时,无论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会导致人的免疫能力的降低,有更多的证据表明,肾虚发生时,肾脏的免疫能力降低,而肾脏的微循环系统也会发生阻塞,肾络呈现不通。所以对于肾虚的治疗应防治结合。

1、肾气虚:

病因:⑴、多因房劳过度,或少年频繁手淫。⑵、思虑忧郁,损伤心脾,则病及阳明冲脉。⑶、恐惧伤肾,恐则伤肾。⑷、肝主筋,阴器为宗筋之汇,若情志不遂,忧思郁怒,肝失疏泄条达,则宗筋所聚无能。⑸、湿热下注,宗筋弛纵。①、先天不足;②、情志失调;③、久病伤肾;④、年老体衰。除肾虚常见的症状以外极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状。比如会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冠心病”等。对于肾虚问题应及早肾虚多为长期积累成疾,切不可以用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或者用成份不明的补肾壮阳药物。而应慢慢调理。

肾虚的症状,在脑力方面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

肾虚的症状,在情志方面表现为:情绪不佳情绪常难以自控,“头晕、易怒、烦躁、焦虑、抑郁”等。

肾虚的症状,在意志方面表现为:缺乏自信信心不足,缺乏自信,工作没热情,生活没激情,没有目标和方向。哥清肾虚在性功能方面表现为:性功能降低男子性兴趣降低,性欲降低,阳萎或阳物举而不坚,遗精、滑精、早泄,显微镜检查可见精子减少或精子活动力减低,不育。女子子宫发育不良,如幼稚子宫、卵巢早衰闭经,月经不调,性欲减退,不孕等。

肾虚的症状,在泌尿方面表现为:尿频、尿等待、小便清长等症状。

肾虚的症状,还可能有:早衰健忘失眠,食欲不振,骨骼与关节疼痛,腰膝酸软,不耐疲劳,乏力,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脱发白发、头发脱落或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易落等。

容颜方面表现:容颜早衰眼袋、黑眼圈,肤色晦暗无光泽,肤质粗糙、干燥,出现皱纹,色斑,中年暗疮,肌肤缺乏弹性;嗓音逐渐粗哑,女性乳房开始下垂,腰,腹脂肪堆积;男性早秃等。

2、肾阴虚:主要症状是腰膝酸软,两腿无力,心烦易怒,还会有以下诸症:眩晕耳呜、形体消瘦、失眠多梦、颧红潮热、盗汗、咽干、男子阳痿或阳强不倒、性欲亢进,遗精早泄,妇女经少、经闭、崩漏、不孕、尿短赤黄。补肾阴虚的药物,有“何首乌、熟地黄、龟甲胶、女贞子、黄精、墨早莲、枸杞子、石斛、玉竹、山茱萸、西洋参”等。

3、肾阳虚:表现为面色白或黝黑、腰膝酸痛、筋骨萎软、神疲乏力、精神不振、身体沉重、性欲减退、手足冰冷、畏寒怕风、易受凉腹泻、身体浮肿等等。此外,女子会出现不孕、遗尿、浮肿、性欲低下等症状。补肾阳虚药物,多是温热性药,如“附子、肉桂、鹿茸”等。

治疗肾虚的方药:水郁折之;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桂附地黄丸(壮阳补肾)、左归丸(补阳)、右归丸(补阴)、龟鹿二仙、河车大造丸、真武汤,利水消肿。滋肾通关丸(利水滋阴)、龙鞭丸(强壮滋补)。

[原文]

这五脏、已说完,再把六府表根源,虽说治府同脏治,其说有是有不然,假若泄泻本脾病,不利小水最难痊,小肠原为心之府,泻心利水妙通玄,小肠与胃非盛水,水归膀胱古来传,可见治病从理取,拘治脏腑是谬言。

[释义]

前面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病理表现己说完,下面把六腑的生理及病理详细介绍:虽然说脏腑治法基本相同,但也是有不相同的地方,比如泄泻,是脾虚所引起,但不用利小便最难治愈,小肠本是心之腑,所以泻心经之热与利小便,有很好的道理,小肠与胃都要不是盛水,膀胱为洲都之府,盛小便的地方,自古都这样认为。治病要从医理角度来理解。如果一直按脏腑的方法来治,是不可取的,简直是乱讲。

[原文]

小肠病、君且听,小肠职称为受盛,胃下接连至大肠,粪由出路尿由渗,腹痛赤痢尿血淋,或为疝气小腹疼,栀子木香赤苓渗、茴香桔核吴萸温,赤利芎归桃仁芍,肋痛胡椒木竭青。

[释义]

小肠的生理与病理:小肠为受盛之官,五行属水;手太阳小肠经;主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其部位上接胃,下连大肠,其功能是分清浊,泌糟粕,清者到血液到达肾脏变为尿液;糟粕传入大肠为粪便,等待排出体外;如果小肠功能失调,发生病变,如腹痛,赤痢(细菌性痢疾),血尿,淋症,疝气(现代西医学,称为:腹股沟膈膜破裂隙,小肠漏下次钝)小腹痛(肠子痉挛,肠梗阻,肠套迭等这是小肠病变。栀子、木通、赤茯苓,有利水渗湿的功能,疝气中药治疗用“茴香”。桔核,用“吴茱萸”,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赤痢,用“当归、川芎、桃仁、芍药”,肋痛是肝气不舒,气滞血瘀所致,用“胡椒、木香、木贼、青皮、血竭”等,舒肝行气活血止痛。

