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真相

 旮旯二爷 2022-02-01

人性

本篇文章限时免费阅读

真正段位高的人,首先都看破了这3条人性真相,不懂容易自寻烦恼



王心傲

匠心计划创作者,销售顾问,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所属专栏: 思维升级 顶级高手的认知模式

成年人的世界,有三件事虽然很现实,但一定要早懂,不然容易自寻烦恼。

这第一个就是,不再沉醉在自己的主观世界,把很多没有关系的事情主观的赋予了因果关系,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所谓的理所应当。

以前呢,总觉得我努力了就应该有回报。遇到困难了,他就应该帮我。如果没有得到自己期许的,就会伤心失落,愤懑不平。可是后来越来越懂得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应该。帮我是恩情,不帮是人心。什么所谓的理所应当,不过是自我陶醉。

你看我们村的李大妈家,三个儿子,4个女儿,她都做不到完全的公平,最宠爱的是二儿子,逢人就夸,因为人家最有出息,在外地办厂,家里特有钱。

当然我这样说不是说父母之爱不伟大,只是想告诉你,生活的现实就是连父母对我们好,也是有原因的。这样说好像很多人觉得不能接受,但是你去家里孩子多的家庭去看看,都深有感触。或者我问你,假如你在养孩子之前,就明确的知道孩子将来不会孝顺你,对你好,你还会如现在这样尽心尽意吗?

这世界上有因果,但没有那么多主观意义上的因果,比如我为你付出了,你就该接受我。

第二个就是,不再执着于永恒,明白世间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我不属于任何人,任何人也不可能永远属于我,不去强留,而是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这段经历中心性上的所得。

人生这条路越往后走呢,越是能够清晰的明白,这世界上呢,没有很多东西是永恒的,世间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即便那些被我们视为真理的东西,它也不过是在某个阶段下,在某个时期内成立而已。

所以明白这些之后就应该觉悟到我不属于任何人,任何人也不可能永远属于我。所以不会再因为得到或者失去而过分执着,就好坐公共汽车,我在这个站点遇到你,但是可能在下个站点,你就要下车。但是没关系,你下车之后,我还会遇见新的有趣的人,就像我看过了这段风景,那么在下一段还会有不一样的。

所以人生本来就是得失相随的,我们一直在失去,也一直在得到,要把这种变化当成常态,不因曾经得到,但是现在要失去,就倍感痛苦遗憾,也不应曾经得到,现在注定要把它交回原处了,却迟迟不肯归还。而是能真正去审视每一段经历中自己心性上的所得所感。

一个人一旦背负了太多东西,有时候未必是好事,只有把该放手的放下,才能够轻装简行重新出发,重新得到新的所得,不然就容易陷入巨大的无力感中,就如同背着石头过河。

就如同一份感情,一段关系,你拥有的时候,自然要享受它所带来的欢愉和幸福,但是当彼此不再喜欢,觉得毫无意义的时候,就该爽快放手。这段经历已经给了我们最为珍贵的东西,至于得失已经没有再去计较的必要。

第三个,不会再因为世俗的眼光,别人的念头,去随便定义自己的人生。

《头文字D》里面有一句话,我用了很长时间才懂,它说: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无论去做什么事了,都要先去看一看别人是否会开心。别人会不会难受,那还是自己吗?那活得不累吗?

人本心理学指出,人有一个核心需求,就是自我实现,什么是自我实现呢?简单说就是能够自由且独立的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并能够为此承担责任。

可惜很多人是做不到的,他们选择一条路,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这条路比较容易或比较稳定,而从不会考虑自己喜不喜欢。结果走着走着就累了,就觉得没有意义了,就焦虑了。

真正活明白的人都懂,我就这一辈子,我要自己活,我要有自己的追求,他们倾向于自己做选择,并会估算所承受的最大风险以及最坏的结果。这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活着,真正的参与。

人生啊,走错了路很糟糕,但相比猜测痛苦庸庸碌碌的过一生,我们要学会甘愿冒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