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伏虎记——中国历代虎文化艺术展

 弘雅书房 2022-01-31

前言

临近虎年,没想到在网上却刮起了一阵“金钱豹”风。这位西游戏中的反派怎么也没有想到,在2022年的新年会爆火,网友们纷纷对其进行二次创作,例如不是不”豹“、“豹”富、善有善“豹”……

其实,文化的形成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因为快捷的网络技术,文化形成的速度在加速,同样消亡的速度也在加速。从认识到信仰、从信仰到形成固有的观念、从观念形成特性的民俗,从民俗形成特有的文化。

当然,今年是虎年,小编就不蹭金钱豹的热度了,咱们还是来谈谈“虎”是怎么成为生肖,或者说现在的“虎”文化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所谓虎文化,指特定文化传统所形成的对虎的认识、信仰、观念、习俗等的总称。中国虎文化源远流长,国人对虎的认识,大体上经历过一个从崇拜、敬畏,到模仿、利用,再到规避和捕杀,再到珍惜和保护的漫长演变过程。

1


我们不知道原始人是在什么样的时间点与山中的老虎第一次相遇的,但从新时期的岩画与玉器来判断,他们早在这之前便与虎相识。人们看见高大威猛的老虎在丛林中捕捉猎物的时候,心中钦佩之情是遮不住的。在那个时代,原始人还是依靠着捕猎为生,他们骄傲地畅想着人类地来历,在原始思维的运作下,老虎便也成为了来源之一。

阴山岩刻 五虎图

原始人开始慢慢近距离接触他们认为的祖先,并用岩画与器物去记录令他们骄傲的祖先。内蒙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出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岩画中也开始出现老虎的形象,在这其中最有令人惊叹的便是阴山岩刻—五虎图。

我们可以看出画面中有五只老虎,它们中有成年老虎,也有老虎幼崽,可以视为老虎的全家福。原始人用了最简单的线条去勾勒他们心中神灵的形象,圆圆的耳朵,健硕的身体,条状的斑纹,甚至还有羚羊之类的猎物。人类与老虎共存于丛林之中,对于老虎,他们秉着敬畏之心,也可能是因为这份心开启了远古艺术的开端。

新石器时代 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玉虎头

高 30 mm 厚6mm

早期初民对动物的认识和表现,一般均与神话和信仰相关。人们将老虎视为神物,或者看成天神下凡的化身动物。

华夏族进入早期农业社会之后,则有观测天象而产生的天文神话的类比想象:东方苍龙七宿对西方白虎七宿。简称左青龙右白虎。远在六千年前的史前时代,此类造型已经得到清晰完整的呈现。

如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墓葬中的蚌壳堆塑的白虎对苍龙形象。与龙虎组合相对的是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四种动物合起来构成所谓四神或四灵,标示着中国神话宇宙观的体系建构。

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墓葬

当然,关于着华夏第一龙虎是由谁创造的,墓主人又是谁?至今还未有答案,但学者推断大概是黄帝之孙,颛顼。那为何此人既信龙又信虎呢?为何只是单单用这两种神物去守护陵墓呢?

郭沫若的《中国史稿》是这样回答的:黄帝部落最初有“熊、黑、貔、貅、貅、虎”六个氏族,南迁后发展成为六个部落。六个图腾中有虎而无龙。史载“黄帝有熊氏”,故黄帝出自有熊氏族当无疑义。而颛顼出自哪个氏族呢?倘若西水坡墓确属颛顼部落,则颛顼出自虎氏族。黄帝六个氏族原居于北部地区,后大举南迁。”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虎”已经上升为与“龙”一样,作为最高的图腾,标志着最高的统治权。

殷墟妇好墓出土圈足觥:虎合体形象

而在商周时期,“虎”与“龙”的定位发生了变化。早《书·牧誓》中:“如虎如貔,如熊如罴。”这是武王伐纣时的誓词,形容其军旅威武,歌颂周军以有道伐无道,以少胜多,阵容强大。形容其军备人马也是“革车三千两(辆),虎贲三千人”,战于商郊牧野,使纣王“前徒倒戈”,兵败自焚。

此时。“虎”这一符号已经开始与军队联系在了一起,这便解释了虎符的由来。

名称:东汉 佚名 书画镜

作者:佚名(汉)

材质:青铜

大小:18.3x18.3cm

作品类型:青铜器

收藏机构: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艺术时期:汉代

而发展至汉代,虎的神话色彩愈加浓烈。“虎”成为了仙人的坐骑,例如这一方藏于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的东汉书画镜的背面便铸有东王公与西王母,而东王公的坐骑是马车,而西王母的坐骑便是白虎。仔细看这虎,脖子细长,动态优美。在背上仿佛又长出一对翅膀,可以遨游于天空之中。