治疗小肠经的方药:导赤散、木香槟榔丸,、四磨饮、白头翁汤、痛泻要方。

[原文]

胆与肝、治一般,其中不同有三端,口苦懊哝并胆怯,寒热两途莫观,口苦懊哝多郁热;胆怯心惊定虚烦,香附连枝清郁热,柴芍胆草口苦安,归连朱砂枣仁志,能医胆怯兼用肝。

[释义]

胆的生理与病理:胆为奇恒之府:五行属木;与肝为表里;方位东方;手少阳胆经;肝胆相照;肝胆疾病治疗基本是一样的,疏肝利胆。其中也有三种表现是不一般的,出现口苦,懊哝并胆怯惊人悸;分清寒热虚实;如果表现为口苦、懊哝这是胆经郁热;如果心悸,心惊,惊悸是胆经虚寒;慢性胆囊炎,会出现这种症状;暴病无热,久病无寒;心悸心惊,胆怯这是属虚烦,用“香附、黄连、炒栀”清解郁热;柴胡、二芍、龙胆草,以泻肝胆郁火,消除口苦口臭;当归、黄连、朱砂、远志、枣仁,能治胆怯心惊;并能柔肝除烦。

治疗胆经,方药:柴胡清肝散、龙胆泻肝汤、枣仁汤、六郁汤、逍遥散。

[原文]

脾府胃、治同类,也有主病不相对,胃热口糜脾热饥,脾强胃弱食即睡,眼胞下胃上属脾,口唇上脾下属胃,赤肿为热青白寒,形于外者有诸内,清以苦寒硝攻,补以甘温肉为桂,(肉,指“牛、羊”肉等,食疗)。

[释义]

胃的生理功能:胃为水谷之海;主纳,主腐熟水谷;与脾为表里,属阳明胃经,五行属金;喜燥恶湿。胃经有热表现为口腔糜烂,口腔溃疡,脾经有热则出现饥饿感,脾经亢奋(包括现代西医学脾功能亢进)、冒虚弱进食后则入睡,昏沉,乏力;下眼胞属胃、上眼胞属牌;上口唇属脾经,下口唇属胃;如果红肿是为热;如果眼胞青色,口唇青色是为有寒,唇周青是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氧;眼胞下青色为内分泌失调;肝郁气滞。虚寒。内脏有病则表现在外,以此来辩明寒热虚实;有实为则以清热解毒为主;以:苦寒药,用“大黄,芒硝”攻克;虚寒应用补之药物,用甘温之品,最好食疗:“牛肉、羊肉、肉桂”等,冬季,当归生姜羊肉汤,温补脾胃,温中散胃寒。

治疗胃经的方药:承气汤、清胃散、理中汤、香砂六君汤、枳实厚朴汤、枳术丸。

[原文]

肺为脏、大肠府,欲治大肠胃为主,脾胃属土肺肠金,实则泻子虚补母,泻胃原是泻大肠;补肠即宜补胃土;

痔漏肠风与脱肛、痢下赤白泄痛苦、辩寒辩热用温凉,查虚查实随攻补,黑荆槐角治肠风,三七蒲黄治血主,滑肠胶地合三仁,禹粮食脂堪涩固。

[释义]

大肠的生理功能:属阳明大肠经,五行属金,西方;与肺为表里。大肠将小肠吸收后的糟粕继续消化吸收,变成粪便排出体外,大肠与肺为表里,肺经有病可影响大肠经病变,如肺有病,会使大便干燥;大肠、小肠与胃相连,所以肠胃相关,欲调大肠功能,应当以调胃为主。痔疮,肛漏,肠风下血,脱肛(直肠下垂),红白痢疾,泄泻,腹痛这些要辩明寒热虚实;虚则补其母,肝为脾之母,实则泻其子,肺金及脾之子,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肠风下血,治以“黑荆散、槐角散、三七蒲黄汤”治出血量较多,滑肠(直肠脱出),肛门坠胀,以“阿胶、生地”止血补血。大便不畅,或肛门紧胀坠,以“郁李仁、火麻仁,杏仁”等润肠通便,消除坠胀,久泻不止,或菌痢,肠癖,“赤石脂、余粮石”,皆为固涩剂。

治疗大肠经,方药:大、小、增液承气汤、厚补八物汤、麻仁丸、白头翁加阿胶汤、桃花散、补中益气汤、槐花散、黄土汤、赤小豆当归散。

[原文]

肾之府、乃膀胱,职号州都位北方,此物有出无入路,水由渗入在中央,赤为淋痛寒溺白,实则闭结虚尿床(闭结指前列腺增生、肥大引起尿潴闭),肿满泄泻宜利水,二苓泽泻最确当,淋症车前尿珠子,金砂石为功并扬,川栋荔枝理疝气,益志薏苡收浊浆,台乌螵蛸吐丝子;或多或遗并堪尝;惟有砂淋最难治,水银朱砂排石汤;(治疗砂淋,是以“利水、消炎、排石”为主)。

[释义]

膀胱为肾之府,腰为肾之外府,足太阳膀胱经,五行属水,方位北方;膀胱为洲都要之官,津液藏焉,足太阳膀胱经;五行属水,膀胱功能是贮藏尿液,然后排出体外;膀胱只有出道,而上连接肾脏,排出体内代谢产物及毒素;由肾脏通一系列的工作后生成尿液,位居小腹中部,如果小便红赤,或者淋漓,(尿频繁,尿急)这是尿道路感染;小便色白多,是膀胱虚寒,膀胱实热,则小便隆闭,(前列腺肥大,引起隆闭;肾虚膀胱虚,夜尿多而尿床。

