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砂壶传统花塑器壶型分析及相关介绍(上)

 北国枫叶7z3j42 2022-01-30

花塑器在整个紫砂文化的艺术之中以其独特的造型美而占有一席之地。它的艺术手法秉承取法自然的原则,追求把自然万物美景融入紫砂造型艺术之 中。一般都是依照花鸟鱼虫的自然形态进行直观或者抽象的艺术造型塑造。

由于花塑器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加上紫砂泥非常适合手工成型和雕镂捏塑,因此从古到今,人们不断有机会看到许多珍贵的花货艺术品。花货的造型可归纳为以下几类:自然型、几何型、像真型等。

自然形的器皿就是将生活中所见的各种自然形象,经过艺术加工设计成器皿造型,如将松竹梅柏桃形象制成各种树桩形的塑器,也有将瓜果花鸟虫鱼形态进行变化后塑造成自然化或图案化的造型。

几何型的花货是将自然形鱼化了的壶钮、盖、流和把等部件附于几何形的壶身上,或是在器物的显眼部份施以简洁的堆雕装饰,这类花货的外观,总体上仍保持着简明的几何形状。

像真型的花货利用彩色的紫砂泥及巧色的工艺将瓜果、荷花、莲蓬、昆虫等自然生物塑造成紫砂器,成品可以做到以假乱真、使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历代花器大师创作的紫砂花塑器。

1、供春壶 顾景舟

Image

供春壶,壶无定式,法无常形。历代紫砂大师都曾制作国此款器型。每一位紫砂大师都将自己对供春壶的理解融入其中。

顾景舟大师对供春壶的理解很深。上海施镇昌所收藏的一把供春壶,五五年储南强先生经多次观察、赏析,认为施壶才是供春真迹的那把树瘿壶。

八三年,由施镇昌的儿子从上海专程来到紫砂厂,请顾老鉴定。施公子此形带壶二把,一把是供春树瘿壶,另一把是大彬僧帽壶。对僧帽壶顾老指出︰“是民国年间上海仿古所制,作者应是王寅春。虽是赝品,但不失收藏价值。”

施公子很快接受此鉴定。但对供春树瘿壶,从上午到下午,无论顾老怎样解释分析,施公子都难以接受,直到把紫砂厂陈列室所藏的供春树瘿壶拿来,分析比较二把茶壶的凹凸布局、筋络的刻划走向,及所用工具手法的一致,施公子才接受鉴定。

