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内心深处的那根刺

 二哥的生活感悟 2022-01-30

人生的成长除了身体,还有一个是精神。所有的成长,都在被内在或者外在的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

为了成长,我们必须摆脱过去,物来顺应,随遇而安。

而在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个人的自洽,身心合一。

我们常常试图通过自我保护来解决内心的烦扰,而真正的转变始于我们将自身问题视为成长的动力。

为了理解转变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让我们来试想一下以下情形。

想象一下你的手臂上扎着一根刺,当触碰到这根刺时,你会觉得痛。所以这根刺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因为翻身时会碰到它,它可能让你很难入睡,你也总想逃避他人,因为他们也可能会碰到它。它使你的日常生活变得非常艰难。你甚至没有办法去人群中走动,因为有人可能会碰到那根刺。

好了,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第一个选择是确保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触碰到它。第二个选择是,你决定把它拔出来。实际上,你做出的选择将决定很可能影响你的余生。

如果选择第一个,你决定阻止其他事物触碰到这根刺,那么你今后的一生都必须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以保护自己手臂上的那根刺不被碰触,或者,你选择在没有人的夜色里散步,或者尽量不去任何可能碰到那根刺的地方。似乎这个效果也很明显,

于是,现在你的全部生活都是围绕这这根刺建立起来的,你似乎也不以为意。但有一天,你遇到了一个难题——你恋爱了,之所以是难题,是因为根据你的情况,你连拥抱都很难实现,因为她可能碰到你的那根刺。

于是,你又设计了另一种全天候佩戴的保护装置,这样就能让人与人之间保持亲近,为了让这个装置方便使用,你又设计了一系列配套装备,让这个保护装置既方便安装、方便移除,又不会对身体造成其他伤害,比如长期佩戴导致皮肤发炎。当然,你也需要在收入中固定一个额度给这个装置维护费用。

终于,你可以安心过日子了,可以正常工作、睡觉、和别人亲近。于是你向所有人宣布:“我已经解决了那根刺,它现在对我已经没有任何影响了”。

但事实却是,那根刺主宰了你的全部生命。它影响了你的所有决定,包括你去哪里,你喜欢和谁在一起,以及谁喜欢和你在一起。它决定了你可以在哪里工作,你可以住什么样的房子,以及你晚上可以睡什么样的床。归根结底,那根刺主宰了你生命的方方面面。

很有意思,意味深长。试图保护一生不受问题困扰,这非常完美地反映了问题本身。你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如果你不解决问题的根源,只是试图保护自己不受问题困扰,那么问题最终会主宰你的生活。最终,你会在心理上过分沉溺于这个问题,以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你会真心以为,你已经把问题造成的痛苦降到最低,所以你已经解决了问题。但其实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你所做的不过是把生命消耗在逃避问题上。问题将成为你的宇宙中心,你世界中唯一的存在。

在人的一生中,孤独就像刺。假设我们的内心中有着非常深刻的孤独感,以至于晚上睡不着觉,白天也很敏感。或者内心很容易感到剧痛,很难集中精力工作,也很难与人进行日常交流。更有甚者,当我们感到很孤独的时候,往往会很难接近别人。

孤独就像一根刺,它会给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痛苦和困扰。但人的心灵不只有一根刺。我们对孤独,对被拒绝,对我们的外表,对我们的精神造诣都很敏感。我们带着许多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它们就抵在我们内心最敏感的地方。任何时候都可能有东西触碰到它们,引起我们内心的痛苦。


