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谱法从9世纪以来不断发展变化的原动力是人们保存、记录音乐的渴望。在中世纪教堂和修道院中负责演唱宗教歌曲的人,必须熟记大量的曲目。估计当时一名歌手需要近10年时间才能学会所有圣歌。而最初乐谱只描绘旋律大致走向,是记忆的辅助,并不像现代记谱法那样准确标注音高和节奏。当然,今天仍有一些音乐人将记谱法当作记录和演奏音乐的方式,许多流行音乐要么根本不记谱,要么只记录大致框架,比如一组和弦走向,演奏者可以用不同形式来“表现”。虽然可以买到喜爱的摇滚歌曲乐谱,甚至是爵士钢琴家手写谱抄本,但这些都是在演出之后记录下来的,不同于古典音乐中用来指导音乐家演奏的乐谱。如今,很多音乐都是直接在工作室制作,不仅通过电脑进行数字录制,还会使用软件合成其中的声音。到这一步,记谱的概念就完全消失了。  新技术标志着音乐创作从此脱离古典音乐传统中不可或缺的记谱法。所以有人认为,古典音乐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的音乐,是因为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书面记述而非口耳相传的音乐文化。古典音乐和文学作品一样,通过书写将内容固定下来,这区别于口耳相传的游吟歌曲或民间音乐。口传文化中的传奇故事在代代相传过程中可以不断加工,而19世纪的印刷版小说则将每一处细节都固定在白纸黑字中,二者相差甚远。同样,可以任意改编发挥的民间音乐、爵士曲调与古典交响乐截然不同。
把每个细节都确定下来的理念是正统古典作品的核心标准。首先,这种理念引导人们形成“作品”概念,即伟大作曲家的创作;继而古典音乐的历史就像文学或绘画的历史一样,成为关于伟大作品和创作这些杰作的艺术家的历史。但音乐记谱并不是随意为之,即使在记谱法萌芽阶段的中世纪,它也已经为更加复杂的音乐创作提供条件了。作曲家可以通过记谱法不断改编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构思,并发展出更为悠长、复杂的多声部组合音乐,这在记谱法出现之前完全无法想象。例如,托马斯·塔利斯(Thomas Tallis)创作的《寄愿于主》或斯特拉文斯基( Igor Stravinsky)创作的《春之祭》都依赖于多声部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效果,这种效果在记谱法出现之前根本无法实现。此外,复调的发展也与越来越准确的记谱法相辅相成。复调,即许多声部和谐组合在一起,是许多古典音乐作品的核心特征。记谱法顺应着13世纪至14世纪出现的复调音乐潮流而进步,也反过来影响新音乐的发展。 如今,对所谓的古典音乐而言,记谱法的重要性仍毋庸置疑。它不仅促进节奏、和声与复调的发展,扩展了适合大型乐团表演的音乐形式,还塑造了音乐由一位作曲家创作并由其他人演奏的呈现模式。在古典音乐中,创作和演奏是相互独立,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事离开记谱法同样无法实现。这亦是古典音乐的独特之处,因为在许多其他音乐文化中,音乐家都只演奏自己创作的音乐或演唱自己写的歌。从18世纪开始,音乐家在观众面前表演预先创作的作品成为标准古典音乐演出形式。人们习惯于聚集在特定的场所,安静、专注地聆听古典音乐表演了。 为什么现代人仍会聆听来自遥远过去的音乐,还愿意用19世纪德国、17世纪意大利或12世纪法国的音乐来消磨空闲时光呢?你会发现,人们对古典音乐兴趣,与对博物馆或古代修道院里文物的兴趣点完全不同。现代人沉迷于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历史,但通常不会按照当时的着装打扮自己、使用当时的语言交流沟通,甚至恢复到当时个人卫生标准。可对音乐的态度却并非如此,今天我们仍然会为了还原200年前人们创作的文字或者音乐而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甚至不得不承认,当时的音乐作品对当下生活的影响远超当代音乐创作。 古典音乐自然不仅仅超越了时代。“听”贝多芬,与在博物馆里“看”贝多芬信件,或“读”1800年维也纳旧报纸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音乐的慷慨激昂或愉悦心情,或引人深思,或只是单纯听觉享受,都仿佛架起一座桥,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其诞生地。不过也可能正好相反,也许古典音乐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感,才是它吸引力的真正来源。很显然,如今欣赏古典音乐的方式与创作者的初衷完全不同,由于录音技术的发展成熟,音乐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唾手可得,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环境的一部分。这完全不同于中世纪神职人员在教堂聆听圣咏、伊丽莎白时代朝臣去参加假面舞会,或那不勒斯店主在闷热、喧闹的歌剧院顶层体验罗西尼(Gioachino Rossini) 歌剧首演。不同的环境,来自耳朵、眼睛和心灵的不同感受都会不可避免地改变人欣赏古典音乐的方式。 关于音乐的思考终归要由音乐本身给出答案。只有不断聆听音乐,对音乐的思考才会更加活跃且富有成果。古典音乐的核心并不在于历史背景或思想观念,尽管它与两者息息相关。但音乐首先是一种感官体验,音乐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一路走来,为我们提供感受世界和理解世界的多种方式。 这些被称为古典音乐的浩繁曲目也许正是人们想要体验世界的全套剧本。当聆听16世纪复调音乐时,会感到神圣与永恒;当聆听贝多芬时,能感到努力拼搏、直奔目标的激情和紧迫;当聆听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时,会感到生命饱满的存在着;当聆听现代电子音乐时,会有站在已知世界边缘的崇高……音乐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也传递了很多不同的意义,所有音乐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比任何个体穷尽一生的经历都丰富的世界。 古典音乐:是被归类为“古典音乐”的音乐,该划分由文化和历史决定,只与音乐作品的结构、渊源和表演方式有关,是可以被改变的。是一种书面的、记谱式的音乐。录音技术:在录音技术产生之前,听音乐是一项社会活动;录音技术出现之后,听音乐成为一种完全私人化的行为,可以随心所欲地聆听。记谱法:这是古典音乐演奏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正是因为有记谱法,古典音乐才能在书写过程中被固化,并区别于口耳相传的游吟诗歌和民间音乐。古典音乐的价值:就像艺术品一样,古典音乐的价值超越时代,其中蕴含的情感现在仍然能产生共鸣。它架起一座桥,带领人们穿越时空,回到它的诞生地。音乐与人类:音乐伴随着人类历史一路走来,为人提供感受世界和理解世界的多种方式。人们称之为古典音乐的长长曲目单,也许正是自己想要体验世界的全套剧本。音乐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也蕴含了很多信息,所有音乐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比任何个体一生经历都丰富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