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发布】武冈云山旅游词征文二等奖作品,带你重游六九福地--武冈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水云生文化 2022-01-31
水云生 
自由撰稿人,武冈历史、旅游、美食文化探索者。
文集

武冈云山导游词

雲山

水云生

武冈

该文获2018年“武冈云山旅游词”征文二等奖

开始语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上午好!

现在你乘坐的是开往六九福地、神奇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日游大巴,我是今天的导游***,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今天天气不错,我们将于九点左右到达云山的西入口伴山冲;下车检票入园,然后徒步登山里,中午十二点左右在胜力寺避暑山庄素菜馆共进午餐;下一点左右再步行里登上云山最高峰宝顶---紫霄峰。下午两点左右步行里下山,到云山风车口停车场等队,三点准时乘车下山返回酒店。

今天的总行程约二十里山路,共约二十个经典景点。

云山是一座神奇的山,她以山奇、水秀、神灵、云幻为主要特色,我们选择徒步登山的方式,目的是让大家以虔诚之心更好的体验登山的乐趣,感受云山的奇秀灵幻之美。

没有经常登山的朋友,爬完山之后,你的双腿很可能会酸痛几天,但这是非常值得的,一则你的身体得到了一次锻炼,二则你深度呼吸了一次云山的新鲜空气,三则你的意志也得到了一次深度挑战,四则你的心灵会得到一次神灵的洗礼。

我们武冈城里有很多人,周末都要来这里爬山,锻炼身体。云山,是武冈人的福地,也是各位的福地,相信你爬过一次之后,总有意犹未尽之感,不用我多说,她的魅力自然会唤起你对她的向往,我相信,你还会再来的。

现在,我们开启今天的寻福之旅。穿过古城,十分钟车程,我们已来到武冈云山西麓古山村境内,这里有座螺蛳岭,也叫“古山”。

就在这蛳岭脚,大家请看这座雄伟的山门----

楚南胜境


山门上镶有原国家领导人华国锋亲笔题写楚南胜境四个大字。这里有一个神奇的故事:

1991年,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的黄天锡从新宁调往武冈担任县委书记。在撤县建市宏伟梦想的指引下,武冈县委同时将云山申报了国家森林公园。

1993,黄天赐赴京汇报工作,启程前晚,他得了一个梦,梦见寿佛菩萨在螺蛳岭上写了四个字:“福地天赐”。梦醒,他恍然大悟,心想回来一定要给云山修一座像样的山门,还要请一个重要人物题个词。

当时,有一个叫范康的武冈人在国务院任事,在他的引荐下,华国锋同志接见了黄天锡一行

题什么好呢?他与同行定下来“楚南胜地”四个字。结果华国锋同志题词“楚南胜境”,同是风景优美的地方之意,改一个字,却更贴合云山美妙的禅美意境

黄天赐结合云山深厚的道佛文化底蕴,请人设计打造了这座山门。山门总宽19.92米,寓意1992年云山被认定为国家森林公园,总13.725,寓意云山海拔1372.5米,中门高度6.9米,寓意云山为六九福地,附设左右碑亭,遂为云山第一道景观。

从古山村登云山必经山水库,现在请大家往右看,水库里边有座寺院---

伴山寺

该寺建于1994年,她的前身却是一座古庙---伴山庙。

明末清初年间,当地老百姓自发在溪边建了一座小庙。庙初成,尚无名字。一日,正当主事者在庙门前干活之时,忽来一济公模样的道人,他围着小庙转了一圈,连笑三声道:“好庙、好庙、可惜还没有名字!”主事者见他形容古怪、放荡不羁的样子,半带讥讽的说:“难道你能给起个上好的名字?”