治疗膀胱经,方药:五苓散、猪苓汤、五淋汤、济生地黄丸、四苓散、益智散、缩泉散、尿珠根汤、排石汤。

[原文]

心包络、及子肠;(子肠指男女生殖器官),二脏疾病说端详;包络男女皆相同;惟有子肠各分张,男子子肠藏精物,妇子子肠系胞方,心痛彻背包络病,热用栀子寒干姜,血崩白带经前后,精冷遗滑子肠伤,龙骨牡蛎涩精好,艾叶吴萸温胞良,血崩芎归地榆酒,(地榆、苦酒同煮、止血功效显著),代下薏仁白薇汤,惟有调经莲子壳,胞宫百病此称强。

[释义]

手厥阴心包经与男妇生殖器官的生理功能:“脑、髓、骨、脉、胆”。妇子胞,为奇恒之府。心包,是心脏的保护层,为心脏的外维组织;心包有病变时可相互影响心脏,如化脓性心包炎等。包络男妇是一样的;惟有生殖器是不同的,男子生殖器。以雄激素为主;以精子为主,主施,包括生精、藏精、等功能;女子以雌性激素为主,主受;主怀孕,生育(孕育,分娩)为主。女性特点胎产经带及哺乳。胸痛牵引到背部(心痛彻背),这是心包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治疗心包疾病要辩证论治,辩明寒热。热症,用:栀子。寒症,用:干姜。女人血崩,子宫肌瘤大出血,带下病,经前、经后综合症,诱发不孕症,男精冷、精少,弱精症,遗精,流产,子宫疾病等,龙骨牡蛎散涩精因精有很好疗效,宫寒,或出血,胶艾汤,“艾叶、吴萸”温宫,血崩,四物加地榆酒,(本人治疗月经量过多,宫能性大出血,用:地榆100克,加:醋(醋,也称:苦酒);12小时出血是减少;带下以“薏仁白薇汤”以除湿止带。月经不调,胞寒胞冷,莲蓬,治疗宫是少不了的。莲蓬,比喻如妇人胞宫,卵巢。

治疗心胞及生殖糸的方药:龟鹿二仙丹、五子衍宗九、胶艾四物汤、桂甘龙牡汤、固精丸、白薇汤、逍遥散、地榆酒。

[原文]

三焦无脏空有名,其中之病是无凭,或云命门三焦火,勘美火是脏不真,上焦膈上是其部,中焦膈下至脐平,至脐至阴为下焦,三焦之药宜须明,下焦黄柏与肉柱,上焦丁香与黄芩,中焦黄连干姜主,栀附三焦具通行,热宜寒药寒宜热,当除当用须查情。

[释义]

三焦的生理功能:三焦者:“上、中、下”焦。三焦是有名无实的,也称:脏腑的通道、道路。与命门为表里,上焦膈膜以上,“心、肺”居上焦;中焦至脐为中焦,“肝、脾、胃”等居中焦;至脐以下为下焦。肾及生殖系居下焦;三焦的治疗及药物要辩明;辩清寒热虚实;上焦之药,以“丁香、黄芩”为主;中焦之药,以“黄连、干姜”为主;下焦之药,以“黄柏、肉桂”为主。附子、栀子,则三焦均可用。通行于三焦。根据病情,病理变化,来指导用药。

[原文]

五脏六腑具说尽,再把七情表内伤,内因病,生七情,七情之过总伤心,虽云五脏各有损,然由心受各分经。喜伤心血忧伤肺;思伤脾意恐伤精,悲伤包络惊伤胆,大怒伤肝七情真,七情生病无暴症。酒色祸患自伤身,呕血肋痛怒中起,心痛不食悲哀成,无疼无痛梦中语,精神困倦阳不兴,梦魂浩渺小便多,恍惚悸动惊恐生。

[释义]

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表现都要已经叙述完成了。再来把内因七情的致病因素谈一谈。内因是七种情志太过所致。七情之太过则伤心,虽然五脏有七情所伤,由心经先受后分到各经。大喜伤心经,过度忧愁伤肺;过度思虑伤脾;恐怖伤肾精;过度悲伤则伤心包络;大惊伤胆,大怒则伤肝;内伤七情病是由慢慢的长时期情志不遂而产生其临床表现的,不是突发的。长期喜怒忧思悲恐惊造成机体神经、阴阳气血的不平衡而失调的。还饮酒过度,(现代西医,称:慢性酒精中毒)性生活过度,使自身体受到损害,这是自己伤害自己机体。其临床表现有:酒精性肝病,呕血—消化道出血(胃底静脉曲张);情志不遂怒气过胜,使肝脏损害,心痛(冠心病、心绞痛)饮食不进,是悲衷造成;机体没有发现痛处,在睡梦中自言自语的,精神疲惫不堪的,出现阳痿,梦多,夜尿多,人注意力不集中,易惊,易怒,头脑昏沉心悸心惊,这是由于精神受到刺激,现代西医学的忧虑证,焦虑证,抑郁证,神经官能症等。

[原文]

忧与思、人最多,出病情形是如何,胃中饱满心脾病,面黄饥瘦气不和,或遗精来或不眠,瘰疬疽痈经脉干,变为咳嗽生潮热,喉痛咽嘶食后翻。歇斯底里乱语言;或失人格又痴呆;(此为精神病)如是皆作忧思起,初病易治久病难,分气流气排气饮,气实随宜量减添,逍遥归脾归气饮,妙香益营气虚丹,内伤七情从此止,再把六淫表根生。