2、束柴三友 陈鸣远

Image

束柴三友陈鸣远

Image

束柴三友汪寅仙

岁寒三友,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所以有“岁寒三友”之称。

此壶型为陈鸣远创制,全壶由束起的松柴、竹枝、梅干所组成,壶腹秀气地以竹皮捆绑成型。梅枝执拗地扭曲成嘴,老松稳稳地弓成手把。

竹枝在束缚中高出一节成的,两只嬉戏的松鼠,又为作品添加了许多生气,彰显自然界中的共性与自性,创作内涵深刻。

赏鉴壶品,观其是否有松之坚、竹之节、梅之贞,此乃文士之品。而此壶构思脱俗,技艺精绝,文化品味极高,显然是一件完美的传器。

3、松竹梅 朱可心

Image

Image

Image

松竹梅 何道洪

此壶原型朱可心创作,芝加哥博览会展览时或优质奖。

不规则的壶身,以松段为题材,粗皮老结,朴质成趣。曲干为把,暗与粗枝化成的流对应。

松干去皮处采赭红色、褐色、黄色点缀壶身,配色巧妙,布局独到。特别是梅枝开出的梅花,为作品增添了许多生气。

4、岁寒三友壶 何道洪

Image

此款岁寒三友壶带有何道洪大师强烈的个人风格。

以竹为嘴以松为钮以梅为把,比例协调合理,整体气势大势磅礴。

壶嘴圆润挺拔,竹节清秀俊逸。壶纽上松鼠围绕着松枝找松果,及其有趣。壶盖为压盖,口盖紧密无间。壶把上的梅枝衍生到壶体,并开出梅花朵朵,暗含芬芳。

此壶结构严谨,气势古朴,挺秀有神,型塑无论是松果,松鼠还是梅花,形象逼真,是为上品。

5、松段 裴石民

Image

裴石民此壶以一截苍松为壶身造型,褐色的斑驳树皮,树身用利斧砍伤,枝桠依然,象征生命的力量。

壶嘴为三弯变化的松枝,塑各式节疤。壶把柄间琢成斧劈撕裂的残痕。分叉出新松枝叶,生意盎然。口盖为平嵌盖,吻合严密,上塑小松,枝叶有姿,呈钮状,十分完美。

此壶用本山绿泥制作,烧成后呈米黄色,松皮为本山绿泥中加适量的紫泥及色素,烧后呈深褐色,松叶为墨绿泥,均为同一基泥,成型易结合。在苍劲中显出一派生机勃勃。

6、罗汉松 汪寅仙

Image

汪寅仙的各式梅桩久负盛名,此件松段则展现她的另番功力,劲挺有力的壶把与斑驳苍劲的壶嘴,仍是一般经霜傲雪的身段。

而且比梅桩更多了几分苍古昂然之气。壶身的针叶、枝桠与树皮、树洞,经过她的巧手慧心,适度地省略和夸张之后,让人更能充分体验到松树不凋于岁寒的精神。

7、松段 何道洪

Image

以精选团泥为原料,呈古老苍松树皮质感。造型以松段一截做壶身,结构极严谨,比例合理协调,整体气势古朴。树皮斑驳苍劲,松枝虬蟠其上,针叶写形亦写意,形意俱佳。

壶嘴与把手均以老松枝塑成,质朴古雅、挺秀有神、形象逼真;壶盖为嵌入式,口盖紧密无间,盖呈不规则形,有年轮效果。盖钮塑成开叉的松枝及松针朵朵,与壶身对应以小视大,颇具画龙点睛之效,艺趣盎然。

8、长青报春壶 吴亮屏

Image

这件长青壶也是以松为题,三弯嘴,耳形把。和松段不同,壶体以笑樱为基准。

松针的形塑,基于对自然松针的观察,泥圆形松针更为贴近自然。

9、梅桩 陈鸣远

Image

收藏于美国西雅图艺术馆

梅桩自陈鸣远始,此件梅桩设计大胆,放弃了紫砂壶的实用功能,强化了紫砂花器的观赏性。更以本绿梅花在壶身作为点缀,令人赏心夺目。

梅干,梅枝,梅节结构于自然梅花树相差无几。并于壶腹刻行书铭款:“居三友中,占百花上。鸣远”

Image

弯把梅桩壶汪寅仙

Image

铁梅壶汪寅仙

汪寅仙大师作品主以花货见长从吴云根,后师从朱可心。在花塑器的流派中以素色花塑器为主,以实用性见长,不讲究泥色的搭配。

以梅桩为壶身,流把如同梅枝自壶身长出,壶流短促有力,手把昂首向上,与壶身形成优美的半月形,手把起处贴塑梅枝、梅花于壶身,与盖上贴塑相应。壶身节疤清晰可见,肌理清晰,将梅的苍劲之态表露无遗。

壶整体,妙趣横生、构思巧妙,赋予紫砂壶极强的视觉感。这把铁梅壶,气韵浑后,苍老遒劲,壶身上的结巴明显,暗含树桩的树龄较大,与其身上所装饰的细嫩的梅花花纹形成鲜明的对比。

10、梅桩壶 杨凤年

Image

壶身呈深栗色,沉着稳重,壶体为树桩状,器形仿梅桩造型,规则的椭圆形,嘴、盖、把,均以梅枝装饰,壶身用梅花堆绘,美感十足。

制作比例拿捏准确,疏密适中,工艺精巧水平高,堪称壶中佳品。杨凤年的作品极少, 此件作品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中。

11、咏梅 顾景舟

Image

咏梅整体搭配浑然天成、气韵高雅。该作品保持了整体与细节自然和谐,在风格上均从梅花形象人手,刻画逼真,同时在造型上以其流畅的线条轮廓,清新而毫无凝滞感,颇具顾氏风格:

壶身圆润,上鼓下收,呈心形。壶底以矮圈足承托,使壶身更有厚而不重的灵气感。壶的肩颈及壶口亦呈圆形,口沿翻卷细腻圆润,与壶足形成上下对应。壶盖合于其上,严丝合缝,盖中央微鼓,使整把壶显得气韵十足。