汉画像中的降龙伏虎图

邓县长冢店汉画像石墓神荼与虎图

邓县长冢店汉画像石墓驱魔逐疫图

在《山海经》中,老虎被称之为“山君”,也便是山神的意思。人们对于老虎敬畏与恐惧从各类的艺术形式中均能够看出。可,唐宋之时,人们对于老虎的描述却发生了转变。

2

中国是虎的起源和繁衍之地,自古虎患不断,虎食人伤人的事件也不绝如缕。《庄子外篇·达生》中记载:“鲁有单豹者,岩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犹有婴儿之色;不幸遇饿虎,饿虎杀而食之。”说明早在先秦就有一些关于虎吃人的记载,但这样的记载不多,虎并未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生产,当时虎的主要食物还是野猪、孢子等野兽。

名称:宋代 牧溪 虎图轴

作者:牧溪

创作时间:南宋

材质:绢本水墨

大小:123.8X55.9cm

至汉代,儒家被神学化,谶纬之说盛行其道,虎暴成为灾异的象征。

进入唐宋,虎食人伤人的事件增多,根本原因在于从唐代开始,人口增加,“四海无闲田”,大量砍伐林木开垦耕地,植被破坏严重。

宋代为了增加耕地,出现了 “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细民,必求垦田,犹胜不稼”的情况。当森林,特别是处于虎的栖息地和人们活动地域中间地带的混交林减少的时候,虎的生存开始面临严重的危机。虎被迫开始接近人类城市村落,人虎之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老虎的习性甚至因此而改变。

宋代 《星宿卷》中“危星神”

<<请横屏观看>>

名称:星宿图卷

作者:佚名(宋)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30cmx485cm

作品类型:中国绘画

艺术时期:宋代

当丛林极具被人类所占有,老虎原有的领地被侵占,人与老虎之间的矛盾便加剧了,但是在唐宋绘画中却极少出现“虎”题材的绘画。虽然只在唐宋小说中却经常出现老虎伤人、吃人的只字片语的描述,却说明了当时的虎患已经十分严重了。

现实必然影响艺术创作,白虎在汉代还当作吉星、西王母的坐骑,到了宋人人们已经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老虎之间的关系。

在古代,人们通过星宿来推算吉凶,到了唐宋,人们慢慢将星宿将形象图像化。这幅宋代《星宿图卷》中首位:“危星神”,便是化用了老虎的形象,其边上的篆书:“危星神,好哭泣,刚愎嫉恶,好乱好杀。庙广五万六千里。名推长,姓吕贾生。”

可见到了唐宋,人们对于”虎“的描述发生了转变,故意放大了其嗜杀的本性。

<<请横屏观看>>

名称:卞庄子刺虎

作者:佚名(宋)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39×169.1cm

艺术时期:宋代

收藏机构: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于是,在唐宋“虎”元素的绘画中,有许多射虎、擒虎、杀虎的场面。《卞庄子刺虎》就算其中之一。讲述的是春秋时故事,画一牛已毙,踣于草上,卷前两虎争牛而斗。卞庄子持剑将往刺虎。一人前往劝止,卷后负剑奉轴、操杖执如意者凡六人。

通过这些场景和最后结果的描绘劝告人们做事不要只凭勇气,而没有智慧;另一方面的,也阐释出自己人“两只老虎”相争,最后却被别人得到利益。典型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此画虽然无款无印,清宫认为此画为李公麟所绘。

名称:六尊者像册

作者:卢楞迦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30cmx58cm

收藏机构: 北京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唐代

武将杀虎,一方面突出武将的英勇,另一方面也在说明人与老虎之间也有人类胜利的情况。人与老虎搏斗的场景不多,且更少又被记载下来的,所以更为真实。

宗教没有放过这一类的题材,例如儒教利用“苛政猛于虎”,来教育君王。而佛道二家更多是伏虎,在唐陆长源《辩疑志》中便有道士利用符箓或仙术俘获老虎,但这一类却少有图像。而佛教的伏虎禅师图自唐始,便发展了起来。

便如这幅《六尊者像》,老虎跪坐于尊者前,倾听佛法。僧人伏虎,均以念佛经使虎弥听命,借此来宣扬佛法。

名称:虎图

作者:牧溪(传)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101.7x49.5cm

收藏机构: 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藏

艺术时期:宋代

而南宋的牧溪却是一股清流,牧溪为南宋末期一个和尚,擅长大写意破墨人物,利用前后干湿两次挥笔,从而营造出肌理。从《虎图》中可以看出南宋格物致知的精神,非实际观察不可得,最妙的便是牧溪所绘之虎,毛发轻盈,条纹清晰,眼神威威斜视,令人感受到不怒而威的气势。

