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坚称帝后,正常的王朝更改旗帜颜色,为何能帮助隋朝拉拢人心?

 炫叶楓雪 2022-02-01

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几百年南北朝乱世的格局。中原大地上,自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起,经过几百年的动乱,重新出现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隋朝建立伊始,万象更新,杨坚不仅要做一个仁慈的帝王,更立志要超越以往任何一代帝王,成为万民仰慕的圣主。因此,他当上皇帝伊始,就为新建立的大隋王朝起了一个年号——开皇。

之所以要起这么个年号,既有杨坚的主观想法,也有他的经历所带来的客观结果。杨坚出生在佛寺,自幼就以大力金刚自诩,现在如愿登上皇位,他更认为这是天命所归,所以在杨坚看来,应该大力宣扬天命论。

根据《金光明经·正论品第十一》里记载,杨坚以所谓'赤若之岁,黄屋驭时,土制水行,兴废毁立,佛日火乘,木运启年,号以开皇'

杨坚是虔诚的佛教徒,因此就采用上述记载中的'开皇'二字为新年号,主要就是取佛教之说。以今日视角来看,杨坚虽然虔诚信佛,但作为一代帝王,政治因素是其首要考虑的。后来隋炀帝杨广即位后,曾经透露过杨坚对于新年号命名的政治动机,说'高祖受命之符,因问鬼神之事'。也就是说杨坚一辈子迷信鬼神,上台之前曾经得到道士的帮助,因此使用了一个源自佛教的年号,可谓一举两得,充分表现出利用宗教为政治服务的特点。

当然'开皇'这个年号除了杨坚的宗教情结和政治目的之外,也表现出了杨坚想要除旧布新、大治天下的宏伟抱负。从这个意义上说,杨坚接下来所做的一系列事情,奠定了中国后世的制度文化,并在许多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一个新王朝而言,正朔与服色是代表政治倾向的标志。隋朝刚一建立,杨坚就召崔仲方和高,商讨确定正朔与服色事宜。崔仲方建议采用通行的五行相生理论,引用'晋为金行,后魏为水,周为木,皇家以火承木,得天之统'的说法,建议以赤色为主。

这个建议得到了杨坚的认可,于是,他在开皇元年(581年)六月正式下诏∶'初受天命,赤雀降祥,五德相生,赤为火色,其郊及社庙,依服冕之仪,而朝会之服,旗帜牺牲,尽令尚赤,戎服以黄。'

依据传统的五行学说,周为木行,在东方;木生火,所以为火行,在南方,属夏季,色尚赤,而中央为土,色尚黄。隋朝兼采二者,旗帜牺牲,尽令尚赤。而君臣的服色则用黄色,所以后世的人称隋朝帝王将相是'黄纹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合靴。百官常服,同于走庶,皆着黄袍及衫,出入殿省'。

定下正朔和服色事宜后,卢贲又奏请改变北周的旗帜,建议创制青龙、驺虞、朱雀、玄武、千秋、万岁之旗。而李德林则以为北周承袭北魏的车舆都不合古制,奏请杨坚尽皆废除,杨坚准其所奏,只保留了北魏太和年间仪曹令李韶所创制的五格。

经过一番大改动,新建立的大隋王朝总算是初具礼制,七月七日这一天,杨坚身着新制的黄袍,在大殿接受百官的朝贺。他放眼望去,君臣服饰一新,透露出洋洋喜气,所有人都能感觉到改制背后所显现的新王朝有种恢宏气象。

通过服舆的改变,杨坚改变的是北周制度。北魏起源于东北嘎仙洞,走出深山后在漠北地区发迹起来,最终进入中原立国一百余年,其制度建设一直着眼于巩固鲜卑少数民族政权,必然参照胡制多一些,后来虽然经过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改革,但是依旧保留大量的鲜卑习俗。

六镇起义则是鲜卑习俗回潮的一个重要标志,特别是地处关陇地区的宇文氏政权,本身势力弱小,需要借助鲜卑遗俗以笼络人心,所以宇文家族政权一时间独树一帜,各种陋习泛滥于世,按照史料上的说法是'舆撵衣冠,甚多迂怪'。

所以杨坚建立隋朝后,要想树立新王朝的形象,首先就要破除这些泛滥的胡俗,恢复传统的汉族制度。当杨坚君臣脱下北周时代那种不伦不类的仿古衣冠,换上传统的汉族服饰时,就已经宣告汉族文化会在未来的日子里重新发扬光大。这也意味着两百多年来长期压抑在心头上屈辱的汉族人,终于重新成了这个国家的主人,历史确实已经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杨坚和群臣这场简短的朝会所完成的。因此隋朝在建立伊始,便赢得了人们的好感。

确立汉族人统治地位是杨坚改变服舆的一个重要目的,更重要的是,在改变服舆的背后,人们强烈地感受到新王朝不同于前代的立国原则,这就是杨坚所确立的'易周氏官仪,依汉、魏之旧'的基本国策。很明显,恢复南北朝之前的中国汉族制度文化,是杨坚君臣上下的共识,旨在洗净狭隘的民族政权的色彩,以争得举世公认的正统地位,进而重新构建以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统一国家。

需要说明的是,杨坚制定的'依汉、魏之旧'政策并不是泥古不化的倒退。我们应该看到,经过数百年的社会分裂与变迁,汉魏制度不可能再完全恢复,也已不适应现实的政治需要。自从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南齐秘书丞王素北投孝文帝制定礼仪国典,将南北朝前期所继承发展的汉、晋文物制度移植于北朝时,就已经和中原保存的传统文化融合并适应了北朝的社会政治发展。此后又经过大儒们的改定,才有了北齐的制度。

因此杨坚虽然高举恢复汉制的大旗,但其实是取自北齐制度的样板,作为创新制度的出发点。如果从这个逻辑来分析,我们就难明白杨坚煞费苦心种种革新建制,落在实处的却是'采用东齐之法'。显然,恢复汉制的口号实际上既不是一味复古,也不是狭隘排外的汉族主义。杨坚很巧妙地平衡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表现出了一代开国君主精明务实的领袖风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