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容易上手的临床研究类型有哪些?科研小白看这里!

 日有所获的小白 2022-01-30

图片


很多初、中级的临床医生和在校专硕同学都面临这样的窘境:
       图片
图片来源:圆圆微信截图

科研君这就来给大家支招啦!有什么适合科研小白做的临床研究类型呢?

1、回顾性队列研究

先不说理论知识,先来看个案例,下面这篇文章讲了什么? 
               图片图片来源:期刊官网截图

这是一篇 2.694 分的文章[1],文章利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了在 2020 年 2 月 22 日 (首次入院日期))到 2020 年 4 月 10 日进入意大利两家医院的 516 位 COVID-19(新冠肺炎患者)的数据。

以死亡作为结局指标预测 COVID-19 死亡的危险因素,作者先是已死亡为结局指标,筛选出 6 个预测因子,也就是预测指标,包括年龄、既往慢性病史、呼吸率、 PaO2/FiO2、肌酐和血小板计数这 6 个指标是这两个医院内 COVID-19 死亡的危险因素。

最后用以上 6 个预测因子建立了一个 COVID-19 的临床风险评分,并证明这个评分模型可以帮助分层低、中、高死亡风险患者。

其实说白了,整个研究就这 3 件事:

第一:收集数据,2 个月时间收集了来自两个医院的 516 个病例。
第二:分析数据:单因素风险预测(t 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 回归)、模型构建(ROC、Cox 回归)。
第三:做表做图,写文章,投稿发表。

2、观察性疗效比较研究(也叫非随机对照研究)

老规矩,先看一篇范文:
       图片   图片来源:期刊官网截图

这篇文章的影响因子是 2.353 分[2],这项非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通过社区体育俱乐部为运动员家长提供的心理健康扫盲干预的有效性。

共有 540 名青少年运动员的家长 (321 名女性,219 名男性),干预组 (n = 352)参加了一个简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匹配对照组 (n = 188)无任何干预。

一般线性混合模型显示,在 1 个月的随访中,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初级心理健康知识结果相比没有显著改善(阴性结果,但还是能发文章)。

然而,干预组的父母更有可能自发地寻求正式帮助,相对于对照组,他们增加了帮助患有精神健康障碍的人的信心和知识,经历了较少的心理压力,并且感受到了来自其他运动俱乐部父母更多的支持。

总的来说,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社区体育俱乐部提供的简短的教育干预可以对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某些组成部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结:

第一类研究,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能够收集足够的病例数据,要求每个病例尽可能全,需要包含各项检查的数据,这样变量多了,后续想怎么花式分析都可以。

一般罕见病例可以病例数少一些,但常见的疾病还是需要以量取胜的。对于天天在医院写病历的年轻医生,想要建立一个自己的数据库,其实不算难事,投入时间精力即可,不会伤害到自己的钱包。

第二类研究,虽然需要进行一定的干预,但是好在不要求必须完全依照随机对照试验一样来进行匹配病例,通常也不需要长时间的随访,一般都能在一年内完成随访。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更多些,但非常适合护理、精神、心理等需要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的科室。

当然,以上两类研究相对容易上手,但也不是说做就能做的,真正实施起来的细节非常多,包括如何设计研究方案、如何收集数据、如何进行统计分析、遇到阴性结果怎么办、怎么选刊等等问题...

丁香园 2021 版科研会员,适合小白的体系课程!

扫码领取
限量 ¥200 优惠券图片图片
图片


一、会员 23 门临床科研体系课程,适合小白系统学习

不同于市面上随意拼凑的课程,会员课程从零基础入门到进阶,精选 23 门体系化课程,非常适合小白同学系统性学习,真正掌握科研方法论。想发表 SCI 还是中文核心?会员都适合!

图片
图片来源:科研会员详情页

不知道从哪学起不要紧,贴心提供学习规划参考,确定目标是发 SCI 还是中文核心,跟着学就完事!
图片图片
点击查看大图
图片来源:丁香科研会员权益页


二、一年无限提问权益,科研问题放心提

科研学习中,大家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身边无人可问,花费大量时间解决后,发现不过是很小的问题。考虑到这些,会员提供一年无限提问权益,学习中不怕你有问题,就怕你不提出问题!

图片
图片来源:科研会员权益页


三、668 元奖金会员激励机制,摆脱拖延症

丁香园反对学术不端,鼓励大家靠自己的科研成果毕业、晋升。所以,为科研会员特别设立了 668 元的科研奖学金,会员有效期内以一作发表 3 分 SCI,就可以申请 ¥668 现金奖学金,下班学习更有劲儿!

图片
图片来源:会员领奖 WOS 截图凭证


参考文献:
[1]Fumagalli C, Rozzini R, Vannini M, Coccia F, Cesaroni G, Mazzeo F, Cola M, Bartoloni A, Fontanari P, Lavorini F, Marcucci R, Morettini A, Nozzoli C, Peris A, Pieralli F, Pini R, Poggesi L, Ungar A, Fumagalli S, Marchionni N. Clinical risk score to predict in-hospital mortality in COVID-19 patient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 Open. 2020 Sep 25;10(9):e040729. doi: 10.1136/bmjopen-2020-040729. PMID: 32978207; PMCID: PMC7520809.
[2]Hurley D, Allen MS, Swann C, Vella SA. A Matched Control Trial of a Mental Health Literacy Intervention for Parents in Community Sports Clubs. Child Psychiatry Hum Dev. 2021 Feb;52(1):141-153. doi: 10.1007/s10578-020-00998-3. PMID: 3236719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