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53 峭壁上的神仙府第

 zzm1008图书馆 2022-02-01
来自话题
#文字记录旅行中的美

它,被修造在距离地面60米的悬崖峭壁之上,最高处距离地面90米,仿佛悬在半空之中,又似粘于绝壁之上,大有凌空欲飞之势。远远望去,好似神楼仙宫,凌空危挂; 丹廊朱户,傍崖飞栖。如逢暴雨倾盆,银瀑则从突出的岩石上飞流直下,直泻谷底,好似给这琼楼仙阁挂上了一道晶莹的水帘,堪称奇观。也是它,曾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十大不稳定建筑。说了这么多,你可知道它倒底是哪吗?


它就是距大同市65公里,置于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上的悬空寺。上图是晚上的夜景,是不是很有点琼楼玉宇的感觉?朦胧间,恍若进入了仙境。


悬空寺原名“玄空阁”,'玄'取自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教义。后来因整座寺院悬挂在峭壁之上,“悬”与“玄”又同意,故改名悬空。


远眺悬空寺。

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它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是中国仅存的融佛、道、儒三教于一体的独特寺庙。建造者天才地利用了峭壁的凹凸部分依势造殿,将40余间殿宇布局地错落有致。远望过去,具有强烈的层次感与节奏感。这就是一曲凝固的建筑旋律。


恒山山脚下、飞檐翘角的小凉亭里有一块汉白玉石碑:霞客遗迹。它在默默地向大家讲述,曾经的大旅行家也被这里的美丽景色而吸引、于崇祯六年不顾千里之遥、一路跋涉而来。


徐霞客游览之后对其赞叹不已并写下了著名的《游恒山记》,“天下巨观”四字是对悬空寺的最终评价。


悬空寺附近的恒山水库一角,也是我国第一座实验性拱坝,曾经倍受我国几代水利专家的关注。


泄洪洞中奔涌出的河水!

“云边堤岸”石刻。
此石为文管部门清理河道时挖出,后经考证为元代遗物。

水库泄洪时的这一道飞瀑为险峻古朴的悬空寺平添了几分的秀色。


绿意葱茏再加一带碧水,很有几分画意。

话说公元735年,诗仙李白慕名来到悬空寺,看到这“上载危岩,下临深谷”的景象时便惊呆了,感叹之余便挥笔写下了“壮观”二字。写完之后,诗人大概又嫌“壮观”二字不足以描绘悬空寺之奇,便又在“壮”字上又加了一点,被人传称是“太壮观“!!



感觉站在这“壮观石”前,连呼入胸腔的空气里都饱含着一股豪壮之气!!

悬空寺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之处,曾经写诗道: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


山里比山外凉爽一些,所以虽值初夏,但这里的山花儿开得正盛!


悬空寺的布局呈“一院两楼”之势,总长约32米,共计建有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建筑40间。南北两座雄伟的三檐歇山顶高楼好似凌空相望,悬挂在刀劈般的悬崖峭壁上,三面环廊合抱,六座殿阁相互交叉、高低错落,栈道飞架、各个相连。

仰望,感受一下峭壁之险!


北魏天兴元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天师道长寇谦之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之意境。后天师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终于在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建成此寺。


游人如织。

山门依崖而建,小巧的门洞仅容一人通过,更显其玲珑紧致。在山门上方门券内,题有“悬空寺”匾额,匾额之上有砖雕仿木垂花顶。山门的门槛和门扇皆包有铁皮,门扇上设有衔环一对。


伽蓝殿。高悬于鼓楼之上,可谓是寺内陆势最高的建筑。因其面积狭窄,地势险峻,故不对外开放。


摩崖石刻:腾云皎梦。

“皎梦”二字,见于很多典籍:1《因明入正理论疏》“金容皎梦,玉牒晖晨”。2《大唐三藏圣教序》“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3当阳玉泉寺《祖印法师七十寿序》碑文“是以师友交美,缁素从风,妙净寻声,天人应感。摩尼皎梦,正度门之名伪;光瑞先期,踊龛室之轮相。”皆与佛教有很深的渊源。



铺首。虎头的夸张造型,怒目、露齿衔环,一种威严气象霸气外露。



窗台上摆的小艺术品,很好看!



钟楼与鼓楼相对而立,是进入悬空寺的必经之路。该楼同为二层建筑,二楼有通道与大雄宝殿长廊相连,亦是观景摄影的宝地。



楼梯!但是这些木楼梯上,都用铁钉组成了数十种莲花状的图案,令人赏心悦目。铁皮包裹楼梯,既能起到保护和装饰的作用,又赋予了深刻的寓意。踏步木阶而上,寓意“步步登莲,吉祥如意。”可谓匠心独具。


精美的木雕。




彩绘!

