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允升园贺岁之作:太极拳乱环诀探秘|古拳法阙疑第2部

 明月照书窗 2022-01-30

《古拳法阙疑》第2部。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腊月二十八。

允升园推出贺岁之作:《太极拳乱环诀探秘》。

杨班侯所传《乱环诀》,据传是吴孟侠在《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一书中首次公诸於世的。他说,此诀三十年前得自于杨班侯高足牛连元,为牛氏所传《杨氏秘传太极拳九诀》之一。

让我们先读一下《乱环诀》原文。

乱环术法最难通,

上下随合妙无穷。

陷敌深入乱环内,

四两千斤着法成。

手脚齐进横竖找,

掌中乱环落不空。

欲知环中法何在,

发落点对即成功。

《乱环诀》,虽是杨氏太极拳的独有拳谚,但拳理却并非杨家所独有,孙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武氏太极拳等流派也走环,形意拳、八卦掌也走环,只是其他内家拳没人去凝炼而传承后人而已。

下面,我和拳友们分享一下自己的体悟,抛砖引玉,欢迎交流。

体悟之一:杨班侯凭乱环诀打天下。乱环诀真的乱吗?拳者练好此前提即可登堂入室。

我们先看《乱环诀》第句:“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

我认为,这两句的核心要义,说的是练习乱环诀的前提条件。

开头一句说的是乱环诀很难掌握,没有可深入探究之处。但哲学有一现象,即外象越难、内理越易。拳者须心中明了。

虽然难通,但我们还得通。怎么通?

杨班侯说,拳者上下随合之后,就会感到乱环诀的其妙无穷了。

怎么做到上下随合?

拳者待双胯、双肩松开特别是腰部松空之后,此时不管走上下、左右、前后哪条轴,都会做到上下随合。这是练习乱环诀的前提条件。

轴又怎么走?

左右之横轴最好走,如同汽车轮子的往前走和往后倒,往前走就是前翻浪劲,往后走就是后翻浪劲。左右轴练得是金木交合,形意拳非常重视此轴,“硬打硬进无遮拦”主要就是此轴的力量。

前后之纵轴较难走,需要师父授业解惑。当然,自己也有可能揣摩出来,但会浪费很多时间。八卦掌很重视前后轴,尤其是牛舌掌、瓦楞掌,走出前后轴的劲路和拳感来,就出功夫了。

上下之竖轴最难走,能会此轴功夫的拳者很少。我的老师会,我自然也会。注意,把腰挺得笔直不是竖轴的功夫,练中线也不是。竖轴主要是练习冲脉,也有叫中脉的。此轴功夫仅靠时间和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得有机缘。所以,真正有成就的太极拳者极少。包括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其最终的突破路径也靠这个。

我举例说明,以左右轴为例。杨氏太极拳的倒撵猴,即是左右轴旋转的前翻浪劲。形意拳的劈拳,就是左右轴旋转的后翻浪劲,而现在许多人打成前翻浪劲。

体悟之二:杨澄甫秘传“∞连环法”,与杨班侯之乱环诀有无关系?怎样才能陷敌深入乱环内?

在聊《乱环诀》第三、四“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着法成”之前,我们先看一个秘中秘。

叶大密先生是武当叶氏太极拳的创始人。他的老师即是杨氏太极拳第三代宗师杨澄甫公。

澄甫公在上海期间,感念叶大密极尽弟子尊师之道、用心之专,曾秘传叶大密一连环法,即“靠壁运气,自在无碍,在胸口画作一个横的无形无象的∞连环形”的训练法。

见下图。

允升园贺岁之作:太极拳乱环诀探秘|古拳法阙疑第2部

之一。叶老敬师得秘传。

杨澄甫初到上海,叶大密对澄甫公是百般敬重。1929年冬天,叶大密支付200大洋,事先瞒着澄甫公,请匡克明给他量身定做了一件狐开皮大衣,挂在匡克明的店里。

一日,叶大密先生邀请澄甫公逛街,进了匡克明的成衣店,佯装请杨老师试衣。

其实,以杨老师的身材,一般的成衣店是挑选不出合身的衣服,没想到一穿上这件狐开皮大衣后,既合身,又保暖。

叶大密同匡克明等在一旁赞不绝口,劝说杨澄甫公顺理成章地穿上这件衣服。

之后叶大密顺水推舟,邀澄甫公去亨得利表行,又花了80大洋,挑选了一块英纳格怀表赠予澄甫公。

澄甫公感念叶大密极尽弟子尊师之道、用心之专,特地到武当太极拳社传授了“靠壁运气,自在无碍,在胸口画作一个横的无形无象的连环形”的训练法。

之二。∞字连环功夫深。

叶大密先生说,含胸拔背也有双重。要避免这个双重,须练“靠壁运气”,胸口走∞字形。

此功夫厉害吗?