壶把、壶嘴、壶钮均塑造成弯曲的梅枝状,嘴呈三弯形,把呈大耳圈状,钮呈桥形,均依照梅枝的自然弯曲形态,毫无造作之感,仿佛是由真实的梅枝镶嵌而成。

梅花出枝参考了著名画家唐云先生的梅花画谱设计、琢塑而成,因而颇具书画意味,别有一番雅韵情致,表现出梅花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好状态。

Image

报春朱可心

Image

报春朱可心

原来的报春有梅报春、竹报春、松报春、桃报春都是以笑樱壶体为原型,进行的二次创作。现在竹松桃已很难见到,一般说报春,都是指梅报春。

报春壶体呈“心”型,是条最为婀娜的壶型之一。巧妙的是壶嘴、壶把、壶盖三处塑形梅枝与壶身的搭配。

本来壶体光器如冬季风雪中荒芜的苍莽大地,但就在这幅“单调、死气”的画面中,几处梅花从壶嘴、把手、盖子的枝杈上伸展出来,一股生命气息便油然而生。

从布局上看,梅花有上下错落的、有左右揖让的,就在这顾盼掩映之间,每一根枝杈和梅花结合着壶线条的来龙去脉,真实地表现出一棵老树逢春的自然生态。

12、节竹段 朱可心

Image

一节竹段

Image

两节竹段

Image

两节竹段

竹的道德文化内涵,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里,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竹更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节。

竹段便是以竹为主题的经典壶型,壶身采用的是古典造型,壶把、壶嘴与壶钮均截取一小段竹子的造型,或缓缓弯曲,翘首而立或自然横卧,采用较少的竹的姿态最大限度地表现竹子的千姿百态。

壶盖上略微贴上几片竹叶,与壶身呼应,并将整体的“竹”的主题提升,显得栩栩如生,生气勃勃。

从壶嘴处延伸来的竹叶增加了整把壶的生气;整个壶身便是一节茁壮生长的大竹段。

竹自清高,壶亦清高。昔有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板桥竹石图数幅,以达文人之意。今竹寓于壶,更显清雅。时而似有古风轻轻徐来,时而又似有君子款款走来。