那道人又是连笑三声道:“好好好,看我的!”只见他挥起拂尘,沙沙沙,沙沙沙,只见庙门前两边的木柱上木屑纷飞,一口茶功夫,一副龙飞凤舞的草书对联深刻木中:“钟声穿云去,小庙伴山来”。众人顿时傻了眼,惊叹之余再寻找高人,高人却烟消云散般不见踪影。

1958年此处修建水库,伴山庙下移至坝下,原址淹于水中。现在的伴山寺即在原伴山庙的后上方新建。再过几分钟,我们就到了公园检票口。

现在我们下车检票,请大家排队入园,入园后请大家注意安全,走几分钟,我们就能见到半山冲景区内的第一个正式景点----  

崖前帘水


不需磅礴气势,刚柔并济、虚无缥缈的气质才属于古山瀑布的含蓄之美。

宋末元初,武冈出了个著名道士李道纯。他精于内丹学。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以“守中”为要诀,从本体论和修养论的层面上对儒道释三教的义理作了系统和合,加剧了元明清以来三教由对抗进一步走向融合的趋势在武冈,佛道归一的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武冈云山也逐渐成为与南岳齐名的佛教圣地。

少年李道纯自幼聪慧好学,四书五经耳熟能祥,作为都梁人,他从先人的诗词中早已对云山心驰神往。

一日,李道纯携友慕名拜谒云山经过此处,李道纯顿生云巅顶虚崖壁空的感慨,故对此地最难忘怀。

日后,他常来这里面瀑静思;中晚年将寓居改名“清庵”,又常来此崖旁边的天然石洞辟谷修炼,终成大器。

我们再看这边的望龟亭。从这里可以欣赏下一个景点---

金龟越岭



崖前帘水西面的山上,一根石柱与一孤山相连,早晚阳光斜射时,宛如一只大金龟正在努力向云山宝顶攀爬

公元前219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徐福蛊惑,花重金遣徐福海中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长生仙药。徐福再三使诈,最终一去不返,秦始皇又派燕人卢生侯生入海寻求仙药,当然也是一无所获。适逢秦皇焚书,侯二生恨其刚戾自用,刑杀无度,也仿效徐福不返。

他们在海上迷路,幸得千年海龟相助,海龟让他们坐其背上,一口气爬到武冈,都被云山胜景所迷,便与二人许下一个约定,从此驻足云山。侯二生一开始岩壑为居,餐风饮露,后在此崖前帘水旁边遇当地道人谭紫霄,隧一起登顶结庐而居,潜心修炼,均得道成仙因云山陡峭,海龟不便上山,更贪恋这崖前帘水,化作龟岭,日夜吞云吐雾,永久朝拜着福地云山。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棵千年冠盖藤,我们把这根古藤叫做---

古藤萦梦

前面提到,李道纯少年受到崖前帘水的启发,立志学道, 终成道教史上著名思想家内丹中派创始人。而他羽化后依然留在云山,却廖有人知。这株苍翠的古藤---冠盖藤就是他八百年后的模样。

道教认为魔考能过便能更进一步,所以有无魔不成道之说。无论在红尘还是方外其实我们都在修行。人的境界越高,遇到的麻烦也就越大,这正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

李道纯在学道,入道,修道、传道的道路上历经坎坷,最终功德圆满,羽化后化作这崖底冠盖藤,继续沿崖攀登。此藤在这崖底被山崖荫蔽,泥土有限、阳光有限、雨露有限、却在崖上冠盖一方,终年苍翠,根须深入其曾辟谷的岩洞之内,彰显他顽强的生命力。

 接下来我们要来欣赏下一个景点---

玉兔听经

首先给大家讲一个爱情故事。

寺庙清冷,稚气未脱的小沙弥私自下山巧遇同为偷偷下山的小尼姑。两人一见钟情、相见恨晚,却都背负着佛门戒律不敢对视。

初入世事,二者口中都不忘念念有词:阿弥陀佛小沙弥倾慕小尼姑的貌,小尼姑暗恋小沙弥的英俊洒脱,此情怎奈了却?