与《六尊者像》相比,牧溪和尚将禅理入画。在画面中我们看不到其余多余的元素,而画中的虎并没有完全照搬现实中的虎。画中虎微微侧着身子,表情凝重,竖起耳朵,仿佛在听什么?也许是远处寺庙的佛经吟诵,也许只是晚间秋风划过树梢,也许……

名称:石恪(传)二祖调心图卷

作者:石恪

材质:纸本水墨

大小:35.5cmx129cm

作品类型:中国绘画

收藏机构: 东京国立博物馆

艺术时期:宋代

而在石恪的《二祖调心图》 中,老虎更似家猫一样温驯,任由僧人椅背入睡,画面十分和谐。按道理说佛家的题材多为老虎跪经,这幅画实在是与之不符,况且画家是如何想到运用这样的题材呢?

小编同样有一个大胆的猜测,早在汉代便有”虎戏”,所谓的虎戏就是类似于西方的马戏团,有动物参加表演。但奇怪的是自汉代之后,这样的记录便逐渐变少。也许宋代的石恪也曾经看过虎戏表演者与虎之间的互动,从而衍生出这样的僧人与虎之间的画面。

<<请横屏观看>>

名称:十虎三彪

作者:佚名(元)

材质:绢本墨笔

大小:27cmx350cm

艺术时期:元代

在上百年的相处之中,古人对于老虎的习性的了解与理解大致分为四点:虎形雄壮威严、虎性凶猛、虎皮华美、虎性不智。前三者均可理解,那何为虎性不智,这里不仅仅是不聪明的意思。基本上联想到东北话中的“虎”,便都明白了。

这幅元代的《十虎三彪》便是古人认为老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各位观者,这里的彪可不是现在意思的彪,这里是指凶狠彪悍,其实意大概是与众不同。

《癸辛杂识》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犷恶,能食虎子也。余闻猎人云,凡虎将三子渡水,虑先往则子为彪所食,则必先负彪以往彼岸,既而挈一子次至,则复挈彪以还,还则又挈一子往焉,最后始挈彪以去。盖极意关防,惟恐食其子故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老虎生三个孩子,肯定有一个特别凶狠彪悍的,而且彪悍到咬死自己弟兄。他听猎人说,母老虎带崽渡河时,为了防止彪崽子伤着老实的虎崽子,必须先叼着彪过河,然后把一只普通虎仔叼过去,再把彪子叼回来,然后再把另一只普通虎仔叼过去,再回来叼彪子。古人也用此来比喻虎生三子,子子不同,需要因材施教。

名称:龙湖图

作者:佚名(元)

材质:绢本墨笔

艺术时期:元代

元代的虎题材的绘画一面开始向文学性靠拢,兼具教育性,同时也没有其原本的信仰。龙虎题材一直延申至当代,同样也影响了日本的禅画,人们愿意相信人在逝世之后,便可骑龙驾虎去往极乐世界。

名称:画虎图

作者:元 佚名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206.5x122cm

艺术时期:清代

收藏机构:台北故宫博物院

名称:伏虎罗汉图

作者:五代十国 佚名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110.3x69.6cm

艺术时期:清代

3

虎文化发展至明清,发展出两股完全不同的形态,一种为皇家形态,一种为民间形态。在明朝时,这种分裂还不是十分的明显,到清代时便显现出来了。经历了唐宋元的虎患,人们已经总结出了一定的规律,且老虎的栖息地也逐渐减小,人们的居住区与田地也逐渐趋于稳定,并没有唐宋时期那样大肆开垦荒地。更为重要的原因便是康熙、乾隆期间,建设宫殿,大肆开采林木资源。老虎本为丛林食物链的顶端,而大量的丛林的消失也减少其猎物与栖息地,虎群的数量也随之锐减。

民间不见虎,自然对于底层人民而言,虎并不常见,而多见地则是憨态可掬的虎神形象与跟虎相关的小说与故事。而对于皇家而言,灭虎、打虎这件事本来就可以衬托君王的威严,满族本来就是马背上的民族,骑射更是传承。

关良 伏虎罗汉图

名称:景阳岗武松打虎

作者:佚名(清乾隆时期)

材质:纸本

大小:28cm×48cm

收藏机构: 中国美术馆

杀虎者,武功高强,成为了为民除害的英雄。在后代的小说中不断地重复着这样地情节,以此来塑造小说的角色。而真实情况是唐宋期间,只能通过多人围猎才能可能成功射杀老虎。但这一情节发展至明清,捕杀、滥杀老虎竟然成为了一种英雄情节。

