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家过年

 新用户3134eDv6 2022-02-01

      一天里,我最享受的是吃过晚饭,躺在床上看看书,准备入睡的那个时候。——忙完了一天,我觉得自己有资格安心地睡个好觉了。一年里,我最享受大年三十回老家,准备过年的那份感觉了。忙了一年,没有辜负一年的时光,我觉得自己有资格来安心踏实地过年了。

      家家户户都在蒸包子,念书放假的学生娃们挤挤囔囔地在贴春联。有的读不出来春联的上下联,在那里唧唧歪歪地争执,然后终于贴好,就在那里评论哪个字写的最好看。

      整整一年一直在外面闯荡的年轻人,这个时候都赶着趟儿回来了。各种各样的车,挤满了村里的街道路边。——村子里笑声多了起来,人气旺起来。

      难得有今年这样晴好的太阳,照在人身上暖乎乎的。坐在太阳底下,人还真有点想打瞌睡的意思。乒乓球台子放在了二楼上,旁边是小凳子,早早吃了午饭的人过来闲坐。

      我特别喜欢听村里人扯一些人情往来的事情,似乎很好笑,但是细思量一下蛮有意思的。村子里头,无非就是些我来你往的事情,都是些很小的芝麻粒儿一样的事情,但是在村里就是这样的小事情,就形成了民风民俗。——村里人特别注意礼尚往来。

      我一回来,村子里的,还有邻村的,都要来跟我打乒乓球。其实我也不好跟大家说我现在已经打的很少了,看到有人来,我就得陪着玩儿。一边打球,一边说着大大小小的事情。这其实比正儿八经坐在热炕头说还有意思,很放松,才没有遮遮掩掩,是一种真正的乡党邻里之间的真诚。

      邻里之间,尤其是在外面工作的,要特别注意这些细节。你多有钱也罢,你官多大也罢,村里人不太认你的多大官和多少钱,但是特别注意你回来的时候说话和处事的方式。村里人对你的评价,是最揭根底儿的。

      我喜欢这样的评价方式,它时刻约束着我们:人,要知道自己是在哪里出生的,是什么样的人,不能忘了根本。

      大年三十一天的时间,总是觉得很短。我每一回都想趁着这一天,把村子里大大小小的路都走一遍。也许是为了重拾儿时的记忆,也许是为了看看老家细微处的变化。

      今天打了整整一个半小时的球,饿得中午吃了两碗饭。饭后,我踏着阳光,朝白龙寺的那个岭上溜达。

      虽然是在邻村长大的,但我还真的不知道白龙寺。那个时候光知道念书,不太留意这些。今年在写个材料的时候,发现自己邻村居然有个白龙寺,而且就在离我们家不远的岭背面。

      山坡上的积雪还没有消化,沿来自甘峪水库的排洪渠走,干草下面还是湿泥地。软乎乎的,不太黏脚。阳光虽然很好,但是风头很利,吹得人受不了。我只好把羽绒服帽子扣在头上,悠悠闲闲地顺路走。到白龙村上来的桥那里,朝坡上头去的路被打成了水泥路,路面干净清静。

      到了这里,对于我就有点陌生了,我从来没有沿这里上去过。印象里只记得上面半坡处住了几户人家。至于再上面是什么样子,我一点也不知道。

      我沿着这条路忽忽悠悠地上到一处桃园那里,水泥路断了。我朝下面一望,居然正是老家对面的山岭。记忆中从山岭斜下去的小路,现在已经成了水泥路,像一条带子斜挎在肩上。坡根儿底下,就是我们村最早的菜园子,在石桥的北边,大约有二十多亩地。

      那时候的菜园子,有专人看管。我们有事没事儿地就溜过来,逮着机会就要爬进去偷西红柿黄瓜吃。

      顺这条路下来,我过了河,又往老家屋子旁边直上去的竹沟峪水库去。水面没有冰,但是很冷,很深,看进去是一片青绿。山岭上的松杉倒映下来,两片青绿色连接重叠起来,织成了一铺锦缎。水库堤坝西边角处,坐着一个垂钓的人。看上去不是我们村的。这个时候能跑来钓鱼,这样的人多少叫人有点佩服。

      四五点钟的时候,村里三三两两的人都往坟地走,要举行每年大年三十的“上坟”仪式。

      村里的坟地正好是看桃花节的路径,要过白杨泉,然后去那面朝东面向东方的坡上。我喜欢沿大路过去,顺小路回来,可以顺道看看我初中时候的母校——青峰中学。就在那堵大坎底下,现在已经荒芜成了一片烂地。

      回到街道上,贴着山墙外面摞着一堆一堆的干硬柴。大年三十蒸包子爛肉,这硬柴火美的很,蒸出来的馍清香,爛出来的肉嫩。

      我三十这天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坐在厨房里拿硬柴火烧锅。“呼呼呼”火焰舔着锅底,把我的脸烤得热腾腾红通通。年味儿就钻满了口鼻,然后入到胃里头。

      ——一年里,也只有这一天,我才有机会仔细回味儿时过年的感觉,舒舒坦坦地享受过年的喜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