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国风雅 | 温暖了这片土地的人(11)

 北牖居 2022-01-31
                      (图片来自华为手机)

最后说一说《长白山赋》的故事。

康熙十七年(1678),康熙命内大臣武默纳协同一等侍卫到祖先发祥地长白山敕封山神。宁古塔将领萨布素陪同祭拜,文才出众的吴兆骞是萨布素的随从人员。活动持续了一个多月,吴兆骞因而加深了对长白山的认识。胜利返回后,宁古塔衙署设宴庆功。吴兆骞感激萨布素能带自己参加盛典,写了《长白山赋》,席间即兴朗诵,赢得满座赞叹。萨布素也很得意,请武默纳带赋回京进献天子。康熙帝御览后,赞赏有加,动容咨询。 

这件事在《宁古塔纪略》中被吴桭臣写成“洎乎长白赋入,天心嗟叹,温诏下颁,流人复归本土。”在吴桭臣的笔下,献《长白山赋》是吴兆骞生还玉门的关键因素。

吴桭臣的说法不是很公道。

首先,时间不对。献《长白山赋》是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的事,吴兆骞被赦免回京是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的事。两件事时隔三年,吴兆骞小人物一个,康熙不可能还记得他。

其次,心结未开。吴桭臣对于父亲以考场舞弊的罪名流放宁古塔依然耿耿于怀。宁古塔别无鸿儒大师,他的学问是父亲一手调教出来的,他是父亲的崇拜者和同情者。看过《长白山赋》后我们感知到吴兆骞有真才实学,吴桭臣重新编辑《秋笳集》时,卷一收的全是吴兆骞写的赋,一共八篇,可谓丰富。即便把赋体作品放在第一卷是徐乾学所为,也能看出亲友们共同的抗争之意——吴兆骞的赋写得挺好。

吴桭臣此种提法是在强调父亲因为科场案被流放边疆属实冤枉。

从逻辑上讲,《长白山赋》是对吴兆骞命运的讽刺。江南才子塞北流人凭借作得一手好赋打动皇帝生还玉门,当年殿试举人时吴兆骞交了白卷的文章题目恰恰就是“瀛台赋”!

再次,为亲者讳。吴桭臣彰显的是父亲吴兆骞凭借《长白山赋》救了自己,而不是靠别人花钱运作买回了自由。这涉及到人生尊严。

最后,这种说法忽视了众人的努力。营救吴兆骞回乡难度太大,绝不是一篇文章就能扭转乾坤。

吴兆骞在这之前已经尝试了各种努力。在《归来草堂尺牍 家书第十四》中“改入沈阳为民之事,为部中复坏,云极边重地,不便移改,以此竟成画饼。”他曾经寄希望于家中亲人赴京运作改放沈阳。希望破灭后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到“弟今在苦海中,一无所恃,可恃者惟二三故人耳。此时佛亦不能救我”(《寄电发之三》)绝望至极。

不管是《长白山赋》的力量,还是《金缕曲》引起的舆论效应,“诉苦书”也好,“赎命词”也罢,摆布文人命运的,决定文人生命价值的,似乎都是文学作品。人们之所以把吴兆骞的故事传播了三百年,也就是因为事情在文学审美上有价值。

好在吴兆骞的传奇人生很有看点,传播渠道不只有吴桭臣写的《宁古塔纪略》,私情之外,还有公论在。历史公论是:顾贞观词句牵动人心,纳兰性德介入点燃舆论,徐乾学等人发起众筹,明珠在康熙面前巧妙周旋。

用今天的话语来讲,《长白山赋》是新闻播报里放回吴兆骞的理由,内幕还是京城友朋的奔走和社会名流的众筹。

我们满怀善意地为吴桭臣开脱一下吧,老父生还玉门时他还年轻,不知事情原委,不懂世间曲直。这一点从他在《宁古塔纪略》里列举的恩人名单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在那份名单中,居功至伟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冯三兄”,那人也许是营救过程中给吴家传递口信的吧。

                   (连载完,给大家拜年了!)

北牖居,本名李少君,曾用笔名李少群。吉林省全民阅读协会理事、书香吉林讲书堂副理事长、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松花江文化研究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