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样才算一首好的新诗

 zqbxi 2022-01-29

冯庆


首先确定是诗,才有评判好坏的必要

要弄明白怎么样才算一首好的新诗,那要先弄明白什么是新诗;要弄明白什么是新诗,那要先弄明白什么是诗。

诗,包括新诗。如果你写的东西连诗都算不上,那就无所谓什么新旧了;新诗,包括好的新诗。如果你写的东西不算新诗,甚至连诗都算不上,那还谈不上什么好坏呢?

所以,首先要界定“什么是诗”。也就是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必须具备哪些独有的要素,才算得上是诗。

关于“诗”,至今没有像“小说”那么明确而周延定义。

看看“小说”是怎么定义的

我们看文艺理论家们的界定: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有了这个定义,我们就能明确告诉你,你写的这篇文字是不是小说,并且能给出你充分的“界定标准”。

我们可以看,首先小说的重中之重是“刻画人物形象”,这是小说家的唯一武器,也是历代小说家们为文学长廊贡献的重要遗产。

第二,用什么手法来刻画呢?不是平白的说明文的方式,而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散文也有人物,但散文的情节不必是完整的,可以零散地罗列很多“故事”,于是就和小说有了明晰的界定。

第三,小说的创作目的也说清楚了,是“反映社会生活”。当然,我们还可以深入一步来说,反映社会生活只是阶段性目的,最终目的是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因此,小说的定义可以更准确地说是这样的:

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

所有文学作品的价值都在于“思想情感”

其实,“表达思想情感”是所有文学体裁的共同最终目的,并且“思想”和“情感”在文学体裁里合二为一、密不可分。如果仅仅表达思想,那只是一般论文,并非文学作品。

有没有单纯地表达情感的文体呢?也没有。因为你的喜怒爱憎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来自并蕴含着明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标准,而这些正是你的“思想”的反映。

因此,所有的文学体裁,都必然是“有思想的情感表达”,或者“有情感的思想表达”。

能否打动读者的决定性因素是情感,能否流传百世的决定性因素是思想。这两点,其实是一点,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古今名著,无一不是思想性和情感性文质彬彬的好作品。

诗,是文学体裁,也必然以“表达思想情感”为最终目的。实际上,创作的冲动恰恰来自“思想情感”表达的需要。通俗一点说,作家的直观体验就是“有话要说”、“吐而后快”。

但这些只是所有文学体裁的共性,不足以界定不同的文体。界定不同的文体,必须说清楚这些文体的“独有个性”。

那么,诗的“独有个性”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诗的定义了。

“塑造意象”,是诗的核心工具

文艺理论研究者给出了诗的定义:

诗,是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个定义很粗略,仅仅揭示了诗歌语言的“节奏和韵律”的特点。尽管这个问题很重要,但试问凡是具有“节奏和韵律”语言的文体,都是诗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且不说大量谈不上是诗的顺口溜,就说古代的骈体文赋,其节奏和韵律也是主要特征,但并不是诗。

也就是说,诗除了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之外,还必须有其他要求。实际上,诗的表达方式就具有明显的独特特征。

我们上文说过,小说的工具是“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通过这些工具的运用来表达思想情感。那么,诗的工具是什么呢?

诗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其中大多与其他文体所共有,也借用其他文体的表达方式。但唯独属于诗歌自己的工具,只有一个,那就是“意象”。

所谓“诗味儿”,取决于“意象”

什么是意象?意象,就是创作者通过情感活动对客观事物进行再创作而形成的富有寓意的新形象。

比如橡树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但在舒婷的《致橡树》里,橡树作为一种新形象被创造出来,并且也不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橡树了,而有了新的寓意。

这个时候,橡树,就成为一种意象。

意象,对于诗歌的重要性,就如同人物形象对于小说的重要性。

李白的《静夜思》,不仅明月成为意象,连诗人自己也成为意象;雪莱的《西风颂》,不仅仅创造出“狂野的西风”的意象,还创造出西风下“秋之气息”的鲜明意象。

古今中外的诗,无不把“意象”作为创作的核心。

即便是我们宋代讲究理性思辨的诗,也是通过意象来表现理性思考的。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客观描写,而是作者感悟的体现,所以才有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结论。

我们不仅感悟到了道理,还感受到了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群山的意象。

我们常说,某首诗缺乏“诗味儿”。我们所说的“诗味儿”,其实就是意象。比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很平白而能动人的话,但没有意象。

如果单独拿出来看,就缺乏“诗味儿”。但从整首诗来看,还是有着丰富的意象的,也正因为此,才有了可以称为诗的可能。

诗的定义

仅仅有意象还不足以界定一首诗,因为其他文体也可以用塑造意象来表达。那么,诗之所以成为诗,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那就是“韵律”和“意象”,但这还不够。

因为,同时具备“韵律”和“意象”的文体还有赋,而我们把赋与诗同称为韵文,而不以为赋也是诗。这里面的原因在于,我们理解的诗的另一个特征是极具形式感。

就中国诗而言,从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唐代的格律体定制,都具有非常整饬的外在形式。即便西方,也有十四行诗等诗歌的定制。可见,定制体式是诗歌在追求语言精致化方面发展到极致的体现。

那么,什么是诗呢?

