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元明|《袁博碑》技法解析(内含来楚生对临之作),罕见高清全拓!

 hocdc1gxau 2022-01-30

《袁博碑》技法解析

文|薛元明    牛墨王说书原创首发

东汉光武帝刘秀中兴,建都洛阳,营造城邑,高墙祟殿,隆墓大冢,盛极一时。时至今日,尚有汉魏故城、灵台、光武帝陵以及邙山汉古墓群等遗迹存留,后世屡有汉代文物出土。民国以来,更有《甘陵相》《袁安》《袁敞》《肥致》《张禹》等名碑出土,篆隶争妍,各擅其胜,交相辉映。

汉《甘陵相碑》又名《袁博碑》,于1922年洛阳城北出土。目前仅存前两截,第一截残高152厘米,款22厘米,存文5行,每行上缺一字,行29字;第二截残高181厘米,宽24厘米,存文6行,行皆30字,共317字。额篆书残存“甘陵相尚府君之碑”8字,其中“甘”、“府”二字上损。关于《汉甘陵相碑》主人,因碑残,姓氏已阙,于碑文中唯知其“讳博字季智”,并知其仕履,而姓氏终不可考。至于该碑书法,历来有多家评赞。王国维《观堂集林·别集》言:“隶法恣肆,已开北碑风气,不似黄初诸碑,尚有东京承平气象也。”罗振玉《雪堂类稿·笔记汇刊》谓“书法至精劲,为汉刻中上品”,又谓:“碑字茂美隽逸,住进洛阳,曾摩揪其下,叹为妙所。”

图片
《袁博碑》全拓

完整的《甘陵相碑》帖本出版一直很少,说明关注度还不太够。或者就是拓本稀缺的原因,这和《鲜于璜碑》的境遇极似。突然见到此碑,第一印象就是感觉不像汉碑,而应该就是清邓石如所书。此碑不像诸多汉碑那样沉稳含蓄,而是笔笔飞动。依照艺术的感觉推测,邓石如应该临习过此碑,而且应该是“重头戏”。但从出土时间来看,肯定是没有学过。作为一种“暗合”,冥冥中的缘分,亦是常人难以想象到的。我希望有一种可能,邓石如与《甘陵相》可以不期而遇,就像有些古碑发掘之后,又重新埋入地下。然而毫无疑问,掌握新资料,占得先机,是个人的福分。不过,话说回来,有眼缘是好事,但要真正深入,还是要花大量功夫的。《鲜于璜碑》发掘很晚,古人没有占得先机,应该是我辈中人的福气,但又有几人从中化出来呢?很难说。《石门颂》《西狭颂》《礼器碑》《大开通》《杨淮表》等耳熟能详的经典碑刻,都有一个长长的取法“链条”,一个经典范本之后又一大群追随者,于《鲜于璜碑》显然“不够”,对于《甘陵相碑》,同样也是关注不够。

图片

图片

来楚生对临作品(一)

图片

图片

先看点画,变化丰富,生龙活虎。“禹”字起笔点成一短撇,意态飞动,收笔末点,带有捺画的收笔动作,遥相呼应。“员”字中“贝”部两点,左侧成斜撇,右侧为粗重圆点,相映成趣。“言”字起笔为短横,这是正宗隶法。从魏隋楷书来看,很多字的起笔点处理成短横,实则从隶法中来,是为“古法”。“言”字“口”部中上方短横画与两侧断开,笔断意连,这在汉隶中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方”字起笔点含蓄收敛,以方示人,并不小气,与横画与撇画的放纵相对比才有感觉,试想此点画如果非常放纵,则整个字形会出现四面开花的情况,气势就留不住了。“守”字起笔点正好相反,高耸醒目,收笔朝左拐,气势放纵,整个字形中宫收紧,收放对比明显,有放有收,达到平衡。虽为刻碑,观此点画,可以想象出书丹者从容潇洒从容的样子。