[释义]

凡血肉之身,必有七情六欲;人生活中忧与思是最多;这种忧思过度损伤身体的表现:胃中饱满,出现心经和脾经的病理表现,面黄肌瘦,一种慢性病病容,气血不和,有的失眠,有遗精,或有淋巴结肿大,这就是内分泌失调而致的病症;自身的免疫细胞损伤自身的细胞;这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慢地消瘦,郁久生热,导致阴處,潮热,肺燥肺痿咳嗽生;咽痛(慢性咽喉炎)出现噎膈病;癔病,或精神分裂症;这是因忧郁,思虑过度而成,病开始时容易治疗,病情延误久了就难以治;郁证用“分气饮、排气饮、木香流气饮”等疏肝解郁,调理气血阴阳,使其达到平衡。

根据病情来加减,逍遥归脾归气饮、妙香散、益营丹,是补气虚的。这都是治疗内伤七情的有效方药。内伤七情从这里就述结束了。再把六淫浸犯人体的病情述说一番。

治疗内伤七情致病的方药:分心气饮、排气饮、林香流气饮、逍遥散、妙香散、益荣丹、归脾饮。

[原文]

风寒署伤病而重,燥火迅烈湿缓轻,风与寒、本同源;今将风寒述在前,风伤肝木经应病,寒伤肾水骨疼占,六经传变讲不尽,且把形证说分明,太阳病症头身疼,发热恶寒脉浮凭,阳明头痛面目赤,发热鼻千卧不宁,肋又痛耳又聋,寒热往来胀满胸,或呕或泻身微热;少阳半表半里中,自利腹痛太阴是,咽痛多眠少阴逢,厥阴证、治最难,或化热兮或化寒,厥阴囊缩为寒化,气冲吐蛔热化源,病传入里热化结,便秘舌干乱狂言,古人治法多般类,今有切方妙通仙,只用败毒通圣散,伤寒邪毒病皆安,分经随时量加减,虚实各宜细详参,太阳羌活麻黄别,阳明白芷升葛添,少阳柴胡黄苓主,胃火知母石膏先,紫草升葛酸淡梗,阳明火郁发斑疹(包括紫斑,红斑狼疮等)。痰多陈皮爪蒌半,肋痛青柴粉丹增;自利硝黄宜禁用,自汗辛麻莫浪沾,病在三阳依此法,若入三阴有两端,阳化清解阴温补,阴阳混淆补清兼,豆玄桔梗除咽痛,椒梅管仲吐蛔安,大戟芜花能攻水,花粉膏麦治口干,桂附干姜回寒厥,芩连知柏泻火炎,自利苓术温其胃,腹痛桂芍泻其肝,余治大意同杂病,又将暑证对君言。

[释义]

六淫:“风、寒、署、湿、燥、火”这些气候变化反常,可致人体发生疾病;如“风、寒、暑”浸害人体,所表现的疾病是急性发作,而且病情较急重;燥火起病急,湿是渐缓表现出来,开始病情轻,渐渐加重;且不易根治;风与寒本是同源的,今天将风寒二气述在前;风伤肝木筋发生病变;肝主筋;诸风掉眩属肝木;诸寒收引属肾水,引起骨病;骨质增生,骨质疏松,与肾脏有关;伤寒论以六经传变是变化无常的;现在把形症来述说一番。太阳病症是头身痛,发热恶寒,其脉浮,浮为在表,紧为寒,数为热;阳明病,头痛面目红赤结膜充血,发热鼻千睡觉不安宁;肋痛伴双耳聋(突发性,因为咽喉炎或鼻炎引起的耳聋),忽寒忽热,腹胀胸满,这是少阳经症,属半表半里症;自痢腹痛太阴经症,咽痛嗜睡少阴经病,厥阴症,治疗比较难。厥阴有寒热,有时寒热交织。厥阴囊缩为寒化,如果气冲吐蛻是化热,病由表传里热化结,大便秘结,出现便秘口舌干燥;有谵言妄语;上古的时候医生其治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一便捷方有很好的疗效,就是“防风通圣散、人参败毒散”,不论是伤寒还是热毒,有效果显著。以“败毒散”与“通圣散”作为基本方;再根据六经的寒热虚实来加减药物。太阳经病,加“羌活、麻黄”,阳明经,加“白芷、升麻、葛根”,少阳经,加“柴胡、黄芩”,冒经有热或火,加“知母、石膏”,邪入阳分气分,郁而发斑;加“紫草、升麻、葛根、桔梗”,升麻葛根汤,治阳明郁发斑疹,咳嗽痰多,加“陈皮、瓜蒌、半夏”,少阳肋痛,青柴丹,加;自利“大黄、芒硝”须禁用;流汗、自汗,辛温类“麻黄”禁用;病在三阳经用此方法。

在三阴经,有“寒、热、虚、实”;如果阳化宜清解,阴化宜温补,阴阳混淆,宜“补、清”兼用,山豆根、玄参、桔梗,除云咽喉肿痛,川椒、乌梅,管仲治吐蛔,大戟、芜花,峻下攻水;花粉、石膏、麦冬,治口干苦,肉桂、附子、干姜,回寒厥,黄芩、黄连、知母、黄柏,滋阴降火、泻火。腹泻自利,宜“茯苓、白术”温补脾胃散寒,腹痛“桂枝、白芍”以泻肝经,柔肝止痛。其余治疗方法大概这些,又把中暑来述说。