诗,是以定制化体式、韵律化的语言,通过塑造意象,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文体。

塑造意象,是诗歌必备的表达手法;韵律化语言,是诗歌必备的音乐性体现;定制化体式除了服务于韵律的用意外,更在形式上直观地体现出诗歌的外在特征来。

此三者,缺一不可,互为里表,共同构成诗歌这种文体的特征。

新诗,新在哪里?

所谓新诗,是与传统古体而言的新兴文体。那么,新诗既然是诗,就必须符合这三条特征。否则,你何以称之为诗呢?

那么,新诗“新”在哪里呢?首先不能放弃和改变的是“塑造意象”这个精髓。新诗的“新”主要是对传统定制式体式的放弃,同时改变了这种体式所蕴含的内在韵律。

也就是说,新诗在体式和韵律的要求上,更加自由,呈现出前无古人的新气象。

具体表现为两点:体式上,字数、行数不受任何拘泥,完全根据表达需要而来;韵律上,宽松而随意,甚至有的流派把押韵也当成束缚而放弃。因此,新诗又被称为“自由诗”。

由于语言外在体式的超乎寻常的自由,所以新诗便用“分行”来彰显身份感。要知道,古体诗中无论古风,还是格律体,在书写和印刷上都是不需分行也不会被误解为散文的。

实际上,分行的作用并非仅仅用来说明自己是诗,而是对韵律化的一种新的解构方式。分行的使用,标点的安排,词句的断连,构成了语气上的张弛有度、缓急有致,已经成为新诗韵律的表现手法。

体式和韵律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一点无论古体还是新诗,都是一样的。

当然,新诗的韵律化还表现在更多的方面,只不过不像格律体那么有固定的限制而显得更加隐秘而内在。这一点,即便在小说、散文甚至论文等非文学体裁的写作上,也常常被用到。

新诗的体式自由、韵律自由,反而给创作带来了极大难度,成为对创作者精致化语言运用能力的考验。那些认为新诗容易写的人,是真的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

现在好了,考察你写的东西是不是新诗,只需看三个方面:第一,是不是分行;第二,有没有语言的韵律;第三,是不是通过塑造意象来表达。

即便体式和韵律能够做到一定程度,勉强符合新诗的标准,那么更重要的则是“是否塑造意象”。现在很多所谓的诗人,并没有用“意象”说话,形似诗而真不是诗。

当然,新诗的历史还很短,尽管有很多益的探索,形成众多的流派,但有些形式还不足以明确论定是否归属于诗。

所以,我们看到一首诗,会凭感觉说:“这不是诗。”而有的人可能就认为:“这可以是诗。”

怎么样才算一首好的新诗?

首先,你先确定你出示的作品是新诗,判断标准就是体式、韵律和意象。三者俱全,则为新诗无疑,然后才能判断优劣。

体式方面没什么可说,只要你分行,并且能给出你分行的艺术上的理由即可。

韵律是一个可以判定的标准。比如铿锵或舒缓,整饬或散淡,都能够让人感受到作者的语气的情绪、语言的精致以及对韵律的在意。然而,由于韵律上并无一定之规,所以走得比较远的实验派诗人,被讥为“敲回车派”。

更为关键的是“塑造意象”,你塑造的意象能够很好地表达你的情感和思想,尤其那些巧妙的联想会被视为好诗的标准。

至于行文中的用词炼字,则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创作并无二致,不过是更加追求精致。这方面,体现的是诗人的语言驾驭能力。

然而,以上仅仅是“好的新诗”的基础要求,真正的好诗,必须在符合这些基础条件的前提下,在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上有更高的境地。

也就是说,语言和形式都很好,但思想情感流俗,决然不是好诗。这一点的评判,与古体诗并无不同。很多人学写格律体,格律谨严、字词精致,但思想毫无新意,情感流于俗滑,也算不上好诗。

无论什么文体,最终都必然是“思想情感”的较量。古人云:“功夫在诗外。”此之谓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