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民

 碧绿的荨 2022-01-29

我与民民相识已经六年了,今年是见面最多的一年,不过也只见了四五次,我们见面不多,但并没有因此而拉开距离,每次见面都有说不完的话,谈的最多的还是关于山的话题,其间也有生活中的苦恼。

我是个山里人,而对山的了解远不如民民之多,我喜欢爬山,每年总会有那么一两回登山的机会,然而每次的登山都是相同的山路,熟悉的山风,登上的也是最矮的山丘,看着眼前座座高峰,我只能是神往着感叹一番,而后便带着一份遗憾慢慢下山回家。我喜欢大山,更喜欢冬日的大山,总遐想着在冬天随民民一起去狩猎,去看一眼火狐狸。

民民是山外人,他进山骑车,出山时,车的后座上总是堆积着收购来的山货,有皮张、鹿角、蘑菇、雪莲等等。民民是个闯山的生意人,因而骑车总不带人。

民民常穿一件黑色背心,戴一幅摩托车镜。夏日的风把他吹成了古铜色,加上强健的肌肉,活像赛场上的一名健美健将,他平时很少说话,总是微笑着听别人说,或是静静地吸烟,思续随着缕缕的烟云飘出很远很远,目光也更加深隧,但他说话从不失言,也非常讨厌失言的人。

民民最感兴趣,也是最谈不完的话题是大山。春天的山花烂熳,百鸟争鸣;夏天的郁郁葱葱,淙淙泉水;秋天的金黄灿灿,野果累累;冬天的皑皑白雪,火红的狐狸,笨拙的黑瞎子, 踽踽独行的山狼,奔跑如飞的羚羊,洁白的雪莲……。这一切也只有闯山的人才能饱览无余,这一切是民民的专利。遇到狼与黑瞎子的恐惧和遇到火狐狸的惊喜,也只有他体会的最真,最深。这也是他此生最感自豪的经历了。山里有他的童话,有他的喜怒哀乐,有他的秘密,有他的一切。他在大山那高大宽广的怀抱中游戈、探索。于是造就出了民民豁达大度,坚强而豪爽的性格。因此,他朋友多,而且很多,男女老少皆喜欢与他结交,与他在一起总能感到心静如一波泓水,一切恩怨仇恨都会随着他的山话慢慢扩开、散去,仿佛被山风轻轻吹去一般,不留痕迹,留下的便是慕念大山。我钦佩民民,心中留下的便是与山无缘的遗憾。

民民是个热心肠的人,凡是有求与他的人,总能得到他的帮助,有时也会被帮助过的人损害那么一下,但他也只是略略提说,并不理怨。然而家人与他的关系却很淡,甚至是有点冷漠,每次提起家人,他的脸上总是凝结着一层冷霜。从他那双迷朔的眼中,可以读出他的心痛。他说:“我不明白,更想不通,父母会这样对我,不管他们对我怎样,我将尽力尽我应尽的义务。”他的父母在敦煌做生意,母亲去世了,他赶去把母亲的遗体运往嘉峪关火化后,把父亲与母亲的骨灰一起接了回来。住了不到月余,父亲便与他分开去住,对他仍是漠然,他们总是无法沟通。这是民民最苦恼,也是最无奈的事了,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这或许是民民喜欢闯山钻林子的原因之一吧。因为只有在宽广、坦荡、无私的大山面前,心才会宁静,人才会坦然。

这就是民民,喜欢闯山的那个民民

(后续:这篇作文写于1999年4月20日,二十多年过去了今日整理书籍时又翻了出来,因为我的写作水平有限,只能称作是作文,让大家见笑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