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学诗话续编卷一

 杏坛归客 2022-01-30
李俊儒,字汉仪,号少白轩,武陵人。
前言  
袁子才为《随园诗话》,顾盼自雄,为己张本,虽不乏卓到之论,终贻后人之訾。洪稚存臧否时贤,各得其宜,乃可谓命世之杰也。余为诗话,偶集闲谈,虽无卓到之论,窃欲彰古法时杰于万一,以示朱紫之分野,诗道之犹存。孤心自知,甘苦皆怡也。

武陵后学李俊儒撰


  卷 一  

五古之高处固在汉魏,然言必学汉魏乃可为五古者,亦英雄欺人也。夫汉魏已远,苏李之篇,古诗之什,相袭至今,已为陈词。此昌黎所谓唯陈言之务去耳。况情虽沈致,字句固佳,究是得之于天,未穷其变。可以有一,实难为二。

诗有必亲致乃知其妙者。仆生于南,未尝见杨柳。昔在黉门,尝诵昌黎「杨柳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东坡「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等句,虽自钦叹,亦尔尔耳。后负笈京师,见朔方四月,白絮滔天,始服二公下语之精切。

王阮亭诗:「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昔不知其何佳之有。比来家人告余,江南宿雨兼旬,阴云不开,虽维四月之序,而绝无浓春之致。余遂顿悟。

咏物诗不易作。余尝作杨花诗云:「似水冰清水性名。一开一谢本倾城。无端逐散春风里,便被浮名误一生。」余师尝和之云:「众花皆是为浮名,我为浮名拚此生。厌我甚无姿色美,仍凭勇气敢倾城。」觉立意之高,更胜某数倍,唯以吾师之胸襟,始足当之也。

以诗为论,古已有之。然盖寻常之议论,经诗家道来,便觉不俗。若东坡「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放翁「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皆娓娓动听。此得之于艺也。譬如原木,被之以彩,乃堪为具。但知以诗为论,而不知艺者,槁矣。

诗者,动乎情而形于言。然诗人多恃其才,每欲以理逞之,压服众方。此非作诗之上乘也。江弢叔云:「词曰诗者情而已,情不足者乃说理。理又不足征典故,虽得佳篇非正体。」可谓知言。

尹公景秀,居塞上。偶得余诗数篇,颇赏之,遂相订忘年交。故知:诗可以群。余有赠尹公诗云:「垂髫黄发两蒿蓬。南北看花各自空。不以平生诗句好,相逢应是马牛风。

古人学诗,皆付萤雪凿壁之功,乃稍自树立。今之人未读古人书,已欲自立门庭。粗知格律,辄以为登堂入室,尽窥奥秘。余改定盦句慨之云:「天教此辈擅年华。风雅真成顷刻花。我论文章讳当代,略知格律即名家。

九 

学古人诗,当善择其本。诵古人之别集,尤应慎重。苟于一二大家之间,以日以年,披沙见金,诚乎其有得。设使芜菁俱在,朱紫难辨,虽博采而何取?



 

一〇
宋徵璧诗话云:「<焦仲卿>及<木兰诗>,如看彻一本传奇,使人不敢作传奇。」余谓:「听君一席话,胜读一席话。」
 
一一
荆公诗云:「老于陈迹倦追攀,但见幽人数往还。忆我小诗成怅望,钟山只隔数重山。」较诸京口瓜洲,尤觉怆然。
 
一二
义山诗:「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空独寂远,未让陈拾遗《登幽州台歌》。
 
一三
诗人姓字之佳者,每增路人之缘。如李太白、纳兰容若。
 
一四
以安意如故,时人皆知纳兰。然谓其知纳兰,未若言其知「当时只道是寻常」「人生若只如初见」数句耳。
 
一五
有清词人,余偏爱蒋鹿谭。盖少年时尝见其虞美人一阙:「水晶帘卷澄浓雾。夜静凉生树。病来身似瘦梧桐。觉道一枝一叶怕秋风。银潢何日销兵气。剑指寒星碎。遥凭南斗望京华。忘却满身清露在天涯。」可谓一眼千年。
 
一六
余有句云:「樊南年少风流甚,一遇柳枝恨便多」,自谓少年情事,莫出此外矣。惜律未协。
 
一七
荆公贾生诗云:「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不意乃为己之诗谶。
 
一八
芋水堂言:「放翁一生以赋笔作詩。去雅远矣。」
 
一九
张绍虞将植发,诸子作诗调之。江上木奴有句云:「纵使根株成半死,能留一二作孤臣。」人皆绝倒。


 

二〇
义山之诗,余昔谓之以沉艳。其沉得诸少陵,其艳得诸长吉。而义山得少陵之沉厚,去少陵之苍古,得长吉之瑰艳,去长吉之诡谲,化为己出,播之近体,乃就此义山独有之格。
 
二一
梅村七律,窃以为短。某日取其诗集展读,见其赏菊诗云:「不扶自直疎还宻,已折仍开瘦更妍。最爱萧斋临素壁,好因髙烛耀华钿。坐来艶质同杯泛,老去孤根仅瓦全。苦向邻家怨移植,寄人篱下受人怜。」大喜,以为精绝。冰砚云:「梅村近体,较诸大家,似非饱满。然笔法精纯,思力尤深。」余始然之。
 
二二
陆端己性豪,尝与诸友视频对饮。大醉。虚吞火机。时人皆骇。醒转,不复记也。余调之云:「裁诗态度虽殊趣,噬火年华属殿军」,张绍虞笑谓:「当属冠军。」端己忿忿云:若曹无知。吾实效发哥也!
 
二三
李梦唐七绝思力一时无两。然尚未臻唐人圆融之境。时人或谓其嗣响唐风,殆矣。唯「却睹棠红心自怃,事亲不及一庭花。」「秦川遍是君王冢,只看昭陵与茂陵。」数句,差足近之。
 
二四
南唐中主尝问冯延巳:「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杜牧之诗云:「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时殊体异,趣近之也。





附:《后学诗话》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乾 | 社
大  雅  常  集,与  古  为  新
编辑:少白轩
校对:少白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