窗外即是峭壁悬崖。

通过画面,你也可以感受到,这里的走廊都很窄。基本上都是“才通人”,两人相向,须侧身方可过。


我突然想起金庸在《笑傲江湖》中对悬空寺的描述:……仪和、仪清等弟子分别招待宾客,向方证、冲虚二人道:下此峰后,磁窑口侧有一座山,叫翠屏山,峭壁如镜。山上有一悬空寺,是恒山胜景,……’冲虚道人喜道:久闻翠屏山悬空寺建于北魏年间,于松不能生,猿不能攀之处,发偌大愿力,凭空建寺,那是天下奇观……。'令孤冲引着方证大师和冲虚道长下见性峰,趋磁窑口,来到翠屏山下。方证与冲虚仰头而望,但见巨阁二座,耸立峰顶,宛似仙人楼阁,现于云端。



纯阳宫。

位于南楼三层,又称“吕祖殿”,殿内主要供奉着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以及其旁侧的柳仙和童子。吕洞宾是山西永乐镇人,在道教中被封为真人,号天尊。


在这里探讨一下,悬空寺为何能够悬于空中?
据专家分析,古代工匠们在悬崖上凿洞,然后插入横梁,将寺院的一部分房层架在这了一根根横梁之上。另一部分则利用突出的岩石作为它的基础。游人在远处见不到这些横梁,只能见到不少立木斜顶在寺的底层。

表面看上去,应该是这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托架整个建筑于石壁之上,实则这些木柱根本就不受力。

据说在悬空寺建成时,这些木桩其实是没有的,只是人们感觉整座寺庙没有任何支撑,害怕走上去寺会掉下来。为了让人们放心,后来才在寺底下安置了这些木柱。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


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以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在仅仅152.5平米的面积上竟建造了大小房屋40间。堪称奇迹!



据介绍,所有横梁都经过独特处理:插入石孔的一端打上楔子,再打入洞内,楔子就会撑开横梁牢牢卡在石壁上。打得越深,固定得就越紧密。而且,这些木头都是当地产的铁杉木,经桐油浸过,不怕被白蚁咬、还有很强的防腐作用,所以历经千百年依然稳固如初。







在空中栈道上方的石壁上,刻有“公输天巧”四个朱红大字,意在赞叹悬空寺的巧夺天工!公输是指古代的巧匠鲁班,栈道巧妙地将两楼贯通,正可谓是巧夺天工。在此处,如果你留心,还能观察到两尊北魏时期的凿刻佛像。



雷音殿。

位于南楼的最高处,殿内供奉有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以及迦叶和阿难。佛教认为佛祖释迦牟尼在弘扬佛法时,声音如雷鸣般洪亮,故将此殿命名为雷音殿。






脚踩五彩祥云的护法天将,栩栩如生!






三教殿。

这里供奉是左边的道教圣尊“老子”,中间的佛祖释迦牟尼,右边是儒家至圣孔子。这是别处是绝无仅有的。也很好地体现佛、道、儒三教合一。


殿宇看似小巧玲珑,里面却是大有乾坤。这些塑像人物形象逼真,表情丰富,或彩绘,或镏金,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三官殿。

位于寺庙南楼三层,是整座寺内面积最大的一个殿。殿内供奉着赐福于人的天官,赦罪于人的地官和为民解厄的水官。三座泥塑皆高约两米,也是寺内最大的塑像,三官旁侧都有侍女及臣子,是明代泥塑的精品。







悬空寺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屋檐有单檐、重檐和三层檐,结构有平顶、抬梁和斗拱,屋顶有正脊、戗脊、岔脊和垂脊。站于高处俯瞰,寺院形式丰富,巧构华章,既融合了园林建筑的艺术,又不失传统的建筑格局,令人叹为观止。




千手观音殿。位于寺院顶部,殿内供奉着观世音菩萨。目前暂不对外开放。





早过悬空寺。

在寺内的崖壁间,镶嵌有明万历年间右都御史郑洛的《早过悬空寺》和《登悬空寺》诗两首。俊秀灵巧的碑刻将郑洛对悬空寺的热爱抒发的淋漓尽致。在此附上这两首诗。

《早过悬空寺》:“石壁何年结梵宫,悬崖细路小溪通。山川缭绕苍冥外,殿宇参差碧落中。残月淡烟窥色相,疏风幽籁动禅空。停车欲向山僧问,安得山僧是远公。”

《登悬空寺》:“昨过招提故不登,重寻兰若问山僧。峰头青鸟来还否,洞口白云去未曾。谁结丹梯高万丈,我闻佛法演三乘。凭虚顿悟心无住,好歩禅关最上层。




古人为什么要将寺院建在峭壁之上呢?

一是因为这里当时是交通要道,可以方便来往的信徒进香。二是山脚下有河水流过,经常暴雨成灾,河水泛滥,于是就在这悬崖上悬空修建了寺院借以祈福。三是把建筑修建在峭壁间,既能防雨雪,又能减轻经年的风吹日晒。四是建筑者遵循了道教清静的原则,在高处可以避免诸如鸡鸣狗叫的噪声。






记的意大利著名考古专家尼诺这样说过:
悬空寺及它象征的一切,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国人民智慧的杰出体现,仅仅就因为这座奇特的寺庙,就非常值得来中国一趟。
我非常认同他的评价,仅仅就因为这座悬空寺,就值得来山西一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