治疗“六淫”导致的方药:防风通圣散、人参败毒散、小柴胡汤、白虎汤、椒梅理中汤、清咽汤、豆根散、吴茱萸汤、十枣汤、四逆汤、回阳救急汤、逍遥散、瓜贝二陈汤、知柏地黄汤。

[原文]

夏月炎天冒暑行,或取阴冷凉处停,暑邪伤心心烦闷,口渴吐泻四肢沉,身冷多汗脉洪虚,颇是伤寒头闷疼,虚宜清暑益气治,实用香茹合五苓,若兼脾虚六和钦,生冷停胃寒热寻。

[释义]

伤暑做出百般病,人心包络以胃应,胃气稍虚冒暑行,暑入口牙心主病,口渴吐泻四肢沉,心烦闷痞热不定,四肢厥冷脉微虚,身体但无头痛症,驱署和中二事先,香薷五苓堪称奇。

中暑,在夏天高温下工作就会中暑。分中“阳暑、阴暑”,阴暑,则是贪卧过度凉爽地方,现代西医,谓:空调综合症,中暑的表现:出汗,心胸烦闷,恶心呕吐;四肢沉重,头痛,有的恶寒,出汗过多,可造成虚脱;周身湿冷,血压降低,极度虚脱者可危及生命;其治疗方法,体虚人,汗出多,头昏沉。伴疲惫不堪,血压偏低,脉细濡,以“清暑益气汤”加减。湿气较重,体形偏胖才,脉濡弦缓者,五苓散,普通常用方剂,香薷饮,作预防清解暑邪,诺脾胃虚弱人中暑治以“六合饮”,祛湿清署分健胃;治疗中暑同样辩明寒热,或饮食冰冷食物,辩辛论治。

治疗中暑的方药:清暑益气汤、香薷饮、六合散、五苓散、藿香正气散、生脉饮。

[原文]

湿家病、仔细认,身体沉重常喜困,渐至浮肿身目黄,四肢麻木泄泻频,食滞热雍化为疽,暑外风内化为痉,表病里和除湿汤,里病表和五苓应,寒湿五积最称奇,风湿腰痛三痹进,风寒湿浸合为痹,行痹多因风邪盛,小续命兼防风汤,周身游疼服立应。着而不去为湿痹,四肢关节沉重疼,四妙薏仁除湿汤,宣痹通络燥利行,疼痛刺骨难安宁,冷剧热舒名痛痹,寒湿浸袭是病因,身或浮肿兼喘满,桂枝附子汤立进,更有壮骨展筋丹,通经活络效立应,药性通行十二经,补肾健脾增丐能,不论颈腰椎骨病,病根一除尽回春。

[释义]

问群何以知中湿,染于番冥不自识,非专雨水是湿根,天气地气湿气也,中人身体觉沉重,骨肉酸麻行不疾,渐加浮肿及身黄,治法利便除身湿,五苓除湿渗湿先,加减消详用五积,又有风湿腰疼病,独活寄生汤,可食。

湿是气候潮湿,人体在不知不觉中中湿;不光是在水中工作,与天气,地理环境,潮湿的气候有关。中湿后自觉身体沉重;没精打彩,嗜睡;渐渐出现黄疸,皮肤黄、眼结膜黄,小便黄赤如茶水;重者水肿,四肢麻木;腹胀腹泻;加上饮食积滞与湿化热久则生症;外中暑加上肝风内动发生痉孪抽搐。其治疗方药:黄疸:急黄,茵陈汤,栀子柏皮汤。

如果体表中湿,脾胃功能尚可者,用除湿汤,湿气在里,五苓散,身中寒湿(五积:寒积、湿积、食积、气积、血积),用五积散治疗有奇特疗效。风湿性腰痛三痹汤;痹症分行痹:(风胜)周身游走性疼痛,现代属于类风湿关节炎;治以小续命汤,防风汤。着痹(湿胜);关节重滞;有固定地方,不是游走性,称:着痹,治疗宜:宣痹通络;四妙散、薏苡仁除湿汤,现代用来治疗痛风症有特效;痛痹:又称:寒痹;得热则舒,遇冷静加剧;或兼周身浮肿;气喘;治疗宜温通经络,驱除寒湿,张仲景的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更有特效药是壮骨展筋丹,功能补丐,补肾,益气活血通行十二经络;不论是颈椎或是腰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其疗效很不错的。张仲景,云:诺治风湿者微微发其汗,风湿具祛也。

治疗湿病的方药:小续命汤、防风汤、羌活除湿汤、四妙散、薏苡除湿汤、茵陈汤、栀子柏皮汤、猪苓汤、五积散、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三痹汤、独活寄生汤、壮骨展筋骨丹。

[原文]

燥火二气本相同,火即酷热燥火风,痿痹四肢不能举,咳嗽腥血暴崩红。清燥救肺为表药,润肺生脉理燥功。

瘟疫之病似乎火,或病全家不能躲(包括一切传染病);口渴舌燥目赤红,昏闷狂言错认我,死气毒重病气轻,瘟疫之火不相佐,初起宜服达原饮,表里分传三消可,脉长洪数渴汗热,白虎一剂最为妥,口渴舌燥唇焦烈,小便赤黄大便结,腹痛胸满两肋疼,(肝胆疾),或为吐泻呕吐频,此属里证承气下,瘟疫大约金口诀,其余杂病辩真伪,虚补实攻寒温热。

[释义]