图片

图片

横画变化起伏不定。“再”字突出整个横画的气势,收放对比明显,这也是全碑结字的主要特色之一。横画相对粗重,起笔下抑,行笔平缓,波磔没有特别强化。“士”字笔画简单,两横一竖,粗细均匀,长横画收笔时猛提而收,形成一个特殊的燕尾。“百”字则将长横画的起收对比发挥到了极限,尤其是收笔长扬,见到此字之后,对于《爨宝子碑》中那些波笔就不足为怪了。“书”字横画多,突出主笔,整个字形的疏密关系处理非常巧妙,一方面是主横画伸出形成对比,另一方面是“日”部中的横画两端不粘连,从而使得气息流动起来。“晋”字的楷化倾向非常明显,与晋隶可有一比,上方两个“口”部已经接近似三角形。这无疑是变化的特征之一。“商”字的长横画收笔就更加狂放了,几乎就是九十度的提笔,形成一个尖角。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隶书经常用“蚕头燕尾”四字作为标准,实际上,这中间的差异太大了,有无穷的可能!

图片

图片

撇画都比较放纵,而且出锋时还挥洒一个“钩”出来。但明显与成熟期的《史晨碑》等不同,《史晨碑》的收笔处理极为方宽,少了自然,少了韵味。“内”字本为对称结构,处理成目前的样式,左放右收,左斜右正,份量不同,形成差异对比。“有”字非常俏皮,横画、撇画起收小动作特别多,多而不繁,并不琐碎,与“月”部的撇画亦有区别,整个字形特别有韵味,每一处动作都不可缺少。“周”字左侧撇画迅猛有力,字形欹侧,这类字极易形成习气,应该保持警惕。再者,这一笔画的写法,使得此碑中有威猛之气,但在唐隶中,却成为拔了牙的老虎,光有一个空架子。时代不一样,字的内在精神气象便不一样。“易”字左侧撇画有一钩放出,迅猛有力,气势非凡,整个字形偏中求正,在汉隶中极其少见。“刑”字“开”部右侧撇画和《史晨碑》可有一比。这是汉隶走向成熟的标志。然而,过度精熟会成为一种习气,收笔有一个粗大的端点,很明显,在技法上越来越显现出固化特征。

图片

图片

“辰”字捺画隐然有汉简特征,带有因字生形的特点,而“歇”字“欠”部撇捺画则非常匹配,收放自如。如果将“曷”部的收笔看成钩画的话,无疑也是隶书楷化的特征之一。《西狭颂》《石门颂》《杨淮表》当中偶尔会出现,“季”字钩画与撇画同样的特征,只是更加夸张奔放,但相比“为”字处理的惊心动魄,仍然算是“保守”的。“为”字放出“长钩”,已经有一种行书意趣,此碑亦仅从一例,可见书丹者不拘绳墨,胆色过人。我观察此字,不禁想到,“为”字甲骨文写法是“人手牵大象,许慎《说文解字》最初解释为“猴”则是错误的。此字形看起来真如一头准备奔跑的大象,长鼻舞起,动感十足。

图片

除此字而外,《甘陵相碑》中夸张之笔甚多,如“丘”字的处理,见汉简意趣,笔简意丰。“公”字将右侧点画夸张,同样有汉简意趣,“分”的处理,将撇画放出,左右两点呈分会离合之势,以上三字皆打破了对称结构,别出心裁。“外、也、克、思”四字中的末笔皆为夸张之笔,奔放之笔,使得字形天趣飞动,不拘陈法。

图片

图片

结构安排上,有时把横或竖特别拉长夸张,诸多妙处,不可不察。先看一组对称结构或近似对称结构的字形如何处理,如“坐、桀、藉、墨”四字。“坐”字为对称结构,紧其密、扩其疏,字形笔画紧凑,竖画高耸,对比强烈。“桀”字原本并不对称,有意对称处理之后,对称中有不对称,且有辐射性的趋势,别见意趣。“藉”字外形轮廓近似对称,左右两部分内部皆对称,中间拉开距离,尽显分会离合之美。“墨”字对称,字形收紧,突出一笔长横画,疏密极其强烈。