小编在这里放了两件作品,一件是当代戏画大师关良的《伏虎罗汉图》、一张为清代乾隆期间的年画《武松打虎》,我们都能发现一种重要的问题,打虎或者伏虎都应该是生死相博,可在画面中我们并不能够感受到任何紧张的氛围。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诉过,在明清之时,人们面对虎患已经没有唐宋元时期那么频繁。猎虎、伏虎本就是一件较为危险的事情,需要足够的人力与物力,只有皇家能够做到。而民间的虎文化则深入进了小说与各种民俗文化中。

名称:雍正行乐图

艺术时期:清代

在皇家刺虎队伍中最为有名便是努尔哈赤家的子孙:康熙、雍正、乾隆。据清代的档案记载,在300多年前的松辽平原上,有一片广袤无垠的皇家禁地,这就是清代著名的盛京围场。成书于光绪年间的《盛京典制备考》中便记载了,盛京围场南北长245公里,东西宽90余公里。而康熙在历时80天的第二次东巡往返途中,就亲手射杀猛虎37只,同时捕获60只虎。可惜,对于康熙射虎只有文字记载,并没有任何图像记录。

而其子雍正有一系列的cosplay图册——《雍正行乐图册》可供参考。在这幅刺虎图中,雍正皇帝穿着礼服、戴着欧式假发,在闲情逸致中突遇猛虎,抄上一杆枪就挺身刺虎。此刻老虎似乎也感受到了皇帝那睥睨天下的气势,被吓得只能匍匐在地毫无往日的雄风了。

名称:乾隆皇帝大阅图

作者:郎世宁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332.5cm x 132cm

收藏机构: 北京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清代

名称:乾隆皇帝刺虎图

作者:郎世宁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258.5cm x 171.9cm

艺术时期:清代

收藏机构:北京故宫博物馆

相较而言,乾隆的这幅刺虎图较为真实一些,其实不然,据说乾隆一生击杀一百多只虎,而这里的大多数都是用猎枪击杀的,而郎世宁所绘画的这幅《乾隆黄帝刺虎图》同样也是为了满足皇帝威权的表现,毕竟作为皇帝,从一开始的路就很艰辛,也断不会因为刺虎而受伤,采取最稳妥的方式也不奇怪。

邓县长冢店汉画像石墓神荼与虎图

而民间对于虎的崇拜则更加原始,例如年画中的虎基本上均来自典故与传说,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神荼、郁垒的传说。我们这里借用之前提过的汉代画像砖——神荼与虎图。传说中,神荼、郁垒是鬼怪之门的守护者,如果有不按时间回归鬼门的鬼怪,门神就会将鬼怪绑起来喂老虎,所以“虎”在传统的信仰中也有辟邪的作用。

名称:钟馗骑虎图

作者:明 佚名

材质:纸本设色

大小:93.3×46.7cm

艺术时期:明代

于是,明代便出现了这种奇怪的信仰组合,钟馗与虎、蝠。钟馗手拿宝剑、裸臂,展示出肌肉,其在猛虎之上。老虎长牙五爪,目光与钟馗目光一致,仿佛已经锁定了鬼怪所藏之处,准备动手。目光所及指出有一蝙蝠,代表着“福”。蝙蝠在左上方徘徊,意味着福星高照,整个画面的动态感极强。

名称:京剧一百人物像-白虎

作者:清 佚名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26.4×21cm

艺术时期:清代

收藏机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我们可以看出,民间“虎”形象再次回归到汉代时尊虎、敬虎之风,此时杂糅了各种综合的信仰,虎只是元素之一而已,就像融合的京剧。皇家皇帝运用虎来表现自己的威仪,就像一场表现给民众的“戏”,而民众最终将这场戏融合在民俗文化中,借此来表达美好的祝福。

名称:虎图

作者:马负园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158.1x91.2cm

艺术时期:清代

结语


文化变迁时一个过程,就像现在的我们看见过年时装饰的老虎饰品,不会想到过去给小孩子带虎帽、虎鞋其实都是老一辈的观念中的辟邪。虽然,当今人的观念已然改变,但是“虎”符号却深入了生活,艺术家们通过对虎形象的不断改造,从而来迎合大众的审美要求。老虎不需要辟邪的功能,则可以将其变得更加萌一些,还可以与舞狮结合在一起,虎口为帽的形式则更吸引当代的年轻人。

“虎”在绘画这一方面,通常时功力的表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虎时需要一定的观察与功力的。而随着信息化时代往快捷性发展,资本最终是追求的效率。就像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中讲的一样,无数的复制品使得原有作品的“光晕”消失。用这个道理来解释当年过年年味的消失也未尝不可。虽然”虎“文化还能够继续以某种商业性的形式继续流传下去,但终究像没有年味的年一样,小编在最后也希望虎文化在传统年画与绘画这两条道路上能够走远,也祝愿大家能够在即将到来的虎年里虎虎生威,也希望疫情早日能够结束。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彦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