据叶大密说,杨澄浦演示靠壁运气之法时,让5人分别按住其臂,压在墙上。杨澄甫用一个十字手,即将5人分别发在不同角落。

之三。乱环诀法太极魂。

我的思悟,澄甫公秘传叶大密的“∞连环法”,只是杨班侯“乱环诀”的一种。澄甫公一个“∞连环靠壁运气”,就将5人同时发出,可见其威力确实惊人。

杨班侯是杨澄甫的伯父,是杨氏太极拳打天下的代表人物,其太极功夫非澄甫公所能相比。由此而来,杨班侯“乱环诀”法的威力一定更是强大。

之四。怎样才能“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着法成”?

我的体悟:

将我方和对方视为一个太极体。

若对方为掌,将则对方的劲路,意领到对方拳架阳螺旋的“圈”;

若对方是拳,将则对方的劲路,意领到对方拳架阴螺旋的“点”;

此两种陷法,是吾所体悟的诱敌深入之法,只是我方发出的不是引劲、化劲,而是太极截劲、拿劲,是主动喂劲给对方,让对方感到自己越来越有力量,进而拿住对方。

此时,我方就具备了“四两拨千斤”的前提,即“四两千斤着法成”。

两者合而为一,即《乱环诀》的第三、四句所言:“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着法成。”

当然,我方也可往自己拳架双螺旋的“圈”中和“点”里来引化,方法相同,只是作用的人不同而已。

我的体悟:真正的借力打力,是将对方的劲力意领到对方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

体悟之三:太极拳谚“手脚齐进横竖找”,一须知三尖相照,二须会三轴生克。跟我试试手便明了。

下面,再和拳友们俩聊《乱环诀》第五、六句:“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我的体悟有三:

其一:“手脚齐进”即为直。

我的体悟,“手脚齐进”,即是清朝著名武术家苌乃周所言的“三尖相照”,如此才能打出整劲来。同时,“手脚齐进”走的是前后之纵轴,拳法叫“直”,如形意拳所讲的“硬打硬进无遮拦”。

这种劲,主要是水火既济劲。八卦掌的牛舌掌法走的是火劲,瓦楞掌法走的是水劲。

孙氏太极拳的大莲花掌,即是水火既济劲的阳螺旋手法。每每练习此掌法时,我常常想,禄堂公真的是了不起,古代武者真的是了不起。我们的水火既济式的练法,不是简单的拳架开合,也没有类似孙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等拳派的任何招式,走的全是双螺旋拳架。

其二:横竖找是为什么?

我的体悟,“横竖找”,即是传统内家拳所言的劲法生克之理,即直破横、横破竖、竖破直。

见下图。

允升园贺岁之作:太极拳乱环诀探秘|古拳法阙疑第2部

蓝圈,即前后纵轴之双螺旋圈。红圈,即左右横轴之双螺旋圈。黄圈,即上下竖轴之双螺旋圈。

推手时,我方拳架走出蓝圈的劲路,就能破对方红圈的劲路。我方走出红圈的劲路,就能破对方黄圈的劲路。我方走出黄圈的劲路,就能破对方蓝圈的劲路。如此,就能“掌中乱环落不空”了。

当然,拳架的蓝、红、黄圈可大可小,黄圈可上可下,蓝圈可前可后,红圈可左可右。大圈即其大无外,小圈即其小无内,两者合一,即是双螺旋于一体的太极体。

其三:跟我试试手。

场景:拳友重心左脚,走按劲,双手按住自己的胸口。怎么化解对方的按劲?

拳理:对方走按劲,为“直”。我方走“竖”,即可破之。

走法:怎么走出“竖”?意打对方头顶上方一点,以其竖破其横,就可破坏对方的“虚领顶劲”,轻轻将其拔根。

若对方重心右脚,就意打对方地下三尺一点,以其竖破其直,就可破坏其气沉脚底,轻轻将其拔根。

体悟之四:杨班侯《乱环诀》说“发落点对即成功”,怎么做?这三种功夫我说了你也未必会。

和拳友们聊聊最后两句:“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先说点题外之话,但很重要。

拳悟之得,贵在坚持。

看古代武术大家的学拳史,他们几乎都有“拳瘾”,甚至被称为“武痴”。

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情,凡有所成就者,皆离不开“坚持”二字。

杨班侯所体悟的《乱环诀》,绝不是他一天两天就能得到的,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慢慢得来的。

之于现在,不管是专业习武者还是业余好拳者,我们得到《乱环诀》的过程太容易。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珍惜、不深刻。

简言之,身心感悟出的东西和眼睛看到的东西,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怎样做到“发落点对”?

有点忙,简单一说。我的体悟:

一是意打对方的“双重之点”。

怎么打?

之于初级拳者,可于接手后,根据阴阳之理慢慢寻找。

之于功夫深者,未接手前已经明了对方的重心所在,接手后就直接“拿住”重心,然后则是想发就发了。

二是意打对方的阴重心。

万物负阴而抱阳。

重心自然也有阴阳之分。看得到的阳重心,从脚上找。看不到的阴重心从手上找。

三是意打对方的阴螺旋或阳螺旋

接手后,对方为掌时,打对方拳架的阴螺旋;对方为拳时,打对方拳架的阳螺旋。

这种功夫,现在太极拳界估计没有几个人会了。

虽然我今天说破了,但是依然没有几个人会。因为,这是真正的“用意不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