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均是如此。尤其是过年之际,人们各种聚餐、吃各种油腻食物等,都极易引发消化不良。对此,消化不良怎么办呢?苏州国医堂的名老中医潘相学作如下具体介绍。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肝主疏泄。脾胃亏虚,运化失调,或肝气郁滞,疏泄失常均可引起或诱发本病,当以疏肝理气,健脾开胃为治。 潘主任指出,要想有效调理消化不良,辨证施治是关键,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辨证施治。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消化不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肝胃不和:常见表现为消化不良,伴胃脘胀满或疼痛,两胁胀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心情烦躁,经常性嗳气。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脾虚气滞:常见表现为消化不良,伴胃脘痞闷或胀痛,纳呆,嗳气,疲乏,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脾胃湿热:常见表现为消化不良,伴脘腹痞满或疼痛,口干或口苦,口干不欲饮,纳呆,恶心或呕吐,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厚腻,脉滑。 脾胃虚寒:常见表现为消化不良,伴胃脘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食少或纳呆,疲乏,手足不温,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饮食积滞:常见表现为消化不良,伴脘腹胀满,时呃酸腐,嗳气频作,大便不爽,或夹有不消化物,小便短少,舌红,苔白厚腻,脉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