今将“燥、火”二气,致病病理表现说一说:“燥、火”二气,本是同类,燥:生秋天;秋燥(由于气候干燥而致机体出现异常),是为机体的各种水分(体液)分泌物减少;火:温度最高;燥足干燥;酷热为火。燥伤肺、伤筋骨。现代西医学某些干燥综合症,属于燥的范围。临床表现:干咳,痰中有血:鼻血,或妇人血崩,牙出血等;秋天疏表以清燥救肺汤,杏苏散治凉燥;生脉饮治疗肺阴虚燥咳,出现痿痹足瘙,肢体无力,行动不便也是燥邪所伤,内燥以滋润为主。下面谈谈火热致病;瘟疫是火热传染病,起病急,不论男妇老幼皆相传染,现代西医学的流行病;如流脑、乙脑、麻疹、非典、甲流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大,传播迅速。表现发热,高烧,口渴,舌燥唇焦;小便赤黄大便结,重者痰迷心窍,狂乱谵语,高热神识昏迷,如果是病死,如老鼠,则传染鼠疫。甲类传染病,古人,称:瘟疫,现代称烈性传染病。如烈火一样传播迅速;初期宜服达原饮,表里分传三饮;后单有瘟疫七字决;脉长洪大者,宜:白虎汤,清气分热,(瘟病学派)。

口大渴,舌燥裂者。伴有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腹痛胸满痞闷,进食则呕吐,此属阳明府证;宜:大承气汤,这是辩证治疗瘟疫病的基本法。辩明“虚、实、寒、热”,虚则补,实则攻下,寒用温,热宜清;稳中有降随其症而治之。

治疗燥与火的方药:清燥救肺汤、香苏散、四妙汤、人参白虎汤、增液承气汤、润肠丸、达原饮、三消饮、安宫牛黄丸、泻心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沙参麦冬汤。

[原文]

何为虚?何为实?其中真假最难识,先辩邪正缓急因,次查盈亏寸关尺。长短雌雄辩声音,焦泽软坚观形质,三青三通喜按虚,三赤三秘拒按实;寒与热、宜分别,表里上下变莫测,表热尿白里热红,里寒鸭溏表肤厥,煤烟清涕肺润燥,朦赤青了肝寒热,下候二便大小膀,上占脾胃候口舌,心统阳热肾阴寒,诊脉虚实千古诀,脏腑内外表里因,虚实寒热俱呈说,还有不内不外因,劳役辛苦伤气血,自汗气喘神困倦,或为恶寒或发热,补中益气医劳损,加减参苏疗吐血(外感而至出血性),嘈杂胀满肌肉消,腹痛呕吐常泄泻。面黄痞块饥饱起,香砂和胃久调摄。

[释义]

现将虚实二症述说一番:如何辩別虚实;真虚真实容易混淆,首先辩明那正轻重缓急,必须结合四诊八刚来辩证,先了解病史及发病起因,诊查脉搏;“寸、关、尺”三部,听其声音,观其色泽,结合体格检查,初步简单介绍:三青,面色青,大小便通畅通;痛处按之则减,这是虚证,三赤三秘。大小便闭结痛处拒按,则是实症。表有热里寒小便白,表寒里热小便红赤,里有寒大便溏泻,肌肤冷,鼻孔如烟薰是肺燥,眼睛充血,视力模糊,是肝有热。(西医称的“飞蚊症,视网膜脱离”等)观察大小二便,唇侯脾胃,口舌候心,心经总统属阳热,肾经统阴寒,以脉象来辩明虚实。其外有不内不外因素;是劳疫,过度劳累,辛苦伤气血,造成虚劳证,临床表现:自汗、活动气喘、精神不振,或有恶寒低热的表现,补中益汤,甘温除大热;医疗劳损过度有疗效。参苏饮加减,治疗外感而致出血,咳嗽血等。嘈杂腹胀、肌肉消瘦,腹痛,呕吐经常性腹泻,面黄肌瘦(西医称的:肠胃激诺综合症,内分泌失调结合症),久则损伤胃肠,香砂六君,和胃养胃,慢慢调理才能痊愈。

方药:补中益气汤、参苏饮、香砂和胃汤、六君子汤。

[原文]

酒伤胃、因于醉,病成膨胀多般类(包括:酒巴精性肝硬化,消化糸疾、心脑,呼吸糸病)痰饮咳嗽吐血劳(结核类),黄肿泄泻夜不睡,其病屡试只宜攻,健脾利水乃为贵,舟车神佑紫金丹,实脾解醒方皆对。

[释义]

再说说因饮酒过度的表现:饮酒过多,伤胃又伤肝;只因常常醉酒,使机体造成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肝硬化,冠心病病等,长期过度酗酒并发肺心病,左心衰(痰饮),变为咳嗽,吐血;后演变成肺劳,肝腹水,胸水,心源性腹水,下水经过实践证明。先消除腹水,消除水肿,后水消以健脾利水为大法,一般常用方药,是“舟车丸、神佑丹、紫金丹、实脾饮”都应用相当,是正确的。

方药:舟车丸、实脾饮、紫金丹、葛花解醒汤。

[原文]

色伤精、病更深、骨髓空虚夜热蒸,化症难堪多般状,嗽汗吐血咽疼喑,滋阴六味宜常服,大补元煎量酌斟,阳春白雪羔为饭,壮肾狗腰散作奠,绝风美女亲琴瑟(是指心理、音乐治疗),十中一二可回春,其余杂病难表尽,勤学好问自通明,莫笑辞语近粗俗,言虽浅显决为真;人有千金会用穷,我有妙决真难得。