关于如何处理这些内心的刺,我们也有两种选择,就像处理手臂上的那根刺一样。很显然,把刺拔出来对你来说会好得多。既然能把刺拔出来,就没有理由耗尽一生去防止它被触碰。

一旦这根刺被拔掉了,你就真的摆脱它了。但是如果你选择保留它们并且试图不被它们烦扰,你就必须改变你的生活,以避免那些会触碰它们的情况发生。

如果你很孤独,你就必须避免去那些情侣们喜欢去的地方。如果你害怕被拒绝,你就必须避免与人太亲近。然而,这样做与制作一个保护装置的道理是一样的。

你在试图调整你的生活,以适应你身上扎的刺。这些刺原本属于外部世界,现在却成了你内在世界的中心。


当你孤独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总会思考该如何应对它。你该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才能让自己不感到如此孤独?注意,你不是在思考该如何摆脱这个问题,而是在思考该如何避免自己受它影响。为此,你不是逃避各种情况,就是将各种人物、地点和事物作为保护盾。最终,你会像那个长着刺的人一样,孤独会主宰你的全部生活。你会与一个让你感觉不那么孤独的人结婚,你会认为这很自然、很正常。但这与避免刺被触碰之痛而非将它拔除的做法是完全一样的。

你没有消除孤独的根源,你只是试图保护自己,不让自己感受到它。如果有人去世或者离开你,孤独会再次困扰你。当外部环境无法使你不受内心事物侵扰时,问题就又回来了。


如果你不拔掉心中的刺,你就得对心中的刺以及你为了避免它而牵扯到的周围的一切事物负责。如果你有幸找到了一个能够让你减轻孤独感的人,你就会开始操心如何和这个人保持关系。

就这样,由于逃避问题,你使这件事情复杂化了。这与使用保护装置来防止刺被触碰完全是一回事:你必须据此调整你的生活。一旦你允许核心问题继续存在,它就会扩展成许多问题。你不会想到要摆脱它,相反,你能看到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尽量避免感觉到它。

现在你别无选择,只能去解决任何可能影响它的事物。你必须操心你的衣着和谈吐。你必须担心别人对你的看法,因为这可能会影响你的孤独感或对爱的需求。如果有人被你吸引,而这能减轻你的孤独感,你甚至可能会向对方坦言:“我需要怎么做才能取悦你?我可以变成你喜欢的任何样子。我只是不想再时时感到孤独了。”


现在,操心这段关系成了你的一个负担。这会使你产生潜在的紧张感和不适感,甚至可能影响你的睡眠。然而,事实上,你体验到的不适感并不是孤独感,而是没完没了的思虑:“我说对话了吗?她真的喜欢我吗?还是我自作多情?”

现在问题的根源被埋在了这些浅层次的问题下面,而这些浅层次问题的出现都是为了逃避更深层次的问题。一切都变得非常复杂。人们学会了利用他们的关系来隐匿他们的刺。如果你们喜欢对方,就得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避免撞到对方的软肋。

这就是人们通常的做法。他们让内心的刺影响到了自己的行为。他们最终会限制自己的人生,就像那些带着手臂上的刺生活的人一样。

说到底,如果你的内心存在着会干扰你的事物,你就必须做出选择。你可以转向外部世界,以避免感觉到它;也可以直接拔出这根刺,不让你的生活围着它运转。


不要怀疑自己消除内心干扰源的能力。它确实可以消失。你可以深入观察自己的内心,直到它最核心的部分,然后做出决定:不让自己最脆弱的部分主宰自己的人生。你要摆脱它。

你希望你和别人交谈是因为你觉得他们有趣,而不是因为你孤独。你希望你和别人建立关系是因为你真心喜欢他们,而不是因为你需要他们喜欢你。你希望你坠入爱河是因为你真心爱上了对方,而不是因为你需要逃避内心的问题。


你该如何解放自己?在最深层次的意义上,你得通过发现自己来解放自己。你不是你感觉到的痛苦,也不是周期性地感到压力过大的那部分你。这些干扰都与你无关,你是注意到这些干扰的人。因为你的意识是独立的,并能觉知这些事物,所以你可以解放自己。