一声优尼,小沙弥叫出躲在一旁的小尼姑。两人终于打趣着互诉衷肠。男有心女有意,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冈丝弦经典曲目《双下山》的剧情。惟妙惟肖的描绘了一出冲破佛门戒律,追求自由恋爱的爱情喜剧。

该故事则源于云山“玉兔听经”自然景点的传说。

话说嫦娥奔月后,玉兔不甘寂寞私自下凡慕名来到福地云山,停在起云洞对面的山坡上歇息,忽闻对面云雾生处传来悠扬梵音,原来是卢候二生正在虔诚颂经,于是长跪于此听经,她跪求了千年,不一定修得共枕眠的痴心爱人到来,但她终化成永恒的风景,成为了武冈人们追求真爱的偶像。

接下来再往上走,迎接我们的是下一个景点,她是悬崖下的山洞----

洞门余影


卢生、侯生初来云山,没有住的地方,见此洞宽敞,滴水成泉,又有石床可供歇息,便在此暂住。清晨,此处经常云雾聚集,慢慢扩散开去,遂称此为起云洞

他们以云山为家,踏遍云山各个角落,逐渐修路架桥,开始了云山最初的开发。后来欣闻秦始皇因求长生药不得而忧郁而终。便一边修炼,一边开始转变方向向植物寻求健康长寿的秘方。他们博学多才,开始对云山丰富的药物资源加以研究和利用。他们采集云山草药熬制丹药,一方面用于下山治病救人换取钱粮,一方面强身健体为武冈的民间草药郎中留下了丰富遗产,催生了以药卤为特色的武冈卤菜初级产业。多年后,在武冈道人谭紫霄的帮助下,他们在宝顶下方修屋筑炉,常住下来。

但这起云洞,就像是云山之云的起始地一样,依然是他们在云山的根据地。他们常常在此布道颂经,洞内常年烟雾缭绕,梵音不断。

一日黄昏,明末遗臣潘应星兄弟经此下山,隐约看到洞壁上留有二生影像,即兴写下了一首《洞门余影》诗。并把它作为云山十景之一定了下来。

再往上走一百米左右,就是下一个景点---

卢仙借伞

卢生侯生羽化登仙后不久,就拥有了无边法力。

云山下有一妇人心性暴虐非但虐待双亲,还做了不少坏事,邻里视为祸害。有山民向卢仙求助。卢仙就常常劝谕引导她一心向善,她痛改前非,常上云山菩萨面前悔过自新踏入佛门之心中有了那颗当仁不让的成佛利生之心,也有了那份最真诚质朴的求法向道之愿。卢生倍感欣慰,就想试一试她的善心

有一天,那妇人又上云山烧香还愿,此经过,卢生化成一个樵夫突然出现在她面前,樵夫对她说道:“我家有急事,眼看就要下大雨了,能否把你的雨伞借我一用?”,那妇人稍作迟疑,大方地把伞借给了他。并对他说:“你家急事要紧,赶快回家吧!”不一会,大雨倾盆,妇人想到大树下去避避雨,未想到路边的巨石像伞盖一样伸出。妇人恍然大悟,心从善处立,福是云中来。后来该妇人更加一心向善,脾性大改,乐善好施,德行圆满传为美谈。

峰回路转,走过相对平坦的一段,我们又要攀爬而上,去钻那悬崖上的镜子洞,那里有新修的玻璃栈道。请大家注意安全,小心碰头,上玻璃栈道请扶稳扶手,照顾啊好自己的孩子和老人,有高血压或恐高症的,请贴着崖壁行走。

镜洞流云


公元1668年,清初四川梁山燕居和尚来到云山胜力寺。他在这里整修禅院,历时九年,弘扬佛法,讲经之余,培养了大量人才,其中一名叫云树的和尚常随身边,深得他的喜欢。

一日,燕居和尚对云树说出一首偈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要他讲讲多年学佛的心得。云树知道师父的用心,但一时语塞,不知说什么好,他突然想起自己最近发现的一个地方来,想必师父还从未去过。便对师傅说道:“请跟我去一个地方。”

云树将燕居师傅带到了“玉兔”前方不远的这个悬崖边。燕居一眼看到了这个不大不小的石洞,一切都明了,连忙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镜由心生,此处无镜胜有镜,此处有声胜无声!”