[释义]

饮酒过度损伤身体已说完,最后谈谈性生活过度的病理表现:酒色财气,四大致病原因;损伤身体各种表现错综复杂;色伤精,病更加深沉,骨髓己空虚,夜间盗汗;变化多端;咳嗽吐血、咽喉疼痛;声嘶力竭,喑哑;呈现哇声,(现代西医学,说是:甲状腺机能减退的表现);治疗上所用方药:大补元煎可以考虑;阳春白雪膏当饮食来常用,这是食疗方法,壮肾的狗腰做成散剂常用服;必须禁止性生活;瞧瞧心理疗法,音乐疗法,心态良好。这样,保持良好的心态,良好心理,时时运动,加上食疗养生;适当的身体可能情况下,外出旅游,这样治疗效果显著;但也不能完全治愈,只有20%才能彻底治愈。

方药:阳春白雪膏、狗腰散、大补元煎、六味地黄丸。

总结:以上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己叙述基本结束,其他的杂难以一一叙说,此应以中西结合来理解。中医爱好者须勤奋学习,多多请教;自己细心理解,就能明白其中道理;我的这些叙述,言语比较浅显;简单;有不适当之处,敬请大家原谅和谅解。但我所述说的这些都是很实用、很实际的论理。人的钱财会越用越少,总有一天会用完,丰富的中医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是真不容易得来的,请大家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认真学习!

卷终。

附、医方:

1、黄连枝桔汤:黄连(姜汁炒)、栀子、桔梗、生地、甘草。

2、当归生地汤:当归、生地、黄芪、红枣、甘草、生姜。

3、茯神汤:人参、龙齿、琥珀、赤芍、牛膝、黄芪、生地、桂心、灸草。

4、枣仁汤:枣仁、茯苓、麦冬、知母、甘草、生姜、红枣(引)。

5、巴豆霜、巴豆霜、贝母、枯矾,研细粉,开水服0.1~0.5克。

6、四米散:莲米、欠实、薏仁米、糯米。

7、五皮饮:桑皮、生姜皮、茯苓皮、大腹皮、陈皮。

8、麦冬地黄汤:熟地、山药、萸肉、泽泻、茯苓、丹皮、五味、麦冬、生姜。

9、四物汤:当归、熟地、白芍、川芎。

10、补心汤:人参、白术、黄芪、白芍、生熟地、远志、茯神、枣仁、麦冬、柏子仁、甘草,生姜、红枣(引)。

11、阿胶散:阿胶、当归、川芎、杜仲、白术、艾叶,生姜、红枣(引)。

12、阿胶汤:阿胶珠、马斗苓、大力子、粳米、甘草,共为末,生姜、红枣汤,调服。

13、归脾汤:人参、白术、黄芪、茯苓、枣仁、远志、木香、当归、元肉、甘草,生姜、红枣(引)。

14、加味四物汤:生地、白芍、当归、川芎、荆芥、槐角。

15、归连汤:当归、黄连(姜汁炒)、枣仁、白芍、茯神、益志。

16、朱砂汤:朱砂(水飞)、黄连(姜汁炒)、当归、生地、甘草,灯心汤(下)。

17、苡仁汤:苡仁、当归、白芍、麻黄、肉桂、苍术、甘草、生姜三片。

18、白薇汤:白薇根、当归、人参、甘草,生姜(引)。

19、分气饮:木香、朱苓、泽泻、半夏、只壳、大白、苏子、赤苓、香。

20、木香流气饮:木香、大白、青皮、陈皮、只壳、乌药、茯苓、紫苏、桔梗、防丰、黄芪、当归、川芎、白芍、半夏、甘草,生姜、红枣(引)。

21、排气饮:木香、合香、陈皮、乌药、只壳、厚朴、泽泻。

22、逍遥散:当归、白芍、柴胡、黄芩、白术、薄荷、姜三片、甘草。

23、归气饮:熟地、茯苓、扁豆、干姜、木香、合香、陈皮、五味、甘草。

24、妙香散:人参、黄芪、山药、茯神、远志、桔梗、木香、辰砂、射香,共为末,元肉汤下。

25、益荣汤:当归、白芍、白术、麦冬、陈皮、熟地、茯苓、桂枝、人参、远志、五味,生姜、红枣(引)。

26、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红枣,生姜(引)。

27、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28、九味恙活汤:恙活、防丰、白芷、黄苓、苍术、川芎、葛根、生地、细辛、甘草、生姜、葱。

29、五苓汤:朱苓、茯苓、白术、肉桂、泽泻。

30、升麻葛根汤:升麻、葛根、白芍、甘草。

31、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32、大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芒硝。

33、小柴胡汤:人参、黄苓、半夏、甘草、生姜、红枣。

34、小承气汤:大黄、只实、厚朴,各三两。

35、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36、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壳、甘草。

