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每年除夕,大批日本游客为什么要来寒山寺听钟声……

 凡人之力 2022-01-31

【读书】 寒山诗·寒学·寒山寺

今天是除夕,虎年春节转眼就到了。且先品味一首寒山诗:

一自遁寒山,养命餐山果。

平生何所忧,此世随缘过。

日月如逝川,光阴石中火。

任你天地移,我畅岩中坐。

传说,中国唐代的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宗国清寺,他骑惊动众僧的奇行广为人知。拾得,是被丰干捡来的孩子,因此叫拾得。常从拾得那里得到剩饭的寒山,作为吟咏“寒山诗”的诗人而名噪世界。 

前不久,偶然读到北京大学乐黛云先生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我就顺藤摸瓜开始收集唐朝诗僧寒山(又称寒山子、贫子)的资料。于是,我先后从网上购买并业余阅读了四本书:

  1.《寒山子诗集》

    (寒山撰,文物出版社2020年版)

  2.《砌石与寒山诗》

    (Gary Snyder,柳向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

  3.《寒山诗  文本旅行与经典建构(修订版)》

    (胡安江著,2021年版)

  4.《寒山与日本文化》

    (张石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当然,研究寒山的书籍远远不止这些。我想,先读这些经典书籍入门吧。这里就选取书中精彩之处与朋友们分享:

一、《寒山子诗集》

     《寒山子诗集》,寒山子诗一卷,丰干、拾得诗一卷。此书宋代又名《三隐集》或《三圣集》。采用《四部丛刊》本为底本,《四部丛刊》影印时所据《寒山子诗集》为南宋初杭州刻本,楮墨精雅。书前有朝议大夫使持节台州军事守刺史上柱国赐绯鱼袋闾丘胤《寒山诗集序》。 

     唐代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书放屏风上,时时看一遍。”

     宋代以来,寒山诗受到苏轼、王安石、黄庭坚、朱熹和禅僧的青睐,和诗迭出。

     清人王士禛《居易录》云:寒山诗,诗家每称其“鹦鹉花间弄,琵琶月下弹起。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谓其有唐调。其诗远传朝鲜、日本。

二、《砌石与寒山诗》

 这是Gary Snyder(加里·斯奈德)的成名作。这本诗集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诗人1955年在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当砌石工人时写下的一组诗歌。据称,“砌石,一种小石头,铺在山中陡峭光滑的岩石上,铺成供马通行的小道”。

第二部分是诗人选取并翻译中国唐朝诗人寒山的24首。寒山诗进入英语诗歌,斯奈德及其经典译本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寒山诗  文本旅行与经典建构(修订版)》

这是翻译和跨学科学术研究成果。中国唐代诗人寒山,和归属于他名下的那些寒山诗,是世界文学交流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学风景与文学记忆。

寒山诗的译介与传播,是中国文学史和中外翻译史上最经典的研究个案。

寒山和寒山诗所代表的“和合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是最具对外传播价值的中华优秀文化,也是国际社会全面客观认识中国文学文化与社会的重要窗口。

关于寒山诗的数量研究。目前公认的海内外现存最早的寒山诗版本“天禄宋本”收诗313首。而美国汉学家、敦煌学家梅维恒(Victor H. Mair)研究认为,《寒山诗集》和《诗经》实际数目都是311首。

《唐诗三百首》中没有选寒山诗。1921年,北京大学教授胡适发表《白话文学史》,首次明确了寒山的“白话大诗人”地位,从而第一次真正让寒山在诗坛上拥有了诗人的名分。

1938年8月,商务印书馆初版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中,作者将寒山置于中国俗文学之列,并首次称寒山为“通俗诗人”。

1954年9月,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在《相遇》第12卷上发表了27首寒山诗。受其影响,1958年,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在垮掉派作家的宣传阵营《常青藤评论》发表了意义深远的24首寒山诗译作,成为学界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寒山诗译本。1959年,斯奈德将自己所译的寒山诗并入个人诗集,辑为《砌石与寒山诗》(Riprap and Cold Mountain Poems)结集出版。