此洞中有一石墩,山风流云时常从中穿过,洞外风光独秀,燕居常来此打坐静修。

告别镜子洞,再往上攀爬,就能一睹仙人桥玻璃栈道的风采----


仙桥横汉


“不见凌空仙,攀行樵牧子。跨向万峰巅,渡云不渡水”。此诗描写的就是古时云山的十景之一-- 仙桥横汉。此桥天成,呈圆拱形,桥面宽约1米,跨度约7米,位于高高的山巅,气冲霄汉。相传当年卢、侯二生和谭真人三人于此桥上同时升空成仙。

因为此桥的原因,武冈还出了个有名的“跛仙”刘春莱。

明朝年间,刘春莱幼为州学附生,嗜学博古,文思奇敏,厌弃科举,恣情山水。有一个官员欲请他出山为朝廷效力,多次来到他的住处寻访,一次两次,他都以装病敷衍过去,第三次,他不抵其烦,逃至云山下的麟趾岩,故意跳崖断足,故官员不再寻他。跛足之后,他照常攀爬云山寻仙访道,不辞劳苦,著有《枝侣诗草》,《仙桥横汉》即为其中《云山八景》组诗之一首。

  仙人桥横卧在三里庵至五里庵地段对面悬崖峭壁之上。清晨云雾缭绕时,此桥在云雾中时隐时现,缥缈不定。现在两侧修了玻璃栈道,请展开你的双臂,闭上双眼,好好体验一番那种超凡脱俗飘飘欲仙的感觉吧。

走过仙人桥,大家可在蘑菇亭里休息休息,我们很快就要与秦人古道上的玉泉桥见面了,桥下有云山最大的瀑布---


一瀑飛涛

“泉飞片玉奔千壑,峰拥长虹驾一桥”,此桥即是玉泉桥。

从古山村上云山,有两个入口,一是伴山冲,二是步云亭,两路在这座玉泉桥相会。

如果说“崖前帘水“是以高取胜,那么这处瀑布则是以力量见长。水季节,更为气势磅礴,响声震天。路边的摩崖留有明代石刻“飛瀑”二字。这里也是云山十景之一,叫做“一瀑飞涛”。  

明朝初年,朝廷起征武冈诗人张继志出仕,他慨然婉拒,终身布衣,隐居山林,吟咏自乐。他对云山也是一往情深,尤其对此瀑布情有独钟,他在《一瀑飛涛》诗中描绘道:“历尽诸峰道上头,银河倒泻下山邱。荒崖溅处疑翻雪,赤日行来误作秋。”

他不仅春夏秋冬都来观赏此瀑布,还常在月夜独立桥头,久久不舍离去。“斜挂月钩帘不卷,长瓢萝带练难收”。

在此瀑面前,他如痴如醉,甚至把自己形容成梦游之人,像鱼一样逆流而上,“寻源直抵鲛人室,洗涤尘襟胜境游。”

到这里,我们同时邂逅了云山最让人遐思的景点---


秦人古道



“山以仙名古,秦人道不荒。”该句出自清初武冈知州吴从谦《云山》一诗,说的就是武冈云山2400年前的秦人古道。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当年卢、侯二生避秦在云山修炼时与本地道人谭紫霄一起,披荆斩棘,经过六十九年努力,沿溪开辟了条上山登天长途。此道起于步云亭经五里庵的双华亭、七里庵的竹林再绕十八茅湾、观音堂、土地祠、至胜力寺,全长3.5公里,路宽1.2米该古道全程云山特有的浅绿色石板铺砌,傍壁倚岩蜿蜒陡峭的山谷之间