37、真武汤:白芍、白术、茯苓、附子、甘草、生姜。

38、乌梅丸:人参、当归、黄连、黄柏、细辛、川椒、肉桂、附子、乌梅、苦酒。

39、回阳救逆汤:人参、附片、干姜、半、肉桂、白术、茯苓、五味、甘草。

40、败毒通圣散:大黄、芒硝、防风、荆芥、麻黄、栀子、白芍、连翘、当归、川芎、白术、薄荷、桔梗、黄芩、石膏、滑石、甘草。

41、举斑汤:当归、白芍、升麻、白芷、柴胡、山甲、生姜。

42、十枣汤:大戟、芜花、甘遂、红枣。

43、四逆汤:肉桂、附子、干姜。

44、三仙散:麦芽、神曲、山楂。

45、黄连解毒汤:黄连、黄柏、黄芩、栀子。

46、清暑益气汤:人参、黄芪、当归、麦冬、五味、表皮、陈皮、神曲、升麻、黄柏、葛根、苍术、白术、泽泻、甘草、姜(引)。

47、香薷饮:香薷、人参、陈皮、白术、茯苓、黄芪、木瓜、厚朴、扁豆、甘草。

48、五积散:白芷、陈皮、厚朴、桔梗、枳壳、川芎、白芍、茯苓、苍术、当归、半夏、桂枝、麻黄、干姜、甘草、生姜。

49、六合饮:人参、杏仁、合香、厚朴、半夏、木瓜、赤苓、白术、扁豆、香薷、甘草、生姜、红枣。

50、除湿汤:苍术、茯苓、半夏、朱苓、合香、厚朴、白术、陈皮、甘草,生姜、红枣(引)。

51、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

52、三痹汤:秦芄、防丰、大活、细辛、川芎、白芍、熟地、桂枝、茯苓、杜仲、牛膝、人参、续断、黄芪、甘草。

53、润肺汤:麦冬、天冬、杏仁、远志、前胡、当归、阿胶、桑皮、陈皮、白合、五味、贝母、白芍、甘草。

54、达原饮:大白、黄芩、厚朴、知母、白芍、草果。

55、三消饮:大白、黄芩、厚朴、知母、白芍、草果、大黄、葛根、恙活、柴胡、甘草、生姜。

56、补中益气汤:人参、柴胡、白术、当归、升麻、陈皮、黄芪、甘草,生姜、红枣(引)。

57、地榆酒:地榆500克,苦酒,同煎。

58、参苏饮:人参、前胡、陈皮、祜梗、苏叶、苍术、厚朴、半、葛根、茯苓、枳壳、甘草。

59、香砂和胃汤:人参、白术、茯苓、香附、砂仁、苍术、厚朴、陈皮、白、木香、青皮、甘草,生姜、红枣(引)。

60、舟车神佑丸:黑牵牛50克、大黄150克、甘遂(面煨)、大戟(面包煨)、芫花(醋炒)、青皮、红桔、各50克、木香20克、轻粉0.3克,为丸。五更时,开水送服,以大便利为度。

61、实脾饮:茯苓、白术、木瓜、伏皮、草果、附片、干姜、厚朴、木香、甘草、生姜、红枣。

62、紫金丹:血竭、50克、沉香50克、青皮50克、陈皮、厚朴、枳壳、秦芄,各50克、三林、莪术、香附、针砂、大白,各150克、干漆(炒)、皂,各50克、黄石50克、枯矾50克、白草霜50克、枣肉250克,和丸;温酒送下10粒,或米汤下。

63、滋阴汤:当归、川芎、赤芍、黄柏(乳炒)、生地、知母、丹参、玄参、栀子、麦冬、阿胶、甘草、生姜、红枣。

64、六味汤:熟地、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甘草。

65、大补元煎:人参、熟地、山药、杜仲(盐炒)、枣仁、枸杞、萸肉、故纸、白术、肉桂、附片、灸甘草、生姜、红枣。

66、阳春白雪膏:莲米、欠实米、山药、茯苓,各200克、糯米、陈仓米、白糖,将药末入布代内蒸熟,放白糖搅拌匀作膏随食。

67、壮肾狗腰散:仙灵脾(酒浸)、志肉、巴戟天、杜仲(盐炒)、肉苁蓉(酒浸)、青盐、二菌,共为末,狗腰子一对(切开),将药末放入内缝合,蒸熟,黄酒(下)。

68、壮骨展筋丹:淫羊藿、熟地黄、鹿衔草、骨碎补、肉苁蓉、鸡血藤、红参、狗骨、茯苓、威灵仙、豨签草、葛根、元胡、山楂、洋金花。

69、???:人参、马钱子、海马…

70、尿珠汤:鸡内金、金钱草、尿珠根、扁蓄、矍麦、木通、滑石、朱茯苓(茯苓沾上朱砂)、通草、海金沙、红枣。

71、槐花散:槐花、槐角、大黄、侧柏叶、荆芥穗、枳壳、地榆(炭)、柯子、甘草。

72、清燥救肺汤:人参、二皮、石膏、杏仁、麦冬、麻仁、甘草、枇杷叶。

73、玄桔豆根汤:玄参、山豆根、桔梗、半夏、马勃、射干、大海、青果、麦冬、野菊花、甘草、月石。

74、小续命汤:麻黄、桂枝、防风、附子、人参、杏仁、黄芩、防杞、甘草。

75、桑螵蛸散:桑螵蛸、益志仁、金樱子、山药、黄芪。

76、姜温中汤:白、生姜(煨)、丁香、焦白术、细辛、肉桂、伏龙肝、甘草。

77、枣仁安神汤:川芎、枣仁、知母、朱砂、生地、半夏、秫米、炙甘草。

78、平肝汤:白芍、菊花、龙牡、赭石、五味、钩藤钩、栀子、夏枯草、生甘草。

79、养肝汤:五味、白芍、生地、枣仁、萸肉、郁金、青皮、牡丹、牡蛎、决明子、甘草。

80、白芨散:白芨、阿胶珠(阿胶用蛤粉炒成珠)、百合、知母、麦冬、天冬、沙参、三七、炙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