13、双线竹鼓 顾景舟

Image

双线竹鼓以竹为题,运用曲线组合进行造型,黄金分割,竹节弯折成把,意趣天成,器形工整,清雅大方。

该壶底为盘状,竹形鼓身,壶身双线,饱满有力。壶肩部凹陷舒展圆润,形成端正雅致的气质。

一弯嘴、圆把均塑以竹节;长颈,口盖子母线,虚盖相配;盖上堆塑屈曲的竹枝为桥钮,嫩枝抽出,生动有力。

尤其是竹叶处理极为细致,新叶俊秀飘逸,残叶横陈,给人一种即视的蚀侵质感。新残竹叶形成鲜明对比,交相辉映。

整器用线条作为壶体的装饰,表达出秀逸、刚柔相济、丰满厚实的气韵。

顾景舟大师的双线竹鼓壶,在竹叶的处理方面,有的是新叶与残叶交织,如上述拍卖会拍品;有的则没有残叶的处理,都是完整飘逸的竹叶。细节之处大匠见天真。

14、竹鼎壶

Image

竹鼎壶可以看作是双线竹鼓壶的再创作,盖面对比双线竹鼓,更饱满,壶肩以上曲线坡度更大,壶腹以下不设曲线。

可以类比掇只和掇球,通过壶盖和壶体几何造型的变化,诞生出新的造型,更是别有一种韵味。

15、五竹壶 冯桂林

Image

五竹壶,造型以竹为型,处处是竹,处处美妙。

壶身有一捆竹的特色,四根竹子捆在一起,呈柱子形态分立四方,竹节的形态自然生动。壶嘴即是另一支竹子,三弯流修长美妙,粗细变化均匀,嘴口利落平整。

壶把是竹节组成,工整方正,清新自然。壶钮为一颗缩小的捆竹造型,与壶身一致,大小相对。通身是竹的造型,通身是竹的韵味。

此壶造型凝重端正,巨竹浑圆敦厚。做工细腻规整,线条一丝不苟,衔接自然不露痕迹。前伸的竹枝为嘴,胥屈合度,宛若生成。稍短的把与嘴配合,令稳重的壶身不流于拙滞。

竹子题材几乎是紫砂壶创作永恒不变的主题,在众多艺人们的演绎下,孕育了无数经典的竹器造型。五竹壶自形制创制以来,流传至今,为广大壶友所喜爱。

五竹壶颇具现代设计观的竹节壶。该壶整体似一段大竹,四周竖立一节劲竹,既独立又融合中间竹节分割,平中有意。嵌盖结构,既切体又有变化。

壶钮形似主体而缩小。细微之处延伸出一小段竹枝,以三两竹叶相称,形制精巧逼真,更添灵动之气。

把一竖杆二横杆,似竹器结构,巧若天成,壶嘴向上顺势伸展,呈高风亮节之态。

壶把则取直势,曲直相济,既对立又统一。

整体观之,处处俊秀挺拔,通体自然若天成,气韵潇洒如君子,廉洁如高士。整器寓圆于方,构思奇特,稳重大方,古朴韵致。手工成型,用贴、塑、琢等手法来完成此壶。

五竹壶摹修篁之形态,阳刚遒劲,大有“荡气回肠”、“大舸争流”的豪畅气度。壶身线条挺括,雄健浑厚,具有非凡的张力,五根巨竹仿佛拔地而起,支撑天宇寰宇,折射出何道洪大师的刚柔并济的风格,“既雷霆万钧又安闲风流”、“既意趣高邈又仙风道骨”。虽是一款紫砂壶,不仅透出文士的磊磊之风,更彰显出君子洒脱畅达的人生态度。

16、鱼化龙 邵大亨

Image

鱼化龙邵大亨

Image

鱼化龙黄玉麟

一般认为,鱼化龙为题材装饰于紫砂壶,最早见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邵大亨所制鱼化龙壶。

鱼化龙是典型传统壶型,是鱼跃龙门之意.民国的唐树芷所制小鱼化龙壶钮为卷云状,壶身浅塑波浪,波浪中龙伸出首部,龙尾卷成壶把,把上鳞片刻划清晰.此壶红泥制成,形体较小,做工精细。

清代邵大享鱼化龙为波浪堆塑得一层一层,立体感强,而波涛中龙露出头部而不见爪,钮为堆浪状,装在盖里的龙头短而粗。

而黄玉麟所制鱼化龙,波浪立体感略低,波涛中的龙伸出半身,龙爪清晰可见,钮也不作堆浪而作卷云形,装在盖内的龙头细而偏小。

鱼化龙壶制作因名家的不同而特点各异,如邵大享的龙不见爪,而黄玉麟,俞国良的龙爪清晰可见,唐树芷的龙爪也不见,但邵大享用堆浪钮,其后的黄俞唐又都改成云形钮,又具一定的时代特点。

17、云龙壶 朱可心

Image

此款云龙造型构思巧妙,龙、云的装饰与壶身浑然一体,通身作海水波浪状,线条流利,简洁明快。

鱼龙吐珠、神韵生动。壶盖安装的龙首伸缩自如,优美灵活。配以龙尾执柄奇趣极生。

作品用料考究、精工细制:壶身龙纹间忽现龙腾、鱼跃。壶把以龙身及尾,壶盖钮下,龙头伸缩自如,龙舌灵活吞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经典之作,精工细作,完美呈现。

18、风卷葵 杨凤年

Image

风卷葵为杨彭年妹妹杨凤年所做,相传杨凤年仔细观察锦葵花在狂风中不停地摇动,被风吹歪了又挺起来,吹歪了又挺起来,花瓣被吹得卷拢来,再卷拢来,但始终不散。

再看看四周被摧残的花草,杨凤年不禁赞叹道:“风狂炼精神,好一朵锦葵花! ”她心里霍地一亮,随即决定按狂风中锦葵的形象做一把茶壶。

她站在那里,围着锦葵花左看右看,看了整整三天三夜,看到睁眼、闭眼不见别的,只见一朵锦葵花的时候,就开始做茶壶。一连做了好几天,茶壶终于做成了。她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风卷葵”。

杨凤年做好茶壶,生怕哥哥作梗不让烧,就暗地托人装到窑里。等到开窑出货,没有哪一个行家不说这把茶壶手工精细,别出心裁的。消息传到杨彭年耳朵里,杨彭年哪里肯相信 ? 等到茶壶送上门来,杨彭年捧起茶壶一看,吃了一惊:“啊 ! 我妹妹做的 ? 好手艺!好手艺!”

花塑器的介绍上篇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