明末清初武冈知州吴从谦为武冈做了许多实事之后弃官不做,出家双峰禅院当了和尚。让人为之唏嘘不已。

当时的武冈战后民不聊生,万事待兴。他不负众望在武冈摸索学习了三年后,接连做了几件了不起的大事。

这期间,双峰禅院主持璖山和尚找到了他。

1667年,他更受弃官不做做诗人的潘应斗潘应星兄弟影响,常常一起相约上云山,他们常常徜徉在这禅意盈盈的古道上,他们或于竹林吟诗做对,或临崖打坐念经。

最终,吴从谦毅然辞官出家,剃度于双峰禅院,仍然常来古道,通过这漫漫石阶,一步一步接近自己心中的太阳。

在这条秦人古道上,除了可以在步云亭欣赏到仙桥横汉,玉泉桥欣赏一瀑飞涛,上面更有双华亭可欣赏双华耸翠美景,我们继续往上爬吧!


双华耸翠

指日华与月华两座对峙的山峰右为日华,左为月华,两峰间距里许。

明末出身文学世家的邵阳车大任,官至浙江布政使,他勤于政务,以诗闻名,名重闽浙。因常年寓居他乡,仅登过一次云山,日后常常以诗寄怀,在《梦游云山》中回味双华韵味,后著《归日集》十卷,令人慨叹不已。

   “日华月华昼夜相吞吐,

卢生候生千载为周旋。

奈何日复一日尘土踟躇不能往,

侧身西望空苍天。

云山云山只令百里犹如千万里,

使我梦绕而情牵。

秦人古道依日华峰迂回向上,穿亭而过的新辟步游道则附月华峰蜿蜒而上。两条路在云山堂胜力寺前汇合。日月两山皆绿树掩映层峦叠嶂,青翠欲滴,常于沉沉翠霭中遥耸霄汉,被潘应星、应斗兄弟命名为华耸翠,为古云山十景之一

晨曦中,旭日初升,月华峰黯然隐蔽日华峰披上一层耀眼傍晚玉兔东升,月华峰则披上一层淡淡银辉。偶有日月同辉,更是凡人难得一见。如何不叫人魂牵梦萦?

月华峰上为一大片原始阔叶林,从月华峰游步道上去有双榉擎天,妃子坡、八王台,幽谷听蝉等景点,今天我们沿秦人古道过七里庵的竹林,十八毛湾,一起去听听神奇的云外钟声,想去看看湖南最大榉树王的朋友可从这里上去,记住12:00在胜力寺后的素菜馆吃午餐,注意安全,不要掉队了,万一出了什么事故,请第一时间拨打这个电话:---



云外钟声


秦人古道上,七里庵与碑林之间,有个与胜力寺一山之隔的山坳,被称为“云外钟声”。

斜倚雕栏百虑空,

白云深处听疏钟,

山深云起无寻处,

声在遥峰第几重。

清嘉庆州人舒作楫《云山十景》中所述,似乎真听到了云外钟声的绵延余音。

其实那时候的每日清晨,是有可能听到胜力寺钟声的。钟声虽被山林阻隔,却能传到上空,刚好遇到上空有云雾飘过,则有可能向下反射,在附近不同的山沟里都能听到回音。

今人武冈著名作家三畅先生游云山,途径此处,刻意独自静下心来,欲闻那天籁般的“云外钟声”,且最终没有听到。因为他作为行色匆匆的游客,来的实在也不是时候。

虽然他到了甲壳虫爬行,听到了云雾之间撞击,听到了枫叶似钟摆拟声,但那远古的云外钟声又如何再能听闻?

