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渐行渐远的丰城年俗:报丁

 丰城文旅 2022-02-01

“报丁”是指家里新添了男丁之后,向族中长老报备。长老戴着老花眼镜,在族谱上查出该丁的辈分、排行,记录下该丁的生辰八字(年、月、日、时),然后取名,论排行,并在草谱上登记下来,作为日后记入正谱的依据。

大年初一吃过早饭后,族中长老便在祠堂里摆开架势,接受各家各户前来“报丁”。报丁前,长老要派人向添了人丁的家庭发放“派票”,派票上有“子乳名ⅩⅩ字名ⅩⅩ”以及生辰八字、派行等固定格式,供添丁人家据实填写。添丁人家接到派票后,非常慎重,按照格式要求,一笔一画地填写清楚,比如“张三乳名三宝字名宝华  公元二〇一八(戊戌)一二十五  派取槐一”,后面落上登记当天的时间。“派行”通常十个人用一个字,全族同一辈的男丁统一从“某一”排到“某十”,然后再取另外一个字,依此类推。一般同一辈的人取派行用的字都是同一个偏旁,通常以“金木水火土”作为偏旁,暗合“五行”。

报丁时,主人要抱上孩子,带着派票,拎着挂面、猪肉,有时还要包上一个红包,送到祠堂。在列祖列宗牌位前跪拜之后,把派票交给长老,记入草谱之后,才算是正式登名造册,认祖归宗了。

送到祠堂的挂面和猪肉以及红包,都交由祠堂理事会处理。理事会会根据历年风俗,在祠堂里摆设宴席,宴请添丁家庭的长辈,说一些恭喜祝福之类的话。人数较少的村庄,则会把全村男丁都请到祠堂,集体拜祭列祖列宗牌位之后,共同用餐,表示是一个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有些家长会觉得谱名不好听,会给孩子另外取一个正名(学名),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宗族里论资排辈,还是以谱名为准。进入“弱冠(20岁)”后,表示成年,男子可以取字(表字),由长辈赐与。“字”是同辈之间或朋友之间的相互称呼,长辈可以直呼其名,晚辈则要尊称“名+公”,如“某某公”。有些人为了附庸文雅,还会给自己取一个“号”,以示其志。这就是传统名字中“姓、名、字、号”的意思,如大名鼎鼎的明代抗倭名将邓子龙,就是“姓邓,名子龙,字武桥,号虎冠道人”。

外迁人员回到老家寻根问祖或认祖归宗,和新添男丁的添丁仪式类似。

村里的草谱和正谱的地位一致,都是被族中长老和理事会成员所认可的。按照正常的世系传递,通常以三十年为一代,因此族谱也通常是三十年重修一次。修入族谱之后,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只要报姓名字号、生辰八字,都可以叙长幼论亲疏,探寻木本水源,传承尊祖敬宗的传统美德。

在河东大部分村庄,“报丁”都是在冬至这一天。人们趁着冬至祭祖的机会,从外地赶回来,带着孩子完成“报丁”仪式,不仅让孩子有所归属,也让漂泊的心有一个心灵归宿。随着时代变化,添丁、修谱、长幼、亲疏,抑或男丁女丁的观念越来越淡化。但在一些村庄,这个古老的传统习俗依然顽强地保留着,热闹而隆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