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书入画,赏心又悦目

 蓝鹰书院 2022-01-31

纵观元朝一代,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文人墨客大都不能直接表达他们的思想,只能通过书法、绘画、作诗间接表达他们的愤懑与哀伤,由此也就产生了许多有着隐喻意味的作品,比如柯九思的绘画作品。

              《晚香高节图》
                《晚香高节图》局部1
             《晚香高节图》局部2
这幅《晚香高节图》,纸本水墨画。描绘了一棵墨竹生长在一小堆山石里面, 旁边一棵荆棘叶子已经不在,只留下光秃秃的枝丫,画面右边有一棵野生菊花。这幅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晚香高节图》构图简单明了,粗粝的山石以及与墨竹伴生的荆棘表明画家生活环境的恶劣,墨竹象征着画家在严苛的社会环境之下不畏权势、努力生活的现实状态,幸亏还有一枝菊花生长的好茂盛,代表着画家可以像陶渊明一样辞官隐居,不在过问人世间的是是非非;画家用篆笔写墨竹的枝干,写墨竹叶用八分,山石用笔苍劲有折,把山石的粗粝、坚硬质感描绘得极为写实,充分表达了画家生存环境的不容乐观。
墨竹自古以来就代表着气节。根据记载,《晚香高节图》是柯九思——一个地位比较低的汉族官员,送给一位地位明显比他高许多的色目人的礼物。画家把他的想法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成就了这幅画。至于他的受赠人是否明白其中所含的意思,只有天知地知柯九思知。
这幅《双竹图》,纸本墨笔画。描绘了斜着伸进画面的两枝竹子,一枝直直地伸向天空,另一枝向旁边斜过去,恰似一对相依为命的情侣,在安谧地享受这无风也无雨的瞬间。这幅画目前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双竹图》构思简洁大方,整个画面只有老枝傲然挺立的竹子,,看竹叶可以知道,现在既无风雨,也无严寒,阳光暖暖地照耀着大地,正是宁静安详的好时光。
书法的灵动飘逸依然在这幅画中可以领略到,柯九思是一位集诗、书、画于一体的艺术家,这幅画并没有题诗在上面,只有一个行书名款——“敬仲”,由此可见,当时画家的生活状态比较符合这幅画,所以并不需要题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
这幅《清秘阁墨竹图》,纸本墨笔画。描绘了高大的山石之下,两枝墨竹拔杆而起,山石旁边也有短短的竹枝溢出来。这幅画目前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画家的眼里,竹石犹如成双成对、浓情蜜意的情侣,极少有分开的时候。《清秘阁墨竹图》以浓墨画竹叶,淡墨画竹枝,用笔圆润挺拔,犹如篆书,深浅墨色交相辉映,既扩展了画面空间,又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山石的用笔苍劲宛转,先用细笔勾勒出轮廓,然后以浓墨点染,显得山石玲珑剔透,同时也衬托出墨竹的秀丽挺拔;整幅画以浓墨为面,淡墨为背,飘逸而灵动,使得两杆墨竹在醇厚之中透漏出活脱脱的生机。
《清秘阁墨竹图》中提到的清秘阁是当时的大画家倪瓒的住所,根据题跋来看,应该是某一天,柯九思去拜访倪瓒,留宿在倪瓒家中,然后有了这幅画。
柯九思,元朝著名诗人、书法家、古器物鉴赏家、画家。他以画竹而闻名,是湖州竹派的卓越继承者。他画的竹受到赵孟頫化“古意”为“简率”的美学思想的影响,,虽然寥寥几笔,但是颇有书法意趣在里面。他特别赞同墨竹能够体现当时的文人气节的观点,常常通过刻画墨竹来表达自己的心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