云山的“云外钟声”,黄老师以为当然有人聆听过,他想别人的心境定然是淡定宁静的,举止定然是从容悠闲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与云山那飘忽不定的云有缘相会,在一定时间,一定的地点。    

各位游客,你听到了云外钟声了吗?走过碑林和土地祠,我们马上就要与胜力寺见面了----


胜力寺

武冈云山素为卢候二仙的道场,杏坞藏春早就是一块莲花风水宝地,此坞早年有寺名天予,被道书记载为六九福地。

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发生了“安史之乱”。浙江径山寺出了个法名全真的大和尚,不得不离开径山寺,云游四方。

云山地处湘西南崇山峻岭之间,风水独特,未受到官府的干扰。全真和尚慕名来到云山住下。但这里毕竟是卢候二仙的地盘,他的到来,卢候二仙好生招待了几天,心想这和尚不至于赖着不走吧。

但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全真和尚还没有要走的意思。他天天坐在云山天然的“莲花宝座”上念念有词,吵得卢候二生不得安宁。但是二仙法力不够,明着来是没有办法让他离开了,于是卢候二仙使起了阴招来对付全真和尚。

在全真和尚晚上休息以后,他俩分东西两向,潜入云山山脚,抬起云山使劲摇晃,摇得全真和尚头昏脑胀。

全真和尚知道是他们在作怪,深知自己理亏,自己如若反客为主赖着不走,扫了主人的面子,也真不是佛主的所为,于是他和卢候二仙讲,我走可以,但要将天予寺更名为胜力寺,修成菩萨如是十法获得如是最胜之力之人方可入住。

二仙谨遵诺言,全真和尚走了以后,果真将杏坞中的寺院改名为胜力寺。

走出胜力寺,我们一眼能看到的就是---- 


禅师塔林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为功德圆满之人,可建七层佛塔。

明朝万历年间无涯大师慕名至云山胜力寺住持20年,坐化而终,他戒行精进,曾应召入京,获明神宗钦赐紫衣袈裟,无涯大师持寺期间,僧侣速增至500余人。他创造了武冈佛教史上最繁荣的历史,可谓功德无量,圆寂后始葬云山蝴蝶峰。半个世纪后的1668年,清初四川燕居和尚来到胜力寺。他在这里整修禅院,弘扬佛法,培养了大量人才,盛极一时。圆寂后葬别云峰,与无涯和尚同修七层禅塔。

但现在别云峰山坡上塔林中最高处的是燕居和尚塔,无涯和尚塔也移至别云峰,并且都只有五层,这是何故?   

原来,相传燕居和尚圆寂以后,武冈州城发生火灾,百姓遭殃,知州大人每天坐在堂上,也总是心神不定。风水先生说是燕居塔修建过高引起的。于是将燕居塔拆掉两层,果然州城太平。此后无论是谁,都只能修五层了。

无涯和尚塔因较偏僻,年久坍塌,为方便维护和膜拜,胜力寺现任主持脱业法师于2011年将其移至别云峰下。

“平生君爱竹,塔在竹阴中,冷泊枝敲月,间敲个个风。可能移酒瓮,何处觅诗筒。指爪留泥雪,鸿飞想也同。”明末武冈岷藩长史邓祥麟最敬慕无涯和尚,生前常上云山礼拜。一个月夜,他写下了这首《月夜礼和尚塔》,也是对他们的永久怀念。

再往上走几分钟,我们一起去别云禅院遗址感受一下---  


别云禅院

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此句放在四百多年前的云山别云禅院,也是相当唯美的境界。但是我们现在看到只是别云峰上一个空旷的遗址。

1668年,燕居和尚来到胜力寺。见寺庙破烂,既率众整修,历时九年,增中轴线殿五进,大开法藏之门继无涯之后,造云山佛教鼎盛时期。

寺院人多嘈杂,他想另辟安静之所。一日,他登上胜力寺南面的别云峰,只见这里空旷之致,高出尘表,林岚耸起殊态,松桧奏其繁音,浮烟青苍,遐瞻城堙、下瞰闾井,实在是个迥隔人世,幽深修禅的好地方。开始他这里修建了简易禅院,刈茅以盖。后又独支房廊,于书房漕建讲经台,弘扬佛法,讲经之余,培养了大量人才,桃李遍及云南四川,盛极一时。他还和武冈名士潘应星、应斗兄弟、刘文徽等名流达人在此吟诗作对,相互唱和。