在“二战”结束之后的那个特殊年代,斯奈德笔下的唐代诗人寒山,成了美国年轻一代顶礼膜拜的精神领袖。在中国文学系统中长期被边缘化的寒山诗在轰轰烈烈的“垮掉运动”中出尽了风头,并一跃成为“旧金山文艺复兴”的经典之作。

1965年,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白之编辑的《中国文学选集:从早期到十四世纪》选录了斯奈德所译的全部24首寒山诗以及闾丘胤序。该文学选集由格罗夫出版社出版,出版之处即受到各方好评,成为许多美国大学的指定教材,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进中国代表著作系列。因为这本经典文选的收录和讲授,寒山诗在美国翻译文学中的经典地位,在形式上得以初步确立。

1983年,美国译者赤松的全译本《寒山诗歌集》(The Collected Songs of Cold Mountain(307)行世,这是英语世界的第一个寒山诗全译本,具有特别的意义。2000年,该译本的修订版出版。

2010年,《砌石与寒山诗》由Counterpoint出版社出版了50周年的纪念版。

于此同时,国内外“寒学”研究热闹非凡:1993年515日,“首届中国天台山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天台山召开。2007年1126日,“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在寒山寺举行。2008年510日,“寒山子暨和合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天台举行……

   四、《寒山与日本文化》

寒山,是中国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个永恒的谜。寒山诗歌,对日本文化、文学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在日本的古代还是现代,寒山的影响,都渗透在日本的文学、美术、音乐、政治及大众文化的所有领域。完全可以说,寒山是对日本文化影响最大的世界文化人名之一。

日本小说家夏目漱石写过这样著名的俳句:有人被蜂蜇,是寒山还是拾得?

著者张石先生认为,寒山深刻影响日本近现代文学的原因有三:

第一个原因,是很多日本作家都对寒山的禅宗思想非常向往。寒山诗中最多的是入佛诗,多为表现中国南禅宗顿悟法门(六祖慧能法系)思想的诗作。

第二个原因,是寒山之笑的魅力。最早传入日本的禅画中的寒山,都是笑口常开。纵观寒山的诗作,情绪基调也是十分乐观的。他以孤独为乐,以贫穷为乐,以山居为乐,谛观人生,悟透生死……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寒山在孤独中生活,在孤独中升华,在孤独中顿悟。寒山和拾得,孤而不苦,孤而不悲,孤而犹乐,孤而犹荣。他们是修炼着孤独,幸福着孤独,品味着孤独的“孤独的典范”。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枫桥镇,相传始建于六朝时期,距今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为寒山寺。(但是,学者们考证后均倾向于认为寒山寺并非因寒山来此寓居而得名,而且与唐代隐居天台山的寒山毫无瓜葛。)

寒山寺中有寒拾殿。而最著名的,也最引人注目的是唐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碑,书写者先后有宋朝宰相王珪(第一块,已毁)、明朝画家文征明(第二块)、清朝书法家俞樾(第三块)、近代书法家张继(第四块)、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第五块)……

寒山寺和日本渊源很深。相传寒山寺僧人撞钟要敲108下,这里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说每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个候(五天为一候),相加正好是108。另外一个说法是,在岁末半夜撞敲108下能够驱除人间108中烦恼。

自唐代以来,此习俗在日本广为流传。日本人认为:听了寒山寺的钟声可以年轻十年。日本还有这样的传说,说拾得后来离开了寒山寺,东渡日本说法,在日本建“拾得寺”,与寒山寺成为姊妹寺。同时,把佛家叩钟108下的规矩传到日本。而寒山仍留在枫桥,为百姓施药舍茶。

日本民众对寒山寺情有独钟,离不开《枫桥夜泊》一诗在日本的风靡盛行,这首诗被列入日本小学教科书。苏州和寒山寺是日本民众向往的“圣地”。从1979年起,每年除夕夜大批日本游客来寒山寺听钟声。进入新世纪,日本游客每年都在15001800人。如今全球疫情之下,想必“朝圣”也会受到影响吧。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又是一年的除夕,让我们快快贴上虎年新春的对联和门神,一起迎春纳福!万象更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