图片

图片

“渊、柱、改、莫、素、饕”六字为梯形结构,但各见其趣。“渊”字中没有明显的长笔画,字形紧凑,稳如磐石,偶尔一字或数字如此,反而惹人注目,字字若此,则容易沉闷。“柱”字左右略有错落,上放下收,此种疏密关系处理手法,碑中多用。“莫”字极为清秀,整个字形都比较含蓄。“素”字的空间分割突破常规,将“系”部夸张,显现出汉简风韵。“饕”字笔画繁多,处理有条不紊,上小下大,不觉突兀而显得比例失调,此真高手也。

图片

图片

左右错落的字形较多,但各呈其态。左高右低可分为两类:一是上下皆不齐,大胆挪让,左右参差,如“援、掺、耶、规”等字,有些是比较适合的,如“规”字处理,左侧特高,更使字形在规整中有纵逸之趣。有些则不免突兀,如“掺”字便是,临摹时可以适当调整。“耶”字的篆意极浓,亦是难得一见。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是上方不齐,下方平齐,如“饥、㲊”二字便是,“饥”字各有笔画朝不同方向使力,获得均衡,“㲊”字左正右齐,一正一斜,相映成趣。左低右高者如“休、绳、儒、仆”四字,左侧偏旁收缩一隅,几乎不成比例,比如“绳”字,因为绞丝旁的收缩处理,才有强烈对比。

图片

图片

有些字形为纵长形,如“博、俊”二字,有些字形为扁方形,如“于、恭、姓、掊”四字,虽为纵长或扁方,但并非标准的几何形,仍然有主次、长短和虚实的变化。这些字形被抽取出来归类后,有些初步印象,如果从全篇来看,往往都是从字形本身出发,又要兼顾上下左右字形的关系,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决不能只考虑某一个字形的要求。

图片

图片

如果说,这两类字形属于“正”的话,也有“奇”一类,偏中求正,如“朋、疾、席、病”等字,“朋”字在章草中就是如此写法,后三字皆为半包围结构,重心偏于一侧,最终复归平正,保持了平衡。

图片

图片

在疏密关系处理上,有两种办法,一类是自然疏密,一类是故作疏密,一类是字形中疏密,一类是字形笔画外疏密。如何来理解?“弟、弗、常、则”四字为自然疏密,“弟、弗、常”竖画拉长,上方紧凑,形成疏密,无一点刻意之处。“则”字则是左右两部分中间留空,也是非常自然的。“封、射、转、是、徒”五字则是有意强化疏密对比,“封、射”二字左右紧结,“寸”部右侧留出空,“转”字疏处在下方,“是、徒”二字唯捺画长舒放出,其余笔画收紧,同样出现强烈对比的视觉效果。

图片

图片

篆书求静,静则古,隶书求动,动则活。但也有反其道而行之者,篆书求动,隶书求静。正如篆隶书字形,篆书多为纵长,隶书多为扁方,亦有有意逆而为之,篆书字形扁方,隶书字形高耸。言下之意,书法中没有固定的“铁律”,所谓“学书贵在法,而其妙在人”,即是此意。今人学汉隶,学清隶,更重汉隶,因为清隶是从汉隶中走出来的。清隶有各家面目,汉隶有多家经典碑刻,但不同的是,清隶各大家在一生中,存在发展变化的过程,有很大的变数,前后期可能面目差异巨大,汉隶之一种相对于另一种,往往是一种规矩,一种范式,从这个角度来讲,更加纯粹。但毫无疑问,清隶可以带来很多启示,看看前人是如何从前人中走出来的。《甘陵相碑》所呈现出的笔法,所对应的就是邓石如。当然,邓石如的变数也不仅仅只是来源《甘陵相碑》,似又非似。邓石如是从汉隶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所以,清隶某一家有多种变数,汉隶多家之间的贯通也有一定变数和定数,殊归同源。

图片

图片

来楚生对临作品(二)

图片

图片

来楚生对临作品(三)

图片

图片

来楚生对临作品(四)

图片

作者:薛元明,艺术批评家,专栏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