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海泛舟】俞思义︱浅议折腰体和折腰句;偷春格和蜂腰格

 陈晓春 2022-01-31

折腰体和折腰句

文/俞思义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称为一联。每联的第一句为出句,第二句是对句。这两句的平仄要相对,否则叫失对。下联的出句与上联的对句开头要相黏。也就是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起始平仄要相同,否则叫失粘。

可是唐宋诗人常有失粘的诗句。如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杨柳渡头杨柳稀,罟师(gǔ shī渔夫)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首联对句是平平起始,而次联出句却仄仄起始,显然失粘。

又如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第二句仄起,而第三句却平起,也失粘。

于是有人出来为古人打圆场,说什么这叫折腰体。并且给折腰体下了个定义:中失粘而意不断"。其实,这再次证明古代诗人往往重视诗的意境,宁可破格,而不拘泥陈规。

五绝折腰体举例

张九龄《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李白《自遣》: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以上皆二三句失粘)

五律折腰体举例

陈子昂《晚次乐乡县》: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唐求《题郑家隐居》:不信最清旷,及来秋已空。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业在有山处,道归无事中。酌尽一杯酒,老夫颜亦红。(以上皆二三句失粘)

七绝折腰体举例

白居易《游仙游山》:暗将心地出人间,五六年来人怪闲。自嫌恋着未全尽,犹爱云泉多在山。(五六——仄仄,自谦——仄平,失粘)

赵彦昭《奉和圣制人日玩雪应制》:始见青云干律吕,俄逢瑞雪兆阳春。今日回看上林树,梅花柳絮一时新。(俄逢——平平,今日——平仄,失粘)

上官仪《春日》:花轻蝶乱仙人杳,叶密莺啼帝女桑。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叶密和云飞——失粘)

七律之折腰体举例

杜甫《咏怀古迹》: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至今疑(第二联出句失粘)

杜甫《所思》: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尊酒定常开。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第三联出句失粘)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第四联出句失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第三联出句失粘)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第二联“怅望”失粘)

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第三联“未将”失粘;第四联“明光”失粘)

二、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第二联“负盐”失粘;第三联对句失对,且失替)

杜甫《奉寄章十侍御》: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指麾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朝觐从容问幽仄,勿云江汉有垂纶。(第三联“湘西”失粘) 

杜甫《九日》: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第二联“苦遭”失粘)

杜甫《所思》: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俎定常开。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三、四联出句皆失粘)

杜甫《有客(一作宾至)》: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第三联出句失粘)

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掖门在两旁如人之臂掖)》:天门日射黄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宫草微微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 云近蓬莱常好色,雪残鳷鹊亦多时。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从容出每迟。(第二联“宫草”、第三联“云近”均失粘) 

杜甫《城西陂泛舟(即渼陂)》: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第二联“春风”第三联“鱼吹”均失粘)

 杜甫尚且如此,我们也应重视诗的意境,允许有时可以破格。

还有一种折腰句。七律的节奏一般不允许上三后四(这常用于填词)。可是唐宋诗人仍有前三后四的诗句。

如:白居易《答客问杭州》就有"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话龙头"。

欧阳修《退居述怀寄北京韩侍中二首其二》:"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到溪头"。

 宋·胡仔《句》:“鹦鹉杯且酌清浊,麒麟阁懒画丹青。”

唐·周繇 《送宇文虞》:“野店寒无客,风巢动有禽。”

以上皆前三后四或前三后二的节奏。

还有其他节奏,如杜甫 《宿府》“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前五后二的节奏)

折腰句也是律诗中违背常规的句式,依然有人在用。

偷春格和蜂腰格

律诗一般要求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可是古代诗人也往往违规。于是后人为此解释说:凡是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颈联对仗的叫偷春格。如

唐·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三两联对仗。第二联不对仗)

唐·李白 《送友人_》: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和上一首同样)

只有颈联对仗,被称为“蜂腰格”。如

唐· 李白《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剪落青梧枝,灉湖坐可窥。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唐·张九龄《 折杨柳·纤纤折杨柳》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迟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更愁征戍客,容鬓老边尘。

唐·贾岛《下第》:下第唯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这三首诗都是只有颈联对仗)

而首联、颔联不对仗,颈联、尾联才对仗的称为藏春格。如杜甫的《早花》: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直苦风尘暗,谁忧容鬓催。

明明不符合律诗格律,却被美化为什么“体”什么“格”。古人能率性而为,我们由于诗的内容需要,为什么不能破格?

作者
简介

俞思义,1933年生,在中学教学语文21年,在高等院校教学普通逻辑等21年。从南京晓庄学院退休。

我的昵称是集义所生。六岁时读私塾,先生为我起了“集生”为“字”。这个“字”源于《公孙丑章句上》,公孙丑问孟子何谓浩然之气时,孟子所说的一段话。其中有一句是(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意思是,浩然之气必须积善,做任何事都要合乎义才能生成,而不只是行一事偶合于义,便可取得的。我用“集义所生”作为昵称,也是一种纪念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