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立孩子自己的抵抗力(下篇)

 你到哪里去了呢 2022-02-01

上篇说到,这次孩子发烧,坚持不去医院是过程中最难的一部分,因为去医院就是走老路,而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

我不停给自己打气,同时更加频繁地换冷敷毛巾,还急中生智想到用热水给孩子泡脚!(因为这时他的小脚冰冷)见到孩子小脚泡在热水里很舒服的样子,我稍有宽慰,孩子泡脚的同时,腾出手来我给他捏脊揉肚子……这期间需要不停加热水保持泡脚水的温度……

也不知过了多久,慢慢地,孩子后背有微微汗出,然后汗多了,额头也冒汗了!体温计的数字同步显示孩子的体温在下降!这给了我莫大的鼓舞——第一次,孩子在没有退烧药、消炎药的作用下降温!

体温降下来后,帮孩子换掉汗湿的衣服,孩子喝了些米粥汤便沉沉睡去。这里补充一句,以前我家孩子在高烧不退时是不能吃任何除水以外食物的,吃啥吐啥,而且因为烧得难受也无法入睡,大人只能不停抱着拍他、哄他。

看到孩子能入睡,我稍感宽慰,但清楚这个过程会持续3-5天,现在才只是“长征”的第一步,但这一小步给了我莫大的信心!

……大概也就1小时左右的时间,孩子醒了,看着他红红的脸颊,一量体温,果然,又烧起来了,于是、新一轮的辅助降温开始了:冷敷额头、推拿、泡脚、不停喝水、不停测体温……

这个反复的过程足足持续3天,我3天没合眼,但根本不困。孩子体温虽然反复上升、但也反复的降下来,孩子跟疾病抗争得很辛苦、但咳嗽哮喘没起来,我越来越有信心。

这里要特别记一下,在第二天至第三天的夜里,曾出现病情加重情况,当时堪称惊心动魄。

那天夜里我测到这次孩子发烧以来的最高体温:42摄氏度!看到这个数字时我内心慌得一逼,怎么情况还严重了?摸到孩子发烫的额头和小身体,我知道体温计没出错,怎么办?会出意外吗?去医院吗?看着昏昏沉沉的孩子,我陷在深深的自我怀疑和恐惧中,就像把心放在油锅里煎,非常难熬,非常难熬……

我更加频繁地换毛巾、更加频繁地量体温,哪怕降下来0.1度,对我来说都是天启、是上天的恩赐……

就在迟疑不决中、就在照常的协助降温过程中,时间向前流逝,和之前那N次一样,虽然持续时间长了点,最后孩子终于出汗了!体温降下来了!我不停默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这次高烧过后,后面每次体温降下去之后再升上来的峰值就慢慢下降了。

第四天早晨,我在迷迷糊糊中习惯性摸孩子的额头,摸到他温凉的小额头时,心中有一个笃定的声音升起:这次烧真的退了。

就这样,足足三天三夜,陪孩子经历了完整的发烧过程,也是孩子自己抵抗力诞生的过程,孩子从此体质发生了质的飞越。

说来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自此,从小学到初中,我家小子没因为感冒发烧请过一天病假,即使流感高发季全班有一半同学请假,他都没中过招!因为不再发烧,哮喘也没再出现,长期药物维持早在那次高烧后停掉,所谓的哮喘,就这样不药而愈!

且可喜的是孩子喜欢运动,他体育一直很好,速度、耐力、爆发力在同龄人中都是杠杠的,他无拘无束地享受运动的快乐:踢足球、打篮球、游泳……高中校运会,他的参赛项目多以至于相互冲突,他参加的长跑比赛获得破校记录的冠军……

总结一下:

一、孩子越小,一开始的小感冒发烧不要急着去医院,观察、陪伴、学习、助力孩子自愈是家长必须意识到的;

二、不要迷信权威,家长最了解孩子,是有发言权的;

三、想要做成什么,愿力学习力行动力都很重要;

四、勇气是唯一不能伪造的美德,在前期扎实的基础工作上,需要最终临门一脚的勇气;

五、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抵抗力,把“抵抗”两字去掉,换成其他方面的能力,道理是一样的。

同时这里必须郑重提示:

就是——家长内心的愿力信念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说出来不怕看官笑话,儿子被“专家”判定为“哮喘”后,我很担心孩子今后的生活质量,下决心要治好他这个病,曾在心里发愿:如能治好孩子的病,我甘愿减寿十年(如果寿命有定数的话)。

说这个是因为我意识到:其实我这次的经验还十分个人,没有科学依据,没有大量印证,有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存在,不能随便推而广之,这里面可能有运气的成分(比如孩子随年龄增长抵抗力也会增长),但当时我的念念不忘总算是有了回响。

如果看官对这样操作信心不足,心理建设和准备不够的话 还需谨慎借鉴、判断、取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