据《武冈乡土志》记载,清代嘉庆年间,武冈僧众达到了4849人,其中胜力寺的僧众最多,前来云山朝佛的香客,近至本县各乡,远至相邻各县及广西龙胜、资源和贵州黎平等地,多时日达万人之众。

现在,这里设有石桌石凳,上下紫霄峰的游人多愿意在此歇息片刻,除了领略一番古人的气度情怀,有缘的话,也可挥一挥手,作别山头飘过的云彩。

各位游客,爬到这里,我们已经上升到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度,是不是很累了?无限风光在高峰,再往上爬二十分钟,就能登上海拔1372.5米的云山宝顶紫霄峰了。大家一起加油吧!


紫霄峰

紫霄峰,云山最高峰,卢侯二仙初来云山时,取云山第一个道士张紫霄的名字命名,以示对他主人地位的尊重。古时的云山宝顶是有木阁楼的,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却是1992年新建的防火瞭望台。游人可登上瞭望台一览众山小。

众山小,“层峰并云起,凭望会青苍。丸丸城鸭掌,曲曲路羊肠。”

众山小,心中的恋人仿佛也更远了,便有“忽有伊人念,遥瞻彼一方”之叹。

众山小,紫霄峰海拔1372.5米,比衡山祝融峰高出百余米。相对武冈城,高出千米有余。

《重修紫霄峰碑记》文载:“云山峰峦秀丽,凤舞翔上,源昆仑,宗都梁之毓秀,下并衡雁,为武攸之名区......”武冈隋朝时名武攸县,可见那时武冈云山已与南岳齐名。

雨后初晴,登云山之巅,放眼远眺,云海茫茫,气象万千,变幻莫测,尤令人心胸开阔,思绪万千。

明知州汪立中建云峰阁于其上,藏御书于其中。清初潘应斗曾倡复重建。

他们兄弟俩曾邀请武冈通邓显鹤夜宿云峰阁。

邓为生新化人,他博究群书、足迹半个中国、广搜史籍文献、著述颇丰,编辑有《沅湘耆旧集》、《宝庆府志》、《武冈州志》五百余卷。

他在一首《宿七十一云峰阁》中写道:“山关不扄云自合,抱云闲卧云满榻。云中老鹤作人呼,惊起寒猿相响答.....

此情此景,岂不令人孜孜以求、跃跃欲试?古人敢想敢干,放纵自由的思想,任思绪遨游在云海灵山之间,而现代人似乎只能望其项背了。 

结束语

现在时间差不多下午两点,我们沿着下面的泥沙路下去,还可参观卢侯祠以及古云山十景之“竹坛风扫”和“丹井云封”两个遗址,这都是卢侯二生和谭真人炼丹参禅的地方。虽然竹坛不在了,丹井也不见了,留下来的都是他们活动的遗址,相信从这里走一遭,看看他们选择的风水宝地,也能体会得到他们当年的精气神。

云山的云百看不厌,云山的故事更是层出不穷,不同的季节,她有不同的风采,云山是本深厚的古书,要想一页一页完全读懂他,绝非一两天能完成的,这就是云山的魅力所在。今天我们走马观花,粗略的浏览了一下,还有很多景点来不及介绍,我们只是了解了她的总体大纲,如果你对她产生了兴趣,欢迎留下来,在武冈古城多留几日,先仔细到武冈古城走走,品一品卤菜之都的特色美食,再来重登云山,细细品读她,你一定不会后悔我给大家的建议。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人生能有几多悔,与其在名山大川匆匆留下脚印,不如放慢节奏,在云山来一次心灵的超度。

大美云山·我的家乡是最美

      因个人能力所限,有些景点未介绍或介绍不够详尽,如有疏漏错误之处请大家留言纠正补充,不胜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