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夫复何言 2022-01-30

寒假期间,瑄循例要完成每天的诗词学习。昨天他想找一首短诗,问我的意见,我推荐了东坡先生写于惠州的《纵笔》。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由此,我也获得了今天的命题:钟。

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钟是一个严肃的存在。

从远古的时候起,钟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它传递信息、确认时间,从不失误。以至于我们有很多故事给钟赋予了神话色彩。比如铸造时有人投身冶炼的金属液体中,或是谁奉献了自己的鲜血,诸如此类。

正因为它的高贵,往往只能为身居高位的家族所有,于是,钟鸣鼎食,一遍敲着钟,一遍用鼎来吃饭,成了人人向往的贵族生活。

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呢?似乎没见到这一类的考究。我猜也许是随着宗教的普及渐渐推广到各处的。

由于这些庙观往往都选址在绿水青山的灵秀之地,早晨从林间高阁上传出的袅袅钟声,比之以往充满官府气息的黄钟大吕,更贴近人的心灵,也给人适当的安慰。

如今我们熟知的晨钟暮鼓,大约开始于唐朝。早上的第一道钟,应该在五更敲响,也就是凌晨五点。

那时候的人们,听到钟声就知道,该起床干活了。当然,那些“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人士除外。

可是,倘若我已经白发萧散,满脸病容,被这尘世的风霜打蔫了,怎么办?东坡先生给了个最简单的办法:躺平!

在阁楼上摆一张藤床,怎么舒服怎么来,躺平就好。至于五更的钟声,不用担心,道人知道有人躺平在此,他只会轻轻地敲几下,意思意思就算了。

实际上,我们知道,在“道人轻打五更钟”之后不久,另一记重击就向东坡先生袭来,他再一次被贬,不得不渡过海峡,去到更加蛮荒的地方。

所以,躺平?算了吧。

钟声总会响起,哪怕再轻,也是该起来努力了。更何况,每天的报告还在等着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