要摆脱内心刺丛的束缚,你只需停止与它们纠缠。你越是触碰它们,就越会刺激它们。由于你总是做一些事情来避免感觉到它们,它们没有机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如果你愿意,你完全可以先让烦扰之情涌上来,然后对它们放手。你内心的刺只是来自过去的被阻塞的能量,所以它们是可以被释放的。问题是,你之前总是要么完全避开可能使它们释放的情况,要么以保护自己的名义压抑它们。


假设你正坐在家里看电视。你一直看得很开心,直到两个主角坠入爱河。突然间,你感到孤独,但周围没有人给予你关注。有趣的是,几分钟前你还好好的。这个例子表明,这根刺一直在你的心里,它只是没有被激活而已,直到有东西触碰到它。

你感觉心中顿时产生了一种空虚感或坠落感。这种感觉让你非常不舒服。接着,一种软弱感涌上你的心头,你开始回忆其他时候独自一人的体验,以及那些伤害过你的人。过去储存的能量从心中释放出来,引起了很多思绪。这时,你不再从电视中获得快乐,而是一个人坐在那里,沉浸在思绪和情感的潮水中。

除了吃点东西、打电话给某人,或是做点其他能让自己平静下来的事情,你还能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你能做的是注意到你注意到了。你可以注意到你的意识刚才在看电视,而现在它正在观看你内心的夸张情节剧。这一切的观者是你,是主体。而你观看的事物则是客体。空虚感是一种客体,它是你感觉到的事物。但谁是感觉者呢?你的出路就是注意到是谁注意到了这一切。如果你想摆脱过去储存的能量,你必须允许它们通过,而不是把它们藏在内心深处。


从你小时候起,你的内心就充满了能量。你得清醒过来,意识到你就在那里面,意识到你的内心中还有一个敏感的人与你相伴。单纯地观看敏感的那部分你感到不安、嫉妒、需要和恐惧。这些感觉只是一个人本性的一部分。如果你集中注意力,就会发现它们并不是你:它们只是你感觉和体验到的事物,而你是觉知这一切的内在存在。如果你保持冷静,你甚至可以学会欣赏和尊重哪怕是令人不满的体验。


例如,一些最美丽的诗歌和音乐就是由处于混乱状态的人创造出来的。伟大的艺术源自人的内心深处。你可以体验这些非常人性化的状态,但并不迷失于其中或是抗拒它们。

你可以注意到你注意到并单纯地观察了孤独是如何影响你的。你的姿势改变了吗?你的呼吸放慢还是加快了?当孤独获得所需的空间,从而能通过你时,会发生什么?你要做一名探索者。观察它,然后它就会消失。只要你不沉溺于其中,这一体验很快就会过去,别的体验会接着出现。尽情享受这一切吧。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自由了,一个纯粹能量的世界将在你的内心开启。


你越是能坚守自我的位置,就越能感受到一种你从未体验过的能量。它源自后方,而不是前方,前方是你体验你的思想和情感的地方。当你不再沉溺于你的夸张情节剧中,而是舒服地坐在觉知之座上,你会开始感觉到这股从内心深处涌出来的能量流。这种能量流就是精神。

如果你坚守自我,而不追随内心的烦扰,你就会开始体验它。你不必摆脱孤独,你只需停止和它纠缠。它只是宇宙中的又一个事物罢了,就像汽车、小草和星星。它不关你的事,所以放手吧,这才是自我应该做的事。觉知不与烦扰战斗;觉知释放烦扰。觉知只是觉知到宇宙中的一切从它面前经过。


如果你坚守在自我之中,那么即使你的心灵感到虚弱,你也能体验到你内在的力量。这就是道的本质,是心灵成长的源泉。一旦你懂得,感觉到内在的烦扰并无不妥,而且它们今后不再能干扰你的意识之座,你就自由了。你将开始获得来自后方的内在能量流的支撑。当你体验过内在能量流带来的狂喜后,你将从容地行走在这个世界上,不会再受到任何事物的干扰。

这样你就成了一个自由的存在——你超越了。